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琦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女性不孕不育、月经失调、习惯性流产等的诊治,熟练掌握促排卵人工受精、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技术。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何琦,现任苏大附一院生殖不孕症门诊,讲师。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0多年,2005年在江苏省人民医院临床生殖中心进修学习了辅助生殖技术及宫腹腔镜技术,有扎实的开展妇科及宫腹腔镜手术基础,目前担任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展开
个人擅长
女性不孕不育、月经失调、习惯性流产等的诊治,熟练掌握促排卵人工受精、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技术。展开
  • 女人最佳的受孕时间是什么时候

    月经周期规律女性最佳受孕时间为排卵日前后10天,可通过基础体温监测、宫颈黏液观察确定;不同年龄女性有不同注意事项,25-30岁较易受孕,35岁以上需精准监测卵泡;生活方式如作息不规律、过度减肥会影响受孕时间,应保持规律作息、健康体重;特殊病史女性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需先治疗调整后再找受孕时间。 一、月经周期规律女性的最佳受孕时间 对于月经周期规律,周期为28-30天的女性,排卵日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将排卵日的前5天和后4天,连同排卵日在内共10天称为排卵期,此时间段是最佳受孕时间。例如,若某位女性月经周期为28天,假设1号来月经,那么下次月经来潮大概在29号,排卵日则在15号左右,其排卵期就是10-19号。这是因为在排卵期,女性会排出成熟的卵子,此时卵子与精子结合的概率相对较高。 二、通过基础体温监测确定最佳受孕时间 女性基础体温会在排卵后升高0.3-0.5℃。可以从月经来潮第一天开始,每天早晨醒来后,在未进行任何活动前测量基础体温并记录。当基础体温出现升高的情况时,说明已经排卵,此时就是比较好的受孕时间。例如,某女性连续监测基础体温,发现有一天基础体温较之前升高了0.4℃,那么接下来的时间就处于较好的受孕时期。 三、利用宫颈黏液观察确定最佳受孕时间 在月经周期中,宫颈黏液会发生变化。接近排卵期时,宫颈黏液会变得稀薄、透明,像蛋清一样,拉丝度可达10cm以上。当出现这种宫颈黏液时,预示着即将排卵,此时是最佳受孕时间。女性可以每天观察自己的宫颈黏液性状,当出现上述特征时,抓紧安排同房,增加受孕几率。 四、不同年龄女性的受孕时间注意事项 25-30岁女性:这是女性生育的最佳年龄段,身体状况较好,卵子质量相对较高,按照上述月经周期、基础体温、宫颈黏液等方法确定的排卵期受孕,成功受孕的几率较高。 35岁以上女性:随着年龄增长,卵子质量下降,受孕能力降低,同时胎儿发生染色体异常等问题的风险增加。这类女性更需要精准把握受孕时间,可借助B超监测卵泡发育情况,更准确地确定排卵时间,提高受孕几率。 五、生活方式对受孕时间的影响及应对 作息不规律:长期熬夜等不良作息会影响内分泌,进而影响排卵时间。建议保持规律的作息,每天保证7-8小时的充足睡眠,让身体内分泌处于稳定状态,有利于确定准确的最佳受孕时间。 过度减肥:过度减肥会导致体内脂肪含量过低,影响激素分泌,打乱月经周期和排卵规律。女性应保持健康的体重,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来维持体重,确保月经周期和排卵正常,从而找到最佳受孕时间。 六、特殊病史女性的受孕时间考虑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这类女性往往存在排卵障碍,月经周期不规律。需要先通过药物等治疗调整月经周期和排卵情况,然后再借助B超等手段监测排卵,找到相对合适的受孕时间。例如,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促排卵药物,同时监测卵泡发育,在卵泡成熟时抓紧受孕。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会影响盆腔环境和排卵,受孕时间的选择需要综合病情来考虑。可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药物或手术改善盆腔环境后,再确定合适的受孕时机,比如在术后身体恢复良好且排卵正常时尝试受孕。

    2025-10-15 15:53:35
  • 排卵期如何安排同房才能受孕

    想提高受孕几率,首先要确定排卵期,可通过月经周期推算、基础体温监测、宫颈黏液观察等方法;然后在排卵期内每隔1-2天适度同房,且要避免疲劳等影响;还需注意特殊人群情况,如年龄大或有基础疾病的夫妻要提前检查、积极治病,同时夫妻双方要保持良好心态。 一、确定排卵期 1.月经周期推算法:对于月经周期规律的女性,排卵日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将排卵日的前5天和后4天,连同排卵日在内共10天称为排卵期。例如,某女性月经周期为28天,本次月经第1天是1号,那么下次月经来潮大概是29号,排卵日则为15号,排卵期就是10-19号。 2.基础体温监测法:女性排卵后基础体温会升高0.3-0.5℃。每天清晨醒来后,在未进行任何活动前测量基础体温并记录。通过一段时间的监测,可发现体温升高的那一天即为排卵日,前后时间段就是排卵期。一般连续监测3个月经周期左右能较准确掌握自身排卵期情况。 3.宫颈黏液观察法:在排卵期,宫颈黏液会变得稀薄、透明,呈拉丝状。可每天用干净的纸巾擦拭外阴,观察宫颈黏液的性状。当出现拉丝度较好的黏液时,提示处于排卵期。 二、安排同房频率 1.排卵期内适度同房:在排卵期内,建议每隔1-2天同房一次。这样既可以保证有足够数量的精子在女性体内等待卵子,又不会因为同房过于频繁导致精子质量下降。例如,若排卵期是5天,可在第1天、第3天、第5天各安排一次同房。对于年轻、生殖功能正常的夫妻,这样的频率一般能较好地提高受孕几率。但如果夫妻双方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如男性精子质量稍差等,可能需要适当增加同房频率,但也不宜过于频繁,以免适得其反。 2.避免过度疲劳等影响:同房时要注意避免让双方过于疲劳,保持身心放松。因为过度疲劳会影响精子和卵子的质量以及结合的几率。同时,要营造舒适的同房环境,减少外界干扰因素对受孕过程的影响。对于生活方式不规律、经常熬夜的夫妻,需要调整作息,保证在排卵期内身体处于较好的状态,以利于受孕。 三、注意事项 1.特殊人群 年龄较大的夫妻:随着年龄增长,女性卵子质量可能下降,男性精子质量也可能出现变化。这类夫妻在安排排卵期同房时,除了遵循上述规律外,更要注重提前进行孕前检查,了解自身生殖健康状况。如果发现存在一些影响受孕的问题,如女性输卵管不通畅等,需要及时就医治疗。同时,要保持更规律的生活作息,适当增加营养摄入,提高身体整体机能来提高受孕几率。 有基础疾病的夫妻:如果夫妻一方或双方患有某些基础疾病,如女性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男性患有精索静脉曲张等影响精子生成的疾病,在安排排卵期同房时,需要在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的前提下进行。例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内分泌,恢复正常排卵后再合理安排同房时间。同时,要密切关注基础疾病对受孕过程的影响,定期复诊,根据病情调整备孕方案。 2.保持良好心态:心理压力过大可能会影响受孕。夫妻双方要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态,避免因为过度紧张而影响排卵和精子质量。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休闲活动等来缓解压力,如女性可以选择散步、瑜伽等运动方式,男性可以进行慢跑、打球等运动,以良好的心态迎接排卵期同房,提高受孕成功的几率。

    2025-10-15 15:53:20
  • 怎样查卵泡发育

    监测卵泡需根据月经规律与否选择时间,有经阴道和经腹部超声监测方法,要观察卵泡大小、形态、卵巢内卵泡数量等指标,不同人群监测有相应注意事项,育龄女性用于指导受孕或排查疾病,有妇科疾病史女性要告知医生情况,儿童及青少年监测要轻柔并关注心理影响。 一、监测时间选择 月经规律者:一般从月经周期第10天左右开始监测卵泡发育,因为此时卵泡直径约2-5mm,可通过超声观察卵泡起始生长情况。 月经不规律者:需根据排卵试纸或基础体温等初步判断可能的排卵时间,再调整监测时间,比如基础体温呈双相,可在体温上升前1-2天开始监测。 二、监测方法-超声监测 经阴道超声监测: 优势:能清晰观察卵泡情况,不受肥胖等因素干扰,分辨率高,可更精准测量卵泡大小、形态等指标。一般经阴道超声探头频率较高,可达5-10MHz,能细致显示卵巢内卵泡结构。 操作要点:检查前需排空膀胱,探头套上一次性无菌套,缓慢放入阴道内进行扫描。对于不同年龄女性,操作时需注意轻柔,避免过度刺激。年轻女性卵巢功能较好,操作相对顺利;年龄较大女性卵巢位置可能有一定改变,操作时要谨慎。 经腹部超声监测: 优势:无需特殊准备,适合无性生活史等不适合经阴道超声的女性。但图像分辨率相对经阴道超声稍低,受腹部脂肪厚度等影响较大。 操作要点:检查前需适量充盈膀胱,使膀胱呈适度充盈状态,形成良好透声窗来观察盆腔内卵巢及卵泡情况。对于肥胖女性,可能需要增加探头压力或调整探头位置来获取清晰图像。 三、卵泡发育指标观察 卵泡大小:正常卵泡发育到成熟时直径约18-25mm。在监测过程中,要关注卵泡每天增长速度,一般每天增长约1-3mm。比如月经周期第10天卵泡直径可能在5mm左右,到第14天左右可长到18mm以上接近成熟。 卵泡形态:成熟卵泡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内壁薄而光滑。如果卵泡形态不规则,比如呈细长形等,可能提示卵泡发育不良或存在异常情况。 卵巢内卵泡数量:正常卵巢内每个月经周期有几个卵泡开始发育,但一般只有1个优势卵泡最终成熟排卵。通过超声监测可观察卵巢内卵泡总数,若卵泡数量过多,可能提示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可能。比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巢内往往可见多个小卵泡(直径多小于10mm),呈串珠样排列。 四、不同人群监测注意事项 育龄女性:育龄女性进行卵泡监测主要是为了了解排卵情况,以指导受孕或排查排卵障碍性疾病。在监测过程中要遵医嘱按时进行检查,保持规律生活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因为这些因素可能影响卵泡发育。比如长期精神压力大的育龄女性,可能出现卵泡发育异常等情况。 有妇科疾病史女性:如果有盆腔炎等妇科疾病史,经阴道超声监测时要告知医生,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评估操作风险。有子宫肌瘤等疾病的女性,监测卵泡时要注意肌瘤对卵泡观察的影响,可能需要更仔细观察卵泡与肌瘤的位置关系等。 儿童及青少年:一般儿童及青少年卵泡发育异常情况较少,但如果有性早熟等情况需要监测卵泡发育时,操作要更加轻柔,严格遵循儿科超声检查原则。比如对于怀疑性早熟的女孩,经阴道超声检查要谨慎,可优先考虑经腹部超声监测,同时要关注检查过程中对儿童心理的影响,给予适当安抚。

    2025-10-15 15:53:00
  • 冻胚移植第六天的症状

    冻胚移植第六天症状因人而异,部分女性无明显症状,个别人可能有轻微腹部不适或少量阴道出血,激素方面孕激素影响基础体温但个体差异大,hCG此时无明显血液变化,心理因素对不同人群影响不同,焦虑者易放大身体变化,放松者感知不强烈,此期应保持平和心态、注意休息饮食,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一、身体感受方面 (一)部分女性可能无明显症状 在冻胚移植第六天,很多女性可能没有特别明显的躯体感觉。这是因为此时胚胎着床过程还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身体还没有产生明显的全身性反应。对于年龄、生活方式等没有特殊情况的女性来说,这种无明显症状的情况是比较常见的,但不能因为没有症状就排除着床成功的可能性。 (二)个别人可能出现轻微腹部不适 1.原因:胚胎着床时可能会对子宫内膜产生一定的刺激,少数女性可能会感觉到轻微的腹部隐痛或者坠胀感。这种不适通常比较轻微,和月经前的轻微不适感有相似之处,但程度一般较轻。对于有过流产史或者子宫本身有一定基础疾病的女性,这种腹部不适可能会相对更明显一些,需要密切观察,如果不适加重或者伴有其他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 (三)少数人可能有少量阴道出血 1.原因:胚胎着床时可能会导致少量的子宫内膜出血,从而出现少量阴道出血的情况,表现为白带中带有少量血丝或者极少量的点滴出血。如果是年龄较大、有内分泌紊乱病史的女性,出现这种少量阴道出血时需要更加谨慎,因为这类人群着床相关的激素水平波动可能相对复杂,需要关注出血的量和持续时间等情况。 二、激素相关表现 (一)孕激素水平变化相关表现 1.基础体温情况:由于孕激素的作用,部分女性的基础体温可能会较之前有所升高,但这种基础体温的变化个体差异较大。对于本身有基础疾病影响体温调节或者生活方式经常改变(如熬夜等)的女性,基础体温的监测可能会不够准确,不能单纯依靠基础体温来判断是否着床成功。 (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相关表现 1.暂时无明显血液hCG变化:在冻胚移植第六天,血液中的hCG水平通常还没有明显升高,所以通过血液检测hCG来判断是否着床成功可能还为时过早。对于有过多次移植失败经历或者心理压力较大的女性,可能会过度关注hCG水平,但此时检测意义不大,需要耐心等待合适的检测时间。 三、心理因素影响 (一)不同心理状态下的表现差异 1.焦虑人群的表现:焦虑的女性可能会更加敏感地关注身体的各种细微变化,比如会过度解读轻微的腹部不适或者少量阴道出血等情况,甚至可能会因为心理暗示而放大这些感觉,导致情绪更加紧张不安。而对于心态相对平和、生活方式规律(如作息正常、适度运动等)的女性,心理因素对身体感觉的影响相对较小。 2.放松人群的表现:心态放松的女性可能对身体的细微变化感知不那么强烈,能够以更平和的心态等待后续的检测结果。这类女性在生活中如果能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避免过度劳累等,有助于维持身体的良好状态,对胚胎着床也可能有积极的影响。 总之,冻胚移植第六天的症状因人而异,没有特定的统一表现。女性在这个时期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注意休息和合理饮食,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如果出现明显异常情况(如严重腹痛、大量阴道出血等)应及时就医。

    2025-10-15 15:52:37
  • 精子像水一样稀会怀孕吗

    精子稀薄本身不能直接判断生育能力,需通过专业精液分析评估。精液外观受多种因素影响且存在个体差异,生育能力核心评估指标为精子浓度、活力和形态。精子稀薄可能降低受孕概率,也可能是生殖系统疾病的早期表现。备孕夫妇中男性需提前检查精液,女性同步监测排卵;高龄备孕男性应关注精子质量,增加抗氧化剂摄入,减少烟酒暴露。同时,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避免高温暴露、均衡饮食。出现精液持续稀薄且伴随症状、备孕1年以上未成功且女方无异常、存在生殖系统外伤或手术史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一、精子外观与生育能力的关系 精子像水一样稀,通常指精液呈现稀薄、流动性强的状态,可能伴随精液量增多或精子浓度降低。这种表现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但需明确:精子外观无法直接判断生育能力,需通过专业精液分析评估。 1.精液外观的局限性 正常精液外观可呈灰白色、乳白色或淡黄色,质地黏稠,但存在个体差异。稀薄精液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 射精频率过高:短期内多次排精可能导致精液稀释。 激素水平异常:如睾酮水平降低可能影响精液生成。 感染或炎症:前列腺炎、精囊炎等可能改变精液性状。 营养缺乏:锌、硒等微量元素缺乏可能影响精子质量。 2.生育能力的核心评估指标 生育能力需通过精液分析确定,关键指标包括: 精子浓度:正常值≥15×10/mL,低于此值可能影响受孕概率。 精子活力:前向运动精子比例≥32%,活力不足会降低受精能力。 精子形态:正常形态精子比例≥4%,畸形精子过多可能影响胚胎质量。 二、精子稀薄对怀孕的影响 1.可能降低受孕概率 若精子稀薄伴随精子浓度或活力下降,可能减少与卵子结合的机会,导致受孕延迟或困难。但部分患者精子质量正常,仅因精液液化过快呈现稀薄外观,此类情况通常不影响怀孕。 2.需排除其他潜在病因 精子稀薄可能是生殖系统疾病的早期表现,如: 精索静脉曲张:影响睾丸血供,导致精子生成障碍。 隐睾症:未下降的睾丸无法正常产生精子。 内分泌疾病:如垂体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异常等。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备孕夫妇的针对性建议 男性需在备孕前3~6个月进行精液检查,若发现异常及时治疗。 女性需同步监测排卵情况,避免因女性因素导致受孕失败。 2.高龄备孕者的风险 男性年龄超过40岁后,精子DNA碎片率可能升高,即使精液外观正常,仍需关注精子质量。建议高龄男性增加抗氧化剂摄入(如维生素C、E),减少烟酒暴露。 3.生活方式干预 戒烟限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均可能损害精子DNA。 避免高温暴露:长期久坐、桑拿等可能升高睾丸温度,影响精子生成。 均衡饮食:补充锌、硒、维生素D等营养素,可改善精子质量。 四、何时需就医 出现以下情况需及时就诊: 1.精液持续稀薄且伴随射精疼痛、血精等症状。 2.备孕1年以上未成功,且女方检查无异常。 3.存在生殖系统外伤史、手术史或家族遗传病史。 五、总结与建议 精子稀薄本身不直接等同于不孕,但需通过精液分析明确精子质量。若伴随其他异常症状或备孕困难,建议尽早到生殖医学科就诊。男性备孕期间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过度焦虑,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或辅助生殖技术干预。

    2025-10-15 15:52:0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