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宁玲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高血压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孙宁玲,1975年毕业于天津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1991年至1993年在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高血压研究中心进修学习。1977年至今在人民医院心内科工作,目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心血管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2000年以来曾多次组织及承担国家教委基金课题,牵头完成了十五医学攻关子课题、星火计划、国家11.5支撑计划子课题以及863高科技的项目等多项重大国家课题,主持完成了北京大学211工程、985项目、卫生部基金、首都医学发展基金等多项课题。目前是国家十二五课题的主要负责人,同时主持多项高血压及相关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是中国高血压指南制定专家组的主要成员。主编了《今日高血压》、《中国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标准手册》、《高血压治疗学》,参编了《实用高血压》《七年制内科学》高血压部分等。

展开
个人擅长
高血压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展开
  • 冠心病患者应选择何种饮食

    冠心病患者饮食需优先选择升糖指数低的复杂碳水化合物,限制动物脂肪及含反式脂肪酸食物摄入、增加不饱和脂肪酸,优选瘦肉、鱼类等优质蛋白质,摄取具抗氧化等作用的维生素及调节心肌等的矿物质,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每日钠盐摄入少于5克并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总热量,老年者注重易消化营养,女性依自身调整,合并糖尿病者严格控碳水血糖,合并肾功能不全者按肾功调蛋白摄入。 一、碳水化合物摄入 冠心病患者应优先选择复杂碳水化合物,如全谷物(全麦面包、燕麦等),其升糖指数相对较低,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研究表明,长期摄入低升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饮食可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代谢指标,减少血糖波动对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影响。 二、脂肪摄入调控 限制饱和脂肪酸与反式脂肪酸:应减少动物脂肪(如肥肉、黄油)及含反式脂肪酸食物(部分油炸食品、加工糕点)的摄入,这类脂肪会升高胆固醇水平,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增加不饱和脂肪酸:适量摄入不饱和脂肪酸,其中Omega-3脂肪酸具有抗炎、改善血脂等益处,深海鱼类(如三文鱼、沙丁鱼)富含Omega-3,可适当增加食用频次。 三、优质蛋白质选择 优选优质蛋白质来源,如瘦肉(去皮禽肉、瘦牛肉)、鱼类、豆类、低脂乳制品等。这类蛋白质易被人体吸收,且对心血管负担较小,有助于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同时避免过多动物蛋白中饱和脂肪酸的不良影响。 四、维生素与矿物质摄取 维生素:维生素C(柑橘类、草莓等)、维生素E(坚果)等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保护心血管内皮细胞;B族维生素(全麦食品、绿叶蔬菜等)参与能量代谢,对心脏正常功能维持有重要意义。 矿物质:钾(香蕉、菠菜等)有助于调节心肌收缩和舒张,维持电解质平衡;镁(绿叶蔬菜、全麦食品)可参与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对心脏节律稳定起作用。 五、膳食纤维摄入 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膳食纤维能帮助降低胆固醇,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而便秘会增加心脏负担,研究显示高纤维饮食可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脂和肠道健康。 六、钠盐与总热量控制 钠盐:每日钠盐摄入应少于5克,过多钠盐会导致水钠潴留,升高血压,加重心脏负担。 总热量: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活动量等调整总热量,避免超重或肥胖,因为肥胖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通过合理控制总热量可维持健康体重,减轻心脏负荷。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冠心病患者:消化功能可能减弱,饮食应注重易消化,可适当增加流质或半流质且富含营养的食物,如低脂牛奶、蔬菜粥等,保证营养摄入的同时减轻消化负担。 女性冠心病患者:需考虑激素等因素影响,整体遵循上述饮食原则,同时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当调整食物种类及摄入量。 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在碳水化合物选择上更严格控制血糖反应,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如部分低糖水果搭配全谷物等,以平稳控制血糖,降低对心血管的不良影响。 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蛋白质摄入需根据肾功能调整,可能需要限制优质蛋白质摄入量但保证基本需求,避免加重肾脏负担的同时满足机体对蛋白质的必要需求。

    2025-11-03 13:57:31
  • 低血压饮食

    提升低血压可从多方面入手,包括适当增加钠盐摄入、保证蛋白质摄入、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适当增加液体摄入以及避免过度节食,不同人群需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调整相关饮食摄入以稳定血压。 一、增加钠盐摄入 :对于低血压患者,适当增加钠盐摄入是提升血压的简单有效方法。正常成人每天钠的适宜摄入量约为2-5克(以氯化钠计约5-12克),通过增加含钠食物的摄入,如咸菜、咸鱼等,但需注意有高血压等其他基础疾病的人群要谨慎调整,避免因钠盐摄入过多引发血压异常波动。一般来说,轻度低血压患者可尝试每天比正常饮食多摄入2-3克钠盐,观察血压变化情况。 二、保证蛋白质摄入 :蛋白质是身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充足的蛋白质摄入有助于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对血压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以选择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及豆制品等。例如,每100克瘦肉中约含有20克左右的蛋白质,每周可适当摄入2-3次鱼类,每次100-150克。对于儿童低血压患者,要保证其蛋白质摄入满足生长发育需求,一般1-3岁儿童每天蛋白质摄入量约为18-25克,4-6岁约为25-30克等,可通过鸡蛋、牛奶等食物来补充。 三、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 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B族等对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有一定益处。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柑橘、草莓、猕猴桃等,每100克猕猴桃中维生素C含量可达62毫克左右;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有全麦面包、糙米、瘦肉等。不同年龄段人群对维生素的需求不同,老年人由于胃肠功能等变化,更要注意保证各类维生素的摄入,可通过多样化饮食来获取。 矿物质:铁、铜、锌等矿物质也与血压调节有关。含铁丰富的食物有动物肝脏、菠菜等,每100克动物肝脏中铁含量较高;含铜丰富的食物有坚果、虾等;含锌丰富的食物有牡蛎、瘦肉等。以孕妇低血压为例,要保证足够的矿物质摄入以满足自身和胎儿需求,应多吃上述富含矿物质的食物,但需注意食物搭配和个体差异。 四、适当增加液体摄入 :充足的液体摄入有助于维持血容量,从而对血压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一般建议每天饮用1500-2000毫升的液体,包括白开水、淡茶水等。但对于心肾功能不全的低血压患者,要控制液体摄入量,避免加重心肾负担。例如,心功能不全患者每天液体摄入量一般控制在1500毫升以内,需根据具体心功能情况由医生指导调整。儿童低血压患者也要保证足够液体摄入,根据年龄不同,每天液体摄入量在600-1500毫升不等,要注意少量多次饮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引起不适。 五、避免过度节食 :过度节食会导致身体营养摄入不足,尤其是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缺乏,进而可能引发低血压。对于正在减肥的人群,要注意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养均衡,不能为了减肥而过度节食。可以选择低热量但营养丰富的食物,如蔬菜、水果、低脂奶制品等,在保证摄入足够营养的前提下控制体重。对于青少年低血压患者,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更不能过度节食,要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以支持身体正常生长和维持血压稳定。

    2025-11-03 13:56:40
  • 主动脉夹层分型有哪些

    主动脉夹层主要有DeBakey分型和Stanford分型,DeBakey分型包括Ⅰ型(内膜破口在升主动脉,累及多段主动脉)、Ⅱ型(内膜破口在升主动脉,局限于升主动脉)、Ⅲ型(内膜破口在降主动脉峡部,局限于胸降主动脉为Ⅲa型,延伸至腹主动脉为Ⅲb型);Stanford分型中A型累及升主动脉(含DeBakeyⅠ型和Ⅱ型)、病情凶险需尽快手术,B型内膜破口在降主动脉峡部且未累及升主动脉(对应DeBakeyⅢ型),分型对判断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至关重要,不同分型在多方面有差异,临床会结合个体情况选治疗策略。 一、DeBakey分型 Ⅰ型:内膜破口位于升主动脉,夹层累及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甚至腹主动脉等多段主动脉。其特点是病变范围广泛,可累及整个胸主动脉甚至延伸至腹主动脉,约占所有主动脉夹层的半数左右。这种分型强调了病变累及的主动脉节段范围较大,在临床治疗决策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广泛的病变范围可能影响手术方式的选择等。 Ⅱ型:内膜破口位于升主动脉,夹层仅局限于升主动脉。病变范围相对较局限,主要集中在升主动脉区域。与Ⅰ型相比,Ⅱ型的病变范围没有累及主动脉弓及更远端的主动脉,在治疗上相对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 Ⅲ型:内膜破口位于降主动脉峡部,夹层局限于胸主动脉降部(Ⅲa型)或延伸至腹主动脉(Ⅲb型)。Ⅲa型主要累及胸降主动脉,Ⅲb型则在Ⅲa型的基础上累及腹主动脉。这种分型有助于判断病变的累及范围,对于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有重要指导作用,比如对于局限于胸降主动脉的Ⅲa型可能有不同的治疗策略,而累及腹主动脉的Ⅲb型治疗上会更加复杂。 二、Stanford分型 A型:无论内膜破口位于何处,只要夹层累及升主动脉,都属于StanfordA型。包括DeBakeyⅠ型和Ⅱ型。这类夹层病情通常较为凶险,因为升主动脉是心脏射血的重要通道,夹层累及升主动脉可能会迅速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包填塞等,需要尽快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等干预措施。 B型:内膜破口位于降主动脉峡部,且夹层未累及升主动脉,属于StanfordB型。主要对应DeBakeyⅢ型。B型主动脉夹层相对A型来说病情进展可能相对较缓,但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治疗,部分患者可以选择内科保守治疗等,但如果出现并发症等情况也需要及时干预。 主动脉夹层的分型对于临床医生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制定治疗方案以及预后评估等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分型的主动脉夹层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医生会根据具体的分型来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比如A型主动脉夹层多需外科手术,而B型主动脉夹层部分可先尝试内科保守治疗等。在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中,主动脉夹层的发生和分型可能有不同的特点,但分型本身主要是基于主动脉病变累及的解剖节段来划分的,对于不同人群的具体处理会结合其个体情况综合考虑,例如对于老年患者可能在治疗中需要更加关注心肺功能等基础情况对手术或其他治疗的耐受性等。

    2025-11-03 13:56:18
  • 心梗到底是怎么回事

    急性心肌梗死是因冠状动脉急性持续缺血缺氧致心肌细胞坏死的心血管急症,发病机制是在冠状动脉已有基础病变时因诱因促斑块破裂形成血栓阻塞血管致心肌坏死,危险因素有不可控的年龄性别家族遗传及可控的心血管疾病相关和生活方式相关因素,症状有典型的胸骨后压榨闷痛等及非典型的上腹部等疼痛,诊断可通过心电图、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冠脉造影,特殊人群中老年人症状可能不典型需关注非典型表现,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血糖警惕发病,女性特殊阶段要注意监测指标和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一、心梗的定义 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是因冠状动脉发生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导致心肌细胞坏死的心血管急症。冠状动脉负责为心肌提供血液和氧气,当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发血栓形成,阻塞冠状动脉时,相应心肌区域就会因缺血而坏死。 二、发病机制 正常情况下,冠状动脉通过持续供血维持心肌代谢。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会在局部聚集形成血栓,完全阻塞血管,使得心肌细胞无法获得血液和氧气供应,进而发生坏死。这一过程通常在冠状动脉已有基础病变(如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因某些诱因(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寒冷刺激等)促使斑块破裂而触发。 三、危险因素 1.不可控因素:年龄(随年龄增长发病风险增加)、性别(男性发病风险相对高于女性)、家族遗传(有心肌梗死家族史者患病风险升高)。 2.可控因素: 心血管疾病相关:高血压可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会促进斑块形成;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状态易导致血管病变。 生活方式相关: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降低血氧含量;肥胖者体内代谢紊乱,易引发高血脂、高血压等问题;长期缺乏运动使身体代谢能力下降,增加患病风险。 四、症状表现 1.典型症状:胸骨后出现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颈部、下颌等部位,常伴有胸闷、憋气、大汗淋漓、恶心呕吐等表现,症状持续时间多超过30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无法缓解。 2.非典型症状:部分患者症状不典型,可能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牙痛、咽痛等,易被忽视,尤其常见于糖尿病患者、老年人等群体,需提高警惕。 五、诊断方法 1.心电图检查:发病早期心电图可出现ST段抬高或压低、T波倒置等特征性改变,有助于初步判断心肌缺血情况。 2.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肌钙蛋白是诊断心梗的重要指标,发病后数小时内即可升高,其升高程度与心肌坏死范围相关。 3.冠脉造影:是诊断心梗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冠状动脉是否存在狭窄、闭塞及病变部位,还能为后续治疗(如介入治疗)提供依据。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对疼痛的感知可能不敏感,心梗症状可能不典型,需密切关注其胸闷、气短等非典型表现,及时就医排查。 2.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易导致血管病变,发病时症状可能被高血糖相关表现掩盖,更应严格控制血糖,警惕心梗发生。 3.女性:女性心梗发病年龄相对较晚,但孕期、围绝经期等特殊阶段激素变化可能影响心血管系统,需注意监测血压、血脂等指标,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2025-11-03 13:55:25
  • 高血压100正常吗

    血压正常范围需区分收缩压与舒张压,成年人收缩压100mmHg属正常,舒张压100mmHg属2级高血压会增加器官负担,需调整生活方式,老年人及有基础病史者情况特殊,儿童舒张压100mmHg异常需及时就医查病因。 一、血压的正常范围界定 正常血压的收缩压(高压)一般在90-139mmHg之间,舒张压(低压)在60-89mmHg之间,单纯说100是不明确的,需要区分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如果是收缩压100mmHg,这是在正常范围之内的;如果是舒张压100mmHg,那就属于异常情况了,已经达到了2级高血压的范围(舒张压在90-99mmHg之间为2级高血压)。 二、不同情况的具体分析 (一)成年人收缩压100mmHg 对于成年人来说,收缩压100mmHg是正常的。从年龄角度看,不同年龄段的血压正常范围基本一致,但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等会发生变化,不过100mmHg的收缩压在成年人中处于正常区间,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只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来维持血压稳定即可。从生活方式方面,要保持合理的饮食,减少高盐、高脂食物的摄入,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度进行体育锻炼等。 (二)成年人舒张压100mmHg 1.健康影响:舒张压100mmHg已经属于高血压范畴,长期处于这种情况会增加心脏、脑血管等器官的负担。心脏需要更大的压力来泵血,长期下去可能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脑血管长期承受较高压力,容易引发脑出血、脑梗死等脑血管疾病。 2.生活方式调整:需要立即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天钠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g以下。同时要增加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还要控制体重,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18.5-23.9kg/m2之间。 3.特殊人群情况 老年人:老年人本身血管弹性差,舒张压100mmHg时更要谨慎处理。一方面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另一方面在生活方式调整的基础上,用药要更加谨慎,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因为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可能与年轻人不同,要避免血压下降过快过低而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灌注不足。 有基础病史人群:如果本身有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舒张压100mmHg会加重这些疾病的病情。对于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和高血糖的双重影响会加速血管病变的进展;对于冠心病患者,会增加心肌缺血、心绞痛等发作的风险。这类人群需要更严格地控制血压,在生活方式调整的同时,尽快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降压治疗,并且要兼顾基础疾病的治疗,比如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血糖等。 三、儿童血压情况 儿童的血压正常范围与成年人不同,儿童血压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一般来说,年龄越小,血压越低。如果是儿童舒张压100mmHg,那肯定是异常的,可能是某些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等情况,需要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查找病因,因为儿童高血压的病因可能与先天性疾病等有关,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处理,不能像成年人一样简单看待,要根据儿童的具体年龄、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分析。

    2025-11-03 13:54:4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