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侯东明副主任医师(45)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侯东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擅长:各类鼻炎、鼻窦炎、鼻息肉、成人及儿童鼾症的诊断和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侯东明,男,副主任医师,199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医学院。长期从事耳鼻咽喉科临床工作,对本专业各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较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在各类鼻炎、鼻窦炎、鼻息肉、成人及儿童鼾症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展开
个人擅长
各类鼻炎、鼻窦炎、鼻息肉、成人及儿童鼾症的诊断和治疗。展开
  • 嗓子发炎怎么办怎么治疗

    嗓子发炎后应保持水分摄入、避免刺激性食物、盐水漱口、合理用药并注意休息。若症状严重或特殊人群发炎需及时就医,遵循医嘱用药。 1.保持水分摄入 喝足够的水可以缓解喉咙疼痛和干燥。 2.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避免辛辣、酸性、油腻或过甜的食物和饮料,以免刺激喉咙。 3.盐水漱口 用温盐水漱口可以减轻喉咙疼痛和消炎。 4.使用药物治疗 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喉咙疼痛和炎症,如退烧药、消炎药等。 5.休息 给身体足够的休息时间,有助于身体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严重的喉咙发炎症状,如持续高热、呼吸急促等,应及时就医。同时,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人等,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

    2025-05-15 17:25:01
  • 耳洞一直不好怎么办

    耳洞一直不好可能是由于感染、过敏、护理不当等原因引起的。以下是一些建议: 1.保持耳洞清洁 每天用酒精或双氧水清洁耳洞及周围皮肤,避免感染。 2.避免刺激 避免佩戴过重或过大的耳环,避免摩擦和刺激耳洞。 3.使用消炎药膏 如果耳洞发炎,可以使用消炎药膏进行治疗。 4.就医治疗 如果耳洞一直不好,或者出现严重的疼痛、红肿、化脓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皮肤状况和耳洞恢复情况都不同,如果对耳洞的护理有任何疑问,最好咨询医生或专业的美容师。

    2025-05-15 17:20:57
  • 掏耳朵掏出血怎么办

    掏耳朵掏出血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若只是少量血丝,注意清洁消毒即可;若大量出血、鼓膜有损伤或听力受损,则需及时就医。 一、掏耳朵的作用与出血后的判断方法 1.掏耳朵能清理过多耳耵聍。当掏耳朵出血时,首先可通过吞咽、憋气来判断鼓膜是否受损,若鼓膜受损必须去医院,不能确定时也最好到医院检查。 2.若感觉到耳朵听力下降甚至完全听不到声音,或耳道内出血量较大,都应到医院检查处理,到医院后进行耳内镜检查,观察耳道、鼓膜等受损程度,再针对性治疗。 二、出血量较小时的处理方式 如果耳道内出血量较小,仅出现一点血丝,考虑是耳道皮肤损伤导致的出血,可使用卫生棉签按压止血,并适当口服一些消炎药预防感染。 三、治疗后的注意事项 掏耳朵掏出血经过治疗后,一定要注意避免耳朵进水,以防出现感染,且要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治疗用药。 总之,掏耳朵出血不可忽视,要根据具体情况妥善处理,以避免不良后果。同时,治疗后也要做好相应防护措施。

    2025-05-14 17:12:22
  • 过敏性鼻炎不治会怎样

    过敏性鼻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增加哮喘风险,还可能引发心理问题。因此,患者应及时就医,并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室内清洁,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1.引发多种并发症 过敏性鼻炎可能会影响眼睛、耳部、呼吸道等部位,引发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咽喉炎、过敏性哮喘等并发症,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2.影响生活质量 过敏性鼻炎会导致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睡眠质量下降等问题。 3.增加哮喘风险 过敏性鼻炎患者患哮喘的风险是正常人的2-4倍,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哮喘,增加治疗难度。 4.影响心理健康 过敏性鼻炎会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长期不愈可能会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因此,过敏性鼻炎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患者应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室内清洁,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以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025-05-14 17:10:01
  • 话说多了嗓子不舒服怎么办

    长期说话导致嗓子不舒服,可尝试以下方法缓解:合理用嗓、饮食调整、保持湿润、生活习惯良好、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就医诊治。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在使用药物缓解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合理用嗓 避免长时间大声说话或过度清嗓,如需长时间讲话,应适当休息并多喝温水。 2.饮食调整 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营养均衡。 3.保持湿润 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或口含润喉片来保持喉咙湿润。 4.生活习惯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适量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 5.治疗相关疾病 积极治疗可能引起嗓子不适的疾病,如反流性食管炎、慢性咽喉炎等。 6.就医诊治 如果嗓子不适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喉镜等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教师、销售人员等需要经常用嗓的人群,平时应更加注意保护嗓子。此外,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在使用药物缓解嗓子不适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025-05-14 17:08:0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