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瘤等各种垂体疾病,以及其它内分泌疾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春芳,女,主任医师,从事内分泌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近二十年,擅长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肥胖病、高脂血症、骨质疏松症、痛风、低钙/高钙血症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以及下丘脑-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性腺疾病、更年期综合症和青少年发育障碍等疾病亦具有较高的诊治水平。展开
个人擅长
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瘤等各种垂体疾病,以及其它内分泌疾病。展开
  • 肾上腺腺瘤是癌症吗

    肾上腺腺瘤分为肾上腺皮质腺瘤和肾上腺髓质腺瘤,肾上腺皮质腺瘤大多为良性,肾上腺髓质腺瘤中的嗜铬细胞瘤有一定恶变可能,要确切判断需结合影像学表现、病理检查等多方面因素,发现肾上腺腺瘤通常需完善相关检查明确性质以制定治疗方案。 肾上腺皮质腺瘤 性质特点:肾上腺皮质腺瘤是起源于肾上腺皮质细胞的肿瘤,多数为良性。其生长较为缓慢,通常不会像恶性肿瘤那样侵犯周围组织或发生远处转移。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可初步判断,良性皮质腺瘤一般边界清晰。在激素分泌方面,部分皮质腺瘤会导致激素异常分泌,引起相应临床症状,如醛固酮瘤可导致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表现为高血压、低血钾等,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癌症,只是功能上有异常。 人群差异:不同人群患肾上腺皮质腺瘤的概率无明显特定的性别或年龄绝对差异,但一般成年人相对更易发生,儿童患肾上腺皮质腺瘤相对少见。对于有相关激素异常症状的人群需要重点排查。 肾上腺髓质腺瘤-嗜铬细胞瘤 性质特点: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虽然它属于肾上腺髓质腺瘤范畴,但有一定恶变可能性。嗜铬细胞瘤会分泌大量儿茶酚胺,引起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头痛、心悸等症状。从病理角度看,良性嗜铬细胞瘤细胞形态相对规则,而恶性嗜铬细胞瘤细胞有异型性等表现。通过病理活检等检查可明确其良恶性。 人群差异:嗜铬细胞瘤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儿童和成人都有可能患病,不过儿童患者中恶性嗜铬细胞瘤的比例相对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女性和男性在发病率上无显著的绝对差异,但有相关症状时需及时排查。 要确切判断肾上腺腺瘤是否为癌症,需要结合影像学表现、病理检查等多方面因素。如果发现肾上腺腺瘤,通常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如激素水平检测、病理活检等以明确其性质,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025-10-10 09:51:40
  •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疲劳、虚弱、视力模糊、皮肤瘙痒、感染等,但这些症状也可能由其他疾病引起,因此如有疑虑应及时就医检查确诊。同时,糖尿病患者应注意控制血糖水平,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1.多饮、多尿:由于血糖升高,导致尿量增加,身体会通过排尿来排出多余的糖分,从而引起口渴和多饮。 2.多食:由于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血糖,导致细胞能量不足,大脑会发出饥饿信号,使人感到饥饿和多食。 3.体重下降:尽管食欲增加,但由于身体无法有效地利用葡萄糖,导致能量不足,身体会开始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来提供能量,从而导致体重下降。 4.疲劳、虚弱:由于血糖水平不稳定,身体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可能会感到疲劳和虚弱。 5.视力模糊:高血糖可能会导致晶状体肿胀,从而影响视力,导致视力模糊。 6.皮肤瘙痒:由于血糖水平升高,可能会导致皮肤瘙痒。 7.感染:由于血糖水平升高,身体的免疫力会下降,容易感染各种细菌和病毒,如皮肤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并不一定都是糖尿病的表现,其他疾病也可能出现类似的症状。因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高血压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该及时就医,进行血糖检测,以确诊是否患有糖尿病。 此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定期检测血糖、控制饮食、适量运动、按时服药等措施非常重要。同时,应该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以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了解糖尿病的早期症状对于及时发现和治疗糖尿病非常重要。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该及时就医,进行血糖检测,以确诊是否患有糖尿病。同时,糖尿病患者应该积极控制血糖水平,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025-10-10 09:48:36
  • 孕期餐后两小时血糖正常值

    孕期餐后两小时血糖正常值≤8.5mmol/L,孕期血糖异常会对母婴有不良影响,生活方式因素如饮食、运动及特殊人群情况如肥胖孕妇、有妊娠糖尿病病史的孕妇等会影响孕期餐后两小时血糖,需通过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维持血糖正常以保障母婴健康。 孕期血糖监测的重要性 孕期血糖异常可能会对孕妇和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对于孕妇来说,可能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感染等风险;对于胎儿而言,可能导致胎儿过大,增加难产、肩难产的发生几率,还可能引起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低血糖等问题。 影响孕期餐后两小时血糖的因素及应对 生活方式因素: 饮食方面:孕妇如果摄入过多高糖、高脂食物,会导致餐后血糖升高。建议孕妇保持均衡饮食,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增加蔬菜、优质蛋白的摄入。例如,可选择全麦面包代替精制白面包,用瘦肉、鱼类等优质蛋白食物替代部分红肉。 运动方面:缺乏适当运动也可能使血糖不易控制。孕妇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量运动,如散步等,一般建议餐后半小时左右开始散步,每次15-30分钟,这样有助于促进血糖的利用,降低餐后血糖水平。 特殊人群情况: 肥胖孕妇:肥胖孕妇本身存在胰岛素抵抗的倾向,更容易出现餐后血糖升高的情况。这类孕妇需要更加严格地控制饮食和适当增加运动,同时要密切监测血糖,必要时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进一步的管理。 有妊娠糖尿病病史的孕妇:既往有妊娠糖尿病病史的孕妇再次妊娠时,发生餐后血糖异常的风险较高。这类孕妇在孕期需要更频繁地监测血糖,并且要严格遵循医生制定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干预方案,以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总之,孕期密切关注餐后两小时血糖值,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等方式来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对保障母婴健康至关重要。

    2025-10-10 09:47:17
  • 尿酸高可以吃鱼肉吗

    尿酸高患者能否吃鱼肉分情况,低嘌呤鱼肉可适量吃,高嘌呤鱼肉应避免,一般成年、儿童、老年尿酸高患者食用时各有具体建议,要根据自身情况区分低高嘌呤鱼肉并合理安排食用量及烹饪方式等以控制尿酸水平。 低嘌呤鱼肉:每100克鱼肉中嘌呤含量低于75毫克的属于低嘌呤鱼肉,像三文鱼、鳕鱼等部分鱼类属于此类。尿酸高患者可以适量食用低嘌呤鱼肉,因为低嘌呤食物一般不会导致血尿酸水平快速升高。有研究表明,适量摄入低嘌呤的优质蛋白质食物,有助于维持身体的营养平衡,同时不会对尿酸水平产生明显不良影响。 高嘌呤鱼肉:每100克鱼肉中嘌呤含量高于150毫克的属于高嘌呤鱼肉,比如沙丁鱼等。尿酸高患者应避免食用高嘌呤鱼肉,因为大量摄入高嘌呤食物会使体内尿酸生成增加,从而加重尿酸高的状况,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 不同人群的具体建议 一般成年人:如果是一般成年尿酸高患者,在病情稳定期,可以选择低嘌呤鱼肉,每次食用量控制在100克以内,并且烹饪方式建议采用清蒸等,避免油炸等会使嘌呤含量相对升高的烹饪方法。 儿童尿酸高患者:儿童尿酸高相对较少见,多与遗传代谢等因素有关。如果是儿童尿酸高,首先要明确病因。如果是因遗传代谢问题导致的尿酸高,在饮食上更要严格控制,一般不建议食用高嘌呤鱼肉,低嘌呤鱼肉的摄入也需要谨慎,要在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保证儿童的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同时严格控制尿酸水平。 老年尿酸高患者:老年尿酸高患者往往还可能伴有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考虑鱼肉的食用时,同样要区分低嘌呤和高嘌呤鱼肉。低嘌呤鱼肉可以适量食用,但要注意整体饮食的搭配,保证营养均衡,同时要密切关注食用后血尿酸水平的变化以及是否有痛风发作等情况。

    2025-10-10 09:46:17
  • 糖尿病人能吃绿豆吗

    糖尿病人能吃绿豆,其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等,升糖指数低,膳食纤维可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有助于控制血糖、维持代谢及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食用需注意烹饪方式和食用量,合并肾功能不全者需遵医嘱。 营养成分特点:绿豆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等。每100克绿豆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约55克左右,但其升糖指数(GI)相对较低,约为27-30,这意味着食用绿豆后血糖不会迅速大幅升高。同时,绿豆中的蛋白质含量约21-23克,能为糖尿病人提供一定的营养支持,且属于优质植物蛋白来源。此外,绿豆中的膳食纤维含量较高,约6-7克,膳食纤维可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上升速度。 对血糖控制的益处:膳食纤维在肠道中吸水膨胀,增加饱腹感,有利于糖尿病人控制食欲,避免过多进食其他高糖食物。而且,绿豆中的营养成分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功能,对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可能有一定帮助。有研究表明,适量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绿豆作为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之一,符合这一健康益处。 食用注意事项:糖尿病人食用绿豆时要注意烹饪方式,建议煮绿豆汤或煮粥食用,避免油炸、加糖等烹饪方法。如果煮绿豆汤,应避免长时间炖煮导致绿豆过于软烂,影响其升糖特性。每次食用量也需控制,一般建议每次食用量在50-100克干重左右,可根据个人血糖情况适当调整。例如,体型偏胖、血糖控制相对较好的糖尿病人可适当多吃一些,但体型消瘦、血糖波动较大的糖尿病人则要适量减少摄入量。对于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人,由于绿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需根据肾功能情况咨询医生后再决定食用量,因为过多蛋白质摄入可能加重肾脏负担。

    2025-10-10 09:45:0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