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城区东单帅府园1号(东院);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西院)
擅长:女性hpv感染、尖锐湿疣、脱发类疾病斑秃、脂溢性脱发、面部过敏性和敏感性疾病、皮炎湿疹等各种疑难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付兰芹,女,副主任医师,女性hpv感染、尖锐湿疣,脱发类疾病斑秃,脂溢性脱发,面部过敏性和敏感性疾病,皮炎湿疹等各种疑难疾病。中国中药协会皮肤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毛发协会专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毛发保健与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
展开-
祛除疤痕的激光治疗效果如何
激光治疗疤痕利用特定波长激光能量通过光热效应等机制发挥作用,点阵激光对痤疮等凹陷或增生性疤痕有较好效果,脉冲染料激光针对红色疤痕,影响效果的因素有疤痕类型和个体差异,特殊人群中儿童需严控能量参数等、孕妇需谨慎评估、老年人修复弱要选合适参数并加强护理。 一、激光治疗疤痕的原理 激光治疗疤痕主要是利用特定波长的激光能量作用于疤痕组织,通过光热效应等机制发挥作用。例如,点阵激光可在皮肤表面形成微小热损伤区,刺激皮肤的自我修复机制,促进胶原蛋白的新生与重排,从而改善凹陷性疤痕或增生性疤痕的外观;脉冲染料激光能针对性地作用于疤痕中的血管,封闭异常扩张的血管,减轻疤痕的红色表现。 二、不同类型激光对疤痕的治疗效果 1.点阵激光:对于痤疮疤痕、手术疤痕等凹陷性或增生性疤痕有较好效果。研究表明,经过多次点阵激光治疗后,疤痕的平整度、色泽等可得到明显改善,能有效提升皮肤的细腻度与外观。例如,相关临床研究显示,点阵激光治疗后约60%-80%的患者疤痕外观有显著改善。 2.脉冲染料激光:主要针对红色的疤痕,如增生性瘢痕早期的红斑或血管性疤痕。它能精准破坏疤痕内的血管,使红色逐渐消退,一般经过2-5次治疗可看到较明显效果,多项临床观察证实其对红色疤痕的有效率可达70%以上。 三、影响激光治疗疤痕效果的因素 1.疤痕类型:新形成的疤痕(一般6个月内)相对旧疤痕更易通过激光治疗改善,而陈旧性疤痕可能需要更长疗程及多种激光联合治疗;增生性疤痕与凹陷性疤痕对不同激光的响应也有差异,增生性疤痕可能更适合脉冲染料激光联合点阵激光治疗。 2.个体差异:皮肤类型(如肤色深浅)会影响激光治疗的安全性与效果,深色皮肤人群进行激光治疗时需注意避免色素沉着风险;患者自身的愈合能力、是否有疤痕体质等也会对效果产生影响,疤痕体质者激光治疗后复发疤痕增生的风险相对较高。 四、特殊人群激光治疗疤痕的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皮肤较为娇嫩,进行激光治疗时需严格控制激光能量参数,避免过度治疗导致皮肤损伤。且儿童对疼痛的耐受度较低,治疗前可能需要更充分的安抚与局部麻醉准备,同时治疗后要密切观察皮肤反应,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2.孕妇:孕妇进行激光治疗需谨慎评估风险,一般不建议在孕期进行激光治疗,因为激光治疗可能对胎儿产生潜在影响,若有治疗需求应在产后咨询专业医生,权衡利弊后再决定是否进行。 3.老年人:老年人皮肤修复能力相对较弱,激光治疗后恢复时间可能较长,治疗时需选择合适的激光参数,并加强术后皮肤护理,如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暴晒等,以促进皮肤更好地修复。
2025-10-22 11:59:13 -
小孩全身湿疹最佳治疗方法
小孩湿疹的护理与治疗需从多方面着手,基础护理要做好皮肤清洁(水温32-38℃,时长5-10分钟,用婴幼儿专用温和产品)和穿着舒适(宽松柔软棉质衣物);药物治疗外用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乳膏等)、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吡美莫司乳膏等),瘙痒严重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滴剂等);要避免诱发因素,控制室内温湿度,避免接触过敏原;婴儿湿疹护理更精细,大儿童湿疹要防搔抓和注意饮食,症状不缓解或加重及时就医调整方案。 一、基础护理 1.皮肤清洁:使用温水给小孩洗澡,水温宜控制在32~38℃,洗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5~10分钟即可。选择温和无刺激的婴幼儿专用沐浴产品,避免过度清洁导致皮肤屏障受损。因为湿疹患儿皮肤屏障功能已受损,过度清洁会加重屏障破坏,不利于湿疹恢复。 2.穿着舒适:给小孩穿着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避免穿着化纤、羊毛等易刺激皮肤的材质。棉质衣物透气性好,能减少对湿疹皮肤的摩擦刺激,降低湿疹发作或加重的风险。 二、药物治疗 1.外用药物 糖皮质激素:如弱效的氢化可的松乳膏等,适用于小孩湿疹。这类药物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瘙痒症状。但使用时要注意遵循医生指导,根据湿疹严重程度和部位合理使用,一般短期小面积使用相对安全。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像吡美莫司乳膏、他克莫司软膏等,适用于2岁以上儿童的轻至中度湿疹。此类药物可以调节局部免疫反应,且相对糖皮质激素副作用较小,但使用过程中需密切观察皮肤反应。 2.口服药物:对于瘙痒严重影响小孩睡眠和生活的情况,可在医生评估下使用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滴剂等。抗组胺药物能减轻瘙痒症状,但要注意药物的年龄适用性和可能的副作用,比如嗜睡等。 三、避免诱发因素 1.环境控制: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一般在22~25℃左右,湿度控制在50%~60%。过高的温度和湿度容易滋生细菌、真菌,不利于湿疹恢复,还可能加重瘙痒。 2.避免过敏原:如果能明确过敏原,如某些食物(牛奶、鸡蛋、海鲜等)、花粉、尘螨等,要尽量避免小孩接触。例如,对于明确牛奶过敏的小孩,需在医生指导下更换合适的奶粉。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婴儿湿疹,由于婴儿皮肤娇嫩,护理上要更加精细。在使用任何药物前都应咨询儿科医生,严格按照医嘱进行。同时,要注意保持婴儿皮肤的清洁和干燥,避免尿布区域过度潮湿引发湿疹加重。对于较大儿童的湿疹,要教育儿童不要搔抓湿疹部位,以免抓破皮肤引起感染,且要注意其日常饮食,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湿疹的变化情况,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2025-10-22 11:58:57 -
脸颊红血丝
脸颊红血丝是面部皮肤表层毛细血管扩张迂曲致面部呈红丝状点状片状外观,成因包括皮肤屏障受损、遗传、温度变化、护肤不当、疾病等,评估要点有红血丝分布、严重程度、伴随症状,非药物干预有温和护肤、避免刺激因素、医学美容手段,特殊人群中儿童需排查先天性血管畸形等并避免过度清洁用儿童专用温和品,孕妇应避免自行用强效品或无指导治疗选安全基础护理,敏感肌需谨慎选护肤品遵循精简护肤原则红血丝明显及时就医。 一、定义 脸颊红血丝是指面部皮肤表层的毛细血管出现扩张、迂曲,从而导致面部呈现红色丝状、点状或片状的外观表现。 二、成因 1.皮肤屏障受损:长期使用不恰当的护肤品(如含刺激性成分的产品)、过度去角质等,会破坏皮肤屏障,使毛细血管更容易显露,引发红血丝。2.遗传因素:部分人群因遗传易感性,皮肤的血管壁相对薄弱,更易出现毛细血管扩张。3.温度变化:长期处于寒冷或高温环境中,会导致面部血管反复收缩与扩张,逐渐损伤血管弹性,引发红血丝。4.护肤不当:频繁使用含激素的药膏或护肤品,可能造成激素依赖性皮炎,进而出现红血丝。5.疾病因素:某些疾病如玫瑰痤疮等,会伴随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的症状,表现为脸颊红血丝。 三、评估要点 1.红血丝分布:观察是局部集中分布还是广泛分布于脸颊区域。2.严重程度:通过肉眼判断红血丝的粗细、数量及颜色深浅等,评估其严重程度。3.伴随症状:是否伴有皮肤瘙痒、灼热、干燥等其他不适症状,以辅助判断潜在病因。 四、非药物干预措施 1.温和护肤: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洁面产品与护肤品,避免使用含酒精、香料等刺激性成分的产品,注重皮肤保湿,维持皮肤屏障功能。2.避免刺激因素:尽量减少冷热刺激,如避免长时间待在过冷或过热的环境中;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对血管的刺激。3.医学美容手段:可考虑激光治疗等医学美容方法,通过特定波长的激光选择性作用于扩张的毛细血管,封闭血管,改善红血丝状况,但需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操作。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脸颊红血丝相对较少见,若出现需排查是否为先天性血管畸形等问题,日常应避免过度清洁面部,选择儿童专用的温和护肤品,尽量减少外部刺激。2.孕妇:孕期出现脸颊红血丝可能与激素变化等因素相关,应避免自行使用强效护肤品或未经医生指导的治疗方法,可在医生评估后选择相对安全的保湿等基础护理措施。3.敏感肌肤人群:此类人群皮肤更为脆弱,需格外谨慎选择护肤品,遵循“精简护肤”原则,避免使用可能引发过敏的产品,若红血丝情况明显,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
2025-10-22 11:58:14 -
脚气痒脱皮怎么治疗呢
脚气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抗真菌药物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治疗需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搔抓;抗真菌药物治疗有局部外用和口服,局部外用常用咪唑类、丙烯胺类等,口服有肝毒性需严格评估使用;特殊人群中儿童用温和刺激性小药物、注意生活环境,孕妇慎用药、多局部外用,老年人综合考虑基础病、用局部药并关注皮肤状况。 避免搔抓:脚气痒的时候尽量不要用手搔抓,以免抓破皮肤引起继发感染。搔抓可能会使皮肤破损,细菌等容易侵入,引发丹毒、蜂窝织炎等更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如果是儿童,家长要留意儿童是否有搔抓脚部的行为,可给儿童穿上合适的鞋袜,分散其注意力,减少搔抓的可能性。 抗真菌药物治疗 局部外用抗真菌药物:常用的有咪唑类如克霉唑、益康唑等,丙烯胺类如特比萘芬等。局部外用抗真菌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脚部感染部位,抑制真菌的生长繁殖。例如,克霉唑乳膏,每天涂抹患处1-2次,连续使用2-4周。对于儿童,使用局部外用抗真菌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的浓度和使用方法,避免大面积长期使用,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因为儿童皮肤相对娇嫩,药物吸收等情况与成人不同。 如果局部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严重:可以考虑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但口服抗真菌药物有一定的肝毒性等副作用,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必须在医生评估后使用。例如,伊曲康唑一般采用冲击疗法,但儿童使用口服抗真菌药物需谨慎,要充分权衡利弊,只有在病情严重且局部治疗无效时才考虑使用,并且要密切监测肝功能等指标。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患脚气时,由于其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在治疗上更倾向于选择温和、刺激性小的局部抗真菌药物。同时,要注意其生活环境,保持儿童脚部的清洁干燥,穿宽松、透气的鞋袜,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脚盆等物品,防止交叉感染。家长要监督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不与他人混穿鞋袜等。 孕妇:孕妇患脚气时,用药需要特别谨慎。局部外用抗真菌药物相对较为安全,但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一般不建议口服抗真菌药物,因为口服药物可能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发育。孕妇要注意保持脚部清洁干燥,选择舒适的鞋子,避免病情加重或引发其他并发症。 老年人:老年人患脚气时,可能同时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上要综合考虑。局部外用抗真菌药物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使用时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要关注老年人的足部皮肤状况,因为老年人皮肤较为干燥,在使用抗真菌药物后可能需要适当使用一些保湿剂来保护皮肤。要鼓励老年人保持脚部清洁,穿合适的鞋子,预防脚气复发。
2025-10-22 11:57:18 -
怎样快速治好冻疮
快速治好冻疮需综合保暖复温、药物治疗、加强局部护理、饮食调节及预防复发等多方面措施,要考虑儿童、老年人等不同人群特点,确保治疗安全有效,包括脱离寒冷环境保暖复温、用维生素类及外用药物治疗、保持受冻部位干燥清洁适度按摩、增加富含维生素食物摄入、寒冷前耐寒锻炼和注意保暖等。 一、保暖复温 冻疮主要是由于寒冷引起局部血液循环不畅所致,首先要脱离寒冷环境,尽快保暖复温。可将受冻部位浸泡在38-42℃的温水中,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5-30分钟,以受冻部位颜色转红、皮肤变软为宜,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要密切关注水温及浸泡时间,避免烫伤。 二、药物治疗 1.维生素类药物:维生素E等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可促进皮肤修复。研究表明,适当补充维生素E有助于维持血管的正常功能,对冻疮的预防和辅助治疗有一定帮助,但儿童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过量。 2.外用药物:如冻疮膏等,含有肝素钠、多磺酸粘多糖等成分,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冻疮引起的红肿、瘙痒等症状。但对于儿童,要选择儿童专用且温和的冻疮膏,使用时注意涂抹均匀,避免接触眼睛、口腔等黏膜部位。 三、加强局部护理 1.保持干燥清洁:受冻部位复温后要保持干燥清洁,防止感染。如果有破损,要及时进行消毒处理,可使用碘伏等消毒剂轻轻擦拭。对于儿童,要注意其手部卫生,避免搔抓冻疮部位,防止皮肤破损继发感染。 2.适度按摩:在冻疮未破溃时,可以适度按摩受冻部位,促进血液循环。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以儿童能耐受为宜,从冻疮部位的远端向近端轻轻按摩,每次按摩5-10分钟,每天可进行数次。 四、饮食调节 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摄入,如新鲜的蔬菜(如胡萝卜、菠菜等)和水果(如橙子、苹果等),维生素有助于维持皮肤的正常功能。对于儿童,要保证饮食均衡,避免挑食、偏食,以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皮肤修复。 五、预防复发 1.提前预防:在寒冷季节来临前,可适当进行耐寒锻炼,如用冷水洗手、洗脸等,但要注意适度,避免儿童因耐受较差而受到刺激。同时,注意保暖,穿戴合适的保暖衣物、手套、围巾等,尤其是儿童,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增添衣物,保护易受冻部位。 2.特殊人群关注:对于有冻疮病史的人群,尤其是儿童,在寒冷季节更要加强防护。老年人血液循环相对较差,也容易复发冻疮,要特别注意其保暖情况,定期检查皮肤状况。 总之,快速治好冻疮需要综合采取保暖复温、合理用药、加强局部护理、饮食调节以及预防复发等多方面措施,同时要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特点,如儿童、老年人等的特殊情况,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2025-10-22 11:5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