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宁玲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高血压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孙宁玲,1975年毕业于天津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1991年至1993年在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高血压研究中心进修学习。1977年至今在人民医院心内科工作,目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心血管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2000年以来曾多次组织及承担国家教委基金课题,牵头完成了十五医学攻关子课题、星火计划、国家11.5支撑计划子课题以及863高科技的项目等多项重大国家课题,主持完成了北京大学211工程、985项目、卫生部基金、首都医学发展基金等多项课题。目前是国家十二五课题的主要负责人,同时主持多项高血压及相关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是中国高血压指南制定专家组的主要成员。主编了《今日高血压》、《中国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标准手册》、《高血压治疗学》,参编了《实用高血压》《七年制内科学》高血压部分等。

展开
个人擅长
高血压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展开
  • 脉搏弱是什么引起的

    脉搏弱的原因主要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以下是具体情况: 一、生理性脉搏弱: 1.当人处于深度睡眠状态时,迷走神经在安静时兴奋性增强,会导致心率减慢、血压降低以及脉搏减弱。 2.肥胖者由于皮下脂肪较厚,脉搏位置深,触诊时不易摸到,所以会感觉脉搏减弱。 3.身体素质差、过度劳累以及经常熬夜的人也可能出现脉搏减弱的情况。 二、病理性脉搏弱: 1.心律失常,比如房颤、早搏等,这类情况下触诊脉搏会细弱。 2.急性心梗,尤其是前壁大面积心梗时会有这种表现。 3.休克,包含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等,因血压低会导致脉搏细弱。 总之,脉搏弱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也可能是一些疾病导致的。如果发现脉搏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6-26 13:47:11
  • 五十岁血压标准是多少

    五十岁血压标准是多少? 根据2023年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五十岁血压的标准与其他年龄段基本相同,一般认为,五十岁左右的正常血压范围应该是收缩压90-139mmHg,舒张压60-89mmHg。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血压值会因个体差异、生活方式、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而有所不同。 此外,对于五十岁及以上的人群,无论血压是否正常,都应该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及早发现和治疗任何潜在的健康问题。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减少盐的摄入、戒烟限酒等,对于维护心血管健康也非常重要。 总之,五十岁血压标准与其他年龄段基本相同,但需要注意个体差异和定期体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2025-06-26 13:44:06
  • 心电图胸导联位置是哪里

    心电图胸导联位置主要有六个,分别是V1导联、V2导联、V3导联、V4导联、V5导联、V6导联。 V1导联位于胸骨右缘第4肋间;V2导联位于胸骨左缘第4肋间;V3导联位于V2导联与V4导联连线的中点;V4导联位于左侧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交点处;V5导联位于左腋前线V4导联水平处;V6导联位于左腋中线V4导联水平处。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患者应保持放松状态,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同时,检查过程中应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呼吸,以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如果患者有心脏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心电图检查。

    2025-06-26 13:41:54
  • 扩张型心肌病可以治愈吗

    扩张型心肌病无法治愈,综合治疗可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包括药物、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和心脏移植,需注意休息和生活习惯,定期复查。 扩张型心肌病目前无法治愈,但可以通过综合治疗来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心肌病,主要特征是心室扩大和心肌收缩功能障碍。目前,扩张型心肌病的具体病因尚不清楚,但可能与遗传、感染、中毒、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 针对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等,可以改善症状、减轻心脏负担。 2.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于部分患者,植入心脏起搏器可以改善心脏的同步收缩,提高心脏功能。 3.心脏移植:对于终末期心肌病患者,心脏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同时,定期复查心脏超声等检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保持乐观的心态,以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

    2025-06-18 18:44:58
  • 早搏是什么意思

    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是指异位起搏点发出的过早冲动引起的心脏搏动,也叫期前收缩。早搏可发生于正常人,但心脏神经官能症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更易发生。早搏的症状包括心悸、心跳暂停感、心跳漏搏感等,有时还会伴有乏力、头晕等症状。如果早搏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以确定早搏的类型和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早搏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心律失常的症状进行治疗,如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非药物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导管消融治疗等。对于一些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或导管消融治疗。 早搏的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避免情绪激动、戒烟限酒等。此外,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心脏疾病,也是预防早搏的重要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早搏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选择,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患有其他疾病的人群等,早搏的治疗和预防需要更加谨慎,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治疗。

    2025-06-18 18:43:1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