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隆典

南京鼓楼医院

擅长:炎症性肠病、功能性胃肠疾病、肝硬化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及内镜下治疗消化道出血、胃肠道息肉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炎症性肠病、功能性胃肠疾病、肝硬化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及内镜下治疗消化道出血、胃肠道息肉等。展开
  • 胆汁反流性胃炎最好怎么治疗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治疗有生活方式调整即夜间卧位反流严重者抬高床头、注意饮食避免过饱及刺激性食物等,药物治疗有促胃肠动力药、胃黏膜保护剂、抑制胃酸药,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无效等严重情况且需评估患者决定。 一、一般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 体位:对于夜间卧位胆汁反流严重者,可将床头抬高15-20cm,利用重力作用减少夜间反流,这对各年龄段患者均适用,尤其适用于有夜间明显反流症状的人群。 饮食:避免进食过饱,少量多餐,每餐不宜过饱可减少胃的过度充盈,从而降低反流几率。同时,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咖啡、巧克力、浓茶等,这些食物可降低下食管括约肌压力,加重反流,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都需注意饮食的选择。比如,儿童患者要避免食用影响胃肠功能的刺激性食物,妊娠期女性由于激素变化等原因胃肠功能易受影响,更需严格注意饮食。 二、药物治疗 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等,可增加胃肠道蠕动,促进胃排空,减少胆汁在胃内的停留时间,从而减轻反流对胃黏膜的刺激,适用于大多数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但需注意儿童使用时要谨慎评估,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不恰当使用。 胃黏膜保护剂:像铝碳酸镁等,能与胆汁酸结合,保护胃黏膜免受胆汁损伤,各类人群均可使用,但妊娠期、哺乳期女性使用时需咨询医生权衡利弊。 抑制胃酸药: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和H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等),可减少胃酸分泌,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协同损伤作用,不同年龄患者使用时需注意药物的适用年龄范围,比如儿童使用需选择合适的剂型和剂量。 三、手术治疗 适应证: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病情严重且伴有严重食管狭窄等并发症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等,但手术有一定风险,需严格评估患者病情后决定是否采用,不同年龄、身体状况的患者手术风险和获益不同,需综合考量。

    2025-10-30 15:04:14
  • 甘胆酸偏高怎么回事

    甘胆酸偏高相关因素包括急慢性肝炎致肝细胞损伤影响其代谢排泄而升高、肝硬化因肝脏结构功能改变致代谢异常偏高,胆道梗阻使胆汁排出受阻致甘胆酸反流入血升高,孕期生理性可轻度升高明显偏高可能是病理情况需监测,某些药物干扰代谢、长期酗酒致肝损伤可使甘胆酸偏高,不同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如孕妇重视监测、肝病患者避免加重损伤行为、儿童排查先天肝胆疾病等。 一、肝脏疾病相关因素 急慢性肝炎患者的肝细胞存在不同程度损伤,影响甘胆酸的正常摄取、代谢及排泄功能,致使血清甘胆酸水平升高。例如,病毒性肝炎病毒侵袭肝细胞,引发炎症反应,干扰甘胆酸代谢途径;肝硬化患者肝脏结构与功能发生显著改变,正常的胆汁分泌及物质代谢功能受损,进而导致甘胆酸代谢异常而偏高,此类患者多有既往肝病病史,可能伴随乏力、黄疸等症状表现。 二、胆道疾病相关因素 当发生胆道梗阻时,如胆结石堵塞胆管、胆道肿瘤压迫胆管等情况,胆汁排出受阻,胆汁中的甘胆酸会反流入血,从而引起血清甘胆酸升高。患者通常会出现腹痛、黄疸等症状,腹痛可能为右上腹隐痛或绞痛,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发黄。 三、妊娠相关因素 孕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可导致生理性甘胆酸轻度升高,但若明显偏高则可能提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病理情况。对于孕妇而言,需密切监测甘胆酸水平,因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如引起胎儿窘迫等,此类孕妇需定期产检,关注胎儿状况。 四、其他因素 某些药物可能干扰甘胆酸代谢,导致其水平升高;长期酗酒者,酒精对肝脏造成损伤,影响肝脏对甘胆酸的正常代谢过程,进而使甘胆酸偏高。不同人群中,孕妇需格外重视孕期甘胆酸监测,遵循产检要求;肝脏疾病患者应避免加重肝脏损伤的行为,如严格戒酒、避免滥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等;儿童出现甘胆酸偏高时,需排查是否存在先天性肝胆系统疾病等情况,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2025-10-30 15:01:44
  • 治疗便秘有哪些方法

    生活方式调整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并保证充足水分,依自身情况运动,培养定时排便习惯;药物治疗可使用渗透性或刺激性泻药但要注意禁忌;经治效果不佳者可考虑生物反馈治疗依病情定。 一、生活方式调整 1.饮食调整: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不同年龄、性别人群摄入量有差异,一般成人每日约25~30克,儿童按年龄适量摄入,女性孕期或生理期等特殊时期需调整。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包括全谷物(如燕麦、糙米)、蔬菜(菠菜、西兰花等)、水果(苹果、香蕉等),膳食纤维能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同时要保证充足水分摄入,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左右,不同生活方式(如久坐)及病史(如糖尿病)人群需依自身情况补水,糖尿病患者需注意饮水对血糖的影响但仍需保证必要水分。 2.运动:鼓励进行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不同性别运动适应度有差异,男性耐受高强度运动需适度,女性孕期等特殊时期运动需遵医嘱,有心血管疾病等病史者运动需选合适方式与强度,避免引发不良事件。 3.排便习惯培养:帮助患者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每天固定时间尝试排便,无便意时也可在马桶坐几分钟形成条件反射,建立正常排便节律。不同年龄人群培养方式不同,儿童需家长引导,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需耐心培养规律排便时间。 二、药物治疗 可使用泻药,如渗透性泻药(聚乙二醇电解质散),通过增加肠道内渗透压保留水分使粪便软化促进排便;刺激性泻药(比沙可啶)刺激肠道蠕动,但需谨慎使用,避免长期滥用致肠道功能紊乱,不同药物有适用人群与禁忌,如孕妇对某些泻药存在禁忌,需严格遵循用药禁忌。 三、其他特殊治疗 经上述治疗效果不佳者可考虑生物反馈治疗,通过仪器帮助感知并学会控制盆底肌肉和肠道蠕动改善排便功能,患有神经系统疾病致排便功能障碍的患者可评估是否适用,但需依具体病情而定。

    2025-10-30 14:59:10
  • 肝硬化中期可以治好吗

    肝硬化中期即失代偿期难以完全根治,可通过综合治疗控病情进展改善症状,需控制病因,如乙肝致者用抗病毒药抑病毒复制,酒精性者严格戒酒;一般治疗要充分休息,饮食给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易消化食物,腹水者限钠盐;要防治腹水等并发症;老年患者用药谨慎密切监测,乙肝相关者需长期规范抗病毒并定期复查,酒精性者除戒酒还关注消化问题及心理疏导。 肝硬化中期通常指肝硬化失代偿期,目前医学上难以完全根治,但可通过综合治疗控制病情进展、改善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一、治疗关键要点1.病因控制:若由乙肝病毒感染导致,需使用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延缓肝脏进一步受损;若为酒精性肝硬化,必须严格戒酒,避免酒精持续损伤肝脏加重病情。2.一般治疗:患者需充分休息,以减轻肝脏负担;饮食上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保证营养供给同时避免加重肝脏代谢负担,若存在腹水需限制钠盐摄入。3.并发症防治:密切监测是否出现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例如出现腹水时需根据情况进行利尿等处理;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需采取相应急救及预防措施。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1.老年患者:老年肝硬化中期患者肝肾功能相对减退,用药时需更加谨慎,密切关注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要加强病情监测频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2.乙肝相关肝硬化患者:需长期规范进行抗病毒治疗,不可随意停药,否则易导致病情反复及恶化,同时要定期复查乙肝病毒载量、肝功能等指标。3.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除严格戒酒外,需特别关注消化系统可能出现的其他问题,如胃黏膜损伤等,在治疗过程中需兼顾对相关伴随问题的处理,且要注重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建立长期戒酒的信心。总体而言,肝硬化中期虽难以完全治愈,但通过科学规范的综合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2025-10-30 14:58:25
  • 直肠炎有哪些症状怎么治疗

    直肠炎症状分急性与慢性,急性多有腹泻伴黏液脓血、肛门坠胀、下腹疼,严重时现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儿童可致生长迟缓,女性需排查妇科感染,老年症状不典型;慢性呈反复发作态,可见腹泻便秘交替、大便带黏液,直肠有隐痛坠胀感,儿童长期患病影响肠道发育,老年或合并其他病致症状被掩盖;治疗包括一般治疗需休息,急性发作期进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保持肛门局部清洁,儿童注重饮食卫生营养,老年关注水电解质及营养状况,药物治疗依病因,感染性直肠炎用相应抗生素,炎症性肠病引发者用氨基水杨酸制剂,儿童用药遵儿科规范,老年用药考量肝肾功能等因素。 一、直肠炎的症状 1.急性直肠炎表现:多有腹泻症状,粪便可带黏液或脓血,伴有肛门坠胀感、下腹部疼痛,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儿童患者可能因腹泻影响营养吸收而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女性患者需排查是否与妇科感染等因素相关,老年患者可能因基础疾病导致症状不典型,如症状不突出但存在便意频繁等表现。 2.慢性直肠炎表现:呈反复发作态势,可见腹泻与便秘交替,大便多带有黏液,直肠部位有隐痛、坠胀感,部分患者会出现消瘦、贫血等情况,儿童患者长期患病可能影响肠道功能及身体发育,老年患者需留意是否合并其他系统疾病致使症状被掩盖。 二、直肠炎的治疗 1.一般治疗: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急性发作期宜进食易消化、少渣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保持肛门局部清洁,儿童患者要注重饮食卫生与营养均衡以保障正常生长,老年患者需关注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状况,防止出现营养不良等问题。 2.药物治疗:依据病因选择药物,若为感染性直肠炎需使用相应抗生素,若是炎症性肠病引发的直肠炎可选用氨基水杨酸制剂等,儿童患者用药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规范,避免使用不适合的药物,老年患者用药时要充分考量肝肾功能等因素,谨慎选择药物种类及剂量。

    2025-10-30 14:57:2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