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富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擅长:消化内镜下微创手术诊疗,包括胃肠息肉、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胆石症、梗阻性黄疸,消化道出血等。消化系统常见疾病诊治,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急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吕富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主任医师,知名专家、研究生导师,博士;擅长各种消化道疾病的内镜检查及微创手术。发表相关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主要致力于消化系统疾病的内镜下诊断及微创介入治疗研究,擅长胰胆疾病、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及胃肠道早癌的内镜下微创治疗。

展开
个人擅长
消化内镜下微创手术诊疗,包括胃肠息肉、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胆石症、梗阻性黄疸,消化道出血等。消化系统常见疾病诊治,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急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展开
  •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病因是什么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发病原因包括遗传因素,其有遗传倾向,相关基因异常可能影响幽门括约肌发育功能;胃肠激素失衡,胃泌素等失衡致幽门括约肌张力增加、肌肉肥厚;神经发育异常,幽门处神经发育障碍使幽门肌层增生肥厚;环境因素如母亲孕期不良生活习惯、感染等也可能有影响,新生儿疑患需及时就医,否则可能致严重并发症影响生长发育。 胃肠激素失衡 胃泌素等胃肠激素的失衡可能与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发生有关。胃泌素具有刺激胃酸分泌和胃肠运动等作用,有研究发现,患儿体内胃泌素水平可能升高,导致幽门括约肌张力增加、肌肉肥厚,从而引起幽门狭窄。这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或其他因素导致胃肠激素的调节机制出现紊乱,使得胃泌素等激素的分泌或作用异常,最终影响幽门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神经发育异常 幽门处的神经发育异常也是导致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原因之一。在胎儿发育过程中,支配幽门括约肌的神经细胞发育出现障碍,会影响幽门括约肌的正常松弛和收缩功能,使得幽门肌层过度增生肥厚,管腔狭窄。这种神经发育异常可能与胚胎时期的某些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相关,导致神经细胞的分化、迁移或功能表达出现问题,进而影响幽门的正常生理结构。 环境因素 虽然环境因素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发病中的作用相对遗传和胃肠激素等因素可能不是主导,但一些环境因素也可能产生一定影响。比如母亲在孕期的生活方式、感染情况等。母亲孕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会对胎儿的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增加胎儿患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风险;孕期发生某些病毒感染等,也可能干扰胎儿的正常发育过程,包括幽门相关结构和功能的发育,从而引发该疾病。对于特殊人群如新生儿,由于其自身的生理特点,一旦怀疑有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需及时就医进行评估和诊断,以便早期干预,因为该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2025-10-17 10:47:20
  • 慢性肠炎用什么泡水喝好

    山药陈皮泡水可缓解慢性肠炎消化不良、腹胀等,但血糖异常者需控山药量;马齿苋泡水能改善慢性肠炎腹泻、腹痛等,但脾胃虚寒者不宜过量;丁香叶泡水可缓解慢性肠炎腹泻等,但阴虚火旺者不适合;茯苓泡水有助于改善慢性肠炎肠道功能紊乱,但尿频者饮用需注意观察自身反应。 1.山药陈皮泡水 山药具有健脾益胃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山药中的多糖等成分能对肠道黏膜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陈皮有理气健脾的功效,其所含的挥发油等成分可促进消化液分泌,缓解肠道气滞等情况。将山药和陈皮适量泡水饮用,对于慢性肠炎引起的消化不良、腹胀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需注意,若慢性肠炎患者同时有血糖异常情况,山药的食用量需适当控制,因为山药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 加2.马齿苋泡水 马齿苋是一种常见的野菜,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马齿苋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黄酮类、萜类等,这些成分对肠道内的炎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够减轻肠道的炎症反应,对于慢性肠炎出现的腹泻、腹痛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不过,脾胃虚寒的慢性肠炎患者不宜过量饮用马齿苋泡水,以免加重脾胃虚寒的症状,出现腹痛、腹泻加重等情况。 加3.丁香叶泡水 丁香叶有温中降逆、温肾助阳的功效,其所含的丁香酚等成分对胃肠道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能抑制肠道的异常蠕动,缓解慢性肠炎引起的腹泻等症状。但丁香叶性温,对于阴虚火旺的慢性肠炎患者不适合饮用,这类患者饮用后可能会加重体内虚火,出现口干、咽痛等不适症状。 加4.茯苓泡水 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作用,茯苓中的茯苓多糖等成分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同时对肠道的水液代谢有调节作用,有助于改善慢性肠炎导致的肠道功能紊乱情况。然而,慢性肠炎患者若同时有尿频等泌尿系统症状,饮用茯苓泡水时需注意观察自身反应,因为茯苓有利水作用,可能会对尿频症状产生一定影响。

    2025-10-17 10:46:33
  • 打嗝放屁是胃癌前兆吗

    打嗝放屁与胃癌关系不具直接因果,虽胃癌早期可能有消化不良致其频繁,但非特异,很多良性病也可引起,医学研究无直接关联证据,诊断需多种检查,不同人群情况不同,年轻人多因生活方式,老年人及有胃部基础病史者需关注,出现异常伴相应症状要及时排查胃癌等。 一、可能与胃癌相关的情况 胃癌早期症状往往不典型,部分患者可能会有消化不良相关表现,包括打嗝、放屁增多等,但这并非特异性表现。胃癌还可能伴有上腹部不适、隐痛、食欲减退、消瘦、黑便等症状。然而,很多其他良性疾病也会引起打嗝放屁异常,比如胃肠道功能紊乱,可能因精神压力、饮食不规律等导致胃肠蠕动和消化功能失调,出现打嗝、放屁频繁;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也可能影响消化,引起类似症状。 二、从医学研究角度分析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单一的打嗝放屁症状与胃癌并无直接的因果关联证据。胃癌的诊断需要结合多种检查手段,如胃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胃内情况,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是确诊胃癌的金标准;还有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能帮助了解胃部病变的范围和转移情况等。 三、不同人群的情况考虑 年轻人:年轻人出现打嗝放屁异常,多与生活方式相关,如经常吃辛辣、油腻、易产气食物,或久坐缺乏运动等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一般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等可缓解。但如果同时伴有体重下降、贫血等情况,也需警惕胃部疾病,应及时就医检查。 老年人:老年人胃肠功能本身逐渐减退,更容易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导致打嗝放屁异常。若老年人出现不明原因的打嗝放屁频繁,且伴有近期体重明显减轻、吞咽困难等症状,要高度重视胃癌等疾病的可能,及时进行相关检查排查。 有胃部基础病史人群:如本身患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的人群,出现打嗝放屁异常时,需更加密切关注,因为这类人群发生胃部病变包括胃癌的风险相对更高,要定期进行胃镜等检查随访,以便早期发现胃部可能出现的新变化。

    2025-10-17 10:44:50
  • 下腹痛拉肚子怎么办

    下腹痛拉肚子病因分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一般处理包括患病时休息并补水(可饮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调整饮食选清淡易消化食物,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需就医检查,儿童脱水风险高要密切补液且用药谨慎,老年人易合并基础病持续不缓解要尽快就医,孕妇需谨慎用药遵医嘱。 一、明确病因分类 下腹痛拉肚子的常见病因可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类。感染性因素多由细菌(如大肠杆菌等)、病毒(如轮状病毒等)感染肠道引发炎症,导致肠道蠕动加快出现腹泻伴下腹痛;非感染性因素包括饮食不当(过量进食生冷、不洁食物等)、食物过敏、肠道功能紊乱(如肠易激综合征)等。 二、一般处理措施 1.休息与补水:患病期间应注意休息,减少体力消耗。同时要重视水分补充,防止脱水,可适当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以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 2.调整饮食:短期内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软面条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以及生冷的食物,减轻肠道消化负担。 三、医学干预方向 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粪便常规、血常规等检查明确病因。若考虑细菌感染导致,可能会涉及抗感染相关处理(但不涉及具体用药剂量等指导);若为肠道功能紊乱等情况,可能会采取相应调节肠道功能的措施。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下腹痛拉肚子时脱水风险相对更高,需更密切关注补液情况,可适当增加口服补液盐的摄入频次,且儿童用药需格外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缓解症状,如通过调整饮食等方式,避免低龄儿童自行使用不恰当药物。 老年人:老年人下腹痛拉肚子易合并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等,症状持续不缓解时应尽快就医,以便及时评估病情并进行针对性处理,避免延误治疗影响健康。 孕妇:孕妇出现下腹痛拉肚子需谨慎用药,应在医生专业评估下采取合适的处理方式,既要关注自身病情缓解,又要确保胎儿安全,避免自行盲目用药。

    2025-10-17 10:43:39
  • 支沟为什么能治便秘

    支沟穴位于前臂后区,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是手少阳三焦经的常用腧穴,具有清热泻火、理气止痛、通腑降逆的功效。刺激支沟穴能治疗便秘,主要是因为该穴位可以调节三焦气机,促进大肠的传导功能,从而缓解便秘症状。 1.支沟穴的位置和功能 位置:支沟穴位于前臂后区,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功能:支沟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的常用腧穴,具有清热泻火、理气止痛、通腑降逆的功效。 2.支沟穴治疗便秘的原理 调节三焦气机:三焦是人体六腑之一,具有主持诸气、总司人体气化的功能。支沟穴是三焦经的穴位,刺激支沟穴可以调节三焦气机,促进大肠的传导功能,从而缓解便秘症状。 促进肠蠕动:支沟穴还可以促进肠蠕动,增强肠道的蠕动能力,使粪便更容易排出体外。 3.支沟穴的刺激方法 按摩:用手指按摩支沟穴,以有酸胀感为宜,每次按摩10-15分钟,每天按摩2-3次。 艾灸:用艾条灸支沟穴,以皮肤温热为宜,每次艾灸15-20分钟,每天艾灸1-2次。 针灸:用针灸针刺支沟穴,以有酸胀感为宜,每次针灸10-15分钟,每天针灸1-2次。 4.注意事项 孕妇禁用:孕妇禁用支沟穴,以免引起流产。 皮肤破损者禁用:皮肤破损者禁用支沟穴,以免引起感染。 注意保暖:在刺激支沟穴时,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饮食调整:便秘患者在治疗的同时,还应注意饮食调整,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避免饮酒。 适量运动:适量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症状。 总之,支沟穴是治疗便秘的常用穴位之一,刺激支沟穴可以调节三焦气机,促进肠蠕动,缓解便秘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支沟穴治疗便秘的效果因人而异,对于严重的便秘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025-10-17 10:41:1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