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维萍

中日友好医院

擅长:痛风、脊柱关节炎、骨质疏松症、风湿性多肌痛、纤维肌痛综合征、硬皮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骨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痛风、脊柱关节炎、骨质疏松症、风湿性多肌痛、纤维肌痛综合征、硬皮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骨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展开
  • 治疗高血压的穴位在哪

    高血压可按摩太冲穴、曲池穴、血海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等穴位辅助治疗,但不能替代降压药,需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并注意饮食、运动和心情。 1.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按摩太冲穴可以平肝息风,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2.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按摩曲池穴可以清热解表,疏经通络。 3.血海穴:屈膝,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按摩血海穴可以运化脾血,健脾化湿,调经统血。 4.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按摩足三里穴可以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5.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按摩三阴交穴可以健脾和胃,调补肝肾,行气活血。 需要注意的是,穴位按摩只能作为辅助治疗方法,不能替代正规的降压药物。如果您患有高血压,建议您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注意饮食健康,适量运动,保持心情舒畅。

    2025-05-28 11:57:26
  • 丹参对50岁女人的好处

    丹参对50岁女人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护心血管:丹参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血、梗死和心脏功能,调节心律,并能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能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丹参还有抗凝血,促进纤溶,抑制血小板凝聚,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2.促进组织修复与再生:丹参能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丹参制剂治疗:坏死心肌清除快;纤维母细胞分化、胶原纤维形成较明显;肉芽形成比较成熟。局部淤血减轻、血液循环改善,愈合时间缩短。 3.抗菌:丹参煎剂在试管内对须疮癣菌、毛发癣菌等多种致病性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4.降血脂:丹参能使主动脉粥样斑块形成面积明显减少,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并能减少主动脉粥样斑块的脂质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丹参不能与藜芦一起使用,孕妇慎用丹参。在使用丹参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正确的方法使用。如果出现不适或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2025-05-28 11:56:20
  • 女人肾虚的症状

    女人肾虚可能出现腰膝酸软、月经不调、性欲减退等症状,不同个体表现存在差异。 1.腰膝酸软 这是肾虚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腰部和膝部的酸软无力,活动后症状可能加重。 2.月经不调 肾虚可能导致月经周期紊乱、经量过多或过少、经期延长等问题。 3.性欲减退 女人肾虚可能会出现性欲减退、性冷淡等症状,影响夫妻生活质量。 4.其他症状 肾虚还可能伴有头晕耳鸣、失眠健忘、脱发、尿频、尿急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肾虚的症状并不一定同时出现,且这些症状也可能与其他疾病有关。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等,对预防肾虚也非常重要。 此外,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有其他慢性疾病的女性,肾虚的症状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特别关注。如果您有任何关于肾虚的疑问或担忧,建议咨询专业的医生或中医师,以便获得更个性化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2025-05-28 11:54:33
  • 人体内除湿吃什么食物有哪些

    人体内除湿的食物主要有以下这些: 一、薏苡仁:其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有着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等作用。具体可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赘疣、癌肿等情况。 二、苦瓜:味道苦,性寒,归心、脾、肺经。具备祛暑涤热、明目、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暑热烦渴、消渴、赤眼疼痛、痢疾、疮痈肿毒的治疗。 三、冬瓜:味甘、性寒,拥有消热、利水、消肿的效能。能够治疗水肿、痰喘、暑热、痔疮等病症。而且对动脉硬化症、肝硬化腹水、冠心病、高血压、肾炎、水肿膨胀等疾病有着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四、茅根:其性味甘寒,归肺、胃、膀胱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清肺胃热的功效。茅根的清热利湿、解毒作用相对较为缓和,适合普通人群在夏季桑拿天使用。 以上介绍了几种人体内除湿的食物,包括薏苡仁、苦瓜、冬瓜和茅根,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性味和功效,可应用于不同的病症和身体状况。

    2025-05-28 11:53:39
  • 人为什么会有湿气

    中医理论中的“湿气”与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可能导致多种疾病,保持良好习惯可预防和缓解,严重时需就医。 1.环境因素 长期居住在潮湿的环境中,如地下室、水边等,容易导致湿气入侵。 工作环境长期接触水、冷气机等,也可能使湿气积聚。 2.饮食因素 过多食用生冷、油腻、甜食等食物,容易损伤脾胃,导致湿气内生。 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等也可能影响脾胃功能,造成湿气积聚。 3.生活习惯 过度劳累、长期熬夜、缺乏运动等,可导致脾胃功能下降,湿气内生。 穿着潮湿的衣物、鞋袜,也可能使湿气入侵。 4.其他因素 年龄增长、疾病等因素,也可能导致人体湿气加重。 女性在生理期间,由于身体虚弱,也容易受到湿气的侵袭。 总之,“湿气”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多种因素有关。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适当运动等,有助于预防和缓解湿气问题。如果湿气问题较为严重,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治疗建议。

    2025-05-28 11:51:2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