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

擅长:擅长睡眠障碍、中西医结合诊治脑血管病、头痛、头晕。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1993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长期从事睡眠障碍、中西医结合脑血管病等领域的工作,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现任中国睡眠研究会青年委员,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脑保健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西部精神医学协会睡眠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展开
个人擅长
擅长睡眠障碍、中西医结合诊治脑血管病、头痛、头晕。展开
  • 下颌角手术后可能有哪些后遗症

    下颌角手术可能引发感染(与创口清洁及患者自身免疫力相关如糖尿病患者风险高)、出血与血肿(因止血不彻底,凝血功能异常者易出现需关注术区)、面神经损伤(操作不当致面部感觉异常等需及时处理)、不对称(与手术设计、操作及患者自身生活习惯如单侧咀嚼等有关)、下颌骨骨折(操作暴力可致,经验丰富医生可降低概率)、瘢痕增生(瘢痕体质易出现需重视抗瘢痕护理)。 一、感染 下颌角手术属于有创操作,若术后护理不当,可能引发局部感染。表现为手术部位红肿热痛,严重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其发生与手术创口清洁状况、患者自身免疫力等相关,例如糖尿病患者等基础疾病人群因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风险更高。 二、出血与血肿 手术过程中若止血不彻底,术后可能出现局部出血形成血肿。表现为术区肿胀明显、皮肤青紫等,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更易发生该情况,需密切关注术区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出血隐患。 三、面神经损伤 下颌角周围存在面神经分支,手术操作不当可能导致面神经损伤,出现面部感觉异常、口角歪斜等症状。不同年龄层患者面神经解剖结构略有差异,年轻患者相对恢复可能稍快,但损伤后均需及时处理,以最大程度减少对患者面部功能的影响。 四、不对称 手术设计或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双侧下颌角不对称的情况。这与医生手术技术、患者自身两侧组织差异等有关,术后恢复阶段患者自身生活习惯也可能影响最终效果,如长期单侧咀嚼等会增加双侧不对称的风险。 五、下颌骨骨折 手术中操作暴力可能导致下颌骨骨折,患者会出现局部剧烈疼痛、咬合异常等表现。手术医生的经验及操作规范程度是避免该情况的关键,经验丰富的医生能有效降低下颌骨骨折的发生概率。 六、瘢痕增生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手术切口瘢痕增生,影响外观。瘢痕体质患者更易发生此类情况,术后需重视抗瘢痕护理,以减轻瘢痕增生对患者外观的影响。

    2025-09-23 13:21:48
  • 割双眼皮采用埋线法效果可维持多久

    埋线法双眼皮效果维持时长一般在数年左右,受个人眼部基础条件(年龄、皮肤状态)、手术操作是否专业经验丰富、术后护理情况影响,年龄较大眼部皮肤松弛明显者效果维持相对较短,眼部有基础病史人群术前需先治疗相关疾病再评估是否适合埋线及考虑效果维持等情况。 一、埋线法双眼皮效果的一般维持时长 埋线法双眼皮的效果维持时间通常在2~5年左右,但这只是一个大致范围,实际维持时间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二、影响埋线法效果维持时长的因素 (一)个人眼部基础条件 1.年龄:年轻且眼部皮肤紧致、弹性较好的人群,埋线法效果维持时间相对较长,可能接近5年甚至更久;而随着年龄增长,眼部皮肤逐渐松弛,埋线法效果维持时间会相应缩短。 2.眼部皮肤状态:眼部皮肤较薄、脂肪量适中的人,埋线法效果维持时间通常比眼部皮肤厚、脂肪多的人更长,因为皮肤状态会影响埋线的稳定性。 (二)手术操作因素 专业且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埋线操作时,能更精准地把握埋线的位置、深度和松紧度,这样的手术效果维持时间往往比操作不规范的情况更久。 (三)术后护理情况 术后遵循医生的护理建议,保持眼部清洁、避免剧烈揉眼、合理作息等,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埋线法双眼皮的维持时间;反之,若术后不注意护理,如经常揉搓眼部、长期熬夜等,可能会加速埋线效果的消退。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一)年龄较大人群 年龄较大且眼部皮肤松弛明显的人群,埋线法效果维持时间相对较短,建议这类人群在考虑埋线法时,充分了解可能面临的效果维持时间较短的情况,可与医生充分沟通后再决定是否选择该手术方式。 (二)眼部有基础病史人群 眼部存在炎症、感染等病史的人群,进行埋线法手术前需先治疗相关疾病,待病情稳定后再评估是否适合埋线法,因为眼部基础病史可能影响手术效果及维持时间,甚至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

    2025-09-23 13:17:25
  • 去眼袋有什么好办法

    去眼袋方法分为非手术和手术两类。非手术有激光去眼袋(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轻度眼袋且皮肤弹性好的成年人)和射频去眼袋(刺激胶原蛋白增生重组等,需多次治疗,恢复相对较短);手术有内切法去眼袋(经结膜入路,皮肤无切口,适用于眶内脂肪突出、皮肤弹性好的中青年人)和外切法去眼袋(经皮肤入路,可去眼袋和改善皮肤松弛,适用于眼袋明显伴皮肤松弛的中老年人,恢复相对长),选择时要综合自身情况,选正规机构和经验丰富医生。 射频去眼袋:通过射频仪产生的射频波,刺激眼袋部位的胶原蛋白增生和重组,同时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加速眼袋内脂肪的代谢。射频去眼袋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眼袋状况,对于皮肤有轻度松弛的也有一定的紧致作用。其恢复时间相对较短,一般术后1-2周可看到明显效果。但射频治疗需要多次进行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不同个体对射频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 手术去眼袋方法 内切法去眼袋:经结膜入路,在下睑结膜做小切口,将眶内脂肪部分切除。这种方法皮肤表面无切口,术后肿胀轻,恢复快,适用于眼袋主要是眶内脂肪突出,而皮肤弹性较好的中青年人。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不适用,成年人中适合眶脂肪突出为主、皮肤无明显松弛的情况。 外切法去眼袋:经皮肤入路,在下睑缘做切口,去除多余的皮肤和眶内脂肪。外切法去眼袋不仅可以去除眼袋,还能同时改善下睑皮肤松弛的问题,适用于眼袋明显且伴有皮肤松弛的中老年人。但外切法恢复时间相对较长,一般需要1-2周肿胀才能消退,完全恢复自然可能需要1-3个月。特殊人群如儿童等绝对不适用,成年人中皮肤松弛明显且有眼袋的可考虑,但需充分评估手术风险。 在选择去眼袋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自身的眼袋情况、年龄、皮肤状态等因素。同时,无论选择哪种方法,都应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有经验的医生进行操作,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效果。

    2025-09-23 13:14:39
  • 自体脂肪隆胸成活率高吗

    自体脂肪隆胸成活率受自身身体脂肪质量与分布、基础疾病影响,医生技术水平关乎手术操作细节,术后需避免挤压注射部位且戒烟,其成活率有大致区间且存在较大个体差异,受自身、手术操作及术后护理等多方面综合影响。 一、影响自体脂肪隆胸成活率的自身因素 1.身体脂肪质量与分布:自身脂肪的质量是关键,例如腹部、臀部等部位的脂肪细胞活性相对较高时,移植后的成活率可能更优。一般而言,身体代谢状况良好、皮肤弹性佳的人群,其自体脂肪的成活率相对更具优势,年轻人群因身体细胞活性相对较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利于提高脂肪成活率。 2.基础疾病影响:存在基础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由于高血糖环境可能影响脂肪细胞的血运及存活,会降低自体脂肪隆胸的成活率,此类人群需先将基础疾病控制稳定后再谨慎评估手术可行性。 二、手术操作相关因素对成活率的影响 1.医生技术水平:医生的手术操作至关重要,精准的脂肪注射层次、适量的单次注射量等操作细节会显著影响脂肪的存活。经验丰富的医生能更好地把握注射技巧,从而提升自体脂肪的成活率,若注射过于集中可能导致脂肪坏死,降低成活率。 三、术后护理对成活率的影响 1.术后日常护理:术后需避免挤压注射部位,否则可能影响脂肪的血运,降低成活率。同时,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会影响身体的血液循环,进而不利于脂肪存活,有吸烟习惯的人群术后应严格戒烟,以提高自体脂肪隆胸的成活率。 四、自体脂肪隆胸成活率的大致范围及差异 一般来说,自体脂肪隆胸的成活率通常在30%~70%左右,具体的成活率存在较大个体差异,受上述自身因素、手术操作及术后护理等多方面综合影响。例如,身体条件良好、手术操作精细且术后护理得当的患者,其脂肪成活率可能更接近较高区间;而存在不利影响因素的患者,成活率可能偏低。

    2025-09-23 13:03:06
  • 眼尾无法睁开需要做开眼角手术吗

    眼尾无法睁开成因分内眦赘皮致者经专业评估睑裂短伴显著内眦赘皮可开内眼角改善,非内眦赘皮的先天性眼睑下垂需上睑下垂矫正、眼部疤痕粘连需评估松解,儿童出现优先考量先天性疾病且低龄治疗谨慎,成年人群依美学诉求和具体病因经专业检查制定个性化方案并考虑相关眼部等因素。 一、眼尾无法睁开的常见成因及开眼角手术的关联评估 (一)内眦赘皮导致视觉性眼尾受限 若眼尾无法睁开是因内眦赘皮明显,致眼裂视觉上较短,经专业医生评估眼部形态、睑裂长度等指标,当睑裂较短且伴随显著内眦赘皮时,开内眼角手术可改善眼部比例,增加眼裂长度,缓解眼尾看似无法睁开的视觉表现。此需依据眼部具体解剖结构判断,睑裂长度是重要参考指标,一般睑裂较短同时内眦赘皮严重者可能符合开内眼角手术适应证。 (二)非内眦赘皮引发的眼尾无法睁开 1.先天性眼睑下垂:若由提上睑肌发育不良等导致的先天性眼睑下垂引起眼尾无法睁开,主要需行上睑下垂矫正手术,而非开眼角手术;2.眼部疤痕粘连:若眼尾无法睁开是眼部疤痕粘连所致,需先评估疤痕状况,可能涉及松解疤痕等处理,并非一定需开眼角手术。 二、特殊人群需留意的要点 (一)儿童群体 儿童出现眼尾无法睁开,需优先考量是否为先天性疾病引发,如先天性上睑下垂。低龄儿童眼部处于发育阶段,治疗需更谨慎,需由儿科眼科专家综合患儿眼部发育情况、全身健康状况等判断,以确定是保守观察还是早期手术干预,重点关注眼部发育安全性及必要性。 (二)成年人群 成年女性或男性出现眼尾无法睁开,需依据个人眼部整体美学诉求及具体病因,经专业整形或眼科医生详细眼部检查后制定个性化方案。需考虑眼部解剖结构、病史(如是否有眼部外伤史等)、生活方式对眼部的影响等,如长期用眼过度者可能需在治疗后注意用眼调节。

    2025-09-23 12:57:5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