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维萍

中日友好医院

擅长:痛风、脊柱关节炎、骨质疏松症、风湿性多肌痛、纤维肌痛综合征、硬皮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骨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痛风、脊柱关节炎、骨质疏松症、风湿性多肌痛、纤维肌痛综合征、硬皮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骨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展开
  • 冬天手脚冰凉怎么治

    需避免寒冷刺激并保证规律作息,用暖手宝等局部保暖且控室内温度适宜,适当摄入温热性食物并避免生冷,每周行3-5次有氧运动及做手脚简单运动,还需排查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外周血管疾病等情况。 一、生活方式调整 1.避免寒冷刺激:尽量减少在寒冷环境中的暴露时间,如必须外出,穿戴厚手套、保暖袜及防风保暖的衣物,避免长时间接触冷水。 2.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血液循环的调节,成年人建议每晚7~8小时睡眠,儿童及青少年需保证相应时长的充足睡眠。 二、保暖措施强化 1.局部保暖细节:可使用暖手宝、暖脚宝等温热物品短暂取暖,但注意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以防烫伤;睡前用温水泡脚15~20分钟,水温控制在40~45℃,促进脚部血液循环,儿童泡脚时需家长协助,确保水温安全。 2.室内温度调控: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一般18~22℃较为合适,老年人及儿童对温度变化更敏感,可适当调高室内温度,但需注意通风。 三、饮食调节 1.温热性食物摄入: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铁、维生素的温热性食物,如牛肉、羊肉、桂圆、红枣等,铁元素有助于血红蛋白合成,促进氧气运输,改善血液循环;维生素B族参与能量代谢,可通过食用全麦制品、坚果等获取,但需根据个体消化功能调整摄入量,儿童饮食需保证营养均衡且不过量。 2.避免生冷食物:减少冰淇淋、生鱼片等生冷食物的摄入,尤其儿童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过量生冷食物易影响脾胃功能,进而影响血液循环。 四、运动锻炼促进循环 1.有氧运动: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次20~30分钟,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儿童可选择跳绳、踢毽子等趣味性运动,保证每日适量活动,但需避免过度疲劳。 2.手部脚部运动:日常可进行简单手部运动,如握拳松开、手指屈伸;脚部运动如踮脚尖、旋转脚踝,每小时可进行1~2分钟,缓解局部血液循环不畅问题。 五、疾病因素排查与应对 1.贫血排查:若长期手脚冰凉且伴随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需排查贫血可能,可通过血常规检查明确,缺铁性贫血可通过饮食或补充铁剂改善,儿童及孕妇等特殊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处理。 2.甲状腺功能减退排查: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导致代谢率降低,出现手脚冰凉、畏寒等表现,若伴有体重增加、嗜睡等症状,需就医行甲状腺功能检查,确诊后在医生评估下进行相应治疗,儿童患甲状腺功能减退需密切关注生长发育情况。 3.外周血管疾病排查:如雷诺综合征等外周血管疾病也可引起手脚冰凉,若症状反复或加重,需及时就诊血管外科,进行血管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针对性处理。

    2025-10-16 13:13:42
  • 黑枸杞功效和吃法

    黑枸杞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有抗氧化、保护视力、调节免疫等功效,吃法有直接食用、泡水饮用(普通泡或搭配其他食材)、煲汤,不同吃法需注意适用人群及用量等情况,如糖尿病患者食直接食用黑枸杞需谨慎,儿童不建议过早饮用黑枸杞泡水等。 一、黑枸杞的功效 黑枸杞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抗氧化作用:黑枸杞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其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C的20倍、维生素E的50倍左右。研究表明,花青素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从而有助于延缓衰老。例如,多项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都证实了花青素的抗氧化特性可以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影响。 保护视力:花青素可以促进视网膜细胞中视紫质的再生成,有助于改善视力,缓解视疲劳。有研究显示,长期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适当补充黑枸杞中的花青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眼睛干涩、视物模糊等症状。 调节免疫:黑枸杞中的多糖成分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巨噬细胞的活性,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等,从而提升人体的抵抗力,帮助人体抵御外界病菌的入侵。 二、黑枸杞的吃法 直接食用:可以将黑枸杞作为零食直接食用,每次食用量控制在5-10克左右。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由于黑枸杞含有一定的糖分,食用时要谨慎,需根据自身血糖情况适量食用,因为过多食用可能会引起血糖波动。 泡水饮用 普通泡水:取3-5克黑枸杞放入杯中,用温水(水温不宜过高,以免破坏花青素等营养成分)冲泡,静置几分钟后即可饮用,可反复冲泡多次,直到黑枸杞颜色变淡。一般成年人每天饮用黑枸杞泡水的量控制在10克左右比较适宜。对于儿童,由于其身体机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不建议过早饮用黑枸杞泡水,除非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使用。 搭配其他食材:可以与菊花搭配,制成“黑枸杞菊花饮”,取黑枸杞3克、菊花5朵,用温水冲泡,具有清肝明目的功效,适合长期用眼的人群。但孕妇在饮用时需要谨慎,因为菊花有一定的寒凉性,孕妇过量饮用可能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也可以与红枣搭配,制成“黑枸杞红枣茶”,黑枸杞3克、红枣3-5颗,冲泡饮用,有补气养血的作用,但对于患有高血压的人群,红枣的食用量需要控制,因为红枣含糖量较高,可能会影响血压的控制。 煲汤:在煲汤时可以加入适量的黑枸杞,例如在炖鸡汤、排骨汤时,待汤快炖好时放入10克左右的黑枸杞,再炖几分钟即可。这样不仅能增加汤的营养价值,还能使汤的味道更加鲜美。但对于一些特殊体质的人群,如脾胃虚寒者,在煲汤时要注意黑枸杞的用量,避免过多食用引起肠胃不适。

    2025-10-16 13:13:06
  • 黄芪和天麻可以一起炖汤吗

    黄芪和天麻可一起炖汤,从营养与功效上能结合,一般人群适量饮用可保健但要注意适量,孕妇、高血压患者、低血糖患者等特殊人群饮用需谨慎,最好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饮用。 黄芪:黄芪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多种功效。从现代医学角度看,黄芪含有黄芪多糖等成分,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调节血糖、保护心血管系统等作用。例如研究表明,黄芪多糖能通过多种途径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对机体的免疫调节起到重要作用;在心血管方面,黄芪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心肌供血等。 天麻:天麻含有天麻素等有效成分,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等功效。现代研究发现,天麻素能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轻度收缩脑血管,增加冠状血管流量等;还具有一定的镇静、抗惊厥作用,可用于缓解头痛、眩晕等症状。 将黄芪和天麻一起炖汤,从营养成分和功效上是可以结合的。黄芪的补气作用与天麻的息风通络等作用相互配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发挥协同效应。例如对于一些体质虚弱且伴有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的人群,适当饮用黄芪天麻炖汤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相关不适。 适用人群与注意事项 一般人群:对于身体健康、没有明显不适的一般人群,适当饮用黄芪天麻炖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健作用。但要注意适量,过量饮用可能会引起一些不适反应,如黄芪过量可能导致上火等症状,天麻过量可能引起头晕、恶心等不适。 特殊人群 孕妇:孕妇属于特殊人群,由于其生理状态的特殊性,在饮用黄芪天麻炖汤前应谨慎考虑。黄芪有一定的补气作用,天麻有一定的药理活性,目前虽然没有明确的研究表明孕妇饮用一定会有严重不良后果,但为了安全起见,孕妇最好在咨询医生后再决定是否饮用。因为孕期身体的生理变化较为复杂,需要充分评估黄芪和天麻对孕妇及胎儿的潜在影响。 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在饮用黄芪天麻炖汤时需要注意。黄芪可能对血压有一定的影响,虽然一般适量饮用可能影响不大,但如果血压控制不稳定或者正在服用降压药物的患者,饮用前最好咨询医生。因为天麻有轻度收缩脑血管的作用,对于血压的影响需要谨慎评估,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血压情况、用药情况等综合判断是否适合饮用。 低血糖患者:黄芪有一定的调节血糖作用,对于低血糖患者来说,饮用黄芪天麻炖汤需要注意。如果同时饮用,需要观察血糖变化情况,因为黄芪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血糖水平,低血糖患者本身血糖调节能力可能存在一定问题,所以要谨慎饮用并密切关注身体反应。 总之,黄芪和天麻可以一起炖汤,但在饮用时需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来决定,特殊人群更要谨慎,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饮用。

    2025-10-16 13:12:40
  • 中医瘦身有什么好方法

    中医瘦身可据体质辨证施食如痰湿内蕴型用薏米红豆等健脾祛湿,穴位按摩足三里可调理脾胃等、中脘穴能调脾胃气机,运动练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动作助调脾胃,生活上要保证充足睡眠及保持心情舒畅,孕妇需避过激中医瘦身法、儿童以健康生活方式为主、老年人瘦身应循序渐进选温和方式。 一、饮食调理 中医强调根据体质辨证施食。例如痰湿内蕴型肥胖者,可适当食用薏米、红豆等健脾祛湿之品,《中医食疗学》指出薏米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等功效,红豆能健脾利水,通过制作薏米红豆粥等药膳,帮助调节机体水液代谢,减少痰湿堆积,辅助瘦身。需注意根据个人体质差异,如脾胃虚寒者食用时需搭配温补之品以平衡药性。 二、穴位按摩 1.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针灸大成》记载,按摩足三里有调理脾胃、扶正培元的作用,能促进消化吸收功能,增强机体代谢能力,帮助消耗多余能量,辅助瘦身。按摩时可采用拇指按揉的方式,每次按揉1-3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 2.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按摩中脘可调节脾胃气机,增强脾胃运化功能,改善因脾胃虚弱导致的运化失常引起的肥胖问题。按揉中脘穴时,用指腹轻压并打圈按揉,每次3-5分钟。 三、运动功法 八段锦中的“调理脾胃须单举”动作有助于调节脾胃气机。该动作通过左右上肢的交替上举和下按,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脾胃运化功能,《八段锦图谱与分析》提及此功法可改善脾胃功能,辅助身体代谢多余的脂肪和废物。练习时要注意动作缓慢、连贯,配合呼吸,每次练习可进行3-5组。 四、生活习惯调整 保证充足睡眠至关重要,《黄帝内经》云“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气血正常运行和脏腑功能恢复,若睡眠不足会影响机体代谢调节,不利于瘦身。此外,保持心情舒畅也很重要,长期肝郁气滞可能影响脾胃运化,导致痰湿内生,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调节情绪,利于维持正常的代谢状态。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应避免采用过度刺激性的中医瘦身方法,因其体质特殊,任何不当干预可能影响胎儿健康,需以保障母婴安全为首要原则。 儿童:儿童瘦身需以健康生活方式为主,不可采用过度节食或强效中医瘦身手段,可通过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均衡饮食、控制零食摄入)和适度运动(如慢跑、跳绳等低强度运动)来促进健康成长,避免因不当瘦身影响生长发育。 老年人:老年人瘦身要循序渐进,避免选择过于剧烈的中医瘦身方法,可选择温和的穴位按摩(如上述足三里、中脘穴按摩)和舒缓的运动(如太极拳),因其身体机能下降,需充分考虑耐受性,防止因瘦身方式不当引发身体不适。

    2025-10-16 13:12:05
  • 喝了祛湿气的中药大便粘腻正常吗

    喝祛湿气中药后大便粘腻分情况,可能正常是药物利湿致体内黏腻物质排出,也可能异常,与个体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有关,若持续不缓解或伴不适需就医,服药时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特殊人群密切关注反应。 一、可能正常的情况 当服用祛湿气的中药后出现大便粘腻,可能是药物发挥作用的正常表现。祛湿气的中药多具有利湿的功效,通过促进体内水湿之邪的排出,而肠道内可能会有一些原本因湿气阻滞而存在的黏腻物质随着水湿的排出而排出体外,从而导致大便粘腻,这是机体排出湿气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一般在继续服用药物并随着体内湿气逐渐被祛除,大便粘腻的情况会逐渐改善。例如一些含茯苓、薏苡仁等成分的祛湿气中药方剂,在利湿过程中可能出现这种阶段性的大便粘腻情况。 二、可能异常的情况 1.个体差异导致的异常 年龄因素:儿童的肠道功能相对稚嫩,对药物的耐受和反应与成人不同。儿童服用祛湿气中药后出现大便粘腻,可能是因为儿童肠道对药物成分的适应过程较为敏感,若药物利湿作用过强,可能超出儿童肠道的调节能力,导致大便粘腻情况持续或加重。而老年人肠道功能逐渐衰退,对药物的代谢和肠道的适应能力也下降,服用祛湿气中药后出现大便粘腻,可能是肠道功能衰退不能很好地配合药物利湿作用,需要更谨慎观察。 性别因素:一般来说性别本身对这种情况影响不大,但从体质角度看,女性若本身有一些特殊的体质情况,如经期前后等,服用祛湿气中药后出现大便粘腻,可能与自身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导致的肠道功能暂时变化有关;男性若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饮酒等,也可能影响肠道对药物的反应,使得大便粘腻情况相对复杂。 生活方式因素:若在服用祛湿气中药期间,仍保持不良生活方式,如过度进食油腻、辛辣食物等,会影响肠道内环境,即使服用了祛湿气中药,也可能出现大便粘腻不易改善的情况。比如长期大量吃油炸食品,会加重肠道内的湿浊情况,抵消部分祛湿气中药的作用,导致大便粘腻持续。 病史因素:本身有肠道基础疾病的人群,如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服用祛湿气中药后出现大便粘腻,可能是药物刺激了原本敏感的肠道,使得肠道功能紊乱加重,导致大便粘腻。例如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对正常的药物利湿作用反应过度,出现大便粘腻且可能伴有腹痛等其他肠道不适症状。 如果服用祛湿气中药后大便粘腻情况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腹痛、腹泻加重等,应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用药等。同时,在服用祛湿气中药期间,应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清淡饮食等,以配合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特殊人群更要密切关注自身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2025-10-16 13:11:4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