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了肩周炎怎么办
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病症,非药物治疗包括物理治疗(热敷、理疗仪治疗、按摩)和功能锻炼(钟摆运动、爬墙运动),疼痛严重时可在医生指导下用非甾体抗炎药辅助治疗,康复时要避免肩部过度劳累、保持良好姿势,糖尿病、老年人等需注意相关特殊情况,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 一、肩周炎的定义与症状 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典型症状为肩部疼痛,起初疼痛较轻,以后逐渐加重,昼轻夜重,肩关节向各个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肩部怕冷,不少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 二、肩周炎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一)物理治疗 1.热敷:利用温热效应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可以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热敷肩部,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对于年龄较大或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热敷时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因为这类人群皮肤感觉可能相对不敏感。 2.理疗仪治疗:如红外线照射、中频电疗等。红外线照射能够深入组织内部,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中频电疗可以通过电流刺激,缓解肌肉疼痛和促进肩部功能恢复。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可采用,但儿童皮肤娇嫩,需注意调整理疗仪的参数。 3.按摩:专业人员的按摩可以缓解肩部肌肉紧张,改善关节活动度。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对于老年人骨质疏松者,按摩力度不宜过大,防止造成骨折等损伤;孕妇进行按摩需谨慎,避免刺激到腹部相关穴位。 (二)功能锻炼 1.钟摆运动:弯腰垂臂,患侧手臂自然下垂,像钟摆一样前后左右摆动,每个方向摆动10-15次,每天3-4次。这种运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随时进行,有助于恢复肩关节的活动范围,不同年龄人群均可进行,但要注意动作缓慢,避免用力过猛。 2.爬墙运动:面对墙壁站立,患侧手指沿墙壁缓缓向上爬行,使上肢尽量高举,然后缓缓向下回到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以不引起剧烈疼痛为度。一般每天进行3-4组,每组10-15次。老年人和患有骨质疏松的人群在进行爬墙运动时,要注意墙壁的稳定性,防止摔倒,并且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攀爬的高度。 三、肩周炎的药物治疗原则 如果疼痛较为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如布洛芬等,但儿童一般不建议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肩周炎疼痛,因为儿童使用这类药物可能存在胃肠道反应等风险。药物治疗只是辅助手段,非药物治疗仍是基础。 四、肩周炎的康复注意事项 在康复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肩部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姿势,无论是坐着还是站立,都要保持肩部的放松。对于有糖尿病的肩周炎患者,要注意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可能会影响肩部炎症的恢复;对于老年人,要定期进行体检,监测肩关节的恢复情况以及身体的其他基础疾病变化。同时,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以免加重肩部损伤。
2025-09-28 12:37:37 -
大拇指骨折吃什么
骨折康复需注意饮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瘦肉、鱼类、鸡蛋等;富含钙的食物有牛奶、豆制品、虾皮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有柑橘类水果、动物肝脏、绿色蔬菜等。不同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要营养均衡易消化且避免过度活动,老年人要注重易消化及钙吸收和饮食安全,糖尿病患者要兼顾血糖控制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 一、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蛋白质是骨折修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有助于细胞的修复和组织的重建。瘦肉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像牛肉、猪肉等,每100克瘦肉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鱼类也是不错的选择,例如鲈鱼,富含易于人体吸收的蛋白质,同时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身体有益。鸡蛋同样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提供者,一个鸡蛋大约含有6-7克蛋白质,其氨基酸组成与人体需要非常接近,利用率高。 二、富含钙的食物 钙是骨骼的主要组成成分,对于骨折的愈合至关重要。牛奶是钙的良好来源,每100毫升牛奶大约含有100毫克左右的钙,而且容易被人体吸收。豆制品如豆腐,以常见的北豆腐为例,每100克大约含有164毫克的钙,经常食用豆制品可以补充钙元素。虾皮也是含钙丰富的食物,每100克虾皮中钙含量可达991毫克,不过虾皮含盐量较高,食用时要注意适量。 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维生素C有助于胶原蛋白的合成,对骨折愈合有促进作用,柑橘类水果如橙子,每100克橙子中维生素C含量约为33毫克,多吃橙子等柑橘类水果可以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D能够促进钙的吸收,动物肝脏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像猪肝,每100克猪肝中维生素D含量约为497国际单位,但动物肝脏胆固醇含量相对较高,食用要适量。绿色蔬菜如菠菜,每100克菠菜中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K等,维生素K对骨骼健康也有一定的作用,能参与骨钙素的合成,有助于维持骨骼的强度。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折后对营养的需求更为特殊。在保证蛋白质、钙等摄入的同时,要注意营养的均衡全面。由于儿童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食物的选择要易于消化,例如可以将瘦肉做成肉末,鱼类做成鱼泥等,方便儿童吸收。同时要注意避免儿童过度活动,防止骨折部位再次受伤。 老年人:老年人骨折后,胃肠功能可能会有所减退,在饮食上要更加注重食物的易消化性。对于钙的吸收能力可能下降,除了从食物中获取钙外,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钙剂,但要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老年人行动相对不便,要注意饮食的安全,防止噎食等情况发生。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骨折后在饮食选择上要兼顾血糖的控制。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选择上,要避免过多摄入高升糖指数的肉类加工制品等。对于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米饭等要控制量,而富含钙、维生素的食物可以适当多吃,但要注意整体的热量摄入,保证血糖在稳定范围内,可咨询营养师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
2025-09-28 12:34:44 -
跟骨骨膜炎的症状是什么
跟骨骨膜炎常见症状有:足跟部疼痛,主要在跖面,有酸痛等性质,行走等负重活动时加重,呈间歇性或持续性;跟骨周围软组织肿胀,活动后加重,休息可减轻;跟骨特定部位压痛明显;活动受限,行走跛行,运动能力下降。 疼痛 部位:主要集中在足跟部,尤其是跟骨的跖面(即脚底跟部)。疼痛性质多为酸痛、胀痛或刺痛。在行走、跑步、跳跃等负重活动时,疼痛往往会加重。例如,长时间站立后,足跟部会出现明显的酸痛感,影响正常的行走功能。对于儿童来说,可能在剧烈运动后足跟疼痛较为明显,这是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跟骨骨膜相对较为敏感,运动引起的局部刺激更容易导致疼痛症状出现。 时间特点:疼痛可能呈间歇性或持续性。早期可能为间歇性疼痛,随着病情发展,可能逐渐变为持续性疼痛。在早晨起床后刚下地行走时,疼痛通常较为明显,活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有所缓解,但再次活动后又会加重。 肿胀 表现:跟骨周围的软组织可能会出现肿胀,用手触摸足跟部时可感觉到局部组织增厚、饱满。肿胀程度可能因病情轻重而异,轻度肿胀可能仅能通过仔细触摸察觉,重度肿胀则外观上可明显看到足跟部膨隆。肿胀的原因是骨膜炎症刺激导致局部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出增多,引起组织水肿。 与活动的关系:肿胀在活动后通常会加重,休息后可能会有所减轻。比如,患者长时间走路后,足跟肿胀会更加明显,休息一晚上后,肿胀可能会有所消退,但第二天活动后又会再次肿胀起来。 压痛 检查方法:医生用手指按压跟骨的特定部位时,患者会感到明显的疼痛。压痛部位主要集中在跟骨的跖面、跟腱附着处周围等区域。例如,按压跟骨跖面靠近足底的位置,患者会有较为剧烈的疼痛反应。压痛是跟骨骨膜炎较为典型的体征之一,这是由于炎症刺激骨膜及其周围组织,导致局部神经末梢受到刺激而产生疼痛感觉。 个体差异:不同患者的压痛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一些病情较轻的患者可能仅在特定角度或力度按压时才会感到疼痛,而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轻轻按压就会出现明显的疼痛反应。对于运动员等经常进行高强度运动的人群,由于跟骨承受的压力较大,炎症反应可能更明显,压痛也会相对更显著。 活动受限 行走障碍:患者行走时会受到明显影响,表现为步态异常,可能会出现跛行。因为足跟疼痛,患者会不自觉地减少患侧足跟的着地时间和着地力度,导致行走姿势改变。例如,行走时脚步会比较轻,不敢正常发力,一步一步缓慢挪动。 运动能力下降:对于参与体育活动的人群,如跑步爱好者、篮球运动员等,跟骨骨膜炎会导致他们的运动能力大幅下降,无法进行正常的跑步、跳跃等运动。因为在这些运动中,足跟需要承受较大的冲击力,炎症引起的疼痛会限制他们的运动表现,使他们不得不停止相关的体育活动。儿童患者如果患有跟骨骨膜炎,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行走和玩耍,导致活动量减少。
2025-09-28 12:33:14 -
肩关节突然疼痛是怎么回事
肩关节突然疼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肩关节周围结构损伤(如40岁以上易发生的肩袖损伤,各年龄段因暴力或骨质疏松等致的肩关节脱位)、肩关节炎症(50岁左右女性好发的冻结肩,长期过度使用肩关节人群易患的肩峰下囊炎)、其他情况(中老年人或上肢劳作、运动人群易患的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有颈椎病病史人群可能出现的牵涉痛)。 一、肩关节周围结构损伤导致突然疼痛 (一)肩袖损伤 1.年龄与性别因素: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男性和女性均可发病,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在运动人群中,尤其是投掷运动员等肩部过度使用的人群易发生。 2.损伤机制:常因外伤(如跌倒时手外展着地或上肢外展上举突然受暴力)或慢性劳损导致肩袖肌腱部分或完全撕裂。肩袖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肌腱组成,其损伤会引起肩关节疼痛,尤其在上举手臂、外展手臂时疼痛明显,可伴有肩关节活动受限。 (二)肩关节脱位 1.年龄与生活方式: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年轻人多因运动损伤等暴力因素导致,如打篮球、摔跤等运动中肩部受到过大外力;老年人可能因骨质疏松等原因,轻微外力也可能导致脱位。 2.脱位表现:肩关节突然疼痛、肿胀,肩关节畸形,正常的肩部圆润轮廓消失,呈方肩畸形,肩关节活动功能丧失,患侧上肢弹性固定于轻度外展内旋位。 二、肩关节炎症相关突然疼痛 (一)冻结肩(肩周炎) 1.发病年龄与性别:好发于50岁左右人群,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 2.炎症表现:早期可出现肩关节逐渐加重的疼痛,疼痛可为钝痛或刀割样痛,夜间疼痛明显,后期会出现肩关节僵硬、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如穿衣、梳头、洗脸等动作难以完成。其发病与肩关节周围组织退变、慢性劳损等有关。 (二)肩峰下囊炎 1.生活方式因素:长期过度使用肩关节的人群易患,如频繁进行上肢上举、外展等运动的人群,如游泳运动员、建筑工人等。 2.炎症症状:肩峰下囊受到刺激或损伤后发生炎症,表现为肩关节前方或外侧疼痛,疼痛可放射至三角肌区,肩关节外展、上举时疼痛加剧,肩峰下有压痛。 三、其他可能导致肩关节突然疼痛的情况 (一)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 1.年龄与运动因素:多见于中老年人,也常见于经常从事上肢劳作或运动的人群。 2.肌腱炎症表现: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在肩关节内起重要作用,当肌腱发生炎症时,肩关节前上方会出现疼痛,在前臂旋后、上臂外展等动作时疼痛加重,可伴有肩关节活动时的弹响。 (二)颈椎病牵涉痛 1.病史因素:有颈椎病病史的人群,当颈椎病变刺激神经根时,可能会引起肩关节区域的牵涉痛。 2.牵涉痛特点:疼痛一般伴有颈部的不适、疼痛或活动受限等症状,疼痛性质多为酸痛、胀痛等,疼痛程度与颈椎病变的严重程度及神经根受压情况有关,可同时伴有上肢的麻木、无力等表现。
2025-09-28 12:31:17 -
脚扭伤的筋多久才能好
脚扭伤筋恢复时间因人而异,受损伤程度、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早期需立即停活动、冷敷、抬高患肢,中后期可循序渐进康复锻炼,正确处理和康复有助于恢复但具体恢复时间要依个体情况判断。 损伤程度:如果只是单纯的筋轻度拉伤,没有明显的撕裂等情况,恢复相对较快;若筋出现部分撕裂甚至完全断裂,恢复时间会大大延长。例如,通过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磁共振成像等)可以评估筋的损伤程度。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骨骼肌肉系统处于发育阶段,脚扭伤后筋的恢复可能相对成人稍快,但也需要根据具体损伤情况判断;而老年人因为身体机能衰退,新陈代谢较慢,筋恢复的时间可能会比年轻人长。 年龄因素:儿童的组织修复能力相对较强,所以轻度脚扭伤筋恢复可能在1-2周;老年人组织修复慢,恢复时间可能延长至数周甚至数月。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身体的血液循环和修复能力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可能会对筋的恢复时间产生一定作用,但具体影响程度还需结合个体情况;男性如果生活方式中经常有剧烈运动等情况,若脚扭伤,恢复时间也会因运动对筋的反复刺激等因素而不同。 生活方式:受伤后是否严格制动休息对筋的恢复至关重要。如果脚扭伤后仍继续活动,会加重筋的损伤,导致恢复时间延长。例如,脚扭伤后继续行走、跑步等,会使受伤的筋不断受到牵拉,恢复时间可能从原本的2周延长到4周甚至更久。长期吸烟的人,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影响血液循环,不利于筋的修复,会使恢复时间变长;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在恢复后期适当进行康复锻炼)等有助于筋的恢复。 病史因素:如果既往有脚扭伤病史,再次扭伤时筋恢复时间可能比首次扭伤更长。因为曾经受伤的筋可能存在一定的组织损伤遗留,再次损伤后修复难度增加。比如,有过多次脚扭伤病史的人,这次扭伤后筋恢复可能需要4-6周甚至更长时间。 脚扭伤筋恢复的相关措施 早期处理:脚扭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进行冷敷,一般在受伤后72小时内,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3-4次,可减轻肿胀和疼痛。同时要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对于儿童,要特别注意冷敷的温度和时间,避免冻伤;老年人则要注意冷敷时的舒适感,防止因冷敷不适应而加重不适。 后期康复:在筋损伤恢复的中后期,可以进行康复锻炼,如踝关节的屈伸、旋转等活动,但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锻炼。康复锻炼有助于恢复踝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力量。儿童进行康复锻炼时,需要在家长或专业人员的监护下进行,避免锻炼不当再次受伤;老年人康复锻炼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度进行,避免剧烈的康复动作。 总之,脚扭伤后筋的恢复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过正确的早期处理和后期康复等措施有助于促进筋的恢复,但具体恢复时间需根据个体情况综合判断。
2025-09-28 12: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