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曦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擅长:不孕不育,做试管婴儿,内膜异位症,尤其是难治性的不孕不育症。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董曦,女,副主任医师,硕士。擅长各种病因引起的不孕症,尤其擅长难治性不孕症,内分泌紊乱,内膜疑难症,卵巢功能不佳,多次辅助生殖治疗失败后。展开
个人擅长
不孕不育,做试管婴儿,内膜异位症,尤其是难治性的不孕不育症。展开
  • 打HCG针多久卵泡才破

    打HCG针后卵泡破裂时间受个体差异、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监测方法有超声监测和尿排卵试纸监测,不同特殊人群如年轻女性、35岁以上女性、患内分泌疾病女性、有盆腔粘连病史女性有相应注意事项。 监测卵泡破裂时间的方法 超声监测:这是常用的方法。通过经阴道超声可以清晰观察卵泡的大小、形态以及排卵情况。在打HCG针前会先监测卵泡大小,当卵泡发育到成熟(一般直径约18-25mm)时注射HCG,然后定期进行超声检查,观察卵泡是否破裂。例如,在注射HCG后12-24小时开始监测,之后每6-8小时监测一次,直到看到卵泡破裂征象,如卵泡消失、卵巢内出现血体等。 尿排卵试纸监测:通过检测尿液中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来间接判断排卵时间。在打HCG针后,尿液中LH水平会有相应变化,当尿排卵试纸出现强阳性转弱阳性时,提示可能卵泡即将破裂或已经破裂,但这种方法的准确性相对超声监测稍低,因为尿排卵试纸监测的是LH水平,而卵泡破裂时间还受到其他因素影响。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年轻女性:年轻女性一般卵巢功能较好,但仍要注意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影响卵泡对HCG的反应。在打HCG针后要按照医生要求进行监测,及时了解卵泡破裂情况,以便进行备孕等相关操作。 年龄较大女性(35岁以上):这类女性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打HCG针后更要密切监测卵泡破裂时间,因为卵泡破裂时间不稳定可能会影响受孕几率。同时,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检查和处理,如有需要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患有内分泌疾病女性(如多囊卵巢综合征):这类女性本身内分泌紊乱,打HCG针后卵泡破裂时间可能与正常女性不同,需要更频繁地进行监测,医生会根据监测情况调整治疗措施,以提高受孕机会,并且要注意控制基础疾病,保持内分泌相对稳定。 有盆腔粘连病史女性:盆腔粘连可能影响卵泡正常破裂,打HCG针后除了监测卵泡破裂时间外,还需要关注盆腔情况,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帮助卵泡顺利排出。

    2025-10-15 13:06:23
  • 怎样可以阻止胚胎着床

    阻止胚胎着床的方法包括药物避孕、宫内节育器和紧急避孕,药物避孕通过改变宫颈黏液性状和子宫内膜发育来避孕;宫内节育器通过引起子宫内膜无菌性炎症反应等影响宫腔内环境阻止着床;紧急避孕药通过抑制排卵、干扰受精和影响受精卵着床等起作用,育龄女性和有特殊病史女性选择时需考虑自身情况并遵医嘱。 一、药物避孕 1.原理:一些避孕药可以改变宫颈黏液的性状,使其变得黏稠,不利于精子穿透;同时还能影响子宫内膜的发育,使其不利于胚胎着床。例如,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其作用机制主要就是通过抑制排卵、改变宫颈黏液性状和子宫内膜形态与功能来达到避孕效果,其中改变子宫内膜环境从而阻止胚胎着床是其作用环节之一。 二、宫内节育器 1.原理:宫内节育器放置于宫腔内,会引起子宫内膜的无菌性炎症反应。这种炎症反应会使子宫液组成发生改变,影响受精卵的着床环境;同时,还会激活子宫内膜的免疫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等,干扰胚胎着床相关的一系列生理过程。不同类型的宫内节育器,其作用机制可能略有差异,但总体都是通过影响宫腔内环境来阻止胚胎着床。 三、紧急避孕 1.原理:紧急避孕药的作用机制包括抑制排卵、干扰受精过程以及影响受精卵着床等。例如,左炔诺孕酮类紧急避孕药,可能会延迟排卵,或者使宫颈黏液黏稠度增加阻碍精子穿透,还可能对已经形成的受精卵产生影响,干扰其在子宫内膜的着床过程。 特殊人群提示 1.育龄女性:在考虑阻止胚胎着床的方法时,需要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生育计划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方式。比如有肝肾功能异常的女性,在选择药物避孕时需要谨慎评估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对于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女性,要了解放置宫内节育器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月经紊乱等,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选择。 2.有特殊病史女性:如有盆腔炎病史的女性,在选择阻止胚胎着床的方法时需要更加谨慎。因为盆腔炎可能影响宫腔内环境,而一些阻止胚胎着床的方法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宫腔内环境,需要医生综合评估后选择相对安全合适的方式。

    2025-10-15 13:06:05
  • 受孕一周会恶心想吐吗

    受孕一周通常不会出现恶心想吐症状,此时受精卵刚着床,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小,多数女性早孕反应在停经6周左右才出现,受孕一周的生理变化处于早期阶段,个体差异如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对受孕一周是否出现恶心想吐症状影响不大,若怀疑受孕可通过检测hCG明确情况。 一、受孕一周的生理变化特点 受孕一周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从受精到着床完成大约需要6-7天,着床后才开始少量分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但此时hCG水平很低,还不足以引起明显的身体症状变化。一般来说,多数女性的早孕反应会在停经6周左右开始出现,因为此时hCG水平逐渐升高到一定程度,才会引发胃肠道等一系列反应。 二、个体差异对受孕一周身体反应的影响 年龄因素:年轻女性和年龄稍大女性在受孕一周时身体反应可能无明显差异,因为主要是受精卵着床及早期激素变化,年龄对这一早期阶段的直接影响不大,但随着孕期进展,年龄可能会对孕期的整体健康管理等产生影响,不过受孕一周时主要关注的是受精卵着床情况。 性别因素:性别不影响受孕一周时是否出现恶心想吐的症状,因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受孕,早期的生理变化主要围绕受精卵着床和激素分泌,与性别无关。 生活方式因素: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受孕一周时对是否出现恶心想吐症状影响不大,因为此时还处于很早期,身体主要是进行受精卵着床等基本生理过程。但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整个孕期的健康,比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等,不过这些对受孕一周的即时症状无直接作用。 病史因素:有基础疾病的女性在受孕一周时,身体状况主要还是取决于受精卵着床和基础疾病是否在此时有特殊反应,但一般基础疾病在受孕一周时不会因为基础疾病而导致恶心想吐症状的出现,不过有基础疾病的女性在孕期需要更密切监测,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在孕期产生影响,而受孕一周时主要关注的是正常的妊娠早期变化。 总之,受孕一周一般不会恶心想吐,若出现类似症状且怀疑受孕,可通过检测hCG等方式来明确是否妊娠以及妊娠的相关情况。

    2025-10-15 13:05:39
  • 精子数量少会影响怀孕吗

    精子数量少即少精子症会影响怀孕,其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育龄男性和有相关病史男性需注意,应纠正不良生活方式、积极治疗原发病来提高生育可能性。 一、影响因素及相关机制 1.年龄因素:随着男性年龄增长,精子数量和质量可能逐渐下降。例如,35岁以上男性精子数量减少、活力降低的概率相对增加,这会进一步影响怀孕的可能性。年龄较大的男性生殖系统功能逐渐衰退,生精能力下降,导致精子数量少的情况更易出现。 2.生活方式因素 吸烟饮酒:长期吸烟饮酒会损害生精功能。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影响精子的生成和发育,酒精也会干扰睾丸的生精过程,导致精子数量减少。据相关研究,长期大量吸烟饮酒的男性,少精子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不吸烟不饮酒的男性。 久坐、高温环境:长时间久坐会使会阴部温度升高,影响睾丸的生精环境。高温环境不利于精子的生成和存活,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的男性,精子数量可能会减少。例如,长时间泡温泉、蒸桑拿等会使阴囊温度升高,对精子数量产生不良影响。 3.病史因素:一些疾病会导致精子数量少,如精索静脉曲张,它会使睾丸局部温度升高,静脉血淤积,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导致精子数量减少;内分泌疾病,像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紊乱,会影响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精子的生成,造成精子数量少。 二、特殊人群提示 1.育龄男性:如果计划怀孕,发现精子数量少,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在生活中要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避免久坐等。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过度焦虑也可能影响生殖系统功能。 2.有相关病史男性:对于患有精索静脉曲张、内分泌疾病等可能导致精子数量少的疾病的男性,要积极治疗原发病。例如,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可能需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手术治疗等,以改善生精功能,提高精子数量,增加怀孕的机会。 总之,精子数量少会降低怀孕的概率,男性应关注自身生殖健康,在出现相关问题时及时采取措施,以提高生育的可能性。

    2025-10-15 13:05:14
  • 遗精会导致怀孕吗

    遗精可能导致怀孕,若遗精时精液进入女性阴道且女性处于排卵期就有可能,男性可通过戴避孕套等避孕,女性可通过监测排卵期等防范,青少年、成年男性及特殊健康状况人群需依自身情况注意避免因遗精致怀孕,采取合适避孕措施保障生殖健康。 一、遗精时精液进入阴道的情况 男性方面:正常男性的精液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精子,在遗精发生时,如果精液意外排入女性阴道,就存在精子与卵子相遇结合的可能。 女性方面:女性的排卵期是受孕的关键时期,若女性处于排卵期,卵子从卵巢排出后会在输卵管内等待受精,如果此时有精子进入阴道并游走到输卵管与卵子结合,就会形成受精卵,从而导致怀孕。 二、避免遗精导致怀孕的措施 男性:对于有避孕需求的男性,可通过佩戴避孕套等方式来避免精液进入女性阴道,从而降低怀孕风险。 女性:如果女性处于易受孕的时期,在男性遗精可能导致精液进入阴道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一些避孕措施,如服用紧急避孕药等(但紧急避孕药不宜频繁使用,需遵循其使用的相关注意事项)。同时,女性可以通过监测自身的月经周期、基础体温等方式来大致判断排卵期,提前做好防范。 三、不同人群需注意的点 青少年:青少年时期性发育逐渐成熟,可能会出现遗精现象。此时要正确认识遗精,了解相关的生殖健康知识,同时如果有与异性的密切接触,要做好避孕相关的防护措施,避免因意外遗精导致女性怀孕的情况发生。例如,青少年在与异性交往时,应明确避孕的重要性,选择合适的避孕方法。 成年男性:成年男性若有固定性伴侣,应根据自身情况和伴侣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避孕方式,以避免非意愿妊娠的发生。如果没有生育计划,要积极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保障伴侣的生殖健康。 特殊健康状况人群:患有某些生殖系统疾病的男性,可能遗精情况会有所异常,这类人群更要关注自身生殖健康状况,同时在涉及可能导致女性怀孕的情况时,要更加谨慎地采取避孕措施,必要时可咨询医生选择更适合自身健康状况的避孕方法,以确保双方的健康和避免意外妊娠的发生。

    2025-10-15 13:04:4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