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宁玲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高血压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孙宁玲,1975年毕业于天津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1991年至1993年在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高血压研究中心进修学习。1977年至今在人民医院心内科工作,目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心血管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2000年以来曾多次组织及承担国家教委基金课题,牵头完成了十五医学攻关子课题、星火计划、国家11.5支撑计划子课题以及863高科技的项目等多项重大国家课题,主持完成了北京大学211工程、985项目、卫生部基金、首都医学发展基金等多项课题。目前是国家十二五课题的主要负责人,同时主持多项高血压及相关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是中国高血压指南制定专家组的主要成员。主编了《今日高血压》、《中国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标准手册》、《高血压治疗学》,参编了《实用高血压》《七年制内科学》高血压部分等。

展开
个人擅长
高血压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展开
  • 做心电图挂哪个科室

    心电图检查可挂内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急诊科、体检中心,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进行心电图检查有相应注意事项,如儿童需安抚情绪,老年人要注意环境安全及结合多种因素判断结果,孕妇要告知怀孕情况。 一、内科 1.心血管内科:当怀疑心脏本身存在问题,如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病等情况时,通常需要挂心血管内科进行心电图检查。因为心血管内科主要专注于心脏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心电图是评估心脏电活动的重要手段,能帮助医生判断心脏是否存在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例如,对于有胸痛、心悸等疑似心脏疾病症状的患者,心血管内科医生会首先安排心电图检查来辅助诊断病情。 2.呼吸内科:某些情况下,呼吸系统疾病也可能影响心脏的电活动,导致心电图出现异常改变。当患者因咳嗽、气喘等呼吸系统症状就诊,医生怀疑可能存在呼吸系统疾病同时合并心脏电活动异常时,会建议挂呼吸内科进行心电图检查。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严重时可能出现右心负荷加重等情况,通过心电图可以辅助评估心脏状况。 二、急诊科 如果患者出现突然的胸痛、胸闷、晕厥等紧急情况,怀疑可能是心脏相关的急症,如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等,应立即前往急诊科就诊,此时需要进行心电图检查来快速判断病情,因为急诊科能够快速对患者进行急救处理,心电图在急诊中可用于初步筛查心脏急症。 三、体检中心 健康体检时,如果想了解心脏的基本电活动情况,可前往体检中心进行心电图检查。一般单位组织的常规体检或者个人主动进行的健康体检中,心电图都是常见的检查项目之一,通过体检中心进行心电图检查可以方便地了解自身心脏的基础状况。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进行心电图检查时,要尽量安抚其情绪,避免因哭闹导致电极接触不良等情况影响检查结果。因为儿童配合度可能较差,所以需要家长在检查前做好安抚工作,确保心电图检查顺利进行。 老年人:老年人进行心电图检查时,要注意检查环境的舒适和安全,避免因老年人行动不便发生摔倒等意外。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心电图检查结果需要结合其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医生在解读老年人心电图时要充分考虑其年龄相关的心脏生理变化等因素。 孕妇:孕妇进行心电图检查一般无特殊禁忌,但要告知医生怀孕的情况,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电极放置位置等,以确保检查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2025-11-03 12:34:04
  • 三尖瓣关闭不全 的就医指征是什么

    三尖瓣关闭不全时不同人群会出现呼吸困难、乏力疲倦、水肿、腹胀食欲减退、心悸等症状,若出现这些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如各年龄段活动后呼吸困难加重、无故乏力疲倦难缓解、出现下肢等部位水肿、不明原因腹胀食欲减退、经常心悸等情况都应就医排查三尖瓣关闭不全。 一、出现呼吸困难时需就医 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尤其是活动后呼吸困难加重。这是因为心脏功能受影响,肺循环淤血,影响气体交换。对于各年龄段人群,若在日常活动中较以往更容易出现气短、呼吸费力的情况,就应考虑就医评估是否存在三尖瓣关闭不全相关问题。比如儿童若在玩耍后比以前更易喘气、不能像往常一样持续玩耍,成人在快走一段路后就明显气短,都需要及时就医。 二、出现乏力、疲倦时需就医 患者会感觉全身乏力、疲倦,这是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身体各组织器官供血不足所致。无论哪个年龄段,若近期无故出现比平时容易疲劳,休息后也难以缓解的情况,可能与三尖瓣关闭不全有关,需就医检查。例如老年患者原本身体尚可,近期却经常感觉没力气,连简单的家务都难以完成,就应考虑就医排查。 三、出现水肿时需就医 水肿表现及原因:三尖瓣关闭不全可能导致体循环淤血,从而引起水肿,常见于下肢,严重时可蔓延至全身。对于不同人群,水肿的表现有所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下肢脚踝等部位按压有凹陷且不易恢复;成人可能先出现双下肢傍晚时水肿明显,晨起稍有减轻等情况。若发现自身或他人有此类水肿情况,应及时就医。比如女性患者发现自己穿鞋子比以往紧了,且下肢水肿情况持续存在,就需要就医检查是否存在三尖瓣关闭不全相关问题。 四、出现腹胀、食欲减退时需就医 因为体循环淤血会影响胃肠道的血液供应,导致胃肠道淤血、功能紊乱,患者出现腹胀、食欲减退等症状。各年龄段人群若出现不明原因的腹胀、不想吃饭,且持续时间较长时,需考虑就医。例如老年患者长期有腹胀、吃饭少的情况,经消化科检查未发现明显胃肠道疾病时,就应考虑心脏方面的问题,排查三尖瓣关闭不全。 五、出现心悸时需就医 心脏节律可能受到影响,患者会感觉心悸,即自己能感觉到心脏跳动异常。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若经常出现心慌、心跳不规则等心悸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三尖瓣关闭不全等心脏疾病。比如年轻女性在无明显诱因下频繁出现心悸,就需要进行心脏相关检查,看是否与三尖瓣关闭不全有关。

    2025-11-03 12:33:11
  • 做四维宝宝心脏有强光点正常吗

    四维超声发现宝宝心脏有强光点多数正常,若单纯强光点且不合并其他异常,染色体异常风险低,建议做染色体核型分析等排查;若合并其他超声异常,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增加,需进一步检查,还需考虑孕妇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单纯强光点多数预后良好,合并其他异常则需依具体情况评估处理。 一、一般情况 在孕期做四维超声发现胎儿心脏有强光点,多数情况下是正常的。这可能是乳头肌中央矿物质沉积,或者是心室内腱索增厚等原因导致,有研究显示约6%-21%的胎儿会出现这种情况,尤其是孕中期较为常见。 二、进一步评估的情况 1.单纯强光点 如果胎儿只有心脏强光点这一表现,不合并其他超声异常,染色体异常的风险较低。一般建议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等检查来排除染色体疾病。比如21-三体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相关疾病,通过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或者羊水穿刺等检查来排查。 2.合并其他超声异常 当胎儿心脏强光点合并其他超声异常时,比如心脏结构异常、其他部位的超声软指标等,这时候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会增加。需要进一步进行更详细的检查,如胎儿心脏超声心动图等,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情况,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产前诊断,如羊水穿刺等,以明确胎儿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等问题。 三、不同人群因素影响 1.孕妇年龄 孕妇年龄较大时,胎儿出现染色体异常的风险相对较高。若孕妇年龄大于35岁,发现胎儿心脏强光点后,更需要积极进行染色体相关的排查检查。而年轻孕妇出现单纯心脏强光点时,染色体异常风险相对较低,但也不能完全忽视,仍需按照规范进行后续评估。 2.生活方式 孕妇的生活方式一般对胎儿心脏强光点本身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比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能为胎儿提供良好的宫内环境,但对于心脏强光点的处理主要还是依靠医学检查评估。 3.特殊人群(胎儿) 对于胎儿来说,单纯心脏强光点多数预后良好,但需要密切随访观察。如果后续检查排除了染色体异常等严重情况,多数胎儿出生后心脏功能等是正常的。但如果合并有其他异常情况,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可能需要在出生后进一步进行儿科相关检查和评估。 总之,四维超声发现胎儿心脏有强光点多数情况是正常的,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评估,结合孕妇年龄、是否合并其他异常等因素来综合判断胎儿的情况,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检查和处理措施。

    2025-11-03 12:32:37
  • 房间隔缺损的名词解释

    房间隔缺损是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由胚胎期房间隔组织发育异常致左右心房间遗留孔隙分继发孔型和原发孔型等流行病学特点为各年龄均可发病女性多见有家族史或孕期接触致畸因素者风险高临床表现因缺损大小而异诊断靠超声心动图等治疗有介入和手术预后早期治疗者好未及时治者可致严重并发症需综合考虑具体情况循证治疗。 房间隔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指胚胎发育过程中房间隔组织发育异常,从而在左、右心房之间遗留孔隙。正常情况下,胎儿出生后左、右心房之间的房间隔会完全闭合,若未能正常闭合就形成房间隔缺损。 病理分型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这是最常见的类型,缺损位于房间隔中部,由胚胎时期第2房间隔发育不全,导致其不能完全覆盖第1房间隔的卵圆孔所致。 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较少见,缺损位于房间隔下部,常伴有二尖瓣和三尖瓣的畸形。 流行病学特点 年龄与性别:各年龄均可发病,女性相对多见,可能与女性的生理结构及激素等因素有一定关联。 生活方式与病史:在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群中发病风险相对较高,另外,孕妇在孕期接触某些致畸因素,如感染风疹病毒等,也可能增加胎儿患房间隔缺损的几率。 临床表现 症状轻重:缺损较小的房间隔缺损可能长期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缺损较大时,患儿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反复呼吸道感染、活动后气促等表现,随着年龄增长,还可能出现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不同人群表现:儿童患者可能因活动耐力差而影响日常活动;成年患者若未及时治疗,随着年龄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心功能逐渐受损,出现心悸、乏力等症状,对生活质量产生明显影响。 诊断方法 超声心动图:是诊断房间隔缺损的重要手段,可清晰显示缺损的部位、大小及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心电图:可能出现电轴右偏、右心室肥厚等改变,但缺乏特异性。 胸部X线:可见右心房、右心室增大,肺动脉段突出等表现。 治疗原则 介入治疗:对于合适的病例,可通过介入封堵器封堵缺损部位,创伤小,恢复快。 手术治疗:对于缺损较大或不适合介入治疗的患者,需进行外科手术修补缺损。 预后情况 早期治疗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预后较好,可接近正常人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未及时治疗者:可能出现严重的心脏并发症,影响预后,甚至危及生命。 房间隔缺损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025-11-03 12:31:39
  • 什么是心包囊肿

    心包囊肿是较少见的纵隔囊肿,属先天性心包发育异常,病因是胚胎时期原始心包腔分离出孤立腔隙或与淋巴管发育异常有关,病理为单房、含清液等、囊壁薄的囊肿,多附着于心包,右侧心膈角区多见;多数无症状,大囊肿可压迫组织致轻症状;通过胸部X线、CT等诊断,X线示心膈角区阴影,CT示囊液密度;无症状者定期随访,有症状或大囊肿手术切除,预后好。 一、病因病理 病因:是胚胎时期原始心包腔分离出的孤立腔隙发展而来,部分学者认为可能与淋巴管发育异常有关。 病理:囊肿多为单房,内含清液或淡黄色液体,囊壁菲薄,由单层间皮细胞或纤维组织构成。通常附着于心包上,以右侧心膈角区多见,左侧及纵隔其他部位也可发生,但相对少见。 二、临床表现 无症状情况:多数心包囊肿患者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行胸部X线、CT等检查时偶然发现。 有症状情况:当囊肿较大时,可能压迫周围组织产生相应症状,如压迫气管可引起咳嗽、气促,压迫心脏可能出现心悸等,但一般症状较轻微。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差异不大,不过儿童患者由于胸廓等发育特点,囊肿相对更易被发现;有基础心脏疾病病史的患者,囊肿可能加重心脏相关不适。生活方式一般不直接导致心包囊肿,但不健康生活方式可能影响整体健康状况,间接影响对囊肿相关症状的感知等。 三、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表现为心膈角区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的阴影,密度均匀,与心包相连,透视下可见与心缘同步搏动。 胸部CT:能更清晰显示囊肿的位置、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CT值接近水的密度,有助于明确诊断。不同年龄人群的胸部CT表现基本类似,通过CT检查可准确判断囊肿情况,对于生活方式相关因素一般不影响其影像学特征,但生活方式健康的人群可能在整体身体状况评估上更具优势来配合检查等。 四、治疗原则 无症状的心包囊肿:一般无需特殊治疗,但需要定期随访观察,通过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检查,了解囊肿大小变化等情况。对于儿童患者,定期随访尤为重要,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变化;有基础病史的患者,随访时需结合基础病史综合评估。 有症状或囊肿较大的心包囊肿:多采取手术治疗,如囊肿切除术。手术可以完整切除囊肿,解除对周围组织的压迫,预后一般较好。手术方式的选择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如年龄、身体状况等有所不同,儿童患者手术需更加精细操作以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等。

    2025-11-03 12:30:3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