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隆典

南京鼓楼医院

擅长:炎症性肠病、功能性胃肠疾病、肝硬化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及内镜下治疗消化道出血、胃肠道息肉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炎症性肠病、功能性胃肠疾病、肝硬化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及内镜下治疗消化道出血、胃肠道息肉等。展开
  • 食管炎患者怎么吃奥美拉唑

    食管炎患者使用奥美拉唑时,需了解其通过抑制胃酸分泌缓解症状的作用机制,适用于胃酸过多引起的食管炎,还要考虑儿童、孕妇、哺乳期女性的特殊用药情况,同时结合生活方式调整,如避免不良饮食、戒烟限酒,有基础疾病者需告知医生以防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作用机制:奥美拉唑能特异性地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抑制壁细胞中的质子泵(H-K-ATP酶)活性,从而阻断胃酸分泌的最后步骤,降低胃酸分泌量,减轻胃酸对食管黏膜的刺激,有助于食管炎黏膜的修复。 适用情况:适用于胃酸分泌过多引起的反流性食管炎等类型的食管炎,能有效改善烧心、反酸等症状。 特殊人群考虑 儿童:儿童使用奥美拉唑需谨慎,一般不建议低龄儿童常规使用,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药物代谢等生理功能与成人有差异,应在医生严格评估病情后,权衡利弊使用。 孕妇:孕妇使用奥美拉唑应充分评估风险与受益,只有在明确需要且潜在受益大于可能风险时才考虑使用,因为药物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需遵循医生的专业判断。 哺乳期女性:哺乳期女性使用奥美拉唑也需谨慎,药物可能会分泌到乳汁中,对婴儿产生影响,应在医生指导下决定是否使用及采取相应的监测措施。 与其他因素的关联:在使用奥美拉唑治疗食管炎时,还应结合生活方式调整,如食管炎患者应避免进食过饱、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睡前吃东西等,这些生活方式的调整有助于提高奥美拉唑治疗的效果,促进食管炎的康复。同时,有吸烟、饮酒习惯的食管炎患者,应戒烟限酒,因为吸烟会影响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加重反流,饮酒也会刺激胃酸分泌,不利于食管炎的恢复。如果患者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使用奥美拉唑时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需告知医生相关病史,以便医生综合评估用药方案。

    2025-10-16 11:14:48
  • 幽门杆菌感染能自愈吗

    幽门杆菌感染一般难以自愈,不同人群情况有差异,儿童自身清除弱易影响生长发育,老年人免疫低难清除且可能加重基础病,有基础病史人群会致病情难控等,不健康生活方式也不利自身清除,仅靠生活方式改变难自愈。 不同人群的情况差异 儿童: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后,自身清除能力相对较弱,而且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幽门螺杆菌感染若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影响儿童的营养吸收、生长发育等。例如,长期感染可能导致儿童出现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进而影响其日常饮食摄入,不利于身体正常生长。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免疫力相对较低,幽门螺杆菌在老年人体内更难自行清除。同时,老年人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如可能诱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胃肠道不适,从而影响整体健康状况和治疗依从性。 有基础病史人群:对于本身患有胃部基础疾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的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会使得原有的病情难以控制,溃疡难以愈合,甚至会增加溃疡复发、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而对于患有免疫缺陷相关疾病的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后更难依靠自身免疫清除,病情可能会进展更快。 生活方式的影响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影响幽门螺杆菌感染后的自身清除情况。比如长期吸烟、酗酒的人,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以及酒精都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削弱胃黏膜的屏障功能,使得幽门螺杆菌更容易定植和繁殖,不利于身体自身对幽门螺杆菌的清除。而规律的生活、合理的饮食(如均衡摄入各类营养物质,保证充足的维生素、蛋白质等摄入)有助于维持身体良好的免疫状态和胃黏膜的正常功能,相对更有利于身体对幽门螺杆菌的应对,但即使如此,也很难依靠生活方式改变实现幽门螺杆菌的自愈。

    2025-10-16 11:13:21
  • 消化道肿瘤的早期症状

    消化道肿瘤早期症状各有不同,食管癌早期有吞咽哽噎感和胸骨后不适;胃癌早期有消化不良样症状和黑便或潜血阳性;结直肠癌早期有排便习惯改变和便血,特定人群需对这些症状多加警惕。 一、食管癌早期症状 吞咽哽噎感:多在进食较硬食物时出现,可自行消失和复发,不影响进食,易被忽视。这是因为肿瘤导致食管局部狭窄,食物通过受阻,年龄较大且有长期进食过烫、过快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需特别警惕,此类人群食管黏膜长期受刺激,发生肿瘤的风险相对较高。 胸骨后不适:患者可感觉胸骨后有闷胀感、疼痛等,疼痛性质多为隐痛、刺痛,程度较轻,时有时无,进食时可能加重或诱发,这与肿瘤刺激食管周围组织有关。 二、胃癌早期症状 消化不良样症状: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腹胀、食欲减退、嗳气、反酸等,类似胃炎或胃溃疡的症状。年龄在40岁以上,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病史、长期高盐饮食、吸烟酗酒等生活方式的人群更应关注这些症状,幽门螺杆菌感染会破坏胃黏膜屏障,增加胃癌发生风险,高盐饮食会损伤胃黏膜,长期吸烟酗酒也会对胃部造成不良影响。 黑便或潜血阳性:部分患者可出现大便发黑,这是因为肿瘤表面糜烂、破溃导致少量出血,血液在肠道内被消化后排出所致。如果发现大便颜色异常,需及时就医检查。 三、结直肠癌早期症状 排便习惯改变:可表现为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或者排便次数增多、大便变细等。长期有不良排便习惯,如久坐、缺乏运动的人群,肠道蠕动功能可能受影响,增加结直肠癌发生几率,需留意自身排便情况的变化。 便血:多为鲜红色或暗红色血液,附着于粪便表面,也可与大便混合。这是由于肿瘤生长过程中表面血管破裂出血,若出现不明原因的便血,应及时进行直肠指检、结肠镜等检查以明确病因。

    2025-10-16 11:11:36
  • 胃病可以吃酸奶吗

    胃病患者能否吃酸奶分情况,一般胃病患者可适量饮常温酸奶,胃酸多者不建议大量喝酸奶,严重胃病患者遵医嘱;不同年龄胃病患者喝酸奶有注意事项,儿童选适合低糖无刺激酸奶、控量,老年选常温、无糖低糖酸奶且饭后半小时到一小时饮用。 胃酸分泌过多的胃病患者:不建议大量饮用酸奶。酸奶本身含有一定量的酸性物质,会进一步刺激胃酸分泌,对于患有胃食管反流病、胃溃疡(处于活动期)等胃酸分泌过多相关胃病的患者,可能导致烧心、反酸等症状加重。这类患者可以选择饮用经过稀释或者无糖型的酸奶,但也需控制饮用量。 严重胃病患者:如处于急性发作期的胃溃疡、胃出血等情况的患者,是否能喝酸奶需要遵循医生的专业建议。在病情较为严重时,可能需要短暂禁食或限制饮食种类,此时不能自行饮用酸奶,应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饮食方案来执行。 不同年龄胃病患者喝酸奶的注意事项 儿童胃病患者:如果是儿童患有胃病,比如儿童慢性胃炎等情况,选择酸奶时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的、低糖且无添加过多刺激性成分的酸奶。同时要控制饮用量,因为儿童的胃肠道功能相对较弱,过量饮用酸奶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例如,3-12岁的儿童,每次饮用酸奶量建议控制在100-150毫升左右,并且要避免饮用冰镇酸奶,以防止对儿童尚未发育完善的胃肠道造成不良刺激。 老年胃病患者:老年人体质相对较弱,胃肠道功能也有所减退。老年胃病患者喝酸奶时同样要注意温度,以常温为宜。对于患有糖尿病的老年胃病患者,要选择无糖或低糖酸奶,因为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血糖调节问题,过多摄入含糖酸奶可能影响血糖控制。同时,饮用酸奶的时间也有讲究,建议在饭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饮用,避免空腹饮用酸奶对胃肠道产生刺激。

    2025-10-16 11:09:10
  • 屁多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应该服用什么药物

    屁多常见于饮食中过多摄入易产气食物或进食过快致吞咽空气、肠道菌群失调、患慢性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其他因素,若因肠道菌群失调致屁多可考虑用调节肠道菌群药物但需医生评估且优先非药物干预。 一、屁多的常见原因 1.饮食因素:过多摄入易产气食物,如豆类、洋葱、土豆、红薯、碳酸饮料等,此类食物在肠道被细菌分解发酵可产生大量气体致屁多;进食过快、边吃边说话等习惯会使吞咽较多空气,空气进入肠道后也会增加排气量。例如,大量食用豆制品后,其中的棉子糖等不易被消化的糖类在肠道细菌作用下发酵产气。 2.肠道菌群失调:长期使用抗生素、胃肠功能较弱人群易出现肠道菌群失调,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多时,肠道内食物消化吸收紊乱,易产生过多气体。如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后,肠道正常菌群平衡被打破,产气菌相对增多导致屁多。 3.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会影响胃肠道正常蠕动与消化功能,使食物消化不完全,在肠道内发酵产生气体,引发屁多。比如肠炎患者肠道黏膜受损,消化吸收功能下降,食物残渣在肠道内异常发酵产气。 4.其他因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因代谢缓慢,胃肠道蠕动减慢,食物排空时间延长,易产生气体致屁多;某些全身性疾病影响胃肠道功能时也可能出现屁多情况,如糖尿病引起的胃肠神经病变可导致胃肠动力不足,进而出现屁多现象。 二、可能涉及的药物 若因肠道菌群失调导致屁多,可考虑使用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如益生菌类药物,但具体用药需由医生评估后决定。需注意儿童等特殊人群使用时应谨慎,避免自行盲目用药,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方式改善屁多情况,如调整饮食结构等。

    2025-10-16 11:05:2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