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少艾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擅长: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焦虑症、强迫症、应激相关障碍、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等精神科常见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焦虑症、强迫症、应激相关障碍、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等精神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展开
  • 抑郁症是怎么引起的会自愈吗

    抑郁症引发因素包括生物学(遗传、神经递质失衡)、心理学(长期负面认知模式)、社会环境(重大生活事件、长期高压);抑郁症有一定自愈可能但非普遍,轻度且生活事件改善、心理韧性强者可能自愈,多数不干预会加重,中重度几乎不能自愈还可能恶化,病程易迁延复发。 抑郁症是否会自愈 抑郁症有一定的自愈可能性,但这并不是普遍现象,且自愈的情况受多种因素影响。对于一些轻度的抑郁症患者,如果其生活事件得到改善,心理韧性较强,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后自行缓解。例如,一些人在经历短暂的情绪低落后,通过自我调整,如积极参与社交活动、改变生活方式等,情绪逐渐恢复正常。然而,大多数抑郁症患者如果不进行干预,病情可能会持续加重。中重度抑郁症患者几乎不可能自愈,还可能会出现病情恶化,导致自杀等严重后果。而且,抑郁症的病程可能会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比如有的患者第一次抑郁发作后,若未得到有效治疗,很容易在几年内再次复发。

    2025-07-25 14:56:45
  • 焦虑症是怎么引起的

    焦虑症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一般情况下和遗传因素、生物化学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 1.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焦虑症在家族中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如果亲属中有焦虑症患者,那么自身患焦虑症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2.生物化学因素 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失衡可能与焦虑症的发生有关。例如,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功能异常可能导致焦虑症状的出现。 3.心理因素 长时间的压力、过度的担忧、消极的思维方式和应对机制等心理因素可能引发焦虑症。例如,经历重大生活事件、长时间的人际关系问题、工作压力等都可能增加焦虑的风险。 4.环境因素 生活中的环境刺激,如噪音、污染、过度刺激等,也可能对焦虑症的发生起到一定的作用。

    2025-07-25 14:51:25
  • 目前治疗抑郁症最好的药是什么

    抑郁症治疗药物需根据个体情况综合选择无绝对“最好”药,常用SSRI如氟西汀、SNRI如文拉法辛、NaSSA如米氮平、TCA如阿米替林各有特点及适用情况,药物治疗由专业医生据患者多方面因素综合选药,患者不可自行随意用药。 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像文拉法辛,多项研究显示它对抑郁症的抑郁心境、焦虑紧张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均可使用,但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使用时需密切监测血压,因为可能有引起血压波动的风险,其作用机制是同时抑制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提升两种神经递质水平来发挥抗抑郁功效。 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NaSSA):例如米氮平,该药物能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睡眠障碍等问题,对年龄较大或有睡眠相关病史的患者可能更具优势,它通过阻断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突触前α自身受体及异质受体,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释放,同时具有镇静作用,可改善睡眠,但可能引起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使用时需考虑患者体重等相关因素。 三环类抗抑郁药(TCA):如阿米替林,曾广泛应用,但由于不良反应相对较多,如抗胆碱能不良反应(口干、便秘、视物模糊等)、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等,现在更多作为二线药物使用,对于无严重躯体疾病且能耐受其不良反应的患者可考虑使用,其作用机制是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再摄取,但因不良反应限制了其临床广泛应用,使用时需充分评估患者整体状况及耐受程度。 总之,抑郁症的药物治疗需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性别、病史、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后选择合适的药物,患者不应自行随意用药。

    2025-07-21 17:37:51
  • 抑郁症多久才能好

    抑郁症康复时间个体差异大,轻度经规范治疗数周至数月好转,中度需3-6个月甚至更久,重度超6个月至1-2年或更久,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康复受自身因素影响,性别无绝对差异,生活方式影响康复,有既往史者康复时间相对不同,早期干预可缩短时间。 对于中度抑郁症,治疗周期通常相对较长,可能需要数月时间。综合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等,一般经过3-6个月的规范治疗,病情会逐步得到控制和缓解。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有的可能需要6个月以上甚至更长时间来达到较好的康复状态。 而重度抑郁症患者,康复时间往往更久,可能需要6个月以上,甚至长达1-2年或更久的持续治疗。 从年龄因素来看,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康复时间可能因个体情况不同而有差异,相对来说,儿童抑郁症的治疗需要更加谨慎和个体化的方案,心理干预可能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康复时间可能受其心理发展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老年人抑郁症由于身体机能等多方面因素,康复可能相对更慢一些。 性别方面,一般没有绝对的性别差异导致康复时间不同,但女性由于生理周期等因素可能在激素水平变化时影响抑郁症的症状波动,从而间接影响康复进程。 生活方式对抑郁症康复也有重要影响,保持规律的作息、适度的运动(如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健康的饮食等良好生活方式有助于抑郁症康复,反之,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延长康复时间。 有既往抑郁症发作史的患者,再次发作时康复时间可能相对较短,但也可能因本次发作的严重程度等因素而不同。同时,对于抑郁症患者,早期干预非常重要,及时规范的治疗能有效缩短康复时间,提高康复效果。

    2025-07-21 17:25:24
  • 抑郁症会不会遗传给小孩

    抑郁症具有一定遗传倾向,但非绝对遗传给小孩,其遗传模式复杂,涉及多基因且受环境因素调节,通过孕期及围产期保健、儿童青少年期关注等措施可降低子代患抑郁症风险。 影响抑郁症遗传的相关因素 遗传方式:抑郁症的遗传模式较为复杂,不是单一的孟德尔遗传方式,可能涉及多基因遗传。多个基因的微小变化共同作用,再加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才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环境因素的调节:即使有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也起着关键作用。比如,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如果经历了重大的生活事件,如父母离异、长期处于紧张的家庭氛围、遭受虐待等不良环境,即使有遗传倾向,也可能增加抑郁症的发病风险;反之,良好的家庭环境、积极的社会支持等环境因素可以缓冲遗传因素带来的影响。 降低子代患抑郁症风险的措施 孕期及围产期保健:对于有抑郁症家族史的孕妇,在孕期要注重自身的心理健康维护,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例如,通过适当的运动、合理的饮食、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等方式来调节情绪。同时,做好围产期的保健工作,确保母婴健康,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起始环境。 儿童青少年期的关注:对于有抑郁症家族史的儿童青少年,家长要密切关注其心理状态。提供温暖、稳定、充满爱的家庭环境,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增强心理韧性。当发现孩子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睡眠和饮食改变等异常表现时,要及时给予关心和引导,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总之,抑郁症有一定遗传倾向,但不是绝对会遗传给小孩,通过关注遗传相关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子代患抑郁症的风险。

    2025-07-21 17:16:1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