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宁玲,1975年毕业于天津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1991年至1993年在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高血压研究中心进修学习。1977年至今在人民医院心内科工作,目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心血管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2000年以来曾多次组织及承担国家教委基金课题,牵头完成了十五医学攻关子课题、星火计划、国家11.5支撑计划子课题以及863高科技的项目等多项重大国家课题,主持完成了北京大学211工程、985项目、卫生部基金、首都医学发展基金等多项课题。目前是国家十二五课题的主要负责人,同时主持多项高血压及相关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是中国高血压指南制定专家组的主要成员。主编了《今日高血压》、《中国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标准手册》、《高血压治疗学》,参编了《实用高血压》《七年制内科学》高血压部分等。
展开-
心肌酶可以查出什么病
心肌酶可协助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及其他心肌损伤性疾病,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肌酶发病特定时间升高及恢复正常,心肌炎时心肌酶升高幅度一般不如急性心梗显著,儿童心肌酶正常参考值与成人不同需结合年龄等判断,有基础心脏疾病史人群心肌酶检测对评估病情等有重要意义,发现异常需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及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心肌细胞受损,心肌酶会释放进入血液,导致血液中心肌酶水平升高。一般在发病后3-8小时肌酸激酶开始升高,10-36小时达到高峰,3-4天恢复正常;乳酸脱氢酶发病后8-18小时开始升高,2-3天达到高峰,1-2周恢复正常。例如,有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具有高度特异性,对早期诊断心肌梗死有重要价值。 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等心肌炎症时,心肌细胞受损,心肌酶也会升高。其中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等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不过其升高幅度一般不如急性心肌梗死显著。比如,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肌酶升高情况会因病情严重程度有所不同,病情较轻者可能只是轻度升高,病情较重者升高幅度相对较大。 其他心肌损伤性疾病:如心肌病、心源性休克等导致的心肌损伤,也可引起心肌酶升高。不同的心肌损伤性疾病,心肌酶升高的特点可能有所差异,但总体都是因为心肌细胞受损后酶释放所致。 对于儿童群体,在诊断相关疾病时,由于儿童心肌酶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与成人有所不同,需要结合儿童的年龄等因素综合判断。例如新生儿的心肌酶参考值就与成人不同,医生在解读儿童心肌酶检测结果时会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史的人群,心肌酶检测对于评估病情变化、判断治疗效果等有着重要意义,若发现心肌酶异常,需进一步详细检查以明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11-07 12:02:29 -
心脏骤停的黄金抢救时间是多久
心脏骤停黄金抢救时间为分钟内大脑等重要器官细胞缺氧未不可逆损伤时抢救存活几率高超则易留后遗症儿童因特定原因骤停抢救要注意操作力度频率有基础病史人群风险高黄金时间内抢救重要不同生活方式人群风险高周围人应掌握急救技能。 心脏骤停发生后,大脑等重要器官的细胞对缺氧非常敏感,一般来说,心脏骤停后4分钟内是抢救的黄金时间。在这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施,患者存活的几率相对较高。因为在4分钟内,大脑等器官的细胞还没有发生不可逆转的损伤,及时的心肺复苏可以帮助维持血液循环,为大脑等重要器官提供一定的氧供,为后续的专业抢救创造条件。如果超过4分钟,大脑等器官的细胞会逐渐发生不可逆的损伤,即使后续抢救成功,也往往会遗留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植物人状态等。 对于儿童群体,心脏骤停的黄金抢救时间同样是4分钟内,但儿童心脏骤停的原因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比如儿童可能因先天性心脏病、溺水、窒息等原因导致心脏骤停。在抢救儿童心脏骤停时,要特别注意心肺复苏的操作力度和频率等,要符合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因为儿童的骨骼、肌肉等组织相对脆弱,操作不当可能会造成损伤。对于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如本身有严重心脏病史的患者,其心脏骤停发生后,黄金抢救时间依然是4分钟内,而且这类人群发生心脏骤停的风险相对更高,家属或周围人要更加熟悉心肺复苏等急救操作,以便能在第一时间进行抢救,因为这类患者一旦发生心脏骤停,病情往往进展迅速,错过黄金抢救时间后预后会更差。对于女性和男性在心脏骤停抢救时间上并没有本质区别,但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缺乏运动、有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发生心脏骤停的风险较高,周围人更应该掌握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以便在其发生心脏骤停时能及时在黄金时间内进行抢救。
2025-11-07 12:01:05 -
告诉你为什么心脏不会有癌症
心肌细胞为终末分化细胞增殖能力有限根本限制心脏细胞癌变,心脏血液流动快及免疫监视防肿瘤且性别无显著差异,细胞外基质与信号通路不利肿瘤生长侵袭且受生活方式影响小。 一、心肌细胞的终末分化特性 心脏主要由心肌细胞组成,心肌细胞属于终末分化细胞,其增殖能力极为有限。终末分化细胞意味着细胞在发育成熟后通常不再进行有丝分裂,而癌症的本质是细胞的异常增殖,由于心肌细胞几乎不具备增殖能力,因此难以发生细胞的无序增殖形成肿瘤。从细胞生物学角度看,这种终末分化状态从根本上限制了心脏细胞发生癌变的可能性,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心肌细胞的终末分化特性相对稳定,年龄因素在此机制中影响较小,因为心肌细胞在个体发育成熟后就已处于终末分化状态,无论年龄大小,其增殖潜能都很低。 二、心脏的微环境因素 1.免疫监视与血液流动:心脏的血液流动速度较快,肿瘤细胞很难在心脏内定植并生长。同时,心脏组织的免疫监视机制也对防止肿瘤形成起到作用。心脏内的免疫细胞能够识别和清除异常增殖的细胞,但更关键的是血液的快速流动使得肿瘤细胞难以在心脏特定部位停留并建立肿瘤病灶。对于不同性别而言,性别因素在心脏微环境对肿瘤的防御机制中无显著差异影响,因为心脏的免疫监视和血液流动特性是基于其解剖和生理结构,而非由性别决定。 2.细胞外基质与信号通路:心脏的细胞外基质成分和相关信号通路不利于肿瘤细胞的生长和侵袭。肿瘤细胞的生长需要特定的细胞外基质环境来支持其增殖、迁移等过程,而心脏的细胞外基质组成与肿瘤细胞所需的微环境不同,相关信号通路也不支持肿瘤细胞在心脏内的恶性转化。无论个体的生活方式如何,如是否吸烟、运动等,心脏的细胞外基质和信号通路基本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对心脏抵御癌症起到重要作用。
2025-11-07 11:59:58 -
心房颤动的心电图特点有什么
心房颤动的心电图特点为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间距不一且频率350-600次/分钟的f波;RR间期绝对不规则;大多数情况下QRS波群形态和时限正常,但若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预激综合征等情况时QRS波群可增宽、畸形,不同患者因自身情况如年龄、基础疾病等可能使心电图特点有一定差异。 1.P波消失:正常窦性心律的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间距不一的f波,频率通常在350-600次/分钟。f波是心房颤动最具特征性的心电图表现,它反映了心房无序的颤动状态,不同患者f波的表现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f波的辨识度相对受影响,但心电图机的精准检测可克服一定影响,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病史的患者,其f波特点可能因心脏结构改变等因素稍有不同,但本质是心房电活动的紊乱。 2.RR间期绝对不规则:由于心房激动无规律地传至心室,心室搏动的RR间期差异很大,正常窦性心律RR间期相对规则,而心房颤动时心室率由房室结的隐匿性传导等多种因素调节,导致RR间期完全不等,这会影响患者的心率感受,比如老年患者可能会因RR间期不规则出现心悸等不适更明显的情况,生活方式方面如果患者有剧烈运动等情况可能会进一步干扰心率的感知,但心电图上RR间期绝对不规则是明确的特点。 3.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大多数情况下,QRS波群形态和时限正常,但如果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预激综合征等情况时,QRS波群可增宽、畸形。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如心肌病等病史的患者,出现室内差异性传导的风险可能增加,此时心电图上QRS波群形态改变更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年龄较小的儿童一般较少发生心房颤动,但如果有先天性心脏疾病等特殊病史时,心电图表现需更细致分析,以排除其他异常情况。
2025-11-07 11:58:01 -
养心肌的药有哪些
用于养心肌的药物有中药类的参麦注射液(成分红参、麦冬,益气固脱等,老年人需监测肝肾功能,儿童一般不推荐)和黄芪注射液(成分黄芪,益气养元等,孕妇及过敏体质者谨慎,儿童需医生评估后用);西药类的曲美他嗪(保护细胞能量代谢,用于心绞痛预防性治疗,老年人注意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儿童不推荐)和辅酶Q10(人体细胞呼吸代谢重要辅酶,辅助治疗心肌疾病,老年人相对安全,儿童一般不推荐常规用,除非有明确指征且医生指导下)。 一、中药类 (一)参麦注射液 成分主要为红参、麦冬,具有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的功效,可改善心肌缺血等情况,有临床研究显示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心肌细胞,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等。老年人使用时需注意监测肝肾功能等,儿童一般不推荐使用。 (二)黄芪注射液 主要成分是黄芪,能益气养元、扶正祛邪、养心通脉、健脾利湿。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可通过多种途径改善心肌代谢,增强心肌收缩力等,对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孕妇及过敏体质者需谨慎使用,儿童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体重等情况评估后使用。 二、西药类 (一)曲美他嗪 可通过保护细胞在缺氧或缺血情况下的能量代谢,阻止细胞内ATP水平的下降,从而保证了离子泵的正常功能和透膜钠-钾流的正常运转,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适用于心绞痛发作的预防性治疗等情况,老年人使用时需注意药物可能引起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等,儿童不推荐使用该药物。 (二)辅酶Q10 是人体细胞呼吸和代谢的重要辅酶,具有促进氧化磷酸化反应,保护生物膜结构完整性的功能。可用于心肌疾病等的辅助治疗,老年人使用相对较安全,但需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儿童一般也不推荐常规使用该药物来养心肌,除非有明确的临床指征且在医生指导下。
2025-11-07 11:5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