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尹战海主任医师(10)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尹战海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运动医学(肩袖损伤、肩关节脱位、半月板、交叉韧带损伤);关节外科(髋、膝关节置换、关节炎)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运动医学(肩袖损伤、肩关节脱位、半月板、交叉韧带损伤);关节外科(髋、膝关节置换、关节炎)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壮腰健肾丸能治疗颈椎病吗

    壮腰健肾丸不能治疗颈椎病。 壮腰健肾丸不能治疗颈椎病。颈椎病是一种以椎间盘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病,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而壮腰健肾丸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主要由狗脊、黑老虎、千斤拔、桑寄生(蒸)、女贞子(蒸)、鸡血藤、金樱子、牛大力、菟丝子(盐水制)等中药组成。其功效为壮腰健肾,祛风活络。用于肾亏腰痛,风湿骨痛,膝软无力,神经衰弱,小便频数,遗精梦泄。 由此可见,颈椎病和壮腰健肾丸的治疗领域并无交集,因此,壮腰健肾丸不能治疗颈椎病。

    2025-06-25 15:33:07
  • 桡骨小头脱位

    桡骨小头半脱位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多因提拉上肢、牵手游玩或上楼梯时跌倒、用手撑地致伤。那么,桡骨小头半脱位有哪些临床表现?又该如何治疗? 一、临床表现 1.有上肢牵拉史:多因提拉上肢、牵手游玩或上楼梯时跌倒、用手撑地致伤。 2.肘部疼痛:患儿诉肘部疼痛,拒绝使用患肢。 3.肘部畸形:患儿肘关节略屈,前臂中度旋前,不敢旋后和屈肘。 4.桡骨头压痛:在桡骨头处有明显压痛,X线检查常为阴性。 二、治疗 1.手法复位:一般采用牵拉复位法,术者一手握住小儿腕部,另一手托住肘部,以拇指压在桡骨头部位,肘关节屈曲至90度,开始逐渐伸直,重复3次即可复位。复位时可闻及轻微的弹响声。复位后肘部及拇指活动正常,疼痛消失。 2.固定:复位后,用三角巾将患肢悬吊于胸前,保持肘关节屈曲90度,1周后拆除。 3.注意事项:复位后2天内避免提拉患儿上肢,以免再次脱位。 总之,桡骨小头半脱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肘部损伤,及时正确的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患儿出现肘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025-06-23 17:56:18
  • 脊柱炎是怎么引起的

    脊柱炎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感染、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强直性脊柱炎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研究表明,HLA-B27阳性者患强直性脊柱炎的概率明显高于HLA-B27阴性者。 2.感染因素 肠道细菌或肠道炎症可能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有关。研究发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肠道黏膜中存在炎症反应,且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肠道感染史。 3.免疫因素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会攻击自身的关节和组织。目前认为,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与多种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有关。 4.环境因素 某些环境因素也可能增加患强直性脊柱炎的风险,如创伤、过度劳累、吸烟等。 5.其他因素 内分泌失调、代谢障碍、基因突变等也可能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有关。 综上所述,脊柱炎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感染、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可以减轻症状,防止脊柱畸形的发生。如果您怀疑自己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2025-06-23 17:52:39
  • 下颚骨突出

    下颚骨突出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口腔颌面问题。 下颚骨突出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遗传因素,家族中有类似情况可能增加发生的概率;二是发育异常,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下颚骨的发育出现不协调或过度生长;三是不良习惯,长期的一些不良口腔习惯如吮吸手指等可能影响颌面骨骼的正常发育。 下颚骨突出可能带来多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会影响面部美观,导致面部轮廓不协调,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可能影响咀嚼功能,使得咀嚼效率下降,甚至引发颞下颌关节紊乱等问题。 对于下颚骨突出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如果是儿童时期发现,可以通过早期干预,如佩戴矫正器等方法来引导骨骼正常发育;如果是成年人,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正畸联合正颌外科手术来改善。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严格遵循治疗方案。同时,治疗后的康复和护理也非常重要,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复查,以确保治疗效果的稳定和持久。 总之,下颚骨突出需要引起重视,及时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治疗,以改善功能和外观,提高生活质量。

    2025-06-23 17:43:08
  • 游泳时抽筋怎么自救

    游泳时突然抽筋首先要尽快转移到安全处,然后可通过按摩、热敷、牵拉等方式来缓解症状。具体如下: 一、按摩:转移到安全区域后,对抽筋部位进行按摩,这样能使局部肌肉放松,从而缓解抽筋状况。因为按摩可以促进肌肉的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紧张和痉挛。 二、热敷:游泳时突然抽筋可能是由于水较凉,致使血液循环不畅而引发。通过热敷能加速血液循环,进而改善症状。热敷可以增加局部的温度,扩张血管,促进血液流动,有助于缓解抽筋引起的不适。 三、牵拉:如果游泳时间较长,可能导致肌肉过度紧张,进而引起剧烈收缩,出现游泳时突然抽筋现象。对相关抽筋部位进行牵拉,经过一段时间的牵拉后,抽筋情况通常能得到缓解。牵拉可以帮助伸展肌肉,恢复肌肉的正常长度和弹性,减轻抽筋症状。 为避免再次出现游泳时抽筋的现象,游泳前需进行适当热身,同时还应注意控制游泳时间不可过长。 总结概况提示:阐述了游泳时突然抽筋的应对方法,包括转移到安全处后进行按摩、热敷、牵拉等,还强调了游泳前热身和控制时间的重要性。

    2025-06-23 17:34:5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