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素英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擅长:内分泌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习惯性流产,内膜异位症,另外还擅长促排卵等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刘素英,女,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生殖中心,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3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1篇,SCI收录6篇。展开
个人擅长
内分泌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习惯性流产,内膜异位症,另外还擅长促排卵等治疗。展开
  • 受精卵着床会腰酸吗

    受精卵着床可能导致腰酸,这是因为着床过程中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引起盆腔充血,刺激周围组织神经,且子宫逐渐增大对周围韧带和组织产生牵拉与压迫。不过并非所有人都会有腰酸症状,存在个体差异,不同女性对生理变化敏感程度不同所致。此外,年龄、女性生理状态、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也会影响是否腰酸,如年轻女性出现腰酸概率相对低,平时月经量多或有痛经史的女性更易出现,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女性腰酸症状可能更明显,有腰部疾病史的女性症状会更突出。若怀疑受精卵着床且出现腰酸,应避免劳累、多休息,可热敷、按摩缓解,症状加重或伴有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有腰部疾病史的女性备孕时应积极治疗控制。 一、受精卵着床可能导致腰酸 受精卵着床是指受精后第6~7日晚期胚泡透明带消失后逐渐埋入并被子宫内膜覆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例如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升高,这些激素的波动可能会引起盆腔充血,刺激周围的组织和神经,进而导致腰酸的感觉。同时,子宫在着床后开始逐渐增大,虽然早期增大不明显,但也可能会对周围的韧带和组织产生一定的牵拉和压迫,引发腰酸症状。 二、并非所有人都会有腰酸症状 受精卵着床时是否会出现腰酸症状存在个体差异。不同女性对体内生理变化的敏感程度不同,有些女性可能比较敏感,能明显感觉到腰酸;而有些女性可能敏感度较低,或者本身身体对激素变化和子宫的微小改变适应能力较强,就可能不会出现腰酸的感觉。 三、其他可能影响是否腰酸的因素 1.年龄:年轻女性身体机能较好,恢复能力和对生理变化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强,受精卵着床时出现腰酸的概率可能相对较低;而年龄较大的女性,身体的各项机能有所下降,可能更容易感觉到腰酸。 2.性别:该问题针对女性,但女性不同的生理状态会影响。如平时月经量较多、有痛经史的女性,在受精卵着床时,可能由于本身盆腔就处于相对充血的状态,更容易出现腰酸症状。 3.生活方式: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久站久坐或缺乏运动的女性,腰部肌肉可能比较紧张或力量不足,在受精卵着床时,身体的轻微变化可能就会被放大,导致腰酸症状更明显。相反,生活方式健康、经常运动的女性,身体的柔韧性和耐受性较好,可能不太容易出现腰酸。 4.病史:有腰部疾病史,如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的女性,受精卵着床时的生理变化可能会诱发或加重腰部的不适,导致腰酸症状更加突出。 四、温馨提示 如果女性怀疑自己受精卵着床且出现腰酸症状,应避免过度劳累,尽量多休息,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如果腰酸症状较轻,可以通过热敷、轻柔按摩等方式缓解。但如果腰酸症状持续加重,或伴有阴道出血、剧烈腹痛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对于有腰部疾病史的女性,在备孕期间就应积极治疗和控制腰部疾病,以减少受精卵着床时腰酸症状的发生和影响。

    2025-10-15 15:12:04
  • 卵泡监测检查的方法

    卵泡监测有超声监测法、基础体温监测法和宫颈黏液监测法。超声监测法利用反射原理观察卵泡,从月经周期第8-10天开始监测,分经腹和经阴检查,不同情况监测有调整;基础体温监测法依据排卵后孕激素升体温原理,晨起测体温绘曲线,不同年龄及病史者有差异;宫颈黏液监测法根据雌激素影响宫颈黏液变化,观察其性状等,不同年龄及病史者情况不同。 操作过程:一般从月经周期的第8-10天开始监测,根据卵泡的大小决定监测的间隔时间。卵泡较小时,可每2-3天监测一次;当卵泡直径达到18mm左右时,需每天监测,以准确把握卵泡的成熟和排卵时间。超声监测可以经腹部或经阴道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分辨率更高,能更清晰地观察卵泡情况,但对于没有性生活史的女性,一般采用经腹部超声检查。不同年龄的女性,卵泡监测的起始时间和间隔可能会有所调整,比如年轻女性月经周期规律,起始监测时间相对固定;而年龄较大、月经不规律的女性,可能需要更早开始监测且监测频率可能不同。生活方式方面,监测期间应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以免影响卵泡的发育和超声监测的准确性。有病史的女性,如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排卵障碍性疾病,卵泡监测的频率和重点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调整监测方案。 基础体温监测法 原理:女性排卵后体温会升高0.3-0.5℃,这是因为排卵后黄体分泌孕激素,孕激素有升高体温的作用。通过监测基础体温的变化,可以大致推测排卵时间。 操作过程:每天清晨醒来后,在未进行任何活动之前测量体温,并记录下来。将每天测量的体温连成曲线,根据体温的变化来判断卵泡的发育和排卵情况。一般需要连续监测几个月经周期。不同年龄的女性,基础体温的变化可能存在差异,年轻女性的基础体温波动相对较小,而年龄较大的女性可能由于内分泌功能的变化,基础体温的变化不太规律。生活方式方面,测量基础体温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因为睡眠不足可能会影响基础体温的准确性。有病史的女性,如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可能会影响基础体温的测量结果,需要在监测基础体温的同时,结合其他检查来综合判断卵泡情况。 宫颈黏液监测法 原理:随着卵泡的发育成熟,雌激素水平升高,宫颈黏液会发生变化。在接近排卵时,宫颈黏液变得稀薄、透明、拉丝度高,类似鸡蛋清样。 操作过程:每天观察宫颈黏液的性状、量和拉丝度等。从月经干净后开始,注意观察内裤上是否有黏液,以及用手指蘸取黏液后拉丝的情况。不同年龄的女性,宫颈黏液的变化可能有所不同,年轻女性的宫颈黏液变化相对更符合正常的生理规律,而年龄较大的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的变化,宫颈黏液的变化可能不典型。生活方式方面,监测期间要注意保持外阴的清洁卫生,避免感染影响宫颈黏液的观察。有病史的女性,如患有宫颈炎等疾病,宫颈黏液的性状会发生异常改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来准确判断卵泡情况。

    2025-10-15 15:11:45
  • 二胎不容易怀孕的原因

    二胎怀孕难度受多因素影响,年龄增长致女性卵巢功能、卵子质量及男性精子质量下降;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如输卵管问题、子宫内膜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男性精索静脉曲张影响受孕;生活方式上饮食不均衡、吸烟饮酒、缺乏运动不利受孕;既往慢性疾病未控及手术史造成的盆腔粘连等也会影响二胎怀孕。 一、年龄因素 女性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35岁以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卵子数量减少且质量下降。这是因为卵巢内的卵泡储备会随年龄增加而逐渐耗竭,同时卵子染色体异常的概率升高,这些都会降低受孕的几率,使二胎怀孕难度增加。对于男性,随着年龄增长,精子质量也可能出现下降,如精子活力降低、畸形率升高等,同样会影响受孕。 二、生殖系统疾病 1.女性方面 输卵管问题:既往有盆腔炎病史、输卵管手术史等情况,可能导致输卵管粘连、堵塞或通而不畅。例如盆腔炎会引起输卵管黏膜破坏,进而影响受精卵的运输,使受精卵无法正常到达子宫着床,从而导致二胎不易怀孕。 子宫内膜异常: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炎、宫腔粘连等疾病会影响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子宫内膜息肉可能会干扰受精卵的着床,子宫内膜炎会改变宫腔内环境不利于胚胎种植,宫腔粘连则会使子宫内膜面积减少,影响胚胎着床。 多囊卵巢综合征:这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患者常存在排卵障碍,体内雄激素水平升高,卵泡发育异常,多个小卵泡同时发育但难以成熟排卵,从而导致受孕困难。 2.男性方面 精索静脉曲张:精索静脉曲张会导致阴囊内温度升高,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使精子数量减少、活力降低、畸形率增加,进而影响受孕。 三、生活方式因素 1.饮食不均衡:长期挑食、节食等导致营养摄入不足,缺乏某些关键营养素,如叶酸、锌等。叶酸缺乏可能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锌缺乏会影响精子的生成和活力,从而影响受孕。 2.吸烟饮酒:女性吸烟会影响卵巢功能,降低卵子质量,还会增加输卵管粘连的风险;男性吸烟饮酒会影响精子的质量和数量。长期大量吸烟饮酒的夫妻,二胎怀孕难度相对较大。 3.缺乏运动:长期缺乏运动可能导致身体代谢减缓,体重异常(过重或过轻)。过重会影响内分泌平衡,如导致胰岛素抵抗等,进而影响排卵;过轻则可能导致激素分泌异常,影响生殖功能,从而影响受孕。 四、既往病史影响 1.慢性疾病:患有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慢性疾病未得到良好控制时,会影响生殖系统的功能。例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会影响卵子和精子的质量,还可能导致血管病变影响生殖器官的血液供应;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都会影响激素的正常分泌,进而影响排卵和精子生成。 2.手术史相关影响:如果既往有过子宫、卵巢等部位的手术,可能会造成盆腔粘连等情况,影响生殖器官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功能,从而影响二胎怀孕。例如子宫肌瘤剔除术可能会破坏子宫的肌层结构,影响子宫的收缩和内膜的生长,进而影响受孕。

    2025-10-15 15:11:08
  • 怀孕输卵管囊肿什么原因导致的

    怀孕输卵管囊肿的常见原因包括炎症因素(输卵管炎及盆腔炎症蔓延)、内分泌因素(孕期激素水平波动影响)、胚胎因素(胚胎发育可能产生影响)、其他因素(先天性因素、免疫因素),怀孕后发现输卵管囊肿需密切监测囊肿及母婴健康状况,医生会综合评估并处理,孕妇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定期产检。 输卵管炎:女性在怀孕前若患有输卵管炎,炎症长期刺激可导致输卵管局部组织增生、积液等,进而形成囊肿。例如,性生活不洁、多次宫腔操作等因素易引发输卵管炎症。在孕期,由于身体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炎症可能会进一步影响输卵管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促使囊肿形成。对于有输卵管炎病史的女性,怀孕后发生输卵管囊肿的风险相对较高。 盆腔炎症蔓延:周围盆腔组织的炎症也可能蔓延至输卵管,引起输卵管局部的病变,逐渐形成囊肿。比如阑尾炎等盆腔邻近器官的炎症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炎症因子可波及输卵管,影响其正常的解剖和生理功能,增加怀孕时输卵管囊肿的发生几率。 内分泌因素: 孕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显著变化,雌激素、孕激素等水平大幅升高。这些激素的波动可能会影响输卵管的组织代谢和分泌功能。有研究表明,激素水平的异常改变可能干扰输卵管上皮细胞的正常生理过程,导致局部组织液潴留等情况,从而引发输卵管囊肿。尤其是本身内分泌调节存在一定失衡倾向的女性,在孕期这种激素波动的影响下,更容易出现输卵管囊肿。 胚胎因素: 在怀孕早期,胚胎的发育过程可能会对输卵管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胚胎着床位置异常,如在输卵管部位着床(宫外孕的一种情况),但有时也可能在后续的发展中导致输卵管局部出现一些病变,包括囊肿的形成。不过这种情况相对复杂,胚胎因素导致输卵管囊肿的具体机制还与胚胎着床后的一系列生物学反应有关,例如胚胎着床过程中释放的一些因子可能会影响输卵管的微环境,进而引发囊肿。 其他因素: 先天性因素:部分女性可能存在先天性输卵管发育异常的情况,例如输卵管局部的组织结构先天性薄弱等,在怀孕这种生理状态下,就更容易出现囊肿样的改变。这种先天性因素导致的输卵管囊肿在孕期可能会被发现,而且由于是先天性的基础病变,怀孕可能会加重这种异常的表现。 免疫因素:孕期女性的免疫系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调整,若免疫系统出现异常,可能会影响输卵管的组织免疫反应,导致局部组织出现炎症反应或其他病理性改变,从而引发输卵管囊肿。例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在孕期,由于免疫状态的波动,输卵管受到免疫攻击的风险增加,进而可能形成囊肿。 对于怀孕后发现输卵管囊肿的女性,需要密切监测囊肿的变化情况以及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不同原因导致的输卵管囊肿在孕期的处理方式可能不同,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相应的处理。同时,孕妇自身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合适的措施。

    2025-10-15 15:10:49
  • 怎样治疗不孕

    不孕原因多样,需通过检查明确,针对女性因素可依排卵、输卵管、子宫问题分别治疗,男性因素则改善生活方式或药物治疗,还有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技术,高龄及有特殊病史人群需特殊关注。 一、明确不孕原因 不孕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涉及女性因素、男性因素或双方因素。女性因素常见的有输卵管问题(如输卵管堵塞、粘连等)、排卵障碍(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可导致)、子宫因素(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男性因素主要是精子质量问题(少精、弱精、畸形精子等);双方因素可能有免疫因素等。需要通过详细的检查来明确,如女性要进行妇科检查、B超、激素六项、输卵管造影等;男性要进行精液分析等。 二、针对女性因素的治疗 排卵障碍治疗:如果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的排卵障碍,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如控制体重、适当运动等,同时可使用药物诱导排卵,常用药物有克罗米芬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于其他原因导致的排卵障碍也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促排卵等治疗措施。 输卵管问题治疗:输卵管堵塞可根据堵塞程度选择不同治疗方法。轻度堵塞可尝试输卵管通液治疗;中重度堵塞可能需要腹腔镜手术,如输卵管造口术、输卵管吻合术等恢复输卵管通畅性。 子宫因素治疗:如果是子宫肌瘤,根据肌瘤大小、位置等情况,可选择药物治疗(如米非司酮等,抑制肌瘤生长)或手术治疗(肌瘤剔除术等);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使用药物治疗(如GnRH-a等)或手术治疗,以改善子宫内环境利于受孕。 三、针对男性因素的治疗 对于精子质量问题,男性要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戒酒、避免高温环境、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等。如果是少精、弱精等情况,可根据具体病因使用药物治疗,如抗氧化药物等,促进精子生成和改善精子活力等。 四、辅助生殖技术 人工授精:分为夫精人工授精和供精人工授精。夫精人工授精是将丈夫的精液经过处理后注入女性生殖道内,适用于男性轻中度少精、弱精等情况;供精人工授精适用于男性无精症等情况。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试管婴儿):适用于输卵管严重堵塞、排卵障碍经药物治疗无效、子宫内膜异位症经药物或手术治疗无效等多种情况。取卵后在体外使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胚胎,再将胚胎移植到女性子宫内。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年龄因素:女性年龄越大,生育能力逐渐下降。35岁以上女性属于高龄产妇,怀孕难度增加,流产风险、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等升高。所以高龄女性如果不孕,应尽早进行全面检查,及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必要时尽早考虑辅助生殖技术。男性随着年龄增长,精子质量也可能下降,也需要关注精子情况。 特殊病史人群:有过盆腔手术史导致输卵管粘连等情况的女性,不孕风险增加,在治疗时要详细了解手术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有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的患者,要先控制基础疾病,将激素水平调整到合适范围再考虑受孕相关治疗。

    2025-10-15 15:10:1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