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姝

北京协和医院

擅长:痛经、下腹痛、盆腔痛、外阴阴道疼痛、HPV感染、宫颈病变、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息肉、外阴阴道瘙痒、阴道炎、白带异常、月经紊乱、腹痛、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瘢痕憩室以及各类妇科良恶性肿瘤。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痛经、下腹痛、盆腔痛、外阴阴道疼痛、HPV感染、宫颈病变、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息肉、外阴阴道瘙痒、阴道炎、白带异常、月经紊乱、腹痛、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瘢痕憩室以及各类妇科良恶性肿瘤。展开
  • 内裤有血但不是月经是怎么回事

    非经期阴道出血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如子宫颈疾病、子宫疾病、排卵性出血、口服避孕药、生殖道炎症、内分泌紊乱、节育环等,也可能是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严重疾病的表现。因此,出现非经期阴道出血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非经期阴道出血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需要引起重视,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子宫颈疾病:子宫颈息肉、子宫颈癌等病变可能导致阴道出血。 2.子宫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3.排卵性出血:在排卵期,由于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使子宫内膜失去激素的支持而出现部分子宫内膜脱落引起有规律性的阴道出血。 4.口服避孕药:部分女性在口服避孕药后可能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 5.其他:如阴道炎、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等生殖道炎症,以及内分泌紊乱、节育环等也可能导致非经期阴道出血。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严重的疾病,如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也可能表现为非经期阴道出血。因此,如果出现非经期阴道出血,尤其是出血量较多、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包括宫颈涂片、B超等,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妇科疾病。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减少压力等,也有助于维护女性的生殖健康。如果对非经期阴道出血有任何疑问或担忧,应咨询医生以获取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

    2025-08-08 14:42:32
  • 黄褐斑 子宫肌瘤

    黄褐斑是常见获得性色素沉着皮肤病与紫外线、激素变化、遗传相关,非药物需严格防晒用SPF≥30广谱防晒剂等护肤品且药物需循证;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良性肿瘤与激素、遗传有关,多数无症状,有症状表现为经量等异常,治疗个体化,妊娠期需警惕肌瘤红色变性。 一、黄褐斑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其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紫外线照射是重要诱因,长期日晒可促使发病或加重病情,女性较男性更易罹患,尤其好发于育龄期女性,与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变化密切相关,遗传易感性亦起作用,部分患者存在家族史。非药物干预方面,严格防晒是关键,需使用防晒系数(SPF)≥30的广谱防晒剂,避免日光暴晒,同时可选用具有美白功效的护肤品。药物治疗有氢醌及其衍生物、维A酸类等,但均需遵循循证医学依据。育龄期女性患黄褐斑时需注意避免口服可能影响激素水平的药物,防晒需严格以减少病情加重风险。 二、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与雌激素、孕激素密切相关,好发于30~50岁女性,遗传因素也有一定影响,部分患者存在家族聚集现象。多数患者无症状,有症状者可表现为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下腹包块、白带增多等。治疗需个体化,对于无症状肌瘤,尤其是近绝经期女性,可定期随访观察,每3~6个月复查一次;药物治疗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等,均依据循证医学证据选择。妊娠期女性患子宫肌瘤需警惕肌瘤红色变性等情况,应密切监测以保障母婴健康。

    2025-08-08 14:42:16
  • 宫颈上长息肉怎么治疗

    宫颈息肉主要治疗为手术切除,有息肉摘除术(妇科门诊可进行,术后送病理检查)和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适用于息肉较大或蒂部较深等情况),术后要保持外阴清洁避免盆浴及性生活并遵医嘱复查,妊娠期发现息肉无症状可暂观察有症状需评估风险谨慎手术,有基础疾病患者术前需控制基础疾病术后密切关注相关情况。 一、手术治疗为主 宫颈息肉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常见的手术方法有以下两种: 1.息肉摘除术:一般在妇科门诊即可进行,医生使用血管钳将息肉完整摘除,操作简便,术后将摘除的息肉送病理检查以明确其性质。 2.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适用于息肉较大或蒂部较深的情况,通过宫腔镜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宫颈内部情况,精准切除息肉,相对更为精准,尤其对于位置特殊或多发性息肉的处理更具优势。 二、术后注意事项 1.创面护理:术后宫颈会有创面,需保持外阴清洁,避免盆浴及性生活,防止细菌感染导致创面愈合不良或引发炎症。 2.复查随访:术后应遵医嘱按时复查,了解创面愈合情况以及有无息肉复发等情况。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妊娠期女性:若妊娠期发现宫颈息肉,若无明显症状可暂观察,待分娩后再行处理;若息肉引起出血等症状,需在孕期适当时间评估手术风险后谨慎手术,操作时需避免过度刺激子宫引发流产等情况。 2.有基础疾病患者:对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手术前需对基础疾病进行良好控制,以保障手术安全,术后需密切关注基础疾病情况及创面恢复情况。

    2025-08-08 14:42:01
  • 阴道深处是哪个位置

    阴道深处指靠近子宫颈的部位,阴道长约7-12厘米,上端包绕子宫颈阴道部,不同年龄段阴道长度和位置有差异;阴道深处与子宫颈关系密切,子宫颈分泌黏液调控精子通行,阴道检查可观察宫颈情况;阴道深处周围毗邻直肠、膀胱和尿道,不同生活方式及有相关病史女性会影响阴道周围组织健康,妇科检查或操作需注意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相关衍生结构及生理意义 1.与子宫颈的关系:阴道深处围绕着子宫颈,子宫颈是子宫的一部分,通过阴道深处与阴道相连。子宫颈在生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分泌黏液,在不同的月经周期阶段,黏液的性状会发生变化,对精子的通行等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对于有性生活史的女性,通过阴道检查可以观察子宫颈的情况,如宫颈的颜色、形态等,这对于一些妇科疾病的早期发现有重要意义。 2.与周围组织的毗邻:阴道深处周围有一些重要的组织,例如后方邻近直肠,前方邻近膀胱和尿道。这种毗邻关系在一些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有影响,比如当存在直肠阴道瘘时,就会涉及到阴道深处与直肠的异常连通;而膀胱阴道瘘则与阴道深处和膀胱的异常连通相关。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女性,如长期便秘的女性,可能会增加直肠对阴道的压力,影响阴道周围组织的健康;而有频繁憋尿习惯的女性,也可能对膀胱和阴道的关系产生不良影响。对于有相关病史的女性,如曾有盆腔手术史的女性,阴道深处周围组织的解剖结构可能会发生改变,在进行妇科检查或相关操作时需要特别注意,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2025-08-08 14:41:29
  • 阴道酸碱度正常值

    正常阴道内环境呈弱酸性,pH值3.8-4.4,由阴道杆菌分解糖原产乳酸维持。影响因素有年龄、生活方式、特殊人群情况,酸碱度异常可提示妇科问题,如细菌性阴道病时pH>4.5,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时pH多在4.0-4.7轻度升高,检测酸碱度有助于妇科疾病诊断鉴别。 影响阴道酸碱度的因素 年龄因素:新生儿由于脱离母体后激素水平变化,阴道pH值可偏高,一般在6左右,随着年龄增长,到青春期后在雌激素作用下,阴道上皮增厚并富含糖原,阴道杆菌作用下pH值逐渐维持在3.8~4.4的弱酸性范围。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滥用抗生素可能破坏阴道内正常的菌群平衡,导致阴道杆菌减少,其他病菌滋生,从而使阴道pH值升高;频繁阴道灌洗也会破坏阴道的酸性环境,改变阴道的正常pH值,增加阴道感染的风险。 特殊人群情况:孕妇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阴道的pH值可能会有一定波动,但一般仍在正常范围内;患有某些妇科疾病时,如阴道炎等,阴道的酸碱度可能会发生改变,例如细菌性阴道病时,阴道pH值可升高至>4.5。 阴道酸碱度异常的意义 当阴道酸碱度偏离正常范围时,可能提示存在妇科问题。如果阴道pH值升高,大于4.5,常见于细菌性阴道病,这是由于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厌氧菌等大量繁殖所致;而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时,阴道pH值多在4.0~4.7之间,通常轻度升高。通过检测阴道酸碱度等相关指标,有助于医生对一些妇科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2025-08-08 14:41:1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