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消化内镜下微创手术诊疗,包括胃肠息肉、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胆石症、梗阻性黄疸,消化道出血等。消化系统常见疾病诊治,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急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
向 Ta 提问
吕富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主任医师,知名专家、研究生导师,博士;擅长各种消化道疾病的内镜检查及微创手术。发表相关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主要致力于消化系统疾病的内镜下诊断及微创介入治疗研究,擅长胰胆疾病、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及胃肠道早癌的内镜下微创治疗。
展开-
吃山楂反胃想吐怎么办
因短时间过量吃山楂反胃想吐,要停止食用山楂,适当休息调整体位,适量饮温水,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密切观察症状变化,不缓解或有异常伴随症状及时就医。 一、停止继续食用山楂 如果是因为短时间内过量食用山楂导致反胃想吐,首先应立即停止继续吃山楂,避免症状进一步加重。山楂中含有较多的酸性物质,如山楂酸等,过量摄入会刺激胃酸分泌增加,从而引发肠胃不适。 二、适当休息与调整体位 休息:找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躺下来或坐下来休息一会儿,放松身心,让肠胃有时间进行自我调整。一般来说,休息15-30分钟左右,观察症状是否有所缓解。 调整体位:如果坐着时感觉反胃想吐,可以将上身稍微前倾,这样有助于防止呕吐物逆流进入气管,减少呛咳的风险。对于儿童,要注意保持合适的体位,避免呕吐物堵塞气道。 三、适量饮水 可以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每次饮用100-150毫升左右。温水能够稀释胃酸,缓解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同时补充因可能出现的呕吐而流失的水分。但要注意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以免加重肠胃负担,引起恶心感加重。对于儿童,要控制饮水量和饮水速度,防止发生呛咳。 四、饮食调节 清淡饮食:在反胃想吐的症状缓解后,可选择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软面条等。小米粥容易消化,还能保护胃黏膜;软面条也是比较温和的食物,不会给肠胃造成太大负担。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再次食用酸性较强的食物,如醋、酸梅等,这些食物会进一步刺激肠胃,加重不适。 少食多餐: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进食,每次进食量不宜过多,一般每餐吃七八分饱即可。这样可以减轻肠胃的消化负担,让肠胃逐步恢复正常的消化功能。对于儿童,要根据其年龄和食量适当调整每餐的进食量和进食频率。 五、观察症状变化 密切观察反胃想吐的症状是否持续加重或出现其他伴随症状,如腹痛、腹泻、呕吐频繁、呕血、黑便等。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上述异常伴随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胃镜检查等,以明确是否存在胃部疾病等其他问题,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治疗。对于儿童,家长要更加留意其精神状态、呕吐物的性状等情况,因为儿童的身体耐受性和病情变化可能相对较快。
2025-10-17 11:27:13 -
喝冷饮拉肚子是怎么回事
人体喝冷饮后易拉肚子,原因包括胃肠道敏感性增加(本身敏感人群及儿童更易因低温刺激致肠道蠕动加快)、冷饮温度过低(打破胃肠道温度平衡致消化酶活性受抑、老年人更不耐受)、冷饮中添加剂影响(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儿童受影响风险高)、个体消化酶差异(缺乏相关消化酶致肠道蠕动加快,女性生理期时更易出现)。 一、胃肠道敏感性增加 人体胃肠道有其相对稳定的温度适应范围,当大量喝冷饮时,低温刺激会使胃肠道黏膜血管收缩,影响胃肠道正常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对于本身胃肠道较为敏感的人群,如患有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这种低温刺激更容易诱发肠道蠕动加快,从而导致拉肚子。年龄较小的儿童,其胃肠道功能发育尚不完善,神经系统对胃肠道温度调节的控制能力较弱,喝冷饮后也较易出现拉肚子情况。 二、冷饮温度过低 一般来说,人体胃肠道适宜的温度环境在37℃左右,而过低温度的冷饮(比如低于10℃)进入胃肠道后,会打破胃肠道原有的温度平衡。这会使得胃肠道内的消化酶活性受到抑制,正常的消化过程受阻。以淀粉酶为例,其最适作用温度接近人体体温,冷饮的低温会降低淀粉酶活性,影响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进而可能引发肠道功能紊乱导致拉肚子。老年人胃肠道功能逐渐衰退,对温度变化的耐受能力下降,喝冷饮后更易因冷饮温度过低出现拉肚子现象。 三、冷饮中添加剂影响 部分冷饮中可能含有一些添加剂,如人工甜味剂等。一些研究表明,某些人工甜味剂可能会影响肠道菌群的平衡。肠道菌群在维持肠道正常生理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当肠道菌群平衡被打破时,就可能出现肠道功能异常,包括拉肚子。长期大量饮用含有这类添加剂冷饮的人群,更易受到影响,而儿童由于肠道菌群相对脆弱,受添加剂影响出现拉肚子的风险相对更高。 四、个体消化酶差异 不同个体体内消化酶的种类和活性存在差异。有些人本身体内分解冷饮中脂肪、糖分等成分的消化酶相对缺乏,当摄入冷饮后,这些成分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在肠道内被细菌发酵,产生过多气体和代谢产物,刺激肠道蠕动加快,导致拉肚子。女性在生理期时,身体处于相对敏感状态,消化功能可能会有所下降,此时喝冷饮更容易因消化酶相对不足出现拉肚子情况。
2025-10-17 11:24:11 -
吐怎么办
呕吐原因分生理与病理,生理常见婴儿吞咽空气等,病理有胃肠感染、肠梗阻等;非药物干预包括呕吐时身体前倾防窒息、少量多次补水防脱水、暂禁食改清淡流食;儿童呕吐需密切观察防脱水等,孕妇分正常孕吐与病理严重需就医,老年人呕吐关注基础病伴发症状;出现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呕吐物异常、持续频繁呕吐致脱水、伴腹痛等肠梗阻表现需立即就医。 一、识别呕吐原因 呕吐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生理性因素常见于婴儿喂养时吞咽过多空气、儿童短时间内进食过饱等;病理性因素包括胃肠道感染(如病毒性胃肠炎)、肠梗阻、颅内压增高(如脑膜炎)、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不同年龄、性别及病史人群诱因有差异,例如儿童胃肠道感染概率较高,有腹部手术史人群需警惕肠梗阻复发。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1.体位调整:发生呕吐时让患者身体前倾,避免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导致窒息,尤其对于儿童需特别注意保持气道通畅。2.水分补充:少量多次给予清水或淡盐水,预防脱水,儿童可选择口服补液盐补充电解质,需注意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呕吐。3.饮食调整:短时间内暂禁食固体食物,可先尝试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食,如米汤等,逐步恢复正常饮食,婴儿喂养时应减少每次喂养量并增加喂养次数。 三、特殊人群处理要点 儿童:儿童呕吐易导致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需密切观察尿量、精神状态等,若出现尿量减少、精神萎靡等表现应及时就医,同时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强制喂水加重呕吐反射。-孕妇:孕期呕吐需区分正常孕吐与病理性呕吐,正常孕吐一般无需特殊处理,若呕吐严重影响营养摄入或出现脱水征象,需及时就医评估补液治疗;有妊娠相关并发症史的孕妇更需谨慎处理。-老年人:老年人呕吐可能与基础疾病相关,如心脑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等,需关注伴随症状,如呕吐伴头晕、胸痛等需警惕心脑血管意外,及时就医排查病因。 四、就医指征 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医:呕吐伴有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意识障碍;呕吐物为血性、胆汁样;持续频繁呕吐无法进食进水,出现脱水表现(如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尿量显著减少);伴有腹痛进行性加重、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表现。
2025-10-17 11:22:42 -
大蒜吃多了,烧心,胃难受,怎么治疗
吃大蒜后烧心、胃难受时,首先要停食相关刺激食物,可适当饮用温水、温牛奶缓解,症状明显遵医嘱用药,儿童、老年人有特殊注意事项,若症状未改善或出现严重情况需立即就医。 一、停止继续摄入大蒜相关食物 一旦出现吃大蒜后烧心、胃难受的情况,首先要立即停止继续食用大蒜以及其他可能刺激胃肠道的食物,比如辛辣、油腻食物等,避免进一步加重对胃黏膜的刺激。 二、适当饮用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1.温水:可以少量多次饮用温水,约37℃左右的温水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稀释胃酸,减轻对胃黏膜的刺激,每次饮用100-150ml左右。对于儿童,要注意控制水温及饮用量,避免因吞咽过快引起呛咳等情况。 2.温牛奶:温牛奶能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轻大蒜素等对胃黏膜的损伤。一般建议饮用200ml左右,对于有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则不适合选择温牛奶。 三、药物缓解(需遵医嘱,非儿童常规首选) 如果烧心、胃难受症状较为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药物,如铝碳酸镁咀嚼片等,它可以迅速中和胃酸,缓解烧心等不适症状。但儿童使用药物需谨慎,必须在医生评估后,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情况来决定是否使用及选择合适的药物。 四、针对不同人群的特殊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的胃肠道功能相对较弱,对大蒜等刺激性食物更为敏感。一旦出现吃大蒜后胃难受的情况,除了上述措施外,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有无呕吐、腹痛等其他不适表现。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2.老年人:老年人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功能减退、基础疾病等情况。在采取上述缓解措施的同时,要注意自身基础疾病的影响,比如有高血压、糖尿病的老年人,在选择缓解不适的食物或药物时要考虑对基础疾病的影响。例如,选择温牛奶时要注意其中的糖分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使用药物时要咨询医生是否与正在服用的其他药物有相互作用。 五、就医指征 如果经过上述缓解措施后,烧心、胃难受的症状仍然没有改善,或者出现了呕吐大量血性物质、剧烈腹痛、黑便等严重情况,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胃镜等,以明确胃黏膜损伤的程度,并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
2025-10-17 11:21:34 -
早上反胃想吐怎么办
要缓解早上反胃想吐,可从调整饮食与生活习惯、识别并避免诱因、尝试缓解方法入手。调整饮食上避免刺激食物,选清淡易消化的,戒烟酒,老人、儿童饮食有别,生活习惯上保持作息、抬高床头、合理安排作息等;识别并避免疾病、药物等诱因;适量饮水、轻柔按摩来缓解。 生活习惯方面: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胃肠功能的正常调节。睡觉时可适当将床头抬高15-20度,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夜间胃酸反流至食管,从而减轻早上反胃想吐的情况。对于上班族等生活节奏快的人群,要注意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引发反胃想吐。孕妇早上反胃想吐较为常见,这是孕期的一种生理反应,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情绪加重症状,同时采取舒适的体位休息。 识别并避免诱因 疾病因素:某些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胃炎、胃溃疡等都可能导致早上反胃想吐。如果本身有胃食管反流病,除了调整生活习惯外,要及时就医明确病情。对于患有胃炎、胃溃疡的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基础疾病,因为基础疾病不控制,反胃想吐的症状很难缓解。老年人若本身有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更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定期复诊。儿童如果经常早上反胃想吐,要考虑是否有消化道感染等疾病,及时就医检查。 药物因素:一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导致早上反胃想吐。如果正在服用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的药物,可在医生评估下调整用药方案。孕妇用药需格外谨慎,若因疾病需要用药导致早上反胃想吐,要告知医生孕期情况,由医生权衡利弊调整药物。 尝试缓解方法 适量饮水:早上起来可以适量饮用一些温水,约100-200毫升,温水可以刺激胃肠道蠕动,缓解轻微的反胃想吐感觉,但要注意不要一次性大量饮水,以免加重胃部负担。老年人饮水要适量,避免因饮水过多导致心脏等负担加重。儿童饮水要控制量,防止呛咳。 轻柔按摩:可以用手掌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轻柔按摩腹部,每次按摩10-15分钟,这样能促进胃肠蠕动,缓解反胃想吐。按摩时力度要适中,老年人皮肤较薄、骨骼突出,按摩力度要轻柔;孕妇按摩腹部要注意避开子宫部位,选择合适的力度和手法。
2025-10-17 11: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