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擅长:消化内镜下微创手术诊疗,包括胃肠息肉、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胆石症、梗阻性黄疸,消化道出血等。消化系统常见疾病诊治,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急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
向 Ta 提问
吕富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主任医师,知名专家、研究生导师,博士;擅长各种消化道疾病的内镜检查及微创手术。发表相关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主要致力于消化系统疾病的内镜下诊断及微创介入治疗研究,擅长胰胆疾病、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及胃肠道早癌的内镜下微创治疗。
展开-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早期能治愈吗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早期难完全治愈,规范治疗可控病情进展等,药物治疗中熊去氧胆酸是一线药,联合用药可控部分患者病情,生活方式中戒酒、控体重等有益,早期积极治多数可维持稳定,部分会进展,需长期定期复查及关注心理等,特殊人群需多学科管理。 一、病情控制情况 1.药物治疗作用 熊去氧胆酸是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早期的一线用药,多项临床研究表明,早期使用熊去氧胆酸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生化指标,如降低血清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等异常升高的指标。一般经过规范的熊去氧胆酸治疗,约半数以上患者的生化指标可得到显著改善,病情进展得以延缓。对于一些对熊去氧胆酸应答不佳的早期患者,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如奥贝胆酸等,也能进一步控制病情。 不同年龄患者对药物的代谢等情况有所不同,儿童患者由于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在用药选择和剂量调整上需更加谨慎;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多器官功能衰退,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相对较高,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肝肾功能等指标。 2.生活方式影响 早期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有饮酒习惯的患者,必须严格戒酒,因为酒精会加重肝脏损伤,不利于病情控制;对于肥胖患者,要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控制体重,合适的体重减轻可改善患者的代谢紊乱情况,对肝脏炎症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不同性别患者在生活方式调整上基本类似,但女性患者可能在激素等方面与男性有所不同,不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各性别早期患者病情控制均有益。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合并糖尿病,需要在控制胆管炎的同时严格控制血糖,以避免多种疾病相互影响加重病情。 二、预后及长期管理 1.预后情况 早期积极规范治疗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多数可以长期维持病情稳定,能够正常工作和生活,但需要长期随访监测。部分患者可能会逐渐进展,发展到疾病晚期出现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但早期干预能明显降低这种不良预后的发生风险。年龄较小的患者由于肝脏的代偿能力相对较好,早期规范治疗后预后相对可能较好,但仍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衰退,预后相对复杂,需要更精细的管理。 2.长期管理要点 早期患者需要长期定期复查,包括肝功能、自身抗体、肝脏超声或磁共振成像等检查项目,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在长期管理中,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因为慢性疾病的长期治疗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尤其是一些年轻患者可能会因疾病影响生活和工作而产生焦虑等情绪,需要给予心理支持和疏导。特殊人群如孕妇(若患病处于妊娠期),需要在妇产科和肝病科的多学科协作下进行管理,因为药物使用需要考虑对胎儿的影响等特殊情况。
2025-10-22 12:03:58 -
固肠止泻丸的功效与作用
固肠止泻丸具有调和肝脾、涩肠止痛的功效,能调节肝脏和脾脏功能,改善肝脾不和导致的不适,维持脏腑功能平衡;其作用主要有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引起的腹泻,调节肠道功能,缓解腹泻症状,还能通过减轻肠道平滑肌痉挛缓解肠道疾病引发的腹痛;不同人群使用时需注意,儿童和老年人用药需谨慎,儿童要在医生指导下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老年人要评估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女性孕期和哺乳期不建议自行使用,应遵医嘱;使用期间患者要保持规律作息,注意饮食卫生,避免不良生活方式;有过敏史、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血管疾病等患者使用时要告知医生过敏情况或谨慎使用,医生需根据病情调整用药方案。 一、固肠止泻丸的功效 固肠止泻丸具有调和肝脾、涩肠止痛的功效。从中医角度,它可调节肝脏和脾脏的功能,改善肝脾不和导致的身体不适。在临床应用中,有助于缓解因肝脾功能失调引起的多种症状,维持身体脏腑功能的平衡。 二、固肠止泻丸的作用 1.治疗腹泻:对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引起的腹泻有一定治疗作用。其能调节肠道功能,增强肠道的屏障功能,减少肠道水分的分泌,从而缓解腹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缓解腹痛:通过调和肝脾、涩肠止痛的功效,减轻肠道平滑肌的痉挛,缓解因肠道疾病引起的腹痛。无论是由于炎症刺激还是肠道功能紊乱导致的疼痛,固肠止泻丸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解作用。 三、不同人群使用提示 1.年龄因素:儿童的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尤其是低龄儿童,器官功能相对较弱。儿童如需使用固肠止泻丸,必须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方法,如调整饮食等。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可能存在多种基础疾病,使用固肠止泻丸时要谨慎评估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需密切关注身体反应。 2.性别因素:一般来说,固肠止泻丸的使用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但女性在孕期和哺乳期,身体处于特殊生理状态,药物可能会对胎儿或婴儿产生影响,因此不建议自行使用,应在医生的专业评估和指导下决定是否使用。 3.生活方式:不良的生活方式会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在使用固肠止泻丸期间,患者应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同时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以促进病情的恢复。 4.病史因素:有过敏史的患者,在使用固肠止泻丸前应告知医生自己的过敏情况,因为药物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患有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使用时要特别谨慎,因为药物可能会加重肝肾负担或与其他治疗药物发生相互作用,需要医生根据具体病情调整用药方案。
2025-10-22 12:03:30 -
马蹄吃多了拉肚子怎么治疗
吃马蹄后拉肚子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暂时禁食并逐渐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补充水分可选择口服补液盐或温开水,注意腹部保暖,儿童拉肚子严重、成人拉肚子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剧烈腹痛、便血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一、饮食调整 1.暂时禁食:如果刚吃了马蹄后出现拉肚子情况,可先短时间禁食,一般1-2小时,让肠胃得到休息,但要注意少量多次补充水分,防止脱水。对于儿童,要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若出现精神萎靡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2.清淡易消化饮食:禁食后可逐渐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米粥容易消化,能为身体提供能量,且不会加重肠胃负担。年龄较小的儿童,煮的米粥要稀一些,方便消化吸收;对于有基础胃肠道疾病的人群,更要严格遵循清淡易消化原则,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会刺激肠胃,加重腹泻。 二、补充水分 1.口服补液盐:拉肚子容易导致身体失水和电解质紊乱,口服补液盐是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的良好选择。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要按照说明书正确服用。儿童服用时要注意剂量准确,避免因服用不当导致电解质补充不合适。比如,6个月-2岁的儿童,每腹泻1次,补充50-100ml口服补液盐;成人则根据腹泻程度适量服用,一般每小时500-1000ml。 2.饮用温开水:也可以多喝温开水,但要注意水温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肠胃。对于婴幼儿,喂水时要缓慢,防止呛咳。 三、腹部保暖 1.对于儿童:用温暖的毛巾或热水袋热敷腹部,但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儿童皮肤,可在热水袋外面包裹一层毛巾。因为儿童的肠胃功能相对较弱,腹部着凉容易加重腹泻,保暖有助于缓解肠胃痉挛,减轻腹泻症状。 2.对于成人:也可通过腹部保暖来缓解腹泻,如使用暖宝宝等,但同样要注意温度和使用安全,避免长时间热敷导致皮肤损伤。有胃肠道疾病史的成人,腹部保暖尤为重要,寒冷刺激可能诱发或加重腹泻。 四、就医治疗 1.儿童情况:如果儿童吃马蹄后拉肚子情况较为严重,如腹泻次数频繁(一天超过10次)、大便呈水样、伴有高热、精神差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因为儿童腹泻容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情况,需要医生进行专业的评估和治疗,可能需要进行补液、止泻等治疗措施。 2.成人情况:成人如果拉肚子症状持续不缓解(超过2-3天)、腹泻伴有剧烈腹痛、便血等情况,也应及时就医。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免疫系统疾病等的成人,拉肚子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需要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可能会进行粪便常规、血常规等检查来明确病因,然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使用止泻药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用药)等。
2025-10-22 12:01:34 -
溃疡性结肠炎要多长时间做一次肠镜
溃疡性结肠炎肠镜检查时间间隔因患者情况而异,初诊及病情稳定期患者依情况每1-2年或更短不等复查,病情活动期需短期内复查,儿童和老年患者则要根据个体病情及身体状况等综合考虑调整复查间隔。 一、初诊及病情稳定期患者 对于刚刚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一般建议在确诊后的3-6个月内进行首次复查肠镜。这是因为在疾病早期,通过肠镜可以清晰地观察肠道黏膜的病变情况,如炎症的范围、程度等,有助于医生制定初始的治疗方案。例如,通过肠镜下取组织活检,可以明确炎症的病理类型等,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在病情稳定期,若患者的症状得到良好控制,没有明显的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一般可以每1-2年复查一次肠镜。但如果患者存在一些高危因素,如病变范围较广、有重度异型增生等情况,可能需要缩短复查间隔时间,比如每6-12个月复查一次。这是因为病变范围广或有重度异型增生的患者病情复发或出现癌变的风险相对较高,通过密切的肠镜监测可以早期发现病变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二、病情活动期患者 当溃疡性结肠炎处于活动期,出现明显的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时,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来决定肠镜检查的时间。一般来说,可能需要在短期内(如1-3个月内)再次进行肠镜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观察肠道黏膜病变的变化情况。例如,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后,需要通过肠镜来了解炎症是否得到控制,病变是改善还是进一步加重等,从而调整治疗方案。 三、特殊人群的考虑 儿童患者:儿童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肠镜检查间隔需要根据个体病情来定。如果是病情较轻的儿童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可以适当延长复查间隔,但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疾病的转归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所以需要密切随访。一般初始复查时间可能在3-6个月,之后根据病情调整。对于病情较重的儿童患者,可能需要更频繁地进行肠镜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因为儿童的肠道黏膜修复能力和对疾病的反应可能与成人不同,早期发现病变的变化对于儿童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老年患者: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进行肠镜检查间隔的考虑上,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如果老年患者病情稳定,没有明显的并发症,一般可以参考普通患者的间隔时间,但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患者对肠镜检查的耐受性。例如,对于身体状况较差、耐受性较低的老年患者,复查间隔可能相对宽松一些,但要密切关注症状变化,一旦有症状改变应及时进行肠镜检查。同时,老年患者发生癌变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所以在复查时要更加注重对肠道黏膜的细致观察。
2025-10-22 11:59:41 -
一天吃一顿饭会不会得胃病
一天吃一顿饭易引发胃病,正常情况下会致胃酸分泌刺激胃黏膜、胃肠蠕动节律紊乱,儿童、女性及有基础病史人群受此影响更甚,不同人群患胃病情况因自身特点有差异,应避免一日一餐保持合理饮食习惯维护胃部健康。 正常情况下,胃会规律分泌胃酸来帮助消化食物,若一天仅吃一顿饭,胃在本该进食消化的时段仍持续分泌胃酸,而此时胃内没有食物来缓冲胃酸,过多的胃酸就会持续刺激胃黏膜。长期如此,可能导致胃黏膜受损,引发胃炎等问题。例如,有研究表明,不规律进食会打乱胃酸分泌的节律,使胃黏膜暴露于高浓度胃酸的时间延长,增加胃黏膜被侵蚀的风险。 胃肠蠕动节律紊乱方面 一日一餐会使胃肠蠕动的节律被打破。正常的胃肠蠕动是有规律地推动食物消化和推进,当一天只在某一特定时间进食,胃肠在大部分时间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到了进食时又需要快速蠕动来消化摄入的食物,这种不规律的蠕动容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比如,可能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进一步影响胃的正常生理功能,长期下去可能诱发胃溃疡等疾病。 不同人群一天吃一顿饭患胃病的差异及特殊情况 儿童群体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的需求相对较高且规律。一日一餐无法满足儿童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同时会严重打乱胃肠正常的消化吸收节律。儿童的胃肠黏膜相对娇嫩,长期不规律进食更易受到胃酸等的损伤,患胃炎、消化不良等胃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而且儿童的自我饮食调控能力差,家长若让孩子一日一餐,会对其胃肠功能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女性群体 女性的身体代谢特点与男性有所不同,部分女性为了减肥等原因选择一日一餐,这对胃部健康危害较大。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特殊生理阶段,身体对营养的需求和胃肠的耐受性也有其特殊性。一日一餐会使女性身体更易出现营养不均衡,进而影响胃肠的正常功能,增加患胃病的几率。例如,月经期间女性身体相对虚弱,胃肠功能也可能相对敏感,一日一餐会加重胃肠负担。 有基础病史人群 本身有胃部基础病史的人群,如已经患有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的人,一日一餐会使病情雪上加霜。因为他们的胃黏膜已经处于相对脆弱的状态,不规律进食进一步破坏了胃内环境的稳定。比如,胃溃疡患者的胃黏膜存在破损,一日一餐导致的胃酸刺激等会延缓溃疡的愈合,甚至可能使溃疡加重,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如胃出血等。 一天吃一顿饭很可能会增加患胃病的风险,不同人群由于自身生理特点等差异,患胃病的具体表现和风险程度有所不同,尤其是儿童、女性及有基础胃部病史的人群更应避免一日一餐的不规律进食方式,保持规律、合理的饮食习惯以维护胃部健康。
2025-10-22 11:5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