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维萍

中日友好医院

擅长:痛风、脊柱关节炎、骨质疏松症、风湿性多肌痛、纤维肌痛综合征、硬皮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骨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痛风、脊柱关节炎、骨质疏松症、风湿性多肌痛、纤维肌痛综合征、硬皮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骨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展开
  • 老年痴呆在中医里叫什么疾病

    老年痴呆在中医里可归属于呆病癫病健忘等范畴呆病与髓海不足脾肾两虚痰浊蒙窍瘀血阻络相关癫病发病多与情志不遂痰气郁结有关健忘是老年痴呆早期可能出现的症状之一老年人群出现类似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综合中医辨证论治且中医调理需根据个体体质差异个性化调理如脾肾两虚者要注重健脾补肾用药需谨慎。 老年痴呆在中医里可归属于“呆病”“癫病”“健忘”等范畴。 从“呆病”角度来看 中医认为多与髓海不足、脾肾两虚、痰浊蒙窍、瘀血阻络等因素相关。髓海不足是因年事已高,肾精渐亏,髓海失养,神机失用,导致智能减退、神情呆滞等类似老年痴呆的表现;脾肾两虚则是由于老年人脾胃功能渐衰,肾中精气亏虚,不能化生气血以充养脑髓,进而出现痴呆相关症状;痰浊蒙窍是指脾胃虚弱,运化失常,聚湿生痰,痰浊上蒙清窍,蒙蔽心神,使清窍被蒙,神明失用而发为呆病;瘀血阻络是因为老年人体虚,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脑络,脑络不通,气血不能正常滋养脑髓,也会出现智能减退等类似老年痴呆的症状。 从“癫病”角度而言 癫病是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多喜为特征的病症,与老年痴呆部分表现有相似之处,其发病多与情志不遂、痰气郁结等有关,老年人若长期情志不舒,气郁生痰,痰气互结,蒙蔽心窍,可出现类似老年痴呆的精神异常、认知障碍等表现。 从“健忘”角度来讲 健忘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遇事善忘等,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气血亏虚,心脾不足,不能很好地化生气血以滋养心神、脑髓,可出现健忘,若病情进一步发展,也可能逐渐出现智能减退等类似老年痴呆的表现,且健忘是老年痴呆早期可能出现的症状之一。 对于老年人群来说,若出现类似老年痴呆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综合的中医辨证论治等干预。同时,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下降,在中医调理过程中需注意根据个体的体质差异等进行个性化的调理,比如对于脾肾两虚的老年痴呆相关情况,要注重健脾补肾,兼顾老年人脾胃功能较弱,用药需谨慎,选择温和且适合其体质的药物或调理方法等。

    2025-11-03 11:40:12
  • 男性湿气重如何快速祛除

    男性祛湿可优化居住环境保持干燥通风,饮食上多摄入健脾利湿食物并避免生冷油腻高糖,加强适度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还可通过艾灸足三里、丰隆穴辅助祛湿,特殊人群如糖尿病男性需注意饮食对血糖影响,老年人运动要注意强度选温和方式。 一、优化生活环境 男性应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定期开窗换气,避免长期处于潮湿阴暗的室内空间。例如南方梅雨季节可使用除湿器等设备维持室内适宜湿度(相对湿度40%-60%为宜),长期潮湿环境易导致湿气入侵,不同体质男性因皮肤汗腺等功能差异,干燥环境更利于身体代谢湿气,减少湿气在体内积聚。 二、调整饮食结构 饮食上可多摄入健脾利湿食物,如薏米煮粥,薏米含有的薏米多糖等成分能促进机体水分代谢;红豆健脾利水,可与薏米搭配煮成祛湿粥;冬瓜煮汤,冬瓜富含水分且有清热利湿作用,能帮助排出体内多余水分。同时避免食用生冷油腻及高糖食物,生冷食物易损伤脾胃阳气,影响脾胃运化水湿功能,油腻食物加重脾胃负担,高糖食物易生湿,这些都会加重体内湿气积聚。 三、加强运动锻炼 适度有氧运动是快速祛湿的有效方式,男性可选择慢跑,每周坚持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慢跑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使汗液排出,帮助排出湿气;游泳也是很好的选择,水的浮力作用减轻关节负担,全身运动促进身体代谢,每周可进行2-3次游泳锻炼,每次40分钟左右,不同运动强度对不同体质男性祛湿效果有差异,需根据自身情况适度调整。 四、中医理疗辅助 艾灸是常用祛湿理疗方法,选取足三里穴,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合穴,艾灸此穴能健脾和胃,促进脾胃运化水湿;丰隆穴是祛痰湿要穴,艾灸丰隆穴可调节脾胃功能,促进体内湿气排出,艾灸时要注意温度和时间,避免烫伤皮肤,对于皮肤敏感或有基础疾病的男性需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特殊人群如患有糖尿病的男性,在调整饮食时需注意食物对血糖的影响,选择低升糖指数的健脾利湿食物;老年人运动时要注意运动强度,避免过度劳累,可选择散步等相对温和的运动方式。

    2025-11-03 11:39:49
  • 柑橘是凉性还是热性

    柑橘从中医角度属凉性水果,现代营养学看其营养成分具偏凉一面。健康人群需适量食用,特殊人群中,胃肠道功能弱者应少食或饭后少量吃,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量且监测血糖,儿童要控量并注意漱口防腐蚀牙齿。 一、柑橘的属性界定 从中医角度来看,柑橘一般被认为是凉性水果。中医依据食物的性味将其分为寒、热、温、凉等不同属性,柑橘具有清热生津等作用,符合凉性食物的特点。现代营养学主要从营养成分等方面进行分析,柑橘富含维生素C、类黄酮等多种营养物质,其营养成分特点与中医对凉性水果的一些描述有一定关联,比如富含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有助于维持机体正常代谢,从整体营养特性上体现出相对偏凉的一面。 二、不同人群食用柑橘需注意的情况 (一)健康人群 健康人群适量食用柑橘一般不会有明显不适,但也需注意食用量,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胃肠道不适等问题,因为柑橘中含有一定量的酸性物质,过量摄入可能刺激胃肠道黏膜。一般建议每天食用柑橘不超过3-5个,具体可根据个人的消化能力等进行调整。 (二)特殊人群 1.胃肠道功能较弱者:本身胃肠道功能较弱的人群,如患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的人,由于柑橘的凉性以及其中酸性成分的刺激,可能会加重胃肠道不适症状,如腹痛、反酸等。这类人群食用柑橘时应适量减少食用量,或者选择在饭后少量食用,以减轻对胃肠道的刺激。 2.糖尿病患者:柑橘中含有一定量的糖分,糖尿病患者食用后可能会引起血糖波动。糖尿病患者食用柑橘时需要严格控制摄入量,并且要在血糖控制平稳的情况下,作为加餐等情况少量食用,同时密切监测血糖变化。例如,可在两餐之间,血糖相对较低的时候,吃1-2瓣柑橘,并相应减少主食的摄入量。 3.儿童:儿童的胃肠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于柑橘凉性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弱。过量食用柑橘可能导致腹泻等问题。所以儿童食用柑橘时要控制好量,一般3-6岁儿童每次食用1-2瓣较为适宜,并且要注意食用后及时漱口,因为柑橘中的酸性物质可能会对牙齿有一定腐蚀作用。

    2025-11-03 11:38:28
  • 葛根粉有副作用吗

    葛根粉一般适量服用较安全,但特定情况下有副作用,胃肠道方面可能致不适,少数人会过敏,对血糖血脂有潜在影响,还可能与药物相互作用,特殊人群需注意。 胃肠道方面 可能引起胃肠不适:部分人在过量食用葛根粉后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症状,如腹胀、腹痛等。这是因为葛根粉中含有一定量的膳食纤维等成分,过量摄入可能会加重胃肠道的消化负担,尤其是本身胃肠功能较弱的人群,如老年人胃肠蠕动相对缓慢,过量食用葛根粉更易出现腹胀等情况;而一些本身有胃肠疾病,如胃炎、胃溃疡患者,食用不当可能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腹痛等症状加重。 过敏反应 过敏可能性:少数人可能对葛根粉过敏,过敏症状可表现为皮肤瘙痒、皮疹、红肿等,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发生与个体的过敏体质有关,有其他食物或药物过敏史的人群相对更易发生葛根粉过敏情况。例如有花粉过敏史的人,可能对葛根粉也存在过敏风险,需要格外谨慎食用。 对血糖血脂的影响 对血糖血脂的潜在作用需关注:葛根粉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对血糖血脂产生一定影响,虽然一般适量食用影响不大,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或血脂异常人群需要特别注意。糖尿病患者过量食用葛根粉可能会导致血糖波动,因为葛根粉中的碳水化合物等成分被人体吸收后会影响血糖水平;血脂异常人群如果不合理食用葛根粉,也可能对血脂的控制产生不利影响,因为其成分可能会干扰体内脂质代谢相关过程。对于这类特殊人群,在食用葛根粉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根据自身病情和身体状况来决定是否适合食用以及食用的量。 与药物相互作用 可能的药物相互作用:葛根粉可能与一些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例如正在服用降糖药、降压药等药物的人群,食用葛根粉可能会影响药物的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因为葛根粉中的成分可能会与药物发生代谢方面的相互作用,干扰药物在体内的正常代谢过程。所以正在服用其他药物的人群在食用葛根粉前,应告知医生自己正在服用的药物情况,以便医生评估是否存在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

    2025-11-03 11:38:08
  • 气血不足怎么调理

    调理气血不足可通过饮食补充富含铁与蛋白质及红枣桂圆山药等健脾益气血的食物,生活上保持作息规律保证7-8小时高质量睡眠、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促进气血流通,中医可艾灸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位、推拿按摩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孕妇需营养均衡易消化避免寒凉油腻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增补血食物,老年人适度运动调整强度、选软烂易消化富含营养食物如软质瘦肉粥鸡蛋羹等补充气血。 一、饮食调理 1.补充造血原料类食物:摄入富含铁与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关键元素,蛋白质参与血细胞生成,可为身体补充造血原料以改善气血不足;2.健脾益气血类食物:多食用红枣、桂圆、山药等,红枣具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功效,桂圆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山药可健脾益胃、滋肾益精,对气血不足有调理作用。 二、生活方式调整 1.作息规律与充足睡眠:成年人需保证7~8小时高质量睡眠,睡眠时身体进行自我修复与气血调养,长期熬夜会打乱气血生成与运行节奏,加重气血不足;2.适度有氧运动: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每次30分钟左右,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利于气血流通。 三、中医调理 1.艾灸特定穴位:艾灸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位,关元穴补元气、助阳气,气海穴培补元气、益肾固精,足三里为强壮要穴,可调节脾胃功能、促进气血生成;2.推拿按摩相关部位:按摩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通过手法刺激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作用。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饮食需营养均衡且易消化,避免食用过于寒凉或油腻食物,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增加补血食物摄入,因孕妇身体特殊,需维持自身气血稳定以保障胎儿营养;2.老年人:适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致身体不适,运动强度依自身状况调整,饮食选择软烂易消化且富含营养食物,如软质瘦肉粥、鸡蛋羹等,因老年人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需易于吸收的营养补充气血。

    2025-11-03 11:35:5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