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华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擅长:脑血管病、神经系统感染、遗传病、癫痫、眩晕。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刘爱华,男,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20年来,一直在神经内科临床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脑血管病、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遗传变性病、重症抢救方面有独到之处。近年来在脑血管病、癫痫及眩晕方面做了许多研究,目前研究方向为癫痫、眩晕、脑血管病。展开
个人擅长
脑血管病、神经系统感染、遗传病、癫痫、眩晕。展开
  • 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

    感染相关疾病可出现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如发热、寒战,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颈强直、克氏征阳性、布氏征阳性)、意识障碍,还有皮疹、呼吸异常、眼部表现等其他表现。 一、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发热:多数患者会出现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以上,这是由于细菌感染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所致。不同年龄人群表现略有差异,儿童可能体温波动相对较明显,新生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发热表现可能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体温不稳定或低体温。 寒战:细菌感染后,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可出现寒战,这是因为细菌产生的毒素等物质刺激机体,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收缩,以增加产热来应对感染。 二、神经系统症状 头痛:较为常见,是由于脑膜受到炎症刺激,引起颅内压升高或脑膜牵拉等因素导致。头痛程度轻重不一,儿童可能表述相对困难,但会表现出哭闹不安、烦躁等。 呕吐:多为喷射性呕吐,这是因为颅内压增高,刺激呕吐中枢引起。婴幼儿由于颅缝未完全闭合,颅内压增高表现可能不如年长儿典型,但也可出现吐奶等情况。 脑膜刺激征 颈强直:表现为颈部肌肉僵硬,被动屈颈时阻力增加。这是因为炎症累及脑膜及神经根,导致颈部肌肉反射性痉挛。 克氏征阳性:患者仰卧,下肢髋、膝关节屈曲成直角,然后被动伸膝关节,若伸膝受限并伴有疼痛则为阳性,是脑膜受刺激的表现。 布氏征阳性:患者仰卧,前屈其颈时发生双侧髋、膝关节屈曲,也是脑膜刺激征的重要表现。 意识障碍:可表现为嗜睡、昏睡甚至昏迷。病情严重程度不同,意识障碍程度不同,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意识障碍出现相对较急,可能在短时间内从精神萎靡迅速发展为昏迷。例如,严重的急性细菌性脑膜炎患者,由于大脑广泛受累,神经元功能受损,导致意识水平下降。 三、其他表现 皮疹:部分患者可出现皮疹,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可出现瘀点、瘀斑,多见于躯干部、四肢等部位,是由于细菌侵犯血管内皮细胞,引起血管炎、血栓形成等导致皮肤出血。 呼吸异常:严重颅内压增高时可导致脑疝,出现呼吸节律不规则,如呼吸减慢、呼吸暂停、双吸气等,这是因为脑疝压迫呼吸中枢,影响呼吸节律的调节。儿童由于颅内空间相对较小,脑疝发生相对较快,需密切观察呼吸情况。 眼部表现:可出现眼球凝视、复视等,这与颅内压增高、脑膜炎症累及眼部神经等有关。例如,炎症波及动眼神经等,可导致眼球运动障碍。

    2025-09-30 10:55:44
  • 脑囊虫病就医指征是什么

    脑囊虫病相关就医指征包括:出现癫痫发作、头痛呕吐、视力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时需就医;有发热、过敏反应表现等全身症状时需就医;有囊虫病流行区居住或旅行史、生食或半生食猪肉牛肉史等接触风险时,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脑囊虫病。 头痛、呕吐:持续或逐渐加重的头痛,伴有呕吐且呕吐为喷射性,可能是颅内压增高的表现,而脑囊虫病可导致颅内病变引起颅内压升高。成人若长期有不明原因的头痛、呕吐,尤其是头痛进行性加重,应警惕脑囊虫病,需就医排查。对于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下降,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更不能忽视,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视力障碍:当脑囊虫病变影响到视觉中枢或视神经相关结构时,可能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视力障碍表现。若发现自己或家人视力出现异常变化,应考虑脑囊虫病的可能并就医。比如青少年突然出现视力下降,经眼科检查无明显眼部器质性病变时,需进一步排查脑部疾病,脑囊虫病是其中需考虑的因素之一。 全身症状相关就医指征 发热:部分脑囊虫病患者可能伴有发热症状,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尤其是伴有上述神经系统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发热可能是身体对脑内囊虫等异物产生免疫反应的表现,不同年龄段人群发热的原因可能不同,对于儿童发热合并神经系统症状更要重视,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脑囊虫病对其影响可能更为严重。 过敏反应表现:少数患者可能对囊虫抗原过敏,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表现。若在接触可能与囊虫相关的因素后出现过敏表现,同时伴有神经系统或其他不适,需就医。例如有食用未煮熟猪肉等可能接触囊虫风险后出现过敏及其他不适,应及时就诊。 接触风险相关就医提示 有囊虫病流行区居住史或旅行史:在脑囊虫病流行地区居住过或旅行过的人群,出现上述神经系统或全身症状时,更应高度警惕脑囊虫病,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头颅CT、磁共振成像(MRI)等,以明确是否患有脑囊虫病。因为流行区感染脑囊虫病的风险较高,这些人群出现相关症状时,脑囊虫病是需要首先考虑的疾病之一。 有生食或半生食猪肉、牛肉史:生食或半生食猪肉、牛肉是感染猪带绦虫或牛带绦虫的重要途径,而这些绦虫若在人体内发育可能导致囊虫病。有此类饮食史的人出现神经系统或全身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排查脑囊虫病。比如一些有吃生鱼片等习惯但同时也有生食肉类情况的人群,当出现不适时要考虑到脑囊虫病的可能。

    2025-09-30 10:53:42
  • 什么原因会得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的发病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神经系统老化、氧化应激与线粒体功能障碍有关。约10%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特定基因如α-突触核蛋白基因等突变相关;长期接触农药、工业毒素等环境因素可增加患病风险;随年龄增长神经系统老化,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退变达一定程度可发病;体内氧化应激增强及线粒体功能障碍会损伤多巴胺能神经元致发病。 环境因素 农药暴露:长期接触某些杀虫剂等农药可能会增加帕金森病的发病风险。例如,一些有机磷类农药,其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进而引发帕金森病。从事农业生产且长期暴露于高浓度农药环境中的人群,相比一般人群患病风险更高。 工业毒素:长期接触如锰、一氧化碳等工业毒素也与帕金森病的发生有关。在一些采矿、冶金等行业工作的人群,如果防护措施不到位,长期接触锰等金属,或者处于一氧化碳泄漏的环境中,都可能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增加患帕金森病的几率。 神经系统老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神经系统会逐渐老化。多巴胺能神经元会慢慢发生退变,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量会进行性减少。一般来说,30岁以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开始逐年少量丢失,到60岁以后,丢失的数量会明显增加。当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减少达到一定程度(通常丧失80%以上)时,就可能出现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如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等。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风险相对较高,这也是帕金森病在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的重要原因之一。 氧化应激与线粒体功能障碍 氧化应激: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氧化系统和抗氧化系统处于平衡状态。但在帕金森病患者中,存在氧化应激增强的情况。体内会产生过多的自由基,如超氧化物阴离子、羟基自由基等,这些自由基会攻击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细胞膜、蛋白质和DNA等,导致神经元受损。年龄增长、环境毒素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氧化应激失衡,从而参与帕金森病的发病过程。 线粒体功能障碍: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负责产生ATP为细胞提供能量。帕金森病患者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中线粒体功能存在障碍,影响了能量的正常产生。例如,线粒体复合物Ⅰ活性下降,会导致ATP生成减少,同时还会产生更多的自由基,进一步加重神经元的损伤,最终促使帕金森病的发生发展。这种线粒体功能障碍在不同年龄、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中都可能因各种内外部因素而诱发。

    2025-09-30 10:51:48
  • 脑炎的症状

    脑炎的症状包括全身症状如发热、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神经系统症状如意识障碍、头痛、抽搐、脑膜刺激征;其他伴随症状如消化道症状、眼部症状,不同年龄段患者症状表现有差异。 一、全身症状 脑炎患者常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高达38℃-40℃甚至更高,这是由于病原体感染引发机体免疫反应所致。不同年龄段患者发热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因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发热时更容易出现惊厥等情况;成人则相对更易感知体温变化。同时,患者还可能伴有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表现,这是因为炎症反应导致机体代谢紊乱,乳酸等代谢产物堆积引起。 二、神经系统症状 (一)意识障碍 轻度脑炎患者可能仅表现为精神萎靡、嗜睡,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意识模糊、昏睡,严重时可陷入昏迷。儿童若出现脑炎导致的意识障碍,家长需密切关注其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情况,因为儿童表达能力相对较弱,意识障碍可能更早提示病情严重。 (二)头痛 头痛是脑炎常见症状之一,多为剧烈的全头部疼痛,这是由于颅内炎症刺激脑膜、血管等结构引起。不同年龄患者对头痛的表述可能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而成人则能更清晰描述头痛的性质和程度。 (三)抽搐 部分脑炎患者会出现抽搐发作,可表现为局部肌肉抽搐或全身性抽搐。这是因为炎症影响了大脑神经元的正常放电活动。儿童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脑炎时更容易出现抽搐,且抽搐类型可能多样,家长需注意观察抽搐的表现、持续时间等情况。 (四)脑膜刺激征 常见的脑膜刺激征包括颈项强直、克氏征阳性、布氏征阳性。颈项强直表现为患者颈部僵硬,被动屈伸颈部时阻力增大;克氏征阳性是指患者仰卧,膝关节屈曲成直角,然后伸小腿,若伸膝受限并出现疼痛则为阳性;布氏征阳性是患者仰卧,前屈其颈时发生双侧髋、膝部屈曲。脑膜刺激征的出现是由于炎症累及脑膜所致。 三、其他伴随症状 (一)消化道症状 部分脑炎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这可能是因为炎症影响了中枢神经系统对胃肠道的调节功能。儿童脑炎时消化道症状可能更为突出,需要注意与胃肠道疾病相鉴别。 (二)眼部症状 有些脑炎患者可能出现视力模糊、复视等眼部症状,这是由于炎症累及视神经等眼部相关的神经结构引起。不同年龄患者眼部症状的表现可能受其自身视觉功能发育等因素影响,儿童若出现眼部症状,可能影响其正常的视觉发育和生活学习。

    2025-09-30 10:50:50
  • 睡到半夜失眠是怎么回事

    半夜失眠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生理、心理、生活方式等。可以通过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管理压力、调整生活方式、注意饮食等方法来改善。如果失眠问题持续存在或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睡眠专家。 1.生理因素: 睡眠环境改变:噪音、光线、温度等环境因素的改变可能影响睡眠。 生理时钟紊乱:时差、轮班工作或长期熬夜可能导致生理时钟紊乱,影响睡眠。 饮食因素:晚餐过晚、过饱、摄入咖啡因或刺激性饮料等可能影响睡眠。 生理不适:如疼痛、呼吸问题、尿频等可能导致半夜醒来难以入睡。 2.心理因素: 压力和焦虑:工作压力、生活压力、情绪问题等可能导致心理负担,影响睡眠。 情绪波动:如兴奋、悲伤、愤怒等情绪可能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影响睡眠。 心理障碍:如焦虑症、抑郁症等可能导致睡眠问题。 3.生活方式: 缺乏运动:长期缺乏身体活动可能影响睡眠质量。 过度使用电子设备: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可能刺激大脑,影响睡眠。 作息不规律:长期不规律的作息时间可能导致睡眠问题。 4.其他因素: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影响睡眠。 健康问题:如慢性疾病、疼痛等可能导致睡眠问题。 针对睡到半夜失眠的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 创建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安静、黑暗、凉爽和舒适。 避免在晚上摄入咖啡因和刺激性饮料。 睡前避免过度使用电子设备,可以选择阅读书籍或听柔和的音乐来放松身心。 2.管理压力和焦虑: 学习应对压力的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放松训练等。 尝试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如瑜伽、散步或泡热水澡。 避免过度思考和担忧,可以通过写日记或与他人交流来释放情绪。 3.调整生活方式: 适度增加身体活动,但避免在睡前过度运动。 限制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尤其是在睡前。 建立良好的睡前常规,如刷牙、洗脸、放松等。 4.注意饮食: 避免晚餐过晚或过饱,避免摄入过多油腻或刺激性食物。 注意饮食的均衡和营养,避免过度饮酒或吸烟。 如果失眠问题持续存在或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睡眠专家。他们可以进行更详细的评估,并根据个人情况提供更具体的建议和治疗方案。此外,对于儿童和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或患有特定疾病的人群,需要特别关注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2025-09-30 10:48:4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