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瑞先

鹤岗市人民医院

擅长: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展开
  • 胸闷气短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胸闷气短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呼吸系统疾病如COPD、支气管哮喘、肺炎,神经系统因素如神经官能症,以及其他因素如贫血、过度肥胖、情绪因素等,出现胸闷气短需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不同人群需注意相关事项。 心力衰竭:心脏的收缩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心输出量不足,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胸闷气短,活动后往往加重,休息时可缓解,常见于既往有心肌梗死、心肌病等病史的患者。 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多见于长期吸烟的中老年人,病情会随病程进展逐渐加重。 支气管哮喘: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发作时可出现发作性的胸闷、气短、喘息和咳嗽,多与接触过敏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等有关,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 肺炎:肺部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炎症反应,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功能,导致胸闷气短,患者还常伴有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免疫力低下者更易患病。 神经系统因素 神经官能症: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可表现为胸闷气短,同时还可能伴有心悸、乏力、失眠、焦虑等其他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往往在精神紧张、压力大等情况下诱发或加重。 其他因素 贫血: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含量不足,导致携氧能力下降,组织器官缺氧,从而出现胸闷气短,患者常伴有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表现,各年龄段均可因不同原因导致贫血而出现相应症状。 过度肥胖:体重过重会增加心肺负担,尤其是在活动时,更容易出现胸闷气短的情况,常见于长期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的人群。 情绪因素:突然的情绪激动,如过度紧张、焦虑、悲伤等,可能会引起呼吸肌痉挛,导致胸闷气短,一般在情绪平复后可逐渐缓解,多见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者。 对于出现胸闷气短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心电图、胸部X线或CT、血常规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不同人群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注意相关事项,例如老年人出现胸闷气短要更加重视,及时排查严重疾病;儿童出现胸闷气短需考虑先天性心脏病等可能,要尽快就医明确诊断;有基础疾病的人群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以减少胸闷气短的发作等。

    2025-10-30 16:37:48
  • 什么是甲流前兆

    甲流前兆有以突然起病高热伴畏寒寒战为突出的发热表现,有干咳或伴少量白痰、咽痛、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有乏力、肌肉酸痛、头痛等全身症状,儿童更易现胃肠道症状及精神状态改变,老年人前兆不典型且易现呼吸急促心悸等,孕妇易现呼吸困难需及时就医。 一、发热表现 甲流前兆常以发热为突出表现,多为突然起病的高热,体温可在短时间内迅速攀升至39~40℃及以上,部分患者还会伴有畏寒、寒战,这是因为甲型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引发机体免疫反应,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从而出现高热状态,不同人群中发热特点可能略有差异,儿童可能发热相对较急且体温波动较明显。 二、呼吸道相关症状 1.咳嗽:多为干咳或伴有少量白色黏液痰,这是由于病毒侵袭呼吸道黏膜,引起呼吸道炎症反应,刺激呼吸道感受器导致咳嗽反射,随着病情发展,咳嗽可能会加重且可能出现咳痰增多等情况。 2.咽痛:咽喉部受到病毒感染影响,出现黏膜充血、水肿等炎症改变,患者会感觉咽喉部疼痛、干涩,吞咽时疼痛可能加重。 3.鼻塞、流涕:鼻腔黏膜受病毒累及,出现充血、分泌物增多,导致鼻腔通气不畅,表现为鼻塞,同时有清水样或少量黏性鼻涕流出。 三、全身症状 1.乏力:感染甲流病毒后,机体代谢紊乱,能量消耗增加,同时炎症反应释放的炎性介质会影响机体正常生理功能,使患者感到全身疲倦、无力,活动耐力明显下降。 2.肌肉酸痛:病毒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会释放乳酸等代谢产物,并且刺激神经末梢,导致全身肌肉,尤其是四肢肌肉出现酸痛感,严重时可能影响肢体活动。 3.头痛:病毒产生的毒素或机体免疫反应释放的物质作用于头部神经,引起头部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头痛较为明显。 四、特殊人群的前兆特点 1.儿童:除上述常见症状外,更易出现胃肠道症状,如呕吐、腹泻,这是因为儿童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甲流病毒感染后对胃肠道的影响相对更明显;同时儿童可能精神状态改变更为突出,可能表现为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需要家长密切关注。 2.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且常伴有基础疾病,甲流前兆可能不典型,发热程度可能不如年轻人剧烈,但更易出现呼吸急促、心悸等表现,且基础疾病可能会因甲流感染而加重,需特别警惕。 3.孕妇:甲流前兆可能除常规症状外,更易出现呼吸困难等表现,因为孕期身体负担加重,呼吸道等生理功能有一定变化,感染甲流后对呼吸功能影响相对更显著,需及时就医评估。

    2025-10-30 16:37:45
  • 发烧38.5度:盖被子还是应该散热

    发烧时38.5度散热很重要应避免盖厚被子,儿童需选轻薄透气bedding并密切观察精神状态等,老年人要注意调节室内温度保持通风良好利于散热,应采取适当散热措施并依不同人群特点护理促体温恢复正常范围。 一、发烧38.5度时散热的重要性及正确散热方式 当体温达到38.5度时,散热是很重要的。因为体温升高是身体的免疫反应在对抗病原体,但过高的体温可能会对身体细胞等造成一定影响,而散热有助于将体温降低到相对安全的范围。可以通过适当减少衣物、使用散热性好的轻薄bedding等方式来散热。例如,选择棉质、透气性好的衣物,这样有利于汗液蒸发从而带走热量。对于儿童来说,由于他们的体温调节中枢还不完善,更需要注意散热情况,要避免给儿童穿过多衣物或盖过厚的被子,以免影响散热导致体温进一步升高。 二、盖被子的不当之处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如果盖被子,尤其是盖厚被子,会不利于散热。因为被子会阻碍身体热量的散发,使得热量在体内积聚,可能会让体温升得更高。对于成年人来说,盖厚被子在发烧38.5度时也会影响舒适度,并且不利于体温下降。而对于婴幼儿,盖厚被子的风险更大,因为他们自身散热能力弱,盖厚被子容易导致体温过高,可能会引发惊厥等更严重的问题。比如,有研究表明,在发烧时过度保暖会使儿童体温上升速度加快,增加对身体的不良影响。 三、特殊人群的特别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发烧38.5度时,家长要特别注意给儿童选择合适的bedding,应选择轻薄、透气的。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等情况。如果儿童是婴儿,还需要注意不要包裹得太紧,要保证其身体能够良好散热。因为儿童的新陈代谢相对旺盛,但体温调节能力差,所以更要精细护理散热情况。例如,可以用轻薄的毛巾被盖在儿童身上,既起到一定保暖作用(但不是过度保暖)又有利于散热。 2.老年人:老年人发烧38.5度时,也要注意散热情况。老年人的血液循环等功能相对较弱,在散热方面可能需要更谨慎的操作。同样要避免盖厚被子,可以适当减少身上的覆盖物,并且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保持室内通风良好,让老年人处于一个相对凉爽但又不会过冷的环境中,以利于散热降体温。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散热能力也有所下降,所以需要特别关注散热措施。 总之,发烧38.5度时应该采取适当的散热措施,避免盖厚被子等不利于散热的行为,并且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护理,以促进体温恢复到正常范围。

    2025-10-30 16:36:22
  • 感冒头疼不再烦恼,快速缓解的小秘诀!

    感冒引发头疼可通过充足休息营造良好睡眠环境来助力免疫系统修复缓解,也可用干净毛巾包裹冰袋敷额头10-15分钟收缩血管或用约40℃热毛巾敷颈部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还能轻柔按摩太阳穴或风池穴;儿童感冒头疼优先非药物,头疼不缓解伴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且忌给低龄儿童用成人药,孕妇感冒头疼首选非药物干预,严重时咨询妇产科医生,老年人感冒头疼要关注休息环境及伴随症状,加重或有异常及时就医。 一、非药物快速缓解妙招 1.休息与睡眠:感冒引发头疼时,充足的休息是关键。成年人每日应保证7~9小时的睡眠时长,儿童和老年人可依据自身机体状况适当调整休息时间。良好的睡眠能助力身体免疫系统进行修复,进而缓解头疼症状。例如,营造安静、舒适且光线柔和的睡眠环境,有助于提升睡眠质量,促进头疼缓解。 2.冷敷或热敷:可使用干净毛巾包裹冰袋,将其敷于额头部位,每次冷敷时长控制在10~15分钟,通过收缩血管来减轻头疼;若选择热敷,需用温度约40℃的热毛巾敷于颈部,以此促进血液循环,达到舒缓头疼的目的,但要留意温度,防止烫伤皮肤。 3.穴位按摩:轻柔按摩太阳穴是缓解头疼的有效方法,用手指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打圈按摩,每次按摩持续5~10分钟;还可按摩风池穴,该穴位位于后颈部,发际线下方的凹陷处,轻轻按压能起到缓解头疼不适的作用。 二、特殊人群注意要点 1.儿童:儿童感冒头疼时,优先采用非药物方式缓解。要让孩子处于安静的休息环境中,避免强光刺激,可通过轻柔抚摸头部等温和方式安抚孩子。若头疼持续不缓解,或伴随高热、呕吐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同时要避免给低龄儿童随意使用成人止痛药物,因为儿童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药物代谢等方面与成人存在差异,不当用药可能会对儿童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2.孕妇:孕妇感冒头疼需谨慎处理,非药物干预为首选方式。保证充足休息,可尝试进行温和的头部按摩来缓解头疼。若头疼情况较为严重,应及时咨询妇产科医生,切勿擅自用药,因为孕期用药稍有不慎可能会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3.老年人:老年人感冒头疼时,要格外关注休息环境,营造安静舒适且温度适宜的环境。休息时注意保持舒适的姿势,同时密切观察头疼伴随的症状,如是否有头晕、肢体麻木等情况。若头疼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异常表现,需及时就医检查,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感冒头疼可能隐藏着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及时就医有助于准确判断病情并进行相应处理。

    2025-10-30 16:35:54
  • 哮喘可以断根吗

    哮喘目前不能完全断根,但通过规范治疗和管理可达到临床控制,其发病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规范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避免触发因素,不同人群哮喘管理有特点,儿童需家长配合、成年要自觉遵方案、老年要考虑基础病和药物相互作用等,规范治疗、避诱因及个性化管理可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1.哮喘的发病机制与现状 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遗传易感性在哮喘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而环境中的变应原(如花粉、尘螨等)、职业性致喘物、空气污染等是常见的诱发因素。虽然目前还无法完全从根源上消除导致哮喘发病的所有因素,但通过有效的干预能够很好地控制病情。 2.规范治疗对哮喘控制的作用 药物治疗:通过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可以减轻气道炎症,长期规范使用能有效控制哮喘症状,减少发作频率。例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可以局部作用于气道,抑制炎症反应,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避免触发因素:对于有明确变应原的患者,避免接触变应原是非常重要的。如对尘螨过敏的患者,应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等;对花粉过敏的患者,在花粉季节尽量减少外出等。通过避免触发因素可以减少哮喘发作的诱因。 3.不同人群哮喘的管理特点 儿童哮喘:儿童哮喘的管理需要家长和医生的密切配合。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药物选择上要考虑其特殊性,尽量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药物。同时,要注意避免儿童接触诱发哮喘的因素,如一些刺激性气体、毛绒玩具等可能诱发过敏的物品。家长要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等,以促进哮喘的控制。 成年哮喘患者:成年患者需要更加自觉地遵循治疗方案,按时用药,定期复诊。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运动对大多数哮喘患者是安全的,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运动时间和强度,避免在寒冷、干燥或污染严重的环境中运动。 老年哮喘患者:老年患者往往同时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哮喘时要考虑到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要更加关注环境因素对老年哮喘的影响,如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冷空气刺激等。老年患者在用药时要更加谨慎,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总之,虽然哮喘目前不能断根,但通过规范的治疗、避免触发因素以及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个性化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哮喘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

    2025-10-30 16:34:5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