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 脖子上有淋巴结怎么办

    脖子上出现淋巴结,其引发原因可能包括饮食不当、炎症感染以及肿瘤等情况,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等方式来处理。 一、一般治疗:要是因为经常食用辛辣刺激食物,使得咽喉部出现局部红肿,进而引起脖子上有淋巴结,那么可以通过调整饮食进行改善。比如多进食清淡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同时要多喝水。 二、药物治疗:当上呼吸道感染引发急性咽炎等炎症感染时,就可能导致这种情况。此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例如头孢克洛颗粒、左氧氟沙星片等。 三、手术治疗:如果本身患有甲状腺癌,在治疗后肿瘤转移到脖子部位,也可能出现上述症状。这种情况下建议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像功能性全颈淋巴结清除术或根治性全颈淋巴结清除术等。 总之,当发现脖子上有淋巴结时,要明确其原因,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2025-05-22 16:15:39
  • 皮下脂肪瘤一般多大

    脂肪瘤5厘米左右算大,需手术治疗。多数脂肪瘤较小,约1厘米,且多为良性肿瘤,虽不威胁生命,但影响美观。 一、脂肪瘤概述: 1.这是常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由成熟脂肪细胞构成,可发生于全身有脂肪处。肩、背、颈、乳房、腹部多发,其次是四肢近端,包括上臂、大腿、臀部等。有浅表脂肪瘤位于皮下,深部脂肪瘤沿肌肉生长,可至骨膜但很少侵犯骨骼。患者年龄多较大,以40至60岁中年人为主,儿童较少。 2.其病因不完全明确,可能与炎症刺激结缔组织变性、脂肪组织代谢异常和障碍、脑垂体前叶性腺激素水平分泌异常、先天性发育不良、肠道营养不良等有关,约1/3多发性脂肪瘤患者可有家族史。 二、脂肪瘤的特点: 1.大小:5厘米左右的脂肪瘤就算比较大的。 2.性质:大多为良性,恶变较少,手术易切除。 总之,脂肪瘤患者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当查出5厘米左右大小时,需重视并考虑手术处理。

    2025-05-22 16:13:28
  • 下巴淋巴结是不是能摸到

    下巴通常所说的是下颌。下颌处的淋巴结正常情况下是无法摸到的,而若能摸到则可能是淋巴结出现了炎症问题,这时需尽快前往医院进行诊治。 一、一般摸不到下颌的淋巴结:淋巴结属于人体的免疫性器官,下颌的淋巴结处在下颌间隙,位于颌下腺的前方,还被腮腺所遮盖,其位置相对较深,再加上下颌部位的脂肪比较厚实,所以通常情况下用手难以触摸到该部位的淋巴结。 二、能摸到下颌的淋巴结的情况:当用手可以触摸到下颌的淋巴结时,有可能是遭受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从而引发了炎症,致使淋巴结肿大,并且可能同时伴有皮肤红肿、疼痛等表现。如果是细菌感染导致的,可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运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要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可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阿昔洛韦片等药物进行医治。 总之,下颌淋巴结正常摸不到,能摸到多提示有异常,要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2025-05-22 16:11:52
  • 斜疝与直疝的鉴别

    斜疝与直疝的鉴别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发病年龄 斜疝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直疝多见于老年人。 2.突出途径 斜疝是经腹股沟管突出,可进入阴囊;直疝是由直疝三角突出,不进入阴囊。 3.疝块外形 斜疝的疝块呈梨形,或呈椭圆形,上部呈蒂柄状;直疝的疝块为半球形,基底较宽。 4.回纳疝块后压住深环 斜疝可在增加腹压时疝块再次出现;直疝则可导致疝块不再突出。 5.精索与疝囊的关系 斜疝的精索在疝囊后方;直疝的精索是在疝囊的前外方。 6.嵌顿机会 斜疝发生嵌顿的机会较多;直疝发生嵌顿的机会较少。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不典型的病例,鉴别可能会比较困难,有时需要借助超声等检查来明确诊断。对于老年人的腹股沟肿块,尤其是直疝,需要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如淋巴结肿大、脂肪瘤等。 如果出现腹股沟区的肿块,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5-22 16:09:46
  • 脂肪瘤切除后复发的概率有多高

    脂肪瘤手术切除后复发概率大小不能一概而论。导致脂肪瘤产生的因素众多,术后若致瘤因素依然存在,复发概率较大,反之则较小。脂肪瘤为体表肿物,其发生与多方面因素相关。 一、长期高脂饮食,如常吃肥肉、奶油等食物,可能引发脂肪瘤。 二、长期熬夜、缺乏锻炼等,也会增加脂肪瘤发生几率。术后若这些诱发因素持续存在,复发概率相对就大。而若能去除这些致瘤因素,平时保持低脂饮食,适当锻炼并防止肥胖,做到劳逸结合,因控制了致瘤原因,复发概率会降低,可能复发概率较小,但具体情况因人而异。 脂肪瘤是良性病变,由皮下组织增生导致,皮下会出现呈分叶状肿物。若脂肪瘤较小且患者无症状,可定期复查。若脂肪瘤较大或导致疼痛,则需手术切除。术后控制致瘤因素,可降低复发率。 总之,脂肪瘤术后复发情况受多种因素影响,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判断,术后注意相关因素的控制很重要。

    2025-05-22 16:08:2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