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华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擅长:脑血管病、神经系统感染、遗传病、癫痫、眩晕。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刘爱华,男,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20年来,一直在神经内科临床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脑血管病、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遗传变性病、重症抢救方面有独到之处。近年来在脑血管病、癫痫及眩晕方面做了许多研究,目前研究方向为癫痫、眩晕、脑血管病。展开
个人擅长
脑血管病、神经系统感染、遗传病、癫痫、眩晕。展开
  • 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的症状有哪些

    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有一般症状表现和神经系统局灶性症状,一般症状表现包括认知功能轻度受损、精神状态异常;神经系统局灶性症状有纯运动性轻偏瘫、纯感觉性卒中、共济失调性轻偏瘫、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不同人群在各症状上有不同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 一、一般症状表现 认知功能轻度受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轻度减退,尤其是近事记忆力稍受影响,这与脑部微小血管病变影响了相关脑区的功能有关,不同年龄人群可能表现程度略有差异,一般年龄较大者相对更易出现较明显的认知改变,而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吸烟、酗酒者可能加重认知功能的受损程度。 精神状态异常:少数患者会有情绪波动,如易出现轻度抑郁、焦虑等情况,这是因为脑内腔隙病灶影响了神经递质的平衡及相关脑区对情绪的调节功能,对于女性患者,由于其内分泌等生理特点,可能在情绪方面相对更敏感,更容易受腔隙性脑梗死影响出现情绪异常。 二、神经系统局灶性症状 纯运动性轻偏瘫:较为常见,表现为一侧面部、上肢及下肢力量减弱,出现轻瘫症状,患者可能感觉一侧肢体无力,活动不灵活,走路时可能有跛行等表现。这种症状是由于腔隙性梗死累及了皮质脊髓束等运动传导通路相关的脑内小血管,不同年龄患者恢复情况有所不同,一般年轻患者恢复相对较好,而老年患者可能恢复较慢,生活方式中缺乏运动等可能不利于恢复。 纯感觉性卒中:主要表现为一侧身体的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烧灼感等,感觉功能的改变影响患者对自身身体状况的感知,对于有基础病史如糖尿病的患者,本身神经就可能有一定损伤,若合并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纯感觉性卒中的症状可能会更明显且恢复相对更困难。 共济失调性轻偏瘫:表现为一侧肢体无力伴有共济失调,如行走时步态不稳,肢体协调运动差等,是因为腔隙病灶同时累及了皮质脊髓束和小脑传导通路相关结构,年龄较大且有长期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发生这种共济失调性轻偏瘫的风险相对较高,且恢复过程中需要更注重平衡和协调功能的康复训练。 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构音不清,讲话含糊,同时伴有手的精细动作笨拙,如拿东西不稳、写字不灵活等,这是由于梗死灶累及了脑内与语言运动中枢及手部运动相关的小区域,对于有长期吸烟史的人群,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血管内皮,增加脑内小血管病变的风险,进而更容易出现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这类症状。

    2025-09-26 11:34:37
  • 这几天右边头痛是一阵一阵的痛

    右边头痛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如紧张性头痛、偏头痛或其他健康问题。自我缓解方法包括休息、放松、热敷或冷敷等。如果头痛持续加重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和评估,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的治疗。 1.紧张性头痛:这是最常见的头痛类型之一,通常与压力、焦虑或肌肉紧张有关。可能会感到头部两侧或整个头部的重压感或紧束感,疼痛可能是一阵一阵的。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休息和放松: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休息一会儿,放松身体和大脑。 改变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尤其是低头或仰头的姿势。定期活动颈部和肩部的肌肉。 热敷或冷敷:用热毛巾或冰袋敷在头部疼痛的部位,每次15-20分钟,可缓解疼痛。 按摩:轻轻按摩头部和颈部的肌肉,有助于缓解紧张和疼痛。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 2.偏头痛: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常表现为单侧头部的搏动性疼痛,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光敏感或声音敏感等症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预防措施:尽量避免触发偏头痛的因素,如饮食、压力、睡眠不足、特定的食物或气味等。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 药物治疗:如果头痛严重影响生活,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疼痛,如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或曲普坦类药物。请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 记录头痛日记:记录头痛的发作时间、频率、症状和可能的触发因素,这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了解病情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其他原因:其他可能导致右边头痛一阵一阵的原因包括感染、头部损伤、脑血管疾病、神经痛等。在某些情况下,头痛可能是严重疾病的信号,如脑膜炎、脑肿瘤或中风。如果头痛持续时间较长、频繁发作、伴有其他严重症状或有家族病史,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和评估。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儿童来说,头痛的原因可能与成人不同,并且需要特别关注。如果儿童出现头痛,应尽快就医,以确保没有潜在的严重问题。医生可能会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头部CT或MRI,以排除其他潜在的疾病。 此外,在就医之前,你可以尝试一些自我缓解的方法,但如果头痛持续加重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充足的睡眠、健康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有助于预防头痛的发生。如果有任何疑虑或担忧,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

    2025-09-26 11:33:18
  • 工作没什么压力容易失眠怎么办

    对于工作没什么压力但仍容易失眠的人,可尝试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管理压力、避免刺激性物质、调整饮食、限制白天小睡、放松技巧、管理思维等方法,如失眠问题持续存在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可咨询医生或专业的睡眠专家。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生活方式、环境、心理和生理等。对于那些工作没什么压力但仍容易失眠的人来说,以下是一些可能有帮助的建议: 1.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每天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创建一个安静、黑暗、凉爽和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在晚上使用电子设备或进行刺激性的活动。 2.管理压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减压方法,如冥想、深呼吸、瑜伽、适度的运动或爱好。学习应对压力的技巧,如时间管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情绪调节。 3.避免刺激性物质:限制咖啡因和饮料的摄入,尤其是在下午和晚上。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因为它们可能影响睡眠。 4.调整饮食:避免晚餐过饱或过晚进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或刺激性食物。晚餐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5.限制白天小睡:尽量避免在白天长时间午睡或小睡,以免影响晚上的睡眠。 6.放松技巧:在睡前进行放松活动,如泡个热水澡、听柔和的音乐或阅读书籍。 7.建立睡前常规:创建一个有助于放松身心的睡前常规,如刷牙、洗脸、放松肌肉等。 8.管理思维:避免过度思考或担忧,学会将思维从压力和焦虑中转移。可以尝试使用放松的思维方式,如专注于呼吸或想象宁静的场景。 9.考虑咨询专业人士:如果失眠问题持续存在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可以咨询医生或专业的睡眠专家。他们可以评估你的情况并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此外,对于某些特殊人群,还需要特别关注: 1.孕妇:怀孕期间的睡眠问题可能更为常见。咨询医生或助产士以获取适合孕妇的建议和安全的睡眠方法。 2.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需求和质量可能会发生变化。老年人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入睡和保持睡眠。关注他们的睡眠需求,并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支持。 3.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某些慢性疾病,如关节炎、哮喘、糖尿病等,可能会影响睡眠。管理这些疾病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对于改善睡眠至关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睡眠需求都不同,因此最好根据个人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如果失眠问题持续存在或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2025-09-26 11:32:26
  • 上晚班白天睡觉怎么才能睡好

    上晚班白天想睡好,可尝试保持规律睡眠、创造舒适环境、避免刺激性物质、进行放松活动、限制白天睡眠时间、适度运动、注意饮食、避免电子设备、建立睡前习惯、心理调节等方法。孕妇、儿童、老人等特殊人群需注意调整。 1.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尽量在每天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使在周末也不例外。这有助于调整生物钟,提高睡眠质量。 2.创建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房间安静、黑暗和凉爽,使用舒适的床垫和枕头。可以考虑使用遮光窗帘、耳塞或白噪音机来改善睡眠环境。 3.避免刺激性物质:在上床睡觉前几个小时,避免饮用咖啡、茶或含有大量糖分的饮料,因为这些物质可能会影响睡眠。 4.进行放松活动:在上床睡觉前,可以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如泡个热水澡、阅读书籍或听柔和的音乐。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减轻压力,放松身心,更容易入睡。 5.限制白天睡眠时间:尽量避免在白天长时间午睡或打盹,以免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如果需要小睡,可以控制在30分钟以内。 6.适度运动:适度的身体活动可以帮助改善睡眠,但要避免在临近睡觉时间进行剧烈运动。 7.注意饮食:避免在晚上吃过多或过少的食物,避免在睡前吃辛辣、油腻或刺激性食物。 8.避免电子设备:在上床睡觉前至少30分钟,应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因为这些设备发出的蓝光可能会干扰睡眠。 9.建立睡前习惯:建立一些固定的睡前习惯,如刷牙、洗脸、放松等,让身体和大脑知道该睡觉了。 10.心理调节:如果入睡困难或睡眠质量差,可以尝试一些心理调节方法,如深呼吸、冥想或正面思考。 对于特殊人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孕妇:上晚班白天睡觉需要特别注意,因为孕妇的身体和生理变化可能会影响睡眠。建议采取上述方法来改善睡眠质量,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2.儿童:儿童的睡眠需求和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尽量避免儿童上晚班。如果必须上晚班,白天睡觉的时间要控制好,并且要注意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环境。 3.老年人: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可能会下降,上晚班白天睡觉可能会更困难。可以尝试调整睡眠时间、改善睡眠环境、避免刺激性物质等方法,同时也要注意身体健康和安全。 总之,上晚班白天睡觉想要睡好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采取适当的方法来调整生物钟和改善睡眠质量。如果睡眠问题持续存在或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睡眠专家。

    2025-09-26 11:31:13
  • 为什么人要睡觉的

    人睡觉是为了恢复身体和大脑的功能、调节生理节律、保存能量、维护心理健康,并促进生长和发育。 人为什么要睡觉?这是一个复杂而引人入胜的问题,涉及到多个层面的生物学和生理学过程。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原因: 1.恢复和修复:睡眠对于身体和大脑的恢复至关重要。在睡眠中,身体会进行一系列的修复和再生过程,包括细胞修复、蛋白质合成和代谢废物的清除。大脑也会整理和巩固记忆,加强神经连接,促进学习和认知功能。 2.调节生理节律:人体存在一个内部的生物钟,也称为生理节律。它控制着许多生理过程,如体温、新陈代谢和激素分泌。睡眠是生物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帮助身体与环境的日夜节律保持同步。 3.能量保存:睡眠可以节省能量。在清醒状态下,身体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来维持各种生理功能和活动。而睡眠时,身体的代谢率降低,能量消耗减少,从而帮助我们保存能量。 4.心理健康:睡眠对于心理健康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缓解压力、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心理韧性和抗压能力。睡眠不足可能导致情绪波动、注意力不集中和心理问题的增加。 5.生长和发育: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睡眠对于身体的生长和发育尤为关键。睡眠有助于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身体的发育和细胞的增殖。 此外,睡眠还与许多其他生理和健康问题密切相关,如免疫系统功能、心血管健康和体重管理。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可能会增加患疾病的风险,并对整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总之,人睡觉是为了恢复身体和大脑的功能,调节生理节律,保存能量,维护心理健康,并促进生长和发育。良好的睡眠对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特殊人群需要特别关注睡眠问题。例如,婴儿和儿童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来支持身体和大脑的发育;老年人可能面临睡眠问题的增加,如睡眠中断和浅睡眠;某些健康问题或药物可能影响睡眠质量。对于这些人群,及时咨询医生或专业的睡眠专家是很重要的,他们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此外,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也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创建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刺激性物质(如咖啡因和电子设备)在睡前使用、进行放松的活动(如冥想或深呼吸)等都是有益的方法。 总之,理解为什么人要睡觉对于我们照顾自己的健康至关重要。通过关注睡眠质量和采取适当的措施,我们可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

    2025-09-26 11:29:5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