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瘤等各种垂体疾病,以及其它内分泌疾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春芳,女,主任医师,从事内分泌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近二十年,擅长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肥胖病、高脂血症、骨质疏松症、痛风、低钙/高钙血症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以及下丘脑-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性腺疾病、更年期综合症和青少年发育障碍等疾病亦具有较高的诊治水平。展开
个人擅长
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瘤等各种垂体疾病,以及其它内分泌疾病。展开
  • 碱水粽子降血糖吗

    碱水粽子本身不具备降血糖功效,其主要由糯米制成,糯米碳水化合物含量高,食用后会升高血糖,碱水未改变糯米高碳水化合物本质。糖尿病患者食用需严格监测血糖,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食用也有相应注意事项,这类人群食用需谨慎,要考虑对血糖等健康指标的影响。 粽子主要由糯米制成,糯米属于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进入人体后会被消化分解为葡萄糖,从而升高血糖。一般来说,每100克糯米所含碳水化合物约78克左右,食用碱水粽子后,其中的碳水化合物被人体吸收,会引起血糖的升高,尤其是对于血糖调节能力较弱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食用后血糖波动可能更为明显。 碱水对粽子成分的影响 碱水浸泡糯米主要是改变了糯米的一些理化性质,使粽子口感等有所不同,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糯米作为高碳水化合物食物的本质。它并没有能够直接降低血糖的特殊营养成分或活性物质被科学证实。 糖尿病患者食用碱水粽子的注意事项 血糖控制方面 糖尿病患者如果食用碱水粽子,需要严格监测血糖。因为糯米消化吸收快,很容易导致餐后血糖迅速升高。建议在食用碱水粽子前,根据自身当前的血糖水平、饮食情况以及运动量等因素来综合考量。一般来说,食用后1-2小时要监测血糖变化,以便及时调整后续的饮食和治疗方案。 特殊人群 儿童:儿童的消化系统和血糖调节系统尚不完善,食用碱水粽子容易导致血糖波动过大,而且糯米相对较难消化,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等问题,所以儿童应谨慎食用碱水粽子。 老年人:老年人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代谢功能减退,包括血糖调节功能。食用碱水粽子后血糖升高可能不易恢复,容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风险,如心血管疾病等相关风险增加。老年人食用时应严格控制量,并且密切关注食用后的身体反应,如血糖变化、消化情况等。 糖尿病患者:本身血糖控制不稳定的糖尿病患者不建议食用碱水粽子,如果要食用,需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将其热量计算到每日总热量摄入中,并且搭配适当的运动来平衡血糖。 总之,碱水粽子没有降血糖的作用,对于各类人群尤其是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在食用碱水粽子时需要谨慎对待,充分考虑其对血糖等健康指标的影响。

    2025-09-24 13:13:12
  • 人缺钾有什么症状

    人缺钾可能出现肌肉无力、痉挛、心律失常等症状,还可能影响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精神状态,不同人症状轻重不同,特殊人群可能有差异,治疗方法包括饮食调整、补充钾剂和治疗原发病。 1.神经肌肉系统: 肌肉无力: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四肢软弱无力,严重时可累及呼吸肌,导致呼吸困难。 肌肉痉挛:常发生在夜间或清晨,表现为肌肉抽搐、疼痛。 共济失调:患者可能出现走路不稳、平衡障碍等症状。 2.心血管系统: 心律失常:缺钾可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导致心律失常,如早搏、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 心电图改变:心电图可出现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QT间期延长等改变。 3.消化系统: 恶心、呕吐:缺钾可影响胃肠道平滑肌的功能,导致恶心、呕吐。 腹胀、便秘:长期缺钾可导致胃肠道平滑肌张力减退,引起腹胀、便秘。 4.泌尿系统: 尿多:大量的钾离子随尿液排出,可导致尿量增加。 5.其他: 精神症状:缺钾可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导致患者出现精神萎靡、嗜睡、烦躁不安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人的症状可能存在差异,且症状的严重程度也与缺钾的程度有关。此外,缺钾还可能与其他疾病有关,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小管酸中毒等。 如果怀疑自己缺钾,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清钾测定、心电图检查等,以明确诊断。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调整饮食: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橘子、菠菜、芹菜等。 2.补充钾剂:如果缺钾严重,需要口服或静脉补充钾剂。 3.治疗原发病:针对引起缺钾的原发病进行治疗,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需要手术治疗,肾小管酸中毒需要补充碱性药物等。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大量出汗、长期禁食等情况,以免导致钾离子丢失。同时,应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如果正在服用某些药物,应咨询医生是否会影响钾的代谢。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缺钾的症状和治疗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情况应咨询医生,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此外,患有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患者,补钾时应更加谨慎,遵循医生的建议。

    2025-09-24 13:12:02
  • 甲减的症状

    甲减有多种常见症状,代谢率减低相关表现有全身乏力、行动迟缓,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女性月经紊乱,皮肤干燥粗糙、毛发脱落;神经系统相关症状包括记忆力减退等,严重时抑郁、嗜睡,儿童影响学习认知,女性加重情绪问题,老年易被其他疾病掩盖;心血管系统相关症状有心率减慢、血压偏低,严重者出现心包积液,儿童影响心脏功能,女性影响日常活动耐力,老年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全身表现: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行动迟缓。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缺乏导致机体代谢速度减慢,能量产生减少。在儿童群体中,可能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身高增长缓慢,智力发育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因为甲状腺激素对儿童的脑发育至关重要。女性患者可能会出现月经紊乱,如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情况,这与甲状腺功能异常影响了内分泌系统的平衡有关。 皮肤毛发改变:皮肤会变得干燥、粗糙,弹性减退。毛发会出现脱落,尤其是头发变得稀疏,眉毛外1/3可能会脱落。这是由于甲状腺激素缺乏影响了皮肤的新陈代谢以及毛发的生长周期,在老年人群中,皮肤和毛发的改变可能更为明显,因为老年人本身皮肤和毛发的代谢就相对缓慢,甲减进一步加重了这种情况。 神经系统相关症状 精神神经系统:患者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出现抑郁、嗜睡等表现。在儿童甲减患者中,可能会影响其学习能力和认知功能,因为甲状腺激素对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和功能维持起着关键作用。对于女性患者,由于内分泌的变化以及甲减带来的身体不适,可能会加重情绪方面的问题;而老年患者可能因为基础疾病较多,甲减导致的神经系统症状可能会被其他疾病所掩盖,需要更细致的观察。 心血管系统相关症状 心血管方面:心率会减慢,血压可能会偏低。严重的甲减患者可能会出现心包积液等心血管并发症。在儿童甲减患者中,心血管系统的异常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心脏功能;女性患者由于生理特点,甲减引起的心血管变化可能会对其日常活动耐力产生影响;老年患者本身心血管系统就有一定程度的退变,甲减导致的心血管改变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需要密切关注心脏功能的变化。

    2025-09-24 13:10:48
  • 男性糖尿病有哪些早期症状

    男性糖尿病早期有多种症状,包括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疲劳乏力、皮肤瘙痒、视力模糊等,有高危因素的男性需密切关注自身变化,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同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预防控制糖尿病。 多食 早期还可能有多食表现。因为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能量供应不足,患者会产生饥饿感,从而导致食欲亢进,进食量比平时明显增多。比如原本食量正常的男性,突然变得很能吃,总是感觉肚子饿,需要频繁进食。 多尿 多尿也是常见早期症状之一。血糖升高后,肾脏要排出过多的葡萄糖,就需要大量的水分来稀释,从而产生渗透性利尿,导致排尿次数增多,尿量也会增加。男性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发现自己晚上起夜的次数比以前明显增多,尿量也比以往多。 体重下降 尽管食欲增加,但体重却可能下降。这是因为机体不能正常利用葡萄糖,转而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来提供能量,导致体重逐渐减轻。一些男性糖尿病患者在没有刻意减肥的情况下,体重却不知不觉地下降,比如在短时间内体重减轻了5-10公斤等。 疲劳乏力 由于葡萄糖不能被有效利用,身体能量供应不足,男性糖尿病早期可能会经常感到疲劳、乏力,即使经过充分休息也难以缓解。例如,原本可以轻松完成的工作或体力活动,现在却感觉力不从心,容易疲惫。 皮肤瘙痒 高血糖状态下,皮肤容易受到病菌感染或出现代谢紊乱,可能会引起皮肤瘙痒。尤其是外阴部位的皮肤瘙痒,对于男性糖尿病患者来说较为常见。这是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霉菌等微生物生长繁殖,刺激皮肤引起瘙痒。 视力模糊 血糖波动会影响眼内的渗透压,导致晶状体屈光度改变,从而引起视力模糊。男性糖尿病患者早期可能会发现自己看东西不如以前清晰,比如看远处的物体或阅读文字时出现模糊不清的情况。 对于男性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有家族糖尿病史、肥胖、长期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等高危因素的人群,要密切关注自身身体变化。一旦出现上述早期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血糖等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糖尿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对于预防和控制糖尿病也非常重要。

    2025-09-24 13:08:44
  • 甲亢传染人吗

    甲亢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由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致甲状腺毒症,发病与遗传、自身免疫异常、环境因素等有关,无病原体,不会传染人,有家族遗传倾向者需关注自身甲状腺功能,自身免疫异常是内在机体问题不传播,环境因素非传染源,长期高压力等环境因素对有遗传易感性者有影响,大家无需担心日常接触传染甲亢。 遗传因素影响 部分甲亢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若家族中有患甲亢的亲属,其自身患甲亢的风险可能会相对增高,但这不是传染,而是遗传易感性导致。比如某些基因的突变可能使个体更容易受到自身免疫等因素的影响而引发甲亢。 对于有家族甲亢病史的人群,在生活中需要更加关注自身甲状腺功能情况,定期进行甲状腺相关检查,如甲状腺功能测定、甲状腺超声等,以便早期发现可能出现的甲状腺问题。 自身免疫异常方面 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将甲状腺组织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导致甲状腺过度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这种自身免疫反应是内在的自身机体问题,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例如,自身抗体(如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的产生是自身免疫紊乱的结果,不是通过接触、空气等途径在人群中传播的物质。 自身免疫性甲亢患者的亲属等密切接触者,虽然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但也不是必然会被传染上甲亢,还需要看自身的免疫状态等多种因素。 环境因素作用 一些环境因素可能诱发具有遗传易感性个体发生甲亢,比如长期精神压力过大、剧烈的精神刺激、感染等。但这些环境因素不是传染源,不会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导致甲亢发生。例如,在相同的精神压力环境下,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患上甲亢,只有那些本身有遗传易感性且自身免疫状态等因素综合作用的人可能发病。 对于长期处于高压力工作环境等情况的人群,无论是本身有甲亢家族史还是没有,都要注意调节自身情绪,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以降低甲亢的发病风险,尤其是本身有遗传易感性的人群更要重视环境因素对自身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总之,甲亢是自身免疫等多种因素导致的自身疾病,不具有传染性,大家无需担心会通过日常接触等方式被他人传染上甲亢。

    2025-09-24 13:07:3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