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宁玲,1975年毕业于天津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1991年至1993年在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高血压研究中心进修学习。1977年至今在人民医院心内科工作,目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心血管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2000年以来曾多次组织及承担国家教委基金课题,牵头完成了十五医学攻关子课题、星火计划、国家11.5支撑计划子课题以及863高科技的项目等多项重大国家课题,主持完成了北京大学211工程、985项目、卫生部基金、首都医学发展基金等多项课题。目前是国家十二五课题的主要负责人,同时主持多项高血压及相关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是中国高血压指南制定专家组的主要成员。主编了《今日高血压》、《中国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标准手册》、《高血压治疗学》,参编了《实用高血压》《七年制内科学》高血压部分等。
展开-
冠心病能吃花生吗
冠心病患者可以吃花生,但要适量,同时应遵循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原则,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花生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有益,可以降低胆固醇水平,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然而,冠心病患者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一些事项。花生的热量较高,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冠心病患者应适量食用花生,每天的摄入量不宜过多。 此外,冠心病患者的饮食应遵循低盐、低脂、低糖的原则,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低脂肪蛋白质等健康食物,避免高盐、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同时,冠心病患者还应戒烟限酒,适量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总之,冠心病患者可以吃花生,但应适量,并结合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以维护心血管健康。如果您有其他健康问题或特殊需求,请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
2025-05-16 13:51:36 -
心跳加快出冷汗心慌怎么回事
心跳加快、出冷汗、心慌是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可能与心脏、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多个器官和系统的功能异常有关。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这些症状的原因: 1.心脏疾病 如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肌炎等,都可能导致心跳加快、心慌等症状。 2.神经系统疾病 如焦虑、惊恐发作、低血糖等,都可能导致心跳加快、出冷汗、心慌等症状。 3.内分泌系统疾病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等,都可能导致心跳加快、心慌等症状。 4.其他原因 如贫血、感染、药物副作用等,也可能导致心跳加快、出冷汗、心慌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心跳加快、出冷汗、心慌等症状可能是严重疾病的表现,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吸烟、饮酒等,以预防这些症状的发生。
2025-05-16 13:49:27 -
高血压可以吃红豆吗
高血压患者可以吃红豆,适量食用红豆有助于控制血压,但需注意其碳水化合物和热量,同时需结合其他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 红豆中含有丰富的钾,而钠的含量相对较低,有助于维持血压的稳定。此外,红豆中的膳食纤维也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改善心血管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患者在饮食中应适量摄入红豆,因为红豆也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和热量。如果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或其他代谢性疾病,需要注意控制红豆的摄入量,以避免血糖升高。 除了饮食管理外,高血压患者还需要注意定期测量血压、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保持适当的体重、增加运动量、减少饮酒等,以控制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总之,高血压患者可以吃红豆,但需要注意适量摄入,并结合其他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以维持血压的稳定和心血管健康。如果患者对饮食和高血压的管理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
2025-05-16 13:47:30 -
血压80130正不正常
根据信息可知,血压80/130mmHg是正常的,但血压会受情绪、运动、饮食、睡眠等因素影响,且特殊人群的正常血压范围可能不同。因此,在测量血压时需保持安静、放松,如有异常可咨询医生。 一般来说,成年人的正常血压范围是收缩压90-139mmHg之间,舒张压60-89mmHg之间。因此,血压80/130mmHg处于正常范围内。 需要注意的是,血压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情绪、运动、饮食、睡眠等。因此,在测量血压时,需要保持安静、放松的状态,并在测量前避免剧烈运动、吸烟、饮酒等。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等,血压的正常范围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对于这些人群,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评估,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管理。 总之,血压80/130mmHg是正常的,但需要注意血压的变化,并在必要时咨询医生的建议。
2025-05-16 13:44:04 -
血压高怎么降下来
降低血压的方法包括改善生活方式(饮食、运动、减压、控重)、药物治疗(遵医嘱)和定期监测血压(与医生分享结果),特殊人群需咨询医生建议。 1.改善生活方式: 饮食:减少盐的摄入,多吃水果、蔬菜和低脂肪食物。避免饮酒和吸烟。 运动:定期进行身体活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 减轻压力:学习放松技巧,如冥想、瑜伽和深呼吸。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过度肥胖。 2.药物治疗:如果生活方式改变无法有效降低血压,医生可能会开处方药物。这些药物包括利尿剂、ACE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3.定期监测血压:使用家用血压计定期测量血压,并记录下来。与医生分享这些信息,以便他们能够评估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和患有其他疾病的人,降低血压的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在采取任何措施之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
2025-05-16 13: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