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宁玲,1975年毕业于天津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1991年至1993年在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高血压研究中心进修学习。1977年至今在人民医院心内科工作,目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心血管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2000年以来曾多次组织及承担国家教委基金课题,牵头完成了十五医学攻关子课题、星火计划、国家11.5支撑计划子课题以及863高科技的项目等多项重大国家课题,主持完成了北京大学211工程、985项目、卫生部基金、首都医学发展基金等多项课题。目前是国家十二五课题的主要负责人,同时主持多项高血压及相关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是中国高血压指南制定专家组的主要成员。主编了《今日高血压》、《中国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标准手册》、《高血压治疗学》,参编了《实用高血压》《七年制内科学》高血压部分等。
展开-
急性心绞痛的表现
心绞痛有特定疼痛特点,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等,性质多为压迫等,诱因常是体力劳动等,持续时间3-5分钟等;伴随症状有全身症状、自主神经症状、其他器官症状;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老年患者可能不典型,女性患者症状可能不同,儿童患者罕见且可能与特殊病史相关。 性质:胸痛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尖锐,不像针刺或刀扎样痛,偶伴濒死的恐惧感觉。有些患者仅觉胸闷不适而非胸痛。发作时,患者往往被迫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直至症状缓解。 诱因: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如愤怒、焦急、过度兴奋等)所激发,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亦可诱发。疼痛多发生于劳力或激动的当时,而不是在劳累之后。典型的心绞痛常在相似的条件下重复发生,但有时同样的劳力只在早晨而不在下午引起心绞痛,提示与晨间痛阈较低有关。 持续时间:疼痛出现后常逐步加重,然后在3-5分钟内逐渐消失,可数天或数星期发作一次,亦可一日内多次发作。 伴随症状 全身症状:发作严重时可有出汗,疼痛程度较重时患者常烦躁不安,可出现面色苍白、表情焦虑等。 自主神经症状:部分患者有全身乏力、头晕等症状。 其他器官症状:疼痛剧烈时常伴有恶心,偶有呕吐。 不同人群表现差异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心绞痛的表现可能不典型,胸痛症状可能不明显,而以呼吸困难、乏力等非典型症状为主要表现,容易被忽视,需更加仔细观察其身体状况变化。例如,部分老年患者可能仅表现为上腹部不适,容易被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 女性患者:女性心绞痛患者的症状有时与男性不同,可能更易出现呼吸困难、疲劳、恶心、呕吐等症状,而且有些女性患者的心绞痛发作可能与月经周期、激素水平变化等有关,在评估时需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儿童患者:儿童时期发生急性心绞痛较为罕见,若出现可能与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等特殊病史相关,表现可能与成人不同,需结合其先天性心脏病等病史进行综合判断。例如,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的儿童可能在运动等情况下出现心绞痛样表现。
2025-10-28 12:30:10 -
颈椎病引起高血压吃什么药
颈椎病引起的高血压属交感型颈椎病导致,治疗药物有降压药物(包括钙离子拮抗剂、ACEI、ARB)和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除药物治疗外还需积极治颈椎病,治疗需综合考虑患者情况,具体药物选择使用须遵医嘱。 钙离子拮抗剂:如氨氯地平,通过阻滞钙离子通道,松弛血管平滑肌,起到降压作用。有研究显示其能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且对交感型颈椎病相关高血压可能有一定益处,其适用人群较广,一般成人均可使用,但老年人使用时需注意监测血压,避免低血压发生。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像贝那普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生成,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此类药物对伴有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情况的患者可能更合适,但孕妇禁用,因为可能会影响胎儿发育,在使用前需询问患者病史,有无相关禁忌证。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例如氯沙坦,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受体结合,发挥降压作用。其降压效果明确,对于不能耐受ACEI干咳副作用的患者可选用,同样孕妇禁用,使用时要关注患者基础病史。 神经营养药物:甲钴胺等药物可以营养受压的神经,因为颈椎病导致神经受压是引起交感型颈椎病相关高血压的重要原因,甲钴胺能促进神经髓鞘合成等,对神经有保护和修复作用,一般成人常规使用,对于孕妇及哺乳期女性,需在医生评估利弊后谨慎使用,因为目前关于其在孕期和哺乳期的安全性证据有限。 对于颈椎病引起高血压的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还需积极治疗颈椎病,如进行颈椎牵引、康复理疗等非药物干预措施。同时,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患者在治疗时需综合考虑,比如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用药需更加谨慎,要权衡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有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劝导其改变生活方式,以提高治疗效果。但具体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血压水平、颈椎病严重程度、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等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
2025-10-28 12:29:53 -
心衰会咳嗽吗
心衰可能会引起咳嗽,其机制与肺循环淤血及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有关,左、右心衰竭引起咳嗽特点不同,老年人、儿童、妊娠期女性等特殊人群心衰咳嗽各有特点及需注意事项。 心衰导致咳嗽的机制 心衰时,心脏泵血功能异常,可导致肺循环淤血。肺循环淤血会使肺泡和支气管黏膜淤血水肿,刺激呼吸道感受器,从而引发咳嗽。另外,心衰时体内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等,也可能参与咳嗽的发生机制。 不同类型心衰引起咳嗽的特点 左心衰竭:左心衰竭引起的咳嗽较为常见。患者多在活动后出现咳嗽,平卧时咳嗽可能加重,部分患者可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咳嗽。病情严重时,咳嗽可能伴有白色泡沫痰,若合并肺部感染,痰可变为黄色脓性痰。 右心衰竭:单纯右心衰竭引起咳嗽相对较少见,但当右心衰竭合并左心衰竭时,也可出现咳嗽症状,其咳嗽特点与左心衰竭引起的咳嗽有一定相似性,但可能同时伴有体循环淤血的表现,如下肢水肿、肝脏淤血肿大等。 特殊人群心衰咳嗽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老年人:老年人心衰时咳嗽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这是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对症状的感知和表达可能不如年轻人敏感。而且老年人可能同时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这会使咳嗽的鉴别诊断更加复杂。在护理老年人心衰咳嗽患者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痰液情况等,一旦发现异常需及时就医。 儿童:儿童心衰相对少见,但若发生心衰引起咳嗽,往往病情较为危急。儿童不会准确表达病情,家长需注意观察儿童是否有呼吸急促、喂养困难、烦躁不安等表现。儿童心衰引起咳嗽时,要格外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因咳嗽导致窒息等严重后果,同时要及时送医进行规范治疗。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发生心衰时咳嗽需谨慎对待。妊娠期女性身体处于特殊生理状态,用药需要特别谨慎。心衰引起的咳嗽可能会影响孕妇的呼吸功能,进而影响胎儿的氧气供应。此时要综合评估孕妇和胎儿的情况,在治疗心衰咳嗽时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措施。
2025-10-28 12:29:18 -
心脏听诊的含义是什么
心脏听诊包含心率评估正常成人心率范围及异常需排查病理、心律判断正常为窦性心律及早搏房颤等情况、心音分析第一心音标志心室收缩开始第二心音标志心室舒张开始及不同人群特点、额外心音识别如奔马律及不同年龄意义、心脏杂音判定根据部位时期等判断瓣膜病变及儿童特点、心包摩擦音检测是心包膜发炎产生搔抓样声音需结合病情分析。 心率评估:正常成人心率为60~100次/分钟,儿童因新陈代谢旺盛等因素心率相对更快,不同性别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心率差异较小但也存在个体波动,若心率过快(如>100次/分钟)或过慢(如<60次/分钟)结合听诊还需进一步排查是否存在病理情况。 心律判断:正常为窦性心律,听诊时能感知心脏搏动节律规整。若出现早搏,可听到提前出现的心跳且其后有较长间歇;房颤时则表现为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且脉搏短绌,不同年龄人群中心律异常的临床意义有所不同,儿童房颤相对少见但一旦出现需重视排查病因。 心音分析:第一心音标志心室收缩开始,其强度受心肌收缩力、房室瓣位置等影响;第二心音标志心室舒张开始,其强弱与主动脉、肺动脉压力相关。老年人因心脏瓣膜可能有生理性退变,心音强度等可能有改变;儿童心音特点因心脏解剖生理特点与成人有别。 额外心音识别:如奔马律,分为舒张早期、晚期及重叠性奔马律,舒张早期奔马律提示心肌严重损害,不同年龄人群出现奔马律的病因及临床意义有差异,儿童出现病理性奔马律需警惕先天性心脏病等严重疾病。 心脏杂音判定:血液在心脏或血管内异常流动产生杂音,根据杂音部位、时期(收缩期或舒张期)、性质等可初步判断瓣膜病变等情况,例如二尖瓣狭窄时心尖区可闻及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不同年龄阶段心脏杂音的临床意义不同,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导致的杂音较为常见且需专业评估。 心包摩擦音检测:是心包膜发炎时两层心包摩擦产生的声音,呈搔抓样,与心跳一致,不同人群出现心包摩擦音的病因不同,如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均可导致,需结合整体病情综合分析。
2025-10-28 12:28:43 -
胸部左侧疼痛
胸痛可能由心脏、肺部、消化系统、肌肉骨骼、心理等多种原因引起,如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呼吸困难、晕厥、恶心、呕吐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并接受专业治疗。 1.心脏疾病:心脏问题可能导致胸部左侧疼痛,如心绞痛、心肌梗死等。这些情况通常与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有关,可能伴有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如果疼痛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 2.肺部问题:肺部疾病如肺炎、肺栓塞、气胸等也可能引起胸部左侧疼痛。此外,胸膜炎、肋软骨炎等胸部疾病也可能导致疼痛。这些病症可能伴有咳嗽、呼吸困难、发热等症状。 3.消化系统问题:胃溃疡、食管炎等消化系统疾病有时也会引起左侧胸部疼痛,疼痛可能放射至背部。此外,脾脏、胰腺等腹部器官的问题也可能导致类似症状。 4.肌肉骨骼问题:胸部肌肉拉伤、肋骨骨折、肋间神经炎等肌肉骨骼问题也可能导致疼痛。这种疼痛通常在深呼吸、咳嗽或运动时加重。 5.心理因素: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也可能引起胸部不适感,包括疼痛。这种疼痛可能与情绪变化有关,且可能没有明显的生理原因。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些可能的原因,胸部左侧疼痛还可能由其他因素引起。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呼吸困难、晕厥、恶心、呕吐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和诊断。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心电图、胸部X光、血液检查等进一步的检查,以确定疼痛的具体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等待就医期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休息: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和劳累,保持充足的休息。 避免诱因:避免吸烟、饮酒、过度进食等可能加重症状的因素。 记录症状:记录疼痛的特点、发作时间、加重或缓解因素等,以便向医生提供详细信息。 不要自行用药:不要自行使用止痛药或其他药物,以免掩盖症状或影响诊断。 总之,胸部左侧疼痛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是关键。如果对疼痛的原因存在疑虑或担忧,应尽快咨询医生的意见。
2025-10-28 12:27: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