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素英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擅长:内分泌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习惯性流产,内膜异位症,另外还擅长促排卵等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刘素英,女,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生殖中心,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3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1篇,SCI收录6篇。展开
个人擅长
内分泌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习惯性流产,内膜异位症,另外还擅长促排卵等治疗。展开
  • 精子卵子着床需要多久

    受精卵着床所需时间存在一定差异,大概为4至11天。其具体情况如下: 一、自然受孕:如果是自然受孕,通常需要约10天,最长不超过11天。男女进行同房后,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接着通过输卵管的蠕动回到宫腔,这一过程大概需要7至10天左右。 二、使用辅助生殖技术:当因异常原因无法自然受孕而需使用生殖辅助技术时,有的可能会用到3天的胚胎,有的则可能使用5天的胚胎。由于前期需要激素的调节,所以在3至4天的时间就可完成着床。 不管是自然受孕还是使用生殖辅助技术,在受精卵着床后都不可掉以轻心,要注意多休息,避免做剧烈运动,并且在怀孕早期应禁止性生活。女性还需要补充叶酸,并按照医嘱做好孕早期的定期检查。 总之,受精卵着床的时间及后续注意事项需要引起重视。

    2025-04-10 14:07:56
  • 着床为什么是左侧刺痛

    受精卵着床左侧刺痛可能由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导致。 一、生理性因素 受精卵着床后子宫增大,左侧子宫韧带受到牵扯,会使腹部两侧或单侧出现刺痛感。这属于正常现象,通常无需治疗。 二、病理性因素 1.异位妊娠:因生殖系统疾病或损伤致受精卵在子宫以外着床,患者多有停经、阴道流血和一侧腹部刺痛等症状。可采取手术治疗,如输卵管切除术、输卵管开窗术等。 2.输卵管妊娠破裂:多发生在输卵管峡部,管腔狭窄,受精卵绒毛侵蚀肌层及浆膜后穿透管壁,导致输卵管妊娠破裂,患者主要表现为突感一侧腹部刺痛、阴道流血等。可通过手术治疗来缓解,如输卵管切除术、腹腔镜手术等。 总之,当出现受精卵着床左侧刺痛时,需要综合判断,必要时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以明确具体原因。

    2025-04-10 14:06:56
  • 用雪诺酮着床成功率多大

    雪诺酮是用于辅助生殖技术的药物,主要成分是黄体酮凝胶,属孕激素,作用是利于胚胎着床。但雪诺酮的着床成功率并无精确统计数字,因其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 一、个体差异: 1.每个人身体状况和反应各异,部分人对雪诺酮反应良好,成功率较高,而有些人效果可能不明显。 二、用药方式和剂量: 1.雪诺酮使用方法和剂量会影响效果,一般按医生指导正确使用,可提高成功率。 三、其他影响因素: 1.除上述两点外,患者年龄、健康状况、是否有其他疾病等也可能影响雪诺酮效果。 总之,雪诺酮能帮助提高胚胎着床可能性,但不能保证一定成功。若使用后未成功怀孕,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建议。同时,对待生育问题要保持积极乐观态度,科学合理生活习惯和良好心态也非常重要。

    2025-04-10 14:02:35
  • 着床降温发生在第几天

    着床降温是受孕后受精卵着床时的一种生理现象,表现为基础体温下降0.5℃左右,持续时间因人而异,不是受孕的唯一依据。可在受孕后10-14天用试纸或到医院查血HCG确定是否受孕,备孕期间应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如果女性的基础体温出现了下降,且持续时间在16天以上,那么怀孕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但需要注意的是,着床降温也可能是其他因素引起的,比如感冒、感染等,因此不能仅仅依靠着床降温来判断是否受孕。 如果女性想要确认是否受孕,可以在受孕后10-14天左右,使用早早孕试纸进行检测,或者到医院进行血HCG检测,以确定是否受孕。此外,女性在备孕期间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保持心情愉悦,有助于提高受孕的成功率。

    2025-04-10 14:01:35
  • 着床成功的褐色分泌物

    着床有褐色分泌物可能正常,也可能由妇科炎症等引起,要依实际情况判断。 一、正常现象:着床有褐色分泌物是阴道少量出血导致,有些人受精卵着床时会出现,这是正常的,一般持续时间不长且出血量少,随着孕酮快速增长,出血会逐渐停止。 二、异常情况: 1.着床后出现褐色分泌物可能是宫外孕、先兆流产导致,这种出血持续时间长且断断续续无好转,需去医院检查怀孕状况,了解激素水平及是否正常怀孕,以便尽早采取治疗措施。 2.若阴道本身有妇科炎症如宫颈糜烂等导致不规则出血,也会有褐色分泌物,需要对妇科疾病进行治疗,否则会影响正常怀孕。 总之,着床有褐色分泌物时要仔细分辨其原因,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还是存在健康问题,以便能及时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

    2025-04-10 14:00:2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