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宁玲,1975年毕业于天津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1991年至1993年在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高血压研究中心进修学习。1977年至今在人民医院心内科工作,目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心血管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2000年以来曾多次组织及承担国家教委基金课题,牵头完成了十五医学攻关子课题、星火计划、国家11.5支撑计划子课题以及863高科技的项目等多项重大国家课题,主持完成了北京大学211工程、985项目、卫生部基金、首都医学发展基金等多项课题。目前是国家十二五课题的主要负责人,同时主持多项高血压及相关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是中国高血压指南制定专家组的主要成员。主编了《今日高血压》、《中国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标准手册》、《高血压治疗学》,参编了《实用高血压》《七年制内科学》高血压部分等。
展开-
心率不齐怎么调养
调养心率不齐需要综合考虑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心理状态等多个方面,包括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低盐低脂饮食、减轻压力、保持良好心态、定期体检、避免诱因等,严重的心率不齐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或其他治疗方法,调养前最好咨询医生。 1.生活方式调整: 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适度运动: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但应避免剧烈运动。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增加心脏负担,应尽量避免。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 2.饮食习惯: 低盐饮食:减少盐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担。 低脂饮食:选择低脂肪、高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 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饮用咖啡、浓茶、辛辣食物等,以免刺激心脏。 3.心理调节: 减轻压力:通过冥想、深呼吸、放松训练等方法减轻压力。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紧张和情绪波动。 4.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心率不齐问题。 对于有心脏疾病史或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应更加关注心脏健康,定期进行体检和咨询。 5.避免诱因: 避免使用可能导致心率不齐的药物,如某些抗生素、抗抑郁药等。 避免过度暴露在电磁辐射、高温、寒冷等环境中。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严重的心率不齐,如频繁发作的室性心律失常、心动过缓等,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或其他治疗方法。在调养心率不齐的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自身症状的变化,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此外,不同人群的调养方法可能有所不同,如孕妇、老年人、患有其他疾病的人群等。因此,在进行调养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制定个性化的调养方案。
2025-11-03 10:58:34 -
冠心病是什么意思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血管腔狭窄阻塞引发心肌缺血缺氧坏死,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涉及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基础疾病,临床表现有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性胸痛等及急性心肌梗死持续剧烈胸痛等,诊断方法包括心电图、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因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病变,致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进而引发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心脏病。 病因与危险因素 基本病因: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脂质沉积在冠状动脉内壁形成斑块,逐渐使血管腔变窄。 危险因素 年龄性别:一般4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增高,男性发病率通常高于女性,绝经后女性风险趋近于男性。 生活方式: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增加患病风险;缺乏运动、肥胖等会通过影响血脂、血压等加重冠状动脉病变。 基础疾病: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壁,促进粥样硬化形成;高血脂(如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会使脂质易沉积于冠状动脉;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谢异常易导致血管病变。 临床表现 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性胸痛,多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饱食等情况下诱发,疼痛部位多在胸骨后,可放射至心前区、左肩等,休息或含服硝酸酯类药物后可缓解。 急性心肌梗死:出现持续剧烈胸痛,休息或服用硝酸酯类药物无法缓解,常伴有大汗、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胸痛,以其他症状起病。 诊断方法 心电图:发作时可出现ST段压低、T波倒置等改变,缓解期可能无异常,动态心电图可捕捉发作时心电变化。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如肌钙蛋白等升高,提示心肌坏死。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部位。
2025-11-03 10:57:49 -
胸疼是怎么回事啊男
男性胸部疼痛可能由胸壁疾病、肺部疾病、心脏疾病及其他原因引起,如肋软骨炎、带状疱疹、胸壁外伤、肺炎、胸膜炎、气胸、心绞痛、心肌梗死、男性乳房发育症、肝炎、肝癌、外伤等。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同时,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刺激胸部。 1.胸壁疾病: 肋软骨炎:肋软骨处可有肿胀隆起、疼痛剧烈,有时可向肩部或背部放射,深呼吸、咳嗽或活动患侧上肢时疼痛加剧,有时甚至不能举臂。 带状疱疹:沿胸部肋间神经分布,出现疱疹,而后疼痛加剧,多数患者疼痛可在皮疹消退后数年内消失。 胸壁外伤:胸部受到直接或间接暴力撞击,可能导致胸壁肌肉、骨骼及软组织损伤,引起疼痛。 2.肺部疾病: 肺炎:可有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同时可伴有胸部疼痛。 胸膜炎:常因深呼吸或咳嗽而加重,可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气胸:突发的胸痛,伴有呼吸困难、刺激性咳嗽等症状。 3.心脏疾病: 心绞痛:多在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后发作,疼痛位于胸骨后,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持续数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心肌梗死:疼痛更为剧烈,持续时间更长,伴有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4.其他原因: 男性乳房发育症:可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乳房增大、疼痛,多见于青春期及老年男性。 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癌等,可引起右上腹疼痛,有时可放射至肩部。 外伤:胸部受到外力撞击或挤压,也可导致疼痛。 如果男性出现胸部疼痛,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胸部X线、CT、心电图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在就诊前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避免按压、刺激胸部,以免加重疼痛。
2025-11-03 10:56:52 -
喝醋能降血压吗
现有科学证据显示喝醋无明确降血压作用,高血压患者不能以喝醋替代正规医疗治疗,特殊人群中高血压患者需遵正规治疗,胃肠功能不佳者过量喝醋刺激胃肠且不能靠喝醋降压,儿童高血压少见需专业医生正规评估治疗不能用喝醋处理。 一、现有科学证据表明喝醋无明确降血压作用 目前众多科学研究并未发现喝醋能够直接降低血压的可靠证据。从循证医学角度,尚无足够的临床试验或大规模观察性研究证实醋中的有效成分(如醋酸等)能对血压产生显著的降低效果。例如,部分小规模的人体试验显示,短期内饮用醋对血压的影响不具有一致性且未达到临床意义上的降压效果,无法作为降压的有效干预手段。 二、高血压患者需遵循正规医疗治疗 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不能将喝醋作为替代正规降压治疗的方法。高血压的规范管理需要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及必要时的药物治疗等来控制血压。正规的降压治疗包括遵循医生开具的降压药物方案等,而喝醋无法替代这些科学、规范的降压措施。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高血压患者:不应因喝醋存在误解而忽视正规治疗,需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治疗计划进行,喝醋不能替代降压药物或正规的治疗方案,否则可能延误血压控制,引发心脑血管等并发症风险。 2.胃肠功能不佳人群:过量饮用醋可能刺激胃肠道,导致胃酸分泌过多等问题,这类人群更不应寄希望于喝醋降血压,而应关注自身胃肠健康,在血压管理上遵循专业医疗建议。 3.儿童等特殊人群:低龄儿童消化系统等发育尚未成熟,喝醋可能对其胃肠道造成不良影响,且儿童高血压相对少见,若有相关情况需由专业医生进行正规评估和治疗,绝不能通过喝醋来处理血压问题。
2025-11-03 10:55:40 -
高血压食疗方
富含钾元素的香蕉、菠菜有助调节血压,低钠的芹菜可从源头上控血压升高风险,富含膳食纤维的燕麦能通过维持体重稳定辅助控压,老年患者食疗重食材易消化性,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需在血糖平稳时少量食高钾低糖的香蕉,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需遵医嘱选食疗方案。 一、富含钾元素的食疗食材及科学依据 钾能促进钠的排泄,对调节血压有帮助。香蕉每100克含钾约256毫克,研究显示适当摄入钾可通过促进钠排出起到辅助降压作用(参考相关高血压饮食研究);菠菜每100克含钾约311毫克,其丰富的钾元素能助力缓解高血压状态,日常可将菠菜清炒或做汤食用。 二、低钠食材的食疗应用及原理 芹菜是低钠典型食材,其中的芹菜素等成分具降压功效,可制作芹菜汁饮用,因高钠饮食是引发高血压的重要因素,减少钠摄入能从源头上控制血压升高风险,日常可常食清炒芹菜或芹菜凉拌菜。 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疗选择与作用 燕麦富含膳食纤维,每100克含膳食纤维约10.6克,其含有的β-葡聚糖等成分可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帮助控制体重,而肥胖是高血压危险因素之一,适量食用燕麦煮成的软烂粥品,能通过维持体重稳定辅助血压控制。 四、特殊人群食疗注意事项 老年高血压患者:食疗时需注重食材易消化性,如燕麦宜煮成软烂粥品,避免增加胃肠负担,保证营养吸收同时利于血压控制。 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选择食疗方要关注食材升糖指数,香蕉虽含钾但升糖指数较高,需在血糖控制平稳时少量食用,遵循低糖高钾搭配原则,兼顾血压与血糖稳定。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选食疗方案,避免食用可能影响胎儿的食材,确保食疗安全有效,严格遵循专业医疗建议进行饮食调整。
2025-11-03 10:55: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