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冠心病及冠心病的介入治疗、结构性心脏病、高血压、血脂异常。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冠心病及冠心病的介入治疗、结构性心脏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展开
  • 先天性心脏病紫绀的症状

    先天性心脏病紫绀患儿会出现皮肤黏膜颜色改变(口唇、甲床等青紫)、呼吸困难(呼吸急促,活动时更明显)、生长发育迟缓(身高体重低于同龄儿)、蹲踞现象(年长儿行走活动中主动下蹲)、杵状指(趾)(长期缺氧致指趾末端膨大呈杵状)等表现。 呼吸困难 表现:患儿会出现呼吸急促的情况,这是因为机体缺氧,呼吸中枢受到刺激而导致呼吸频率加快。在活动时,身体对氧气的需求增加,呼吸困难的症状会更为显著。例如,先天性心脏病紫绀患儿在进行简单的爬行、走路等活动后,会比正常儿童更快出现气喘吁吁、呼吸费力的表现。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儿,可能表现为呼吸时胸廓起伏幅度较大,鼻翼扇动等情况。 生长发育迟缓 表现:由于机体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影响了新陈代谢和营养物质的利用,从而导致患儿生长发育落后于同龄儿童。在身高、体重增长方面,明显低于正常儿童的生长曲线。比如,同月龄的先天性心脏病紫绀患儿体重增加缓慢,身高也较正常孩子矮。这是因为缺氧影响了骨骼的生长发育以及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合成代谢。对于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紫绀的儿童,家长需要定期监测其身高、体重指标,若发现明显低于正常增长速度,应及时就医评估病情。 蹲踞现象 表现:部分年长儿会出现蹲踞现象,即患儿行走或活动过程中常主动下蹲片刻。这是一种机体的自我调节机制,通过下蹲可增加体循环阻力,减少右向左分流量,从而暂时改善缺氧状况。例如,患儿在玩耍一段时间后,会不自觉地蹲下,然后再继续活动。这种现象在法洛四联症等常见的引起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中较为常见。 杵状指(趾) 表现:长期缺氧会导致指(趾)端毛细血管扩张增生,使得指(趾)末端膨大呈杵状。杵状指(趾)一般在患儿出生后数月至数年逐渐出现。观察患儿手指或脚趾,可见指(趾)端软组织增厚,呈鼓槌样改变。这是机体对慢性缺氧的一种代偿性表现,但也是先天性心脏病紫绀病情较为严重的一个体征提示。

    2025-10-15 12:49:26
  • 房间隔缺损4mm能自愈吗

    房间隔缺损4mm有一定自愈可能,受年龄、缺损类型、患儿一般情况等因素影响,需定期做心脏超声检查随访,儿童患者要关注生长发育,婴儿患者要加强护理防呼吸道感染,未闭合且有症状可能需介入或外科手术治疗。 自愈可能性分析:对于直径小于5mm的房间隔缺损,尤其是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有一定的自行闭合几率。一般来说,出生后1年内闭合的可能性较大,随着年龄增长,自愈的机会逐渐减少。有研究显示,部分4mm的房间隔缺损患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自行闭合。 影响自愈的因素 年龄:婴儿时期房间隔缺损4mm自愈的概率相对较高,随着年龄增长,自愈的可能性会降低。因为随着身体的发育,心脏结构和功能逐渐趋于稳定,缺损自行闭合的机会相应减少。 缺损类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相对更有可能自愈,而其他类型的房间隔缺损自愈的几率相对较低。 患儿一般情况:如果患儿一般情况良好,没有明显的症状,如呼吸急促、生长发育迟缓等,自愈的可能性相对较高。但如果患儿同时合并其他心脏畸形或存在影响心脏功能的情况,自愈的几率会受到影响。 随访观察:对于发现房间隔缺损4mm的患儿,需要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监测缺损的变化情况。一般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心脏超声检查,观察缺损是否闭合、心脏大小和功能的变化等。如果在随访过程中发现缺损没有闭合,且患儿出现了相关症状,如活动后气促、乏力等,可能需要考虑进行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时期是房间隔缺损观察和处理的关键阶段。家长要密切关注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如体重增长、活动耐力等。如果患儿出现生长发育落后于同龄儿童,或者活动后容易疲劳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进一步评估病情。 婴儿患者:婴儿期要注意加强护理,预防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因为呼吸道感染可能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同时,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025-10-15 12:48:25
  • 新生儿心脏杂音要紧吗

    新生儿心脏杂音需分情况看待,生理性杂音相对不要紧,病理性杂音要紧,病理性杂音多提示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有心脏杂音的新生儿需通过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病理性杂音导致的情况可能需干预治疗,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增加心脏负担的情况,有心脏杂音的新生儿应及时就医检查采取恰当措施保障健康。 其次,病理性杂音则要紧。病理性杂音往往提示存在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比如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的杂音,像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天性心脏病都可能导致新生儿出现病理性心脏杂音。室间隔缺损时,可听到胸骨左缘第3-4肋间响亮的全收缩期杂音;房间隔缺损多可闻及胸骨左缘第2-3肋间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动脉导管未闭可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连续性机器样杂音。这些病理性杂音通常杂音较粗糙,强度多在Ⅱ级以上,往往还伴有其他表现,如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生长发育迟缓等。 对于有心脏杂音的新生儿,需要进一步通过心脏超声等检查来明确诊断。心脏超声能够清晰地显示心脏结构和血流情况,有助于准确判断是否存在心脏结构异常以及异常的具体类型等。如果是病理性心脏杂音导致的先天性心脏病等情况,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在合适的时机进行干预治疗,比如有的可能需要手术治疗等。 在生活方式方面,有心脏杂音的新生儿要注意避免过度哭闹等增加心脏负担的情况,因为过度哭闹可能会加重心脏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对于有先天性心脏病等情况的新生儿,家长要密切观察其一般状况,如呼吸、肤色、喂养情况等,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同时,对于生理性杂音的新生儿,也不能掉以轻心,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随访,观察杂音的变化以及心脏结构的发育情况。 对于特殊人群即新生儿来说,其各器官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心脏杂音相关问题需格外重视,一旦发现心脏杂音,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情况,从而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保障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2025-10-15 12:47:05
  • 鬼针草怎么喝治高血压

    鬼针草有一定调节血压作用但不能作主要降压手段,其煎汤服用有一般方法,有科学依据但需更多临床验证,孕妇、低血压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者饮用需谨慎,高血压患者应遵正规医疗方案综合治疗,饮用鬼针草也应遵医生建议谨慎进行。 煎汤服用:一般取适量鬼针草,洗净后加入适量清水煎煮。通常建议每次使用鬼针草15-30克左右,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20-30分钟,取汁饮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高血压患者,这只是一种辅助的保健方式,不能替代正规的降压药物治疗。 相关科学依据及注意事项 科学依据:有一些药理学研究发现鬼针草中的黄酮类、多糖等成分可能对血管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有助于改善血管的弹性和功能,进而可能对血压有一定的影响。例如部分动物实验显示鬼针草提取物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实验动物的血压,但这些研究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验证其在人体中的确切效果。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孕妇属于特殊人群,由于目前关于鬼针草对孕妇及胎儿影响的研究较少,为了安全起见,孕妇不建议自行饮用鬼针草来治疗高血压,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综合考虑孕期的特殊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降压方式。 低血压患者:本身血压偏低的人群,饮用鬼针草煎剂可能会导致血压进一步降低,引起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这类人群在考虑饮用鬼针草时应谨慎,最好先咨询医生的意见。 肝肾功能不全者: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其身体代谢药物等的能力下降,饮用鬼针草可能会加重肝肾功能的负担,所以肝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在饮用鬼针草之前应告知医生自己的肝肾功能情况,由医生评估是否适合饮用。 总之,鬼针草对高血压的作用是有限的,不能单纯依靠鬼针草来治疗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应该遵循正规的医疗诊疗方案,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包括合理的饮食、运动以及必要的药物治疗等,同时对于鬼针草的饮用也应在医生的建议下谨慎进行。

    2025-10-15 12:45:47
  • 心梗自救方法

    心梗发生时要立即停止活动就地休息,尽快呼叫急救,有药物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出现心脏骤停做心肺复苏,避免自行走动或乱服药物,及时正确自救为后续治疗争时间,不同人群注意相应事项保自救有效性安全性。 呼叫急救 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如我国的120。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要保持冷静,尽量让自己放松。对于独居的老年人,平时可以在家中明显位置放置急救联系卡片等,方便在发病时能及时被外界知晓并获得救助;有同伴的情况下,要让同伴协助尽快联系急救。 服用药物 如果患者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等缓解心绞痛的药物,可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一般来说,硝酸甘油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但需要注意,硝酸甘油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对于本身血压偏低的心梗患者要谨慎使用;老年人使用时要注意体位,防止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导致摔倒等情况。 心肺复苏准备(若出现心脏骤停情况) 如果患者出现心脏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胸外按压的位置是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频率至少100-120次/分钟,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但不超过6厘米。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心肺复苏的操作有所不同,儿童进行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部位在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一横指处,按压频率和深度也有相应调整标准,这是因为儿童的身体结构与成人不同,需要采用更适合儿童的操作方式来保证急救效果且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避免自行走动或乱服药物 不要自行驾车前往医院等,因为途中的颠簸等可能会加重病情。同时,不要自行服用不明确的药物,以免药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或者用药不当加重病情。例如一些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会对心脏有不良影响,在不清楚药物作用的情况下随意服用是非常危险的。 总之,心梗是非常危急的情况,及时采取正确的自救方法能为后续的治疗争取宝贵时间,不同人群在自救过程中要根据自身特点注意相应事项以保证自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025-10-15 12:44:0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