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症状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不同阶段表现不同,早期眼压轻度波动升高致眼部有酸胀感,旁中心有暗点等视野缺损,病情发展有视力下降、眼压升高时出现虹视,眼部充血不明显易被忽视,需关注高危人群并定期全面检查。 眼压轻度升高及眼部不适:眼压会有轻度波动升高情况,患者可感觉眼部有轻度酸胀感,尤其在长时间用眼后更为明显,这是因为眼压升高影响眼部正常的房水循环,导致眼部组织受刺激产生不适感,年龄较大者由于眼部调节功能下降,更容易出现用眼后眼部不适的情况。 视野缺损:早期视野缺损表现不典型,多在旁中心部位出现暗点,随着病情进展,视野缺损逐渐扩大。比如患者可能会发现看东西时周边范围变窄,在驾驶时可能会察觉对车辆等物体的感知范围变小,这是由于青光眼导致视神经受损,影响了视觉信息的传导,进而造成视野的改变,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群更应关注自身视野情况,定期进行视野检查。 视力逐渐下降: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出现视力下降,这是因为视神经受损影响了视觉信号的传递和处理,使得视网膜不能将清晰的图像传递到大脑。中老年人如果原本有老花眼等情况,出现视力逐渐下降时需警惕青光眼的可能,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 虹视现象:部分患者在眼压升高时可出现虹视,即看灯光时会出现彩色光环,如同彩虹一样。这是由于眼压升高使房水折射光线发生改变所致,年轻患者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看灯光有异常彩色光环,应提高警惕,及时到眼科就诊排查青光眼。 眼部充血不明显: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不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眼部充血通常不明显,这容易导致患者忽视病情,延误治疗。但即使眼部充血不明显,也不能排除青光眼的可能,需要通过眼压测量、眼底检查等多项检查综合判断,对于有青光眼高危因素的人群,如高度近视患者等,不能仅依据眼部是否充血来判断是否患有青光眼,要定期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

    2025-09-28 10:30:11
  • 眼眶畸胎瘤怎么检查

    眼眶畸胎瘤的检查包括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影像学检查有超声、CT、MRI,超声可初步显示内部结构等,CT能清晰显示位置等情况,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且多平面成像;病理检查有穿刺活检和手术切除活检,穿刺活检有假阴性可能,手术切除活检是明确诊断金标准,手术需评估风险等。 CT检查:CT能清晰显示眼眶畸胎瘤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还可发现肿瘤内的钙化、骨化等情况。通过CT平扫及增强扫描,能更精准地判断肿瘤的血供等情况,有助于明确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不同年龄患者进行CT检查时需根据具体情况做好辐射防护等相关准备。 MRI检查: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能多平面成像,可更好地显示眼眶畸胎瘤的内部组织成分,如脂肪、液体、实性成分等,对于判断肿瘤的性质及与周围神经、血管等结构的关系具有重要价值。尤其在区分肿瘤内不同组织成分方面优势明显,对于儿童等患者,MRI检查一般无辐射,但检查时间相对较长,需患者保持安静不动等配合。 病理检查 穿刺活检:对于一些位置相对表浅或通过影像学评估有一定穿刺可行性的眼眶畸胎瘤,可考虑穿刺活检。通过穿刺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分析,以明确肿瘤的病理类型等。但穿刺活检存在一定的假阴性可能,需要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对于儿童患者,穿刺操作时需轻柔准确,减少对患儿的损伤。 手术切除活检:如果通过其他检查仍难以明确诊断,且患者情况允许手术,可考虑手术切除肿瘤并进行病理检查,这是明确诊断的金标准。手术切除活检能获取完整的肿瘤组织进行详细的病理分析,包括组织学类型、细胞分化等情况,从而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准确依据。但手术有一定风险,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等因素,对于儿童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及麻醉等都需要特别谨慎处理,以确保患儿的安全和康复。

    2025-09-28 10:28:10
  • 做完近视眼手术恢复期多少天

    不同近视眼手术方式恢复期不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完全稳定需1-3个月,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切除术1-3个月达稳定;恢复期要注意用眼、眼部卫生、生活方式,还要定期复查,特殊人群有特殊注意事项。 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切除术(SMILE):恢复期相对较短,术后第1天多数患者视力可明显提高,1周左右基本能恢复正常生活用眼,1-3个月可达到较稳定状态。同样,年轻且眼部无特殊病史者恢复更快,而有基础眼病或年龄偏大者恢复进程可能受一定影响,术后需注意按医嘱用药、定期复查。 恢复期的注意事项 用眼方面:术后初期要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长时间看手机、电脑等,一般每次用眼30-40分钟左右需休息10-15分钟。不同恢复阶段用眼时间和强度可逐渐调整,比如术后1个月内尽量减少长时间用眼,3个月后可逐渐恢复正常学习和工作中的用眼,但仍需注意合理安排。 眼部卫生:要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污水进入眼内,防止感染。洗脸、洗澡时需注意防护,术后一段时间内不要化眼妆等。 生活方式:避免剧烈运动,如打篮球、踢足球等,防止眼部受到碰撞。术后1个月内一般不建议游泳。同时要保证充足睡眠,让眼部得到良好休息,睡眠时可适当垫高枕头,利于眼部消肿。对于有特殊生活方式的人群,比如长期需要熬夜工作的人,术后恢复期更要注意调整作息,尽量保证规律睡眠,否则可能影响恢复进程甚至影响手术效果。 定期复查:按照医生嘱咐定期复查,一般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等都需复查,通过复查可以及时了解眼部恢复情况,如视力恢复、角膜愈合等状况,医生也能根据复查结果调整后续注意事项等。特殊人群如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术后更要密切关注眼部情况,因为糖尿病可能影响眼部恢复,需更频繁复查并严格控制血糖稳定,以保障手术恢复顺利。

    2025-09-28 10:26:19
  • 慢性结膜炎好的症状

    慢性结膜炎好转会带来多方面改善,眼部不适感减轻,如患者异物感等缓解,儿童频繁眨眼减少;眼部充血改善,血管炎性反应消退,红血丝情况好转;分泌物减少,降低眼部感染并发症风险;视力相对稳定或有所提升,炎症未累及角膜等时视力可能改善,对儿童学习生活有利。 眼部充血改善 眼睛的红血丝情况明显好转。正常情况下,眼部血管在炎症刺激下会扩张充血,而经过有效的治疗,如使用合适的抗炎眼药水等,血管的炎性反应消退,充血程度减轻。以成年患者为例,原本眼白部分布满明显的红血丝,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红血丝数量减少、颜色变浅。对于患有慢性结膜炎的孕妇等特殊人群,眼部充血改善意味着炎症得到控制,避免了因长期充血可能对眼部健康带来的进一步不良影响,同时也减少了因眼部不适带来的情绪上的烦躁等问题。 分泌物减少 眼部分泌物增多是慢性结膜炎常见症状之一,当病情好转时,分泌物会明显减少。急性发作期可能会有较多的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而在病情向好的阶段,分泌物量会显著降低,有的患者甚至基本没有明显分泌物。对于老年慢性结膜炎患者,分泌物减少有助于保持眼部的清洁,降低眼部感染其他并发症的风险,因为过多的分泌物容易滋生细菌等微生物,影响眼部健康,分泌物减少后能维持眼部相对清洁的环境。 视力相对稳定或有所提升 如果慢性结膜炎没有对角膜等造成明显影响,病情好转时视力可能会相对稳定甚至有所提升。因为炎症如果累及角膜等结构,可能会影响视力,当炎症得到控制,角膜等组织恢复正常状态,视力就会改善。对于儿童慢性结膜炎患者,视力的稳定或提升对其学习和生活非常重要,比如学龄儿童原本可能因为眼部不适、炎症影响而导致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视力有所改善后能更好地进行学习活动,减少因眼部问题带来的学习障碍。

    2025-09-28 10:24:08
  • 散瞳验光的目的是治疗近视吗

    散瞳验光目的不是治疗近视而是准确检测屈光状态,通过散瞳药物去除睫状肌调节影响,区分儿童青少年真假近视等,不同人群散瞳验光意义及注意事项不同,对诊断矫正屈光不正起关键作用。 散瞳验光是通过使用散瞳药物(如阿托品等),使瞳孔散大,睫状肌松弛,从而去除睫状肌痉挛对晶状体调节的影响,获得眼睛真正的屈光度数。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由于其眼睛的调节能力较强,容易出现假性近视的情况,散瞳验光可以区分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如果是假性近视,经过适当休息等调节后视力可恢复;如果是真性近视,能准确测量出近视的度数等屈光状态。 不同人群散瞳验光的意义及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的眼睛调节功能活跃,散瞳验光能更精准地判断屈光不正情况。例如,6-12岁的儿童,在进行视力检查发现视力异常时,散瞳验光可以明确是否为真性近视以及近视的准确度数,以便制定合适的矫正方案。但使用散瞳药物时需注意,阿托品散瞳可能会引起短时间的怕光、视近模糊等情况,一般在停药后可恢复,且要避免儿童在散瞳期间进行危险活动,如骑车等。 青少年:青少年处于身体发育阶段,眼睛的屈光状态可能会发生变化。散瞳验光有助于及时发现屈光不正的进展情况,对于已经确诊近视的青少年,能准确调整眼镜度数,保证良好的视力,利于学习和生活。同时,散瞳后要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用手揉眼等。 成年人:成年人如果出现视力突然变化等情况,也可通过散瞳验光来明确屈光状态是否有改变,但成年人的调节能力相对较弱,散瞳验光的必要性相对儿童青少年较低,但对于一些眼部疾病导致屈光状态改变的情况,散瞳验光仍有重要意义。 总之,散瞳验光主要是为了准确获取眼睛的屈光信息,而不是用于治疗近视,其在屈光不正的诊断和矫正方案制定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2025-09-28 10:22:4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