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宁玲,1975年毕业于天津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1991年至1993年在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高血压研究中心进修学习。1977年至今在人民医院心内科工作,目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心血管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2000年以来曾多次组织及承担国家教委基金课题,牵头完成了十五医学攻关子课题、星火计划、国家11.5支撑计划子课题以及863高科技的项目等多项重大国家课题,主持完成了北京大学211工程、985项目、卫生部基金、首都医学发展基金等多项课题。目前是国家十二五课题的主要负责人,同时主持多项高血压及相关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是中国高血压指南制定专家组的主要成员。主编了《今日高血压》、《中国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标准手册》、《高血压治疗学》,参编了《实用高血压》《七年制内科学》高血压部分等。
展开-
冠心病的人能吃银丹心脑通吗
冠心病患者能否服用银丹心脑通不能一概而论,需综合药物成分及作用机制、个体差异、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考量,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结合患者具体病情、身体状况等综合判断,医生会权衡其获益与潜在风险给出建议,因银丹心脑通可改善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但不同患者情况差异大,如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需谨慎,老年、女性患者及有不良生活方式者用药也有不同需考量。 从药物成分及作用机制角度 银丹心脑通主要成分包含银杏叶、丹参、灯盏细辛、三七、山楂等多种中药成分。其作用机制涉及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调节血脂、抗血小板聚集等。对于冠心病患者,若存在气滞血瘀兼痰阻证等情况,银丹心脑通可能发挥一定益处。然而,不同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基础疾病等差异较大。例如,对于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使用银丹心脑通需格外谨慎,因为药物代谢可能受到影响,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从个体差异角度 年龄不同的冠心病患者对银丹心脑通的耐受性可能不同。老年冠心病患者各脏器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使用银丹心脑通时更要密切监测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女性冠心病患者在用药时也需关注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等情况,若同时服用其他药物,需评估银丹心脑通与之合用是否会产生不良相互作用。从生活方式角度,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吸烟、酗酒的冠心病患者,在服用银丹心脑通的同时,若不纠正不良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效果可能受限,因为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冠心病病情进展。 总之,冠心病患者能否服用银丹心脑通不能一概而论,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结合患者具体病情、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医生会权衡使用银丹心脑通的获益与潜在风险后给出合适建议。
2025-11-07 11:54:57 -
动脉粥样硬化指数2.75属于正常范围吗
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为2.75时数值处相对正常范围区间但不能仅据此排除风险需结合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等多项血脂指标及个体基础病史生活方式综合评估有基础病史人群更需加强监测与健康管理。 一、动脉粥样硬化指数的计算与正常范围界定 动脉粥样硬化指数的计算公式为: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通常认为其正常范围应小于4。当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为2.75时,从数值上看低于4,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二、仅依据该指数需综合考量的因素 1.单项指标局限性:动脉粥样硬化指数2.75虽在数值上符合相对较低范围,但不能仅以此判定完全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还需结合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具体数值综合评估。例如,若总胆固醇显著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偏低,即便指数为2.75,仍可能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潜在风险。 2.不同人群差异 有基础病史人群:如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即使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为2.75,由于基础疾病影响,血管内皮功能等可能已受一定损害,需更密切监测血脂及血管状况,因为基础病史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可能性。 一般健康人群:若为无特殊基础病史的一般人群,动脉粥样硬化指数2.75处于相对较好的数值范围,但仍需关注生活方式对血脂的影响,如饮食、运动等,以维持良好的血脂代谢状态,进一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风险。 三、总结 动脉粥样硬化指数2.75在数值上处于相对正常范围区间,但不能仅据此完全排除动脉粥样硬化风险,需结合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多项血脂指标及个体的基础病史、生活方式等综合评估动脉粥样硬化状况,对于有基础病史人群更需加强监测与健康管理。
2025-11-07 11:54:04 -
动脉硬化检测是查什么的
动脉硬化检测包含动脉硬度评估以脉搏波传导速度为指标动脉弹性下降PWV升高提示动脉硬化加重及心血管事件风险,血管内皮功能评估通过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FMD值反映,动脉硬化风险时FMD值降低,斑块检测用超声观察动脉壁内斑块及性质,有高血压高血脂病史人群斑块形成风险更高。 一、动脉硬度检测 动脉硬化检测首先会涉及动脉硬度的评估,常用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作为指标。脉搏波传导速度反映了动脉壁的弹性,动脉弹性下降时PWV会升高,这提示动脉硬化程度加重。例如,研究表明,PWV值越高,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可能越高,通过检测PWV能了解动脉整体的弹性状态,不同年龄人群正常范围不同,一般随着年龄增长PWV有升高趋势,老年人通常PWV值相对较高。 二、血管内皮功能评估 血管内皮功能也是动脉硬化检测的重要方面。可以通过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FMD)来评估,FMD反映了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状态。正常情况下,内皮细胞能释放一氧化氮等物质使血管扩张,当存在动脉硬化风险时,内皮功能会受损,FMD值会降低。不同性别在血管内皮功能上可能有差异,一般女性在某些生理阶段内皮功能相对较好,但随着年龄增长及不良生活方式影响,男女内皮功能都会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三、斑块检测 动脉硬化检测还包括动脉内斑块的检测,常用超声检查。通过超声可以观察动脉壁内是否有斑块形成,以及斑块的性质(如稳定斑块或易损斑块)。易损斑块容易破裂引发血栓,导致心血管事件。有高血压、高血脂病史的人群斑块形成风险更高,需要定期检测斑块情况来评估动脉硬化相关风险,不同病史人群斑块形成的概率和特点不同,比如长期高血脂患者更易在动脉壁沉积脂质形成斑块。
2025-11-07 11:53:03 -
胸口正中间是什么部位
胸骨后面是纵隔,内有心脏、食管、气管、胸腺等重要器官,这些器官的功能对于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胸口正中间的部位是胸骨,胸骨后面是纵隔,纵隔内有心脏、食管、气管、胸腺等重要器官。 1.胸骨 胸骨是胸腔中一块上宽下窄、前凸后凹的扁骨,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分。胸骨柄上缘中部微凹,叫颈静脉切迹,其两侧有锁骨切迹。胸骨体扁而长,两侧有第2~7肋软骨相连接的肋切迹。胸骨体和胸骨柄相接的地方,形成略微向前突出的角,叫胸骨角,胸骨角两侧分别与左右第2肋软骨连接,这是临床上计数肋骨的重要标志。胸骨体的侧缘有第4~7肋软骨形成的肋切迹。 胸骨的作用主要有保护心脏、肺部等胸腔内器官,参与呼吸运动,以及维持胸部的外形等。 2.纵隔 纵隔是左右纵隔胸膜之间的所有组织、器官和结缔组织的总称。纵隔的前界为胸骨,后界为脊柱胸段,两侧为纵隔胸膜,上界为胸廓上口,下界为膈。纵隔内有心脏、食管、气管、胸腺、神经及淋巴管等组织,并且是这些组织器官的所在部位。 3.重要器官 心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纵隔内。心脏的主要功能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把血液运行至身体各个部分。 食管:是消化管道的一部分,连接咽和胃,食管的主要功能是输送食物进入胃部。 气管:是呼吸管道的一部分,连接喉和肺,气管的主要功能是输送气体进入肺部进行气体交换。 胸腺: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位于胸骨柄后方,胸腔纵隔上部。胸腺的主要功能是培育、选择和向T细胞分化。 总之,胸口正中间的胸骨后面是纵隔,纵隔内有心脏、食管、气管、胸腺等重要器官。这些器官的功能对于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2025-11-07 11:51:58 -
心梗发病时怎么自救
心梗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活动休息,尽快呼叫急救,有药物可按说明书服用,保持呼吸通畅,出现心脏骤停要准备心肺复苏,不同人群有相应注意要点。 呼叫急救 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如我国的120。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要保持冷静,尽量让周围人知晓自己的状况。对于特殊人群,比如孕妇,心梗发作时情况更危急,需更快呼叫急救并确保周围环境安全;有基础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患者,更要及时让急救人员了解病史,以便采取针对性急救措施。 服用药物(若有) 如果患者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等药物,可按说明书服用。硝酸甘油能扩张冠状动脉血管,增加心肌供血。但要注意药物保存情况等,确保其有效性。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一般不会有此类常规预防心梗药物随身携带情况,若出现疑似心梗表现需尽快送医由专业人员处理;有用药禁忌证者需特别谨慎,严格遵循医生指导情况使用。 保持呼吸通畅 让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头部略抬高,解开领口、腰带等束缚胸部及颈部衣物,以保持呼吸通畅。对于老年人等身体机能相对较弱者,更要注意及时调整体位确保呼吸顺畅;有肥胖等情况者,解开衣物更有助于呼吸,减少因呼吸不畅加重心脏负担的可能。 心肺复苏准备(若出现心脏骤停) 如果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等情况,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按压部位为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频率至少100-120次/分钟,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但这一操作需专业培训者规范进行,非专业人员在等待急救时可先进行胸外按压,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心肺复苏操作要点不同,儿童是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一横指处,按压频率等也有相应标准,需依据儿童特点正确操作。
2025-11-07 11:49: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