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宁玲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高血压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孙宁玲,1975年毕业于天津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1991年至1993年在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高血压研究中心进修学习。1977年至今在人民医院心内科工作,目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心血管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2000年以来曾多次组织及承担国家教委基金课题,牵头完成了十五医学攻关子课题、星火计划、国家11.5支撑计划子课题以及863高科技的项目等多项重大国家课题,主持完成了北京大学211工程、985项目、卫生部基金、首都医学发展基金等多项课题。目前是国家十二五课题的主要负责人,同时主持多项高血压及相关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是中国高血压指南制定专家组的主要成员。主编了《今日高血压》、《中国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标准手册》、《高血压治疗学》,参编了《实用高血压》《七年制内科学》高血压部分等。

展开
个人擅长
高血压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展开
  • 老人冠心病怎么办

    老人确诊冠心病后需遵循心内科医生个体化治疗方案规范用药,饮食上秉持低盐低脂低糖模式,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物,依据自身状况适度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并随访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保持心态平和,气候变化注意保暖,避免用力排便预防便秘。 一、规范治疗管理:老人确诊冠心病后需严格遵循心内科专业医生制定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通常会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氯吡格雷等)以预防血栓形成、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等)来调节血脂、稳定斑块,以及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等)改善心肌缺血等,务必严格按照医嘱规律用药,不可擅自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二、生活方式调整:1.饮食方面:秉持低盐、低脂、低糖膳食模式,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内,减少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高饱和脂肪酸、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取,增加蔬菜(如菠菜、芹菜等)、水果(如苹果、香蕉等)、全谷物(如燕麦、糙米等)的摄入,保证营养均衡且有助于控制病情。2.运动方面:依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适度运动,像步行、打太极拳等,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运动时要循序渐进,避免突然进行剧烈运动,以防加重心脏负担。三、定期监测与随访:1.指标监测:定期检测血压,一般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若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病,需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监测血糖,使糖化血红蛋白维持在7%以下;检测血脂,重点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1.8mmol/L以下。2.医疗随访:定期前往医院进行复查,常见检查有心电图、心脏超声等,通过这些检查及时掌握病情变化,医生会依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四、心理状态调节:老人需保持心态平和,避免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家人要给予充分关心陪伴,可通过让老人听舒缓音乐、聊天等方式缓解其心理压力,因为不良心理状态可能对冠心病病情产生不利影响。五、特殊情况注意:1.气候变化时:要注意增添衣物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引发心绞痛等症状。2.排便方面:避免用力排便,以防因腹压骤升导致血压波动诱发心血管事件,可通过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适度运动等方式预防便秘。

    2025-11-03 12:00:41
  • 如何有效地对心脏扩大进行处理

    明确心脏扩大原发疾病针对性采取措施,应用ACEI或ARB类药物改善心室重构,饮食低盐低脂多吃新鲜蔬果,适量进行有氧运动,严格戒烟限酒,老年人用药关注肝肾功能并调整生活管理,儿童尽早明确病因必要时手术干预且注重营养支持及遵循儿童用药安全原则。 一、病因针对性干预 首先需明确心脏扩大的原发疾病,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措施。若由冠心病引起,需通过改善心肌缺血的治疗手段处理;由高血压导致者,应严格控制血压,可选用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一般成人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合并糖尿病或肾病者血压<130/80mmHg);对于心肌病等情况,需依据具体类型进行规范管理。 二、对症改善心室重构 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此类药物经循证医学证实可延缓心室重构进程,降低心脏扩大进一步加重的风险,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作用。 三、生活方式调整 1.饮食:采用低盐饮食,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6g以下,避免食用腌制、烟熏等高盐食品,同时限制脂肪摄入,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取,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以维持心脏代谢健康。 2.运动:根据患者身体状况进行适量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运动时需避免过度劳累,保证运动安全性与有效性。 3.戒烟限酒:吸烟会加重血管损伤,促进心脏扩大进展,应严格戒烟;过量饮酒会增加心脏负担,需限制酒精摄入,减少对心脏的不良影响。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心脏扩大的老年患者用药时需密切关注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定期监测肝肾功能指标,确保用药安全,同时在生活管理中要兼顾其身体机能衰退特点,适度调整饮食与运动方案。 儿童:儿童心脏扩大多与先天性心脏病等相关,需尽早明确病因,必要时通过手术等方式干预,生活护理中要注重营养支持,保障儿童正常生长发育,避免心脏扩大影响其生理功能发展,且儿童用药需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避免不恰当用药对儿童造成不良影响。

    2025-11-03 11:58:25
  • 窦性心动过缓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窦性心动过缓的因素包括长期运动人群因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呈生理性代偿,病理性因素有心血管系统疾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内分泌系统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颅内病变,药物性因素涉及β受体阻滞剂等,还有低温环境及遗传因素可致窦性心动过缓。 一、生理性因素 1.长期运动人群:运动员或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人群,由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可出现窦性心动过缓,这是机体对长期运动适应的一种表现,属于生理性代偿,一般心率多在50~60次/分钟,无明显不适症状。 二、病理性因素 1.心血管系统疾病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由于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病变导致功能减退,产生多种心律失常和临床症状的一组综合征,可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严重时可出现窦性停搏或窦房传导阻滞等。 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是下壁心肌梗死时,易累及窦房结和房室结,导致窦性心动过缓,这与梗死部位的心肌缺血、缺氧影响心脏电活动有关。 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等,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可影响心脏的正常电生理活动,引发窦性心动过缓。 2.内分泌系统疾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代谢率降低,可导致窦性心动过缓,同时常伴有乏力、畏寒、水肿等表现。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也可能影响心脏的节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 3.颅内病变:颅内高压(如脑出血、脑肿瘤等)可通过刺激迷走神经,引起窦性心动过缓,这是因为颅内压升高影响了自主神经中枢对心脏的调节。 三、药物性因素 1.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等,这类药物通过阻断心脏β受体,抑制心肌收缩力和减慢心率,长期或不当使用可导致窦性心动过缓。 2.钙通道阻滞剂:例如维拉帕米等,可抑制心脏传导系统,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3.洋地黄类药物:过量使用洋地黄时,可影响心脏的电生理,导致窦性心动过缓。 四、其他因素 1.低温环境:人体处于低温环境中时,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可出现窦性心动过缓,这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但需注意避免过低体温对机体造成损害。 2.遗传因素:部分遗传性心律失常疾病可导致窦性心动过缓,如某些离子通道病等,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

    2025-11-03 11:57:51
  • 低血压患者应该吃什么水果

    富含钠钾元素的香蕉橙子等对血压调节有积极作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葡萄可补充能量,富含铁元素的红枣能改善贫血引发的低血压,老年低血压患者食用水果需控单次量,儿童低血压患者选水果要考虑年龄并合理搭配保证营养均衡。 一、富含钠钾元素的水果 1.香蕉:每100克香蕉约含钾256毫克,钾元素有助于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平衡,促进钠的排出,从而对血压调节有一定积极作用。低血压患者适量食用香蕉,可帮助维持体内电解质的稳定状态,其含有的碳水化合物还能为身体提供能量,缓解因低血压可能导致的轻度乏力等不适。研究显示,合理补充钾元素有助于改善机体的生理功能,对血压的稳定有一定辅助作用。 2.橙子:橙子富含钾元素,同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维生素C可参与体内胶原蛋白的合成,有助于增强血管弹性,间接对血压的调节产生有利影响。低血压患者食用橙子能获取多种营养物质,为身体提供支持,维持心血管系统的相对健康状态,其含有的营养成分可促进身体正常的代谢过程。 二、富含碳水化合物的水果 1.葡萄:葡萄中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能快速被人体吸收利用,为机体补充能量。低血压患者可能因血压偏低出现能量供应相对不足的情况,适量食用葡萄补充碳水化合物,可缓解因低血压导致的轻度疲劳感,使身体有足够的能量维持日常生理活动。葡萄中的糖分等成分能及时为身体供能,对改善因低血压引起的不适有一定帮助。 三、富含铁元素的水果 1.红枣:红枣含有一定量的铁元素,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关键原料。当人体存在因缺铁导致的贫血时,可能会并发低血压情况,红枣中的铁元素有助于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改善贫血状况,进而对因贫血引发的低血压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但需注意,红枣含糖量相对较高,食用时应根据自身血糖等情况适量摄入。 特殊人群方面,老年低血压患者食用水果时需注意控制单次食用量,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水果引起肠胃不适,影响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儿童低血压患者选择水果时要考虑年龄因素,确保水果大小适合,避免发生呛噎等危险,同时根据儿童的营养需求合理搭配水果种类,以促进其健康成长,保证营养均衡摄入。

    2025-11-03 11:57:09
  • 左胸部里面一阵一阵的疼

    左胸部里面一阵一阵的疼可能是心脏疾病、肺部疾病、肋间神经炎或肋软骨炎、胃食管反流病、焦虑或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也可能是其他原因,需要就医检查确定原因并治疗。 左胸部里面一阵一阵的疼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和建议: 1.心脏疾病:这是导致左胸部疼痛的最严重原因之一,如心绞痛、心肌梗死等。这些疾病通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导致心肌供血不足。疼痛通常会向左肩部、左臂甚至颈部放射,伴有胸闷、气促等症状。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应立即就医。 2.肺部疾病:肺部感染、肺炎、胸膜炎等肺部疾病也可能引起左胸部疼痛。这些疾病通常伴有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如果疼痛伴有呼吸困难或其他呼吸系统症状,应及时就医。 3.肋间神经炎或肋软骨炎:这些疾病通常与感染、外伤或免疫系统异常有关。疼痛通常在胸部肋骨之间,呈阵发性或持续性,可因深呼吸、咳嗽或上肢活动而加重。一般可以通过休息、止痛药物等缓解症状。 4.胃食管反流病:胃酸反流到食管也可能引起左胸部疼痛,疼痛通常在胸骨后,伴有烧心、反酸等症状。改变饮食习惯、使用抗酸药物等可以缓解症状。 5.焦虑或心理因素: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也可能导致胸部不适或疼痛。这种疼痛通常与情绪因素有关,可能伴有其他心理症状。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 6.其他原因:其他原因如肌肉劳损、胸椎病变、胸膜炎等也可能引起左胸部疼痛。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左胸部里面一阵一阵的疼,尤其是伴有其他严重症状或持续不缓解的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和相关检查,如心电图、胸片、血液检查等,以确定疼痛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在等待就医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劳累,避免吸烟和饮酒等刺激因素。 对于有心脏疾病史、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更应警惕左胸部疼痛的发生,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此外,定期进行体检和健康检查也是早期发现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如果对左胸部疼痛的原因存在疑虑或担忧,应及时咨询医生,以便获得更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2025-11-03 11:56:3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