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隆典

南京鼓楼医院

擅长:炎症性肠病、功能性胃肠疾病、肝硬化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及内镜下治疗消化道出血、胃肠道息肉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炎症性肠病、功能性胃肠疾病、肝硬化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及内镜下治疗消化道出血、胃肠道息肉等。展开
  • 吃了糯米胃难受怎么办

    吃糯米胃不舒服的缓解方法包括口服药物、按摩,还需注意清淡饮食等。 一、口服药物: 1.枸橼酸莫沙必利、多潘立酮片等:这些药物能促进胃肠动力,有助于缓解因吃糯米导致的消化不良和胃部不适。 2.健胃消食片、大山楂丸等:可帮助消化,减轻胃部不适症状。 二、按摩: 通过按摩足三里穴、中脘穴、上脘穴等穴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吃糯米后的胃不舒服。 三、饮食注意: 1.清淡饮食:胃部不适期间,要少吃油腻难以消化的食物,避免加重胃部负担。 2.多吃易消化食物:平时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尽量多吃粗粮等易消化的食品。 四、适当活动:饭后进行适当活动,能促进肠胃蠕动。 总结:当吃糯米后胃不舒服时,可以通过口服促进胃肠动力和帮助消化的药物、进行穴位按摩,以及注意饮食和适当活动等方式来缓解症状,同时平时也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2025-06-09 17:20:12
  • 吃生花生对胃有什么好处

    吃生花生对胃有好处,能缓解不适、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消化、补充营养,但不能过量,胃病患者应遵医嘱。 1.缓解胃部不适:生花生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改善胃部血液循环,缓解胃部疼痛和不适感。 2.抑制胃酸分泌:生花生中的磷脂可以中和胃酸,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烧心等症状。 3.促进消化:生花生中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减少消化不良和胃胀等问题。 4.补充营养:生花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E、钙、磷、铁等营养成分,有助于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吃生花生对胃有一定的好处,但也不能过量食用。因为生花生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过量食用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此外,对于患有胃病的人来说,如胃溃疡、胃炎等,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食用生花生,以免加重病情。

    2025-06-09 17:17:15
  • 拉肚子能吃玉米吗

    拉肚子时,通常不建议吃玉米。 玉米是一种粗粮,富含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有促进肠胃蠕动的作用,会加重拉肚子的症状。此外,玉米中的营养成分也不利于消化吸收。 拉肚子时,胃肠道功能较弱,需要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白米粥、藕粉、烂面条等。如果拉肚子的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不适,如发热、腹痛、呕吐等,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特殊人群如儿童、老人、孕妇以及患有胃肠道疾病的人群,拉肚子时更应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防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总之,拉肚子时应避免食用玉米等粗粮,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并注意饮食卫生。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2025-06-09 17:08:39
  • 吃大蒜能杀死幽门螺杆菌吗

    吃大蒜不能直接杀死幽门螺杆菌,且过量食用大蒜还会对胃肠道造成刺激和损伤,感染幽门螺杆菌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建议治疗。 目前并没有足够的科学研究证明吃大蒜能杀死幽门螺杆菌。虽然大蒜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但它并不能直接杀死幽门螺杆菌。此外,大蒜还具有刺激性,过量食用可能会对胃肠道造成刺激和损伤。 因此,如果你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应该及时就医,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其他胃部疾病的发生。

    2025-06-09 17:01:30
  • 肠胃不好能喝啤酒吗

    肠胃不好的人不建议喝啤酒。 啤酒中含有酒精,酒精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会对胃黏膜产生刺激,导致胃酸分泌增多,从而加重肠胃不适。此外,啤酒还可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引起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对于肠胃不好的人来说,以下建议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 1.饮食调整: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生冷食物。多吃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鸡肉、鱼肉等。 2.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3.避免压力:长期的压力和焦虑可能会加重肠胃不适,尝试通过放松技巧,如冥想、瑜伽等来缓解压力。 4.药物治疗:如果症状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如抗酸药、胃黏膜保护剂等。 5.就医检查:如果肠胃不适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呕吐、黑便等,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的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肠胃状况不同,对酒精的耐受性也不同。因此,如果对自己的肠胃健康存在疑虑,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同时,适量饮酒对健康有益,即使肠胃健康的人也应注意饮酒的量和频率,避免过度饮酒。

    2025-06-06 15:56:4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