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宁玲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高血压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孙宁玲,1975年毕业于天津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1991年至1993年在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高血压研究中心进修学习。1977年至今在人民医院心内科工作,目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心血管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2000年以来曾多次组织及承担国家教委基金课题,牵头完成了十五医学攻关子课题、星火计划、国家11.5支撑计划子课题以及863高科技的项目等多项重大国家课题,主持完成了北京大学211工程、985项目、卫生部基金、首都医学发展基金等多项课题。目前是国家十二五课题的主要负责人,同时主持多项高血压及相关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是中国高血压指南制定专家组的主要成员。主编了《今日高血压》、《中国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标准手册》、《高血压治疗学》,参编了《实用高血压》《七年制内科学》高血压部分等。

展开
个人擅长
高血压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展开
  • 33岁血压多少算正常

    33岁成年人正常血压收缩压90-139mmHg、舒张压60-89mmHg,正常血压风险低,正常高值需关注生活方式,高血压增心脑血管病风险,生活方式中饮食要低盐高营养、运动要适量、戒烟限酒,有家族病史者要密切监测,有基础病者要针对原发疾病严格管理血压,应关注自身血压并通过健康生活方式维持正常水平,异常及时就医。 一、正常血压的定义及标准 对于33岁的成年人,正常血压的标准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来界定,收缩压应在90~139mmHg之间,舒张压应在60~89mmHg之间。收缩压是心脏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舒张压是心脏舒张时血管壁的压力。 二、不同血压水平的分类及意义 1.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Hg且舒张压<80mmHg,这种血压水平下心血管疾病风险较低。 2.正常高值血压:收缩压120~139mmHg和(或)舒张压80~89mmHg,处于此阶段的人群需要关注生活方式,因为有较大可能发展为高血压。例如,长期高盐饮食、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向高血压发展的风险。 3.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若多次测量均达到此标准则可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卒中等的发生风险。 三、影响血压的因素及应对 1.生活方式因素 饮食:高盐饮食是导致血压升高的重要因素,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日盐摄入量应<5g。因此33岁人群应减少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盐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低脂奶制品等富含钾、钙、镁等元素食物的摄入,这些元素有助于维持正常血压。 运动:缺乏运动也是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适当的运动如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助于降低血压。运动可以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体重等多种机制发挥降压作用。 吸烟与酗酒: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影响血管的正常功能,进而导致血压升高;过量饮酒会使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长期酗酒还会增加心脏负担等。33岁人群应尽量戒烟限酒,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量不应超过25g,女性应更少。 2.特殊人群情况(若有基础病史等) 有家族高血压病史者:这类人群属于高血压的高危人群,除了上述一般的生活方式干预外,应更密切地监测血压,建议至少每年测量一次血压,以便早期发现血压异常并采取干预措施。 患有其他疾病者:如患有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血压的调节。例如,患有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肾脏功能受损会导致水钠潴留等,从而引起血压升高。对于这类人群,除了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外,在血压管理上需要更加严格,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降压措施,同时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根据血压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33岁人群应关注自己的血压情况,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来维持正常血压水平,若发现血压异常应及时就医进一步评估和处理。

    2025-10-29 13:39:37
  • 三七丹参片对心脏病有效吗

    三七丹参片对心脏病有一定作用机制,对冠心病可能缓解心绞痛症状,对心律失常有一定辅助调节作用,但特殊人群需注意,老年人用需谨慎且防药物相互作用,儿童应避免使用,孕妇一般不建议用,有出血倾向患者用要格外小心。 一、三七丹参片对心脏病可能的作用机制 三七丹参片主要成分包含三七、丹参等。其中,丹参具有改善微循环、增加冠脉血流量等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脏的血液供应情况;三七也有活血化瘀等功效,可能有助于调节心脏的气血运行。有研究表明,丹参中的有效成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心血管系统,例如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等,从而减轻心脏的负担,改善心脏的局部血液循环。而三七中的活性成分也可能对心脏的代谢等方面产生有益影响,有助于维持心脏的正常功能。 二、对不同类型心脏病的可能效果 1.冠心病:对于冠心病患者,三七丹参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心绞痛等症状。因为冠心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三七丹参片通过改善心脏供血、减少血小板聚集等作用,有可能减轻心肌缺血的程度,从而使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降低、程度减轻。一些临床观察发现,在冠心病的辅助治疗中,使用三七丹参片配合常规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但这需要基于规范的临床治疗方案,不能替代正规的冠心病治疗药物。 2.心律失常:对于部分心律失常患者,三七丹参片可能有一定的辅助调节作用。不过,其对心律失常的具体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目前的一些研究提示,三七丹参片可能通过调节心脏的电生理活动等方面来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它不能作为治疗心律失常的主要药物,对于严重的心律失常患者,还需要根据具体病情采用正规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等治疗手段。 三、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情况 1.老年人:老年人使用三七丹参片时需谨慎。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药物的代谢和排泄会受到一定影响。在使用前应咨询医生,医生会根据老年人的具体肝肾功能情况以及整体健康状况来评估是否适合使用三七丹参片以及确定合适的用药方案。同时,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多种疾病,正在服用其他药物,需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2.儿童:儿童应避免使用三七丹参片。儿童的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心血管系统等生理功能与成人不同,目前缺乏儿童使用三七丹参片的安全有效性数据,为了避免可能的不良反应和药物风险,儿童不适合使用该药物来治疗心脏病相关问题。 3.孕妇:孕妇属于特殊人群,一般不建议使用三七丹参片。因为三七丹参片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增加流产等风险。孕妇如果有心脏病相关问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安全治疗方案。 4.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本身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使用三七丹参片需要格外小心。因为三七丹参片的活血化瘀作用可能会加重出血倾向,这类患者在使用前应告知医生自己的出血倾向情况,医生会综合评估使用该药物的利弊后再决定是否使用。

    2025-10-29 13:39:07
  • 血压计使用方法

    血压测量需注意环境和身体准备,水银血压计使用要安置患者、佩戴袖带、放听诊器、充气测量、读取数值,电子血压计操作类似需选模式,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高血压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测量后要记录相关信息。 一、准备工作 1.环境要求:选择安静、温度适宜的环境,避免在过冷或过热的环境中测量血压,因为温度可能影响血压测量结果。例如,寒冷环境可能导致血管收缩,使血压暂时性升高;炎热环境可能使血管扩张,血压有降低趋势。 2.身体准备:测量前应休息至少5分钟,保持心情平静,避免剧烈运动、吸烟、饮酒、喝浓茶或咖啡等,因为这些因素可能影响血压值。比如,运动后立即测量血压,血压会高于安静状态下的数值;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影响血压测量准确性。 二、水银血压计使用方法 1.安置患者:让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裸露右上臂,肘部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坐位时,手臂应放在与心脏大约同一高度的桌子上;仰卧位时,手臂平放于床上,手掌向上。 2.佩戴袖带:将袖带平整地缠于上臂,袖带下缘应距肘窝2-3厘米,松紧以能插入1-2手指为宜。过松会导致气袖呈气球状,有效面积变窄,测得血压值偏高;过紧则会使血管在未充气前已受压,测得血压值偏低。 3.放置听诊器: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肘窝肱动脉搏动处,不可塞在袖带下方。 4.充气测量:一手握住输气球,快速充气,待肱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升高20-30mmHg,然后缓慢放气,速度以每秒下降2-4mmHg为宜。 5.读取数值:听诊器中听到的第一声搏动音对应的刻度值为收缩压,当搏动音消失时对应的刻度值为舒张压。 三、电子血压计使用方法 1.准备:与水银血压计类似,患者应处于安静状态,袖带佩戴方法同水银血压计,袖带下缘距肘窝2-3厘米,松紧合适。 2.操作:按下电源开关,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一般有成人、儿童等模式,根据患者情况选择),然后自动充气、测量,测量完成后会自动显示收缩压、舒张压和脉搏值。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测量血压时应选择合适大小的袖带,一般袖带的宽度应至少覆盖上臂的2/3。儿童测量血压时可能会因紧张而导致血压升高,可通过安抚儿童情绪,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提高准确性。例如,对于婴幼儿,可选择更小巧的袖带,并在测量时尽量减少其不适感。 2.老年人:老年人血管弹性差,测量时应注意袖带充气不要过快,放气速度也应适中。同时,老年人可能存在动脉硬化等情况,有时会出现收缩压高而舒张压正常或偏低的情况,测量时应准确读取并记录数值。 3.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最好在固定时间、固定体位测量,以便观察血压变化情况。如果使用不同类型的血压计测量,可能会存在一定误差,应了解不同血压计之间的差异,尽量保持测量条件的一致性。 五、测量后记录 测量完成后,应记录测量日期、时间、收缩压、舒张压和脉搏等信息,以便于跟踪血压变化情况,为医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2025-10-29 13:38:54
  • 怎样做心电图才不紧张

    提前了解检查流程,对不同人群采取相应放松措施,与医护人员良好沟通说明自身情况及询问疑问,提前进入检查室适应并调整合适姿势以应对心电图检查,减轻紧张感配合检查。 对于有特殊病史人群:比如有心脏相关疾病且病史复杂的患者,提前了解流程能更好地配合检查,因为他们可能更担心检查过程对病情有影响,明确流程后能安心一些。 调整自身状态 深呼吸放松:检查前可进行缓慢的深呼吸,慢慢地吸气,让腹部膨胀,然后再缓慢地呼气,重复几次。这样的深呼吸能帮助身体放松,缓解紧张情绪。对于儿童来说,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做深呼吸,用轻柔的语气引导孩子吸气、呼气。比如对年龄稍大些的孩子说:“来,跟着妈妈一起,深深地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呼出来,就像吹小泡泡一样。” 转移注意力:可以通过想一些轻松的事情来转移注意力。例如,想想自己喜欢的场景,像在美丽的海边散步、在宁静的森林里漫步等。对于成年患者,也可以在心里默默回忆一些愉快的经历。而对于儿童,家长可以和孩子聊天,聊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比如最近看的动画片、喜欢的玩具等,把孩子的注意力从即将进行的心电图检查上转移开。 肌肉放松法:从头到脚依次放松身体的各个肌肉群。先紧绷脸部肌肉,然后突然放松;接着紧绷肩部肌肉,再放松;依次类推到手臂、腹部、腿部等。对于儿童,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进行简单的肌肉放松引导,比如让孩子感受腿部肌肉从紧张到放松的变化。 与医护人员良好沟通 向医护人员说明自身情况:如果有特殊的身体状况或者心理状态,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比如有的患者可能对导电膏过敏,或者有特别紧张焦虑的情绪,医护人员了解这些情况后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像提前准备不过敏的导电膏,或者给予一些心理安抚等。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详细向医护人员说明孩子平时的性格特点、是否有过对类似医疗检查的特殊反应等,方便医护人员用更合适的方式对待孩子。 询问疑问并获得解答:把自己心中关于心电图检查的任何疑问都向医护人员提出,比如担心检查会不会有疼痛、检查时间多长等问题,医护人员会给予专业的解答,让自己清楚检查的各个方面,从而减轻紧张感。例如患者询问“做心电图的时候会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医护人员会解释做心电图时只是粘贴电极片等操作可能有轻微的感觉,但不会有明显疼痛等,让患者心里有底。 适应检查环境 提前进入检查室适应:在检查前可以提前进入心电图检查室,让自己或孩子适应室内的环境。观察心电图机的样子,消除对机器的陌生感。对于儿童,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在检查室里稍微活动一下,让孩子熟悉周围的环境,比如看看墙上的装饰等,降低孩子对检查室的抵触和紧张情绪。 调整检查时的姿势:医护人员会指导采取合适的姿势,自己要尽量配合调整到舒适又有利于检查的姿势。比如平躺时放松身体,手臂摆放合适位置等。对于特殊人群,像老年人可能关节不太灵活,医护人员会更小心地帮助调整姿势,确保患者舒适,从而缓解紧张。

    2025-10-29 13:38:13
  • 胸口憋闷感觉喘不过气怎么回事

    胸闷喘不过气的原因包括心血管系统的冠心病(多见于40岁以上有相关病史者因冠脉粥样硬化致心肌供血不足,活动等诱因下发作可通过休息或药物缓解)、心肌病(心肌结构功能异常影响泵血致胸闷气短)、心律失常(老年或有基础病者节律紊乱引发气促等);呼吸系统的支气管哮喘(有过敏史者接触过敏原诱发气道痉挛出现相关症状)、肺炎(感染致肺部通气换气障碍伴发热咳嗽等)、气胸(突发因肺基础病变破裂致气体压迫肺组织);神经精神因素的焦虑症(无器质性病变但主观憋闷伴情绪问题);其他系统的贫血(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致组织缺氧伴面色苍白乏力等)、肥胖(体重过大增加心肺负担致活动时憋闷);特殊人群中儿童需排查先天性心脏病,孕妇要防妊娠合并心脏病,老年人需优先排查心血管病变及时就医。 一、心血管系统相关原因 1.冠心病: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病史者风险增高。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血管狭窄,心肌供血不足时可出现胸口憋闷、喘不过气,常于活动、情绪激动时诱发,休息或含服硝酸酯类药物可缓解。 2.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等,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可导致胸闷、气短,患者多有心脏扩大等表现,常见于各年龄段,无明确诱因时需警惕。 3.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等,心脏节律紊乱影响正常射血,可出现胸闷、气促,部分患者有心悸等伴随症状,多见于老年人群或有基础心脏疾病者。 二、呼吸系统相关原因 1.支气管哮喘:多有过敏史,如接触过敏原(花粉、尘螨等)后诱发,气道出现高反应性和痉挛,表现为发作性胸闷、喘息、咳嗽,听诊可闻及哮鸣音,好发于过敏体质人群。 2.肺炎: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肺部炎症,炎症导致肺部通气换气功能障碍,出现胸闷、气短,常伴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免疫力低下者更易患病。 3.气胸:多为突发,常因肺部基础病变(如肺大疱)破裂致气体进入胸腔,压迫肺组织,出现一侧胸痛后胸闷、气短,起病急,需紧急处理。 三、神经精神因素相关原因 焦虑症患者可出现主观的胸口憋闷、喘不过气,常伴情绪焦虑、紧张、烦躁等表现,无器质性病变基础,多见于长期精神压力大、性格敏感人群。 四、其他系统相关原因 1.贫血: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组织缺氧导致胸闷、气短,患者常伴面色苍白、乏力等表现,各年龄段均可因失血、造血障碍等引起。 2.肥胖:体重过大增加心肺负担,尤其活动时更易出现胸口憋闷、喘不过气,常见于超重或肥胖人群。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出现胸口憋闷喘不过气需排查先天性心脏病等,如法洛四联症等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可导致,应及时就医进行心脏超声等检查。 孕妇:孕期循环血量增加、子宫增大可能压迫心肺,需警惕妊娠合并心脏病等,若出现此症状应及时评估心功能等情况。 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风险高,出现胸闷气短时更要重视,需优先排查冠心病等心血管病变,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2025-10-29 13:37:3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