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城区东单帅府园1号(东院);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西院)
擅长:女性hpv感染、尖锐湿疣、脱发类疾病斑秃、脂溢性脱发、面部过敏性和敏感性疾病、皮炎湿疹等各种疑难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付兰芹,女,副主任医师,女性hpv感染、尖锐湿疣,脱发类疾病斑秃,脂溢性脱发,面部过敏性和敏感性疾病,皮炎湿疹等各种疑难疾病。中国中药协会皮肤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毛发协会专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毛发保健与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
展开-
牛皮癣的症状怎样的呢
寻常型牛皮癣最常见初期现红色丘疹斑丘疹渐融合成边界清斑块表面覆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见薄膜现象再刮有点状出血好发头皮四肢伸侧等部位,脓疱型分泛发全身密集无菌小脓疱可融合脓湖伴高热关节痛等及局限于手掌足底对称红斑上密集小脓疱反复发作,关节病型除皮肤表现外有关节病变致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可累及小大关节致畸形,红皮病型全身皮肤弥漫潮红肿胀大量脱屑伴全身症状皮肤屏障受损易感染,不同年龄儿童症状相对轻皮肤娇嫩,女性月经周期有波动,长期精神压力大吸烟加重,有家族史需关注皮肤变化及时就医。 一、寻常型牛皮癣症状 寻常型牛皮癣是最常见类型,初期表现为红色丘疹或斑丘疹,逐渐扩大融合成边界清楚的斑块,斑块表面覆盖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可见淡红色发亮薄膜(薄膜现象),再刮除薄膜可见点状出血(Auspitz征),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如elbows、knees)等部位,可单侧或双侧分布,病情稳定期皮疹可呈钱币状、地图状等。 二、脓疱型牛皮癣症状 (一)泛发性脓疱型牛皮癣 全身皮肤可见密集无菌性小脓疱,脓疱可融合成脓湖,常伴高热、关节疼痛等全身症状,脓疱可反复出现,病程较长,对患者全身状况影响较大。 (二)局限性脓疱型牛皮癣 主要局限于手掌和足底,表现为手掌或足底出现对称性红斑,红斑上有密集的小脓疱,脓疱干涸后可脱屑,脱屑后又可出现新脓疱,反复发作。 三、关节病型牛皮癣症状 除皮肤牛皮癣表现外伴有关节病变,关节症状可与皮肤症状同时出现或先后出现,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可累及手指、脚趾小关节,也可累及脊柱等大关节,严重时可导致关节畸形,影响患者的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 四、红皮病型牛皮癣症状 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肿胀,大量脱屑,皮肤呈红皮样改变,可伴有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易出现感染等并发症风险。 不同年龄患者症状可能有差异,儿童牛皮癣症状表现可能相对较轻,且皮肤较为娇嫩,需注意避免过度刺激;女性患者可能在月经周期等生理变化时症状有波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精神压力大、吸烟等可能加重牛皮癣症状;有家族史的患者需密切关注皮肤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皮疹等表现应及时就医。
2025-10-16 12:14:50 -
真菌脚气用什么泡脚
泡脚方法有高锰酸钾溶液(具强氧化性可抑菌,配1:5000稀溶液水温适中泡15-20分钟,浓度过高刺激皮肤,敏感肌谨慎)、醋酸溶液(3%有抑菌作用,调配合适浓度浸泡,皮肤破损者避免)、中药泡脚方(如黄柏苦参蛇床子方等煎水泡脚,过敏体质用前咨询医生)、碳酸氢钠溶液(配2%-4%溶液营造碱性环境抑菌,皮肤敏感者观察反应),特殊人群中儿童用温和低浓度溶液且时间不宜长,糖尿病患者伴足部破损不适合泡脚。 一、高锰酸钾溶液泡脚 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可抑制真菌生长。使用时需将高锰酸钾配制成1:5000的稀溶液,水温适中后泡脚,每次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5-20分钟即可。但需注意,高锰酸钾溶液颜色为紫红色,若浓度过高可能刺激皮肤,使用时要严格把控浓度,且敏感肌肤人群需谨慎使用。 二、醋酸溶液泡脚 3%的醋酸溶液具有一定抑菌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真菌繁殖。泡脚时将醋酸按比例加入温水中调配成合适浓度,浸泡足部,可帮助改善真菌脚气症状。不过,醋酸可能对皮肤有一定刺激性,皮肤破损者应避免使用。 三、中药泡脚方 1.黄柏、苦参、蛇床子方:黄柏具有清热燥湿等功效,苦参能抑制多种皮肤真菌,蛇床子有杀虫止痒作用。将上述中药按一定比例煎水后泡脚,利用其活性成分发挥抗真菌效果。但中药泡脚前建议咨询医生,尤其是过敏体质者,以防发生过敏反应。 2.其他中药组合:如白鲜皮、地肤子等中药组合煎水泡脚也有一定抑菌作用,不同中药组合的功效略有差异,使用时需根据个体情况合理选择。 四、碳酸氢钠溶液泡脚 由于真菌在碱性环境中生长受抑制,可将碳酸氢钠配制成2%-4%的溶液泡脚。此方法能营造不利于真菌生长的环境,辅助改善真菌脚气状况。但同样要注意,皮肤敏感者使用时需观察皮肤反应,若出现不适需停止使用。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皮肤较为娇嫩,使用泡脚方法时应选择温和的溶液,浓度要极低,且泡脚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因溶液刺激或浓度不当损伤儿童足部皮肤。 2.糖尿病患者:若糖尿病患者伴有足部破损情况,不适合采用泡脚方式,以免破损部位接触溶液后加重损伤,增加感染风险,此类人群需通过其他更合适的方式护理足部。
2025-10-16 12:14:13 -
脚趾甲淤血怎么处理
脚趾甲淤血分不同程度处理,轻度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热敷,中度淤血面积不大伴痛要抬高脚部休息,重度淤血广剧痛松动积脓及时就医,儿童勿自行处理需尽快就医,孕妇优先非药物保守处理医疗干预要告知怀孕情况,老年人考虑基础病综合评估安全处理复杂及时就医,日常要保护脚趾防外伤受伤后保持清洁出现感染迹象立即就医。 一、轻度脚趾甲淤血处理 受伤初期(通常24小时内),可使用冰袋或冷毛巾对淤血部位进行局部冷敷,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数次,通过收缩血管减少出血与肿胀;受伤24小时后,改用温毛巾或热水袋热敷,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3~4次,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淤血吸收,热敷时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 二、中度脚趾甲淤血处理 若脚趾甲淤血面积不大但伴有明显疼痛,需让脚部适当抬高,使其高于心脏水平,利于减轻肿胀与疼痛,同时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减少脚部活动量,让受伤部位充分休息。 三、重度脚趾甲淤血处理 当脚趾甲淤血范围广泛、疼痛剧烈难忍者,或伴随指甲明显松动、甲下有大量积脓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处理,医生可能会在消毒后进行穿刺引流积血等操作。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脚趾甲淤血时,因其皮肤与指甲娇嫩,家长切勿自行盲目处理,需尽快带儿童就医,由医生判断具体情况并给予恰当处置,以防不当操作引发感染等不良后果。 2.孕妇:孕妇出现脚趾甲淤血时,处理需谨慎,优先采用非药物保守处理方式,如初期冷敷、后期适当抬高脚部等,若需医疗干预,应告知医生怀孕状况,由医生权衡利弊后实施合适处理。 3.老年人:老年人若有脚趾甲淤血,需考虑其可能合并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病,处理时要综合评估身体状况,优先选择相对安全的处理措施,如淤血不严重可先采取抬高脚部等保守办法,若情况复杂应及时就医并向医生说明基础病史。 五、预防及通用注意事项 日常需注重保护脚趾,避免受到挤压、碰撞等外伤,穿着尺码合适的鞋子,降低脚部受伤风险;若发生脚趾甲淤血后,要保持受伤部位清洁,防止沾水,避免细菌感染,若出现局部红肿、发热、疼痛加剧等感染迹象,应立即就医。
2025-10-16 12:13:35 -
脸颊两侧长痘的原因
脸颊两侧长痘原因包括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微生物感染、高糖高脂饮食加重皮脂淤积、长期熬夜等生活方式干扰、某些药物影响、皮肤清洁不当,青春期人群因雄激素变化高发、成人女性与月经周期内分泌失调相关、儿童因皮肤屏障脆弱需注意恰当护理。 一、皮脂腺分泌旺盛 青春期等阶段体内雄激素水平升高,会刺激皮脂腺增大、皮脂分泌增加,而脸颊两侧皮脂腺分布相对集中较多,皮脂分泌过多易导致毛囊堵塞,进而引发长痘。 二、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 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过度时,会使管口变小、堵塞,皮脂排出受阻,从而形成粉刺,进一步发展可引发脸颊两侧长痘。 三、微生物感染 痤疮丙酸杆菌等微生物在毛囊内繁殖增生时会引发炎症反应;当毛囊内环境因皮脂淤积等改变后利于此类微生物滋生,就会导致脸颊两侧出现长痘现象。 四、饮食因素影响 高糖饮食会促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等分泌增加,进而刺激皮脂腺分泌皮脂;高脂饮食可导致皮脂合成增多;这两类饮食都会加重脸颊两侧皮脂淤积状况从而易引发长痘。 五、生活方式影响 长期熬夜会打乱人体内分泌节律,影响激素平衡;精神压力过大时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激素分泌,这些都会干扰皮肤正常代谢过程,增加脸颊两侧长痘风险;另外,不规律作息还会使皮肤自身修复功能受影响,易诱发长痘问题。 六、药物相关因素 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可能会影响人体内分泌及皮肤附属器功能,从而诱发脸颊两侧长痘情况发生。 七、皮肤清洁不当 若未及时清洁皮肤,油脂、污垢等易堵塞毛孔;使用过于厚重的护肤品也可能阻碍毛孔通畅,使得皮脂堆积在脸颊两侧毛囊内,引发长痘现象。 八、特殊人群特点 青春期人群 由于青春期雄激素水平显著变化,是脸颊两侧长痘的高发阶段;需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适度清洁皮肤,避免因内分泌波动加剧长痘状况。 成人女性 可能与月经周期导致的内分泌失调密切相关,激素水平变化会影响皮脂腺功能;应关注自身激素水平变化情况,必要时可就医评估内分泌状态。 儿童人群 皮肤屏障相对脆弱,若使用不恰当护肤品易致毛孔堵塞;需选择温和清洁产品,并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爽,避免不当护理诱发脸颊两侧长痘。
2025-10-16 12:13:17 -
胆碱能性荨麻疹怎么引起的
胆碱能性荨麻疹主要由运动、受热、情绪、进食热饮或辛辣食物等因素引起,运动使体温升高致乙酰胆碱释放引发超敏反应,受热使体温升高致乙酰胆碱释放增加,情绪激动紧张使神经系统变化致胆碱能神经释放乙酰胆碱,进食热饮或辛辣食物使体内温度短时间升高刺激胆碱能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从而诱发。 运动因素:剧烈运动是常见诱因之一。人体在运动过程中,体温升高,促使胆碱能神经发生冲动并释放乙酰胆碱,当机体对这种化学物质产生超敏反应时,就容易引发胆碱能性荨麻疹。例如进行长跑、快速跳绳等剧烈运动后,部分人群可能会迅速出现风团、瘙痒等症状。对于儿童来说,在玩耍过程中过于剧烈的活动也可能诱发,因为儿童的身体机能相对敏感,运动导致的体温变化更易影响神经递质的平衡。 受热因素:环境温度升高或自身体温升高都可能引发。比如洗热水澡、处于高温环境中、穿过多过厚的衣物导致身体散热不畅而体温上升时,乙酰胆碱释放增加,从而诱发胆碱能性荨麻疹。女性在经期前后体温可能会有一定波动,也可能更容易因受热而引发该病症;儿童的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在炎热天气里活动后体温升高,较成人更易出现胆碱能性荨麻疹的症状。 情绪因素:情绪激动、紧张等精神因素也可导致发病。当人处于焦虑、兴奋等情绪状态时,神经系统会发生变化,促使胆碱能神经释放乙酰胆碱,进而引发过敏反应出现胆碱能性荨麻疹。对于成年人,工作压力大、生活中遇到突发的紧张事件等都可能成为诱因;儿童如果在学校或家庭中遭遇较大的情绪波动,如过度紧张、焦虑等,也可能诱发该病,因为儿童的神经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情绪对其影响相对更明显。 进食热饮或辛辣食物因素:食用热的饮品,如热咖啡、热汤等,以及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等,也可能引发胆碱能性荨麻疹。这些食物会使人体内部温度短时间升高,刺激胆碱能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从而诱发过敏反应。不同年龄段人群对此的反应可能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成年人在饮食不注意时相对容易出现,而儿童由于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特点,食用这类食物后也可能因体内的生理变化而诱发胆碱能性荨麻疹,比如儿童食用过多辛辣食物后可能很快出现皮肤风团等症状。
2025-10-16 12: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