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宁玲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高血压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孙宁玲,1975年毕业于天津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1991年至1993年在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高血压研究中心进修学习。1977年至今在人民医院心内科工作,目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心血管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2000年以来曾多次组织及承担国家教委基金课题,牵头完成了十五医学攻关子课题、星火计划、国家11.5支撑计划子课题以及863高科技的项目等多项重大国家课题,主持完成了北京大学211工程、985项目、卫生部基金、首都医学发展基金等多项课题。目前是国家十二五课题的主要负责人,同时主持多项高血压及相关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是中国高血压指南制定专家组的主要成员。主编了《今日高血压》、《中国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标准手册》、《高血压治疗学》,参编了《实用高血压》《七年制内科学》高血压部分等。

展开
个人擅长
高血压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展开
  • 卵圆孔未闭术后需要休息多久

    卵圆孔未闭术后休息时间受手术方式、患者自身状况等因素影响,不同人群术后休息情况不同,成人中年轻无基础疾病者1-4周左右逐步恢复,有基础疾病者需适当延长;儿童中婴幼儿需3-4周,学龄儿童2-3周后渐增活动,术后休息期间要注意情绪、饮食等多方面事项,特殊人群如老年人要避免便秘等。 不同人群术后休息的具体情况 成人: 年轻且无基础疾病的成人,若手术顺利,术后1周左右可进行轻度活动,如缓慢散步等,但仍需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到术后2周左右,基本可恢复大部分日常活动,但完全恢复正常的高强度工作可能需要2周左右进一步观察恢复情况后再决定,一般在术后2-4周左右可逐渐恢复正常工作生活,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 有基础疾病的成人,如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术后休息时间可能需要适当延长,因为基础疾病会影响身体的恢复进程,可能需要3-4周甚至更长时间来确保身体稳定恢复,同时要密切关注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与术后恢复的相互影响。 儿童: 婴幼儿患者,术后需要更精心的护理与休息,一般建议休息3-4周,在这期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哭闹等增加腹压的行为,因为婴幼儿身体各器官恢复相对较慢,且需要关注其生长发育情况与术后恢复的协同性,避免因过早活动影响卵圆孔封堵处的愈合。 学龄儿童,术后2-3周可在家长陪同下进行适度的室内活动,如安静的室内游戏等,4周左右可逐渐增加户外活动,但要避免奔跑、跳绳等剧烈运动,因为学龄儿童开始有一定的活动量,需要逐步引导其恢复活动,同时要关注儿童的心理状态,避免因休息时间过长导致心理上的不适。 术后休息期间的注意事项 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术后休息期间都要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激动,因为情绪波动可能导致血压波动等影响术后恢复;要注意饮食营养均衡,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促进身体恢复;成人要严格控制基础疾病相关指标,如高血压患者要按时监测血压并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血糖的控制等;儿童要注意观察有无异常症状,如发热、哭闹不止、伤口红肿等情况,若出现应及时就医。同时,特殊人群如老年人,除了考虑基础疾病外,还要特别注意避免便秘等增加腹压的情况,因为便秘可能导致卵圆孔封堵处受力增加,影响愈合,所以老年人术后休息期间要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必要时可使用缓泻剂来保持大便通畅。

    2025-10-09 11:51:24
  • 袖带松紧对血压的影响

    袖带过松会致血压值偏高,过紧会使血压值偏低,合适袖带松紧度是能轻松插入1-2手指,不同人群包括儿童、成人及不同生活方式人群都需注意袖带松紧度对血压测量的影响,以获准确血压值用于健康监测与疾病诊治。 一、袖带过松对血压的影响 袖带过松时,充气后袖带容易变形,有效面积减小,会导致测得的血压值偏高。这是因为袖带过松,气囊与上臂接触不紧密,打气后袖带先有部分空气溢出,使得达到压力时的感知出现偏差,从而使得测量值高于实际血压。例如,相关研究表明,当袖带过松1-2kPa时,收缩压可平均升高4-5mmHg,舒张压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对于不同年龄、性别和生活方式的人群,袖带过松对血压测量值的影响基本一致,但对于患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这种偏差可能会对病情的判断和治疗产生较大干扰,因为不准确的血压测量值可能导致错误的治疗决策。 二、袖带过紧对血压的影响 袖带过紧时,会使血管在未充气前就受到压迫,导致测得的血压值偏低。因为过紧的袖带会提前阻断血管血流,使得测量时需要更高的充气压力才能阻断血管,但此时测得的压力并非真实的血压情况。研究发现,袖带过紧2-3kPa时,收缩压可平均降低3-4mmHg,舒张压也会相应降低。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血管较细,袖带过紧的影响更为明显,儿童血管承受压力的能力较弱,过紧的袖带更容易导致血管提前受压,从而使血压测量值偏低,可能会延误病情的诊断和治疗。对于老年人,血管弹性较差,袖带过紧也会加重对血管的压迫,影响血压测量的准确性。 三、合适袖带松紧度的要求及影响 合适的袖带松紧度应该是能轻松插入1-2手指。此时测量的血压值较为准确。对于不同人群,如儿童和成人,袖带的选择和松紧度要求有所不同。儿童需要选择合适大小的袖带,一般袖带的宽度应覆盖上臂长度的2/3,松紧度以能插入1-2手指为宜,这样可以保证血压测量的准确性,为儿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对于成年人,同样要保证袖带松紧合适,以获得准确的血压数据,从而更好地监测身体健康状况,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准确的血压测量尤为重要,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在生活方式方面,无论是久坐族还是经常运动的人群,都需要注意袖带的松紧度对血压测量的影响,确保每次测量血压时袖带松紧合适,以获取真实反映身体状况的血压值。

    2025-10-09 11:49:37
  • 高血压吃百香果有害吗

    百香果对高血压患者有一定潜在益处且正常食用一般无直接危害,但合并糖尿病和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食用需分别注意糖分和钾元素摄入问题,高血压患者应在两餐间适量食用百香果并保持饮食整体均衡。 一、百香果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一)百香果的营养成分与对血压的潜在益处 百香果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膳食纤维等。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帮助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研究表明,适当补充维生素C可能对维持血管健康有一定益处,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稳定血压。膳食纤维可以帮助降低胆固醇水平,对于合并有高血脂的高血压患者来说,有助于整体心血管健康的维护,间接对血压控制产生积极影响。 (二)食用百香果对高血压患者一般无直接危害 正常食用百香果通常不会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造成直接的不良影响。只要不是过量食用导致胃肠不适等间接影响身体状态进而干扰血压,一般情况下高血压患者适量食用百香果是安全的。例如,每天食用1-2个中等大小的百香果,其所含的成分不会引发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剧烈波动。 二、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情况 (一)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 这类患者在食用百香果时需要注意百香果含有一定的糖分。虽然百香果的升糖指数相对不是特别高,但仍需要监测血糖变化。建议在食用百香果后定期检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调整百香果的食用量。因为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会间接影响血压的稳定,所以需要谨慎把控百香果的摄入量,一般建议在血糖控制平稳时,少量食用,并将其热量计算在每日总热量摄入中。 (二)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 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需要注意百香果中钾元素的含量。肾功能不全患者排钾能力下降,若大量食用百香果,可能会导致血钾升高,而高血钾可能会引起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所以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食用百香果时需要咨询医生,根据自身血钾水平和肾功能情况来确定合适的食用量,一般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食用,并且食用后要密切关注自身血钾变化等情况。 三、正确食用百香果的建议 高血压患者食用百香果时,应选择在两餐之间食用,这样可以避免对胃肠功能产生过大影响,也能相对平稳地摄取其中的营养成分。同时,要注意饮食的整体均衡,不能因为食用百香果就忽略了其他降压相关的饮食要求,如低盐饮食等,保持饮食的多样性和合理性对于高血压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2025-10-09 11:48:41
  • 儿童心肌炎会复发吗

    儿童心肌炎有可能复发,其复发受病因(如再次感染病毒)、治疗恢复情况(治疗不彻底、心肌损伤修复不完全)、个体因素(年龄、基础健康状况、生活方式如劳累、感染等)影响,家长应让儿童避免过度劳累、少接触感染源、积极治基础病并定期查心脏相关指标来降低复发风险。 病因方面:若儿童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如柯萨奇病毒等,若儿童再次遭受相同或其他类型病毒侵袭,就可能导致心肌炎复发。例如,儿童机体免疫力较低时,容易再次感染病毒,从而引发心肌炎症反应。 治疗恢复情况: 治疗不彻底:如果儿童心肌炎在初次发病时,治疗不充分,心肌内的炎症没有完全消除,就为复发留下隐患。比如,一些儿童在急性期症状缓解后,家长认为病情好转而过早停止治疗,导致心肌内仍有潜在的炎症病灶,日后可能复发。 心肌损伤修复不完全:儿童心肌细胞具有一定的再生能力,但如果心肌损伤较严重,修复过程不完全,心肌结构和功能未完全恢复正常,也容易在一些诱因下复发心肌炎。例如,部分重症心肌炎儿童,心肌细胞损伤严重,即使经过治疗,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可能仍未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当有劳累、感染等情况时,就可能再次引发心肌炎。 个体因素: 年龄: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相比年长儿童更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且心肌对损伤的修复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婴幼儿心肌炎复发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 基础健康状况:本身存在基础疾病的儿童,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患心肌炎后复发的可能性相对更大。因为基础疾病会影响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使得心肌在面对各种诱因时更易出现炎症反应。 生活方式: 劳累:儿童如果过度劳累,如长时间剧烈运动、熬夜等,会加重心脏负担,降低机体免疫力,容易诱发心肌炎复发。例如,一些参加过多体育训练的儿童,由于身体疲劳,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心肌的供血可能相对不足,从而引发心肌炎症复发。 感染:儿童如果频繁发生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等,病原体容易侵袭心肌,导致心肌炎复发。这是因为感染会激活机体的免疫反应,炎症因子释放增加,对心肌造成损伤。 为降低儿童心肌炎复发风险,家长应注意让儿童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尽量避免儿童接触感染源,如少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积极治疗儿童基础疾病,定期带儿童进行心脏相关检查,如心电图、心肌酶谱等,以便早期发现可能的复发迹象并及时处理。

    2025-10-09 11:48:22
  • 哺乳期血压高的病因是什么

    哺乳期女性血压升高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孕期激素变化致产后回落打破平衡、孕期体重增长及饮食运动致体重超标、哺乳致睡眠不足、产后心理状态不佳、家族高血压遗传史以及自身原有疾病影响等。 产后激素回落影响:哺乳期时,激素水平开始回落调整,可能打破了孕期已适应的血管调节平衡,使得血压出现波动,部分女性就会表现为血压升高。例如研究发现,产后雌激素、孕激素迅速下降,会引起外周血管阻力等改变,进而影响血压。 体重因素 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哺乳期女性若孕期体重增长过多,产后体重未能及时合理下降,过多的体重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外周血管阻力增大,从而使血压升高。比如有研究表明,孕期体重增长超过正常范围较多的女性,哺乳期发生血压高的风险相对更高。 饮食与体重关联:哺乳期女性为保证乳汁分泌,可能摄入较多高热量、高盐等食物,如果同时运动较少,体重就容易超标,进一步影响血压。 睡眠因素 哺乳导致睡眠不足:哺乳期女性需要频繁夜间哺乳,睡眠质量往往较差,睡眠时间不足。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人体的神经内分泌调节,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等升血压物质分泌增加,进而引起血压升高。例如相关睡眠与血压关系的研究发现,睡眠障碍人群中血压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睡眠良好人群。 心理因素 产后心理状态影响:哺乳期女性可能面临角色转变的心理压力,如对婴儿健康的担忧、家庭关系的协调等,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而长期的不良心理状态会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血压,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有临床调查显示,产后心理状态不佳的女性,血压升高的比例高于心理状态良好的女性。 遗传因素 家族高血压遗传史:如果哺乳期女性家族中有高血压遗传史,那么其自身发生血压高的易感性会增加。遗传因素会影响个体的血管结构、功能以及神经内分泌调节等多方面,使得在哺乳期这个特殊阶段,血压更容易出现异常。例如有家族高血压病史的女性,相比无家族史者,哺乳期血压高的发病风险明显增高。 疾病因素 自身原有疾病影响:若哺乳期女性本身患有某些疾病,如肾脏疾病等,会影响肾脏对水钠的排泄调节,导致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进而引起血压升高。肾脏疾病会干扰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等,使得血压调节失衡。比如患有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哺乳期女性,更易出现血压高的情况。

    2025-10-09 11:47:2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