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富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擅长:消化内镜下微创手术诊疗,包括胃肠息肉、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胆石症、梗阻性黄疸,消化道出血等。消化系统常见疾病诊治,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急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吕富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主任医师,知名专家、研究生导师,博士;擅长各种消化道疾病的内镜检查及微创手术。发表相关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主要致力于消化系统疾病的内镜下诊断及微创介入治疗研究,擅长胰胆疾病、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及胃肠道早癌的内镜下微创治疗。

展开
个人擅长
消化内镜下微创手术诊疗,包括胃肠息肉、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胆石症、梗阻性黄疸,消化道出血等。消化系统常见疾病诊治,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急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展开
  • 打嗝是什么原因引发的

    打嗝可因饮食相关(进食过快过饱、摄入过热过冷食物、饮用碳酸饮料及吞咽空气等刺激膈肌)、胃肠道疾病(胃炎胃溃疡食管炎胃食管反流病等影响胃肠蠕动消化刺激膈肌)、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颅内肿瘤脑炎等干扰神经对膈肌调控)、其他系统疾病(胸膜炎心肌梗死纵隔肿瘤等通过神经反射致打嗝)、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化疗药麻醉剂引发)、精神心理因素(长期紧张焦虑抑郁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特殊人群情况(儿童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饮食不规律等、老年人胃肠功能减退及基础病多、妊娠期女性激素变化子宫压迫等)等多种因素引发需关注相关伴随情况。 一、生理性因素 1.饮食相关:进食过快、过饱,或摄入过热、过冷食物,以及饮用碳酸饮料等,可刺激膈肌,引发打嗝。例如,短时间内大量进食导致胃部扩张,刺激膈神经,从而引起膈肌不自主收缩产生打嗝。 2.吞咽空气:咀嚼口香糖、迎风进食等导致大量空气进入消化道,气体刺激膈肌可引发打嗝。 二、病理性因素 1.胃肠道疾病:胃炎、胃溃疡、食管炎、胃食管反流病等胃肠道疾病,可影响胃肠道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刺激膈肌引发打嗝。例如,胃食管反流病时,胃酸反流刺激食管,可能传导至膈肌引起打嗝。 2.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颅内肿瘤、脑炎等神经系统病变,可能干扰神经对膈肌的正常调控,导致打嗝。比如,脑部病变影响到与膈肌运动相关的神经传导通路,引发膈肌异常收缩。 3.其他系统疾病:胸膜炎、心肌梗死、纵隔肿瘤等其他系统疾病,也可能通过神经反射等机制引起打嗝。例如,心肌梗死时,疼痛刺激可能通过神经传导引发膈肌痉挛性收缩。 三、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使用后可能引发打嗝不良反应,如化疗药物、麻醉剂等,具体机制与药物对神经系统或胃肠道的影响有关。 四、精神心理因素 长期紧张、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状态,可能影响自主神经功能,导致膈肌功能紊乱,引发打嗝。例如,精神压力大时,神经调节失衡,易出现膈肌不自主收缩。 五、特殊人群情况 1.儿童:儿童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饮食不规律易引发打嗝,如进食过快、过饱等;同时,感染、发热等疾病也可能导致儿童打嗝,需注意观察伴随症状。 2.老年人:老年人胃肠道功能减退,易发生胃肠道疾病,且可能合并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基础疾病,增加打嗝发生风险,需关注基础疾病控制及饮食调整。 3.妊娠期女性:孕期激素变化及子宫增大压迫胃肠道,可能导致打嗝,一般为生理性,但若频繁或伴随其他异常需就医排查。

    2025-10-22 11:43:35
  • 冰西瓜吃了拉肚子怎么办

    吃冰西瓜后拉肚子需立即停止食用冰西瓜,要补充水分,调整饮食选清淡易消化食物,给腹部保暖,观察症状变化,若腹泻未改善或出现严重脱水、高热、剧烈腹痛等情况要及时就医。 一、立即停止食用冰西瓜 一旦发现吃冰西瓜后拉肚子,首先要马上停止继续食用冰西瓜,避免进一步刺激胃肠道,加重腹泻症状。 二、补充水分 1.原因:拉肚子会导致身体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及时补充水分可以预防脱水,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2.方式:可以少量多次饮用温水,也可以喝一些淡盐水,以补充丢失的电解质。对于儿童,要注意缓慢喂食,防止呛咳。 三、调整饮食 1.短期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在拉肚子期间,胃肠道比较敏感,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软面条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再次食用生冷食物,这些食物会加重胃肠道负担。 2.对于儿童:可以将食物做得更细软,如把小米粥煮得更浓稠一些,软面条煮得更软烂,方便儿童消化吸收。 四、腹部保暖 1.原因:腹部着凉会加重胃肠道不适,导致腹泻加重,所以要注意腹部保暖。 2.方式:可以使用热水袋热敷腹部,但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热敷时间一般每次15-20分钟左右。对于儿童,要特别注意热水袋与皮肤之间要有隔层,如毛巾等。 五、观察症状变化 1.关注腹泻次数和性状:密切观察拉肚子的次数以及大便的性状,如果腹泻次数不多,大便只是稀糊状,通过以上处理后逐渐缓解,一般问题不大。但如果腹泻次数频繁,如一小时内腹泻3-5次以上,或者大便出现脓血、黏液等异常性状,或者伴有发热、呕吐、腹痛剧烈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2.对于特殊人群 儿童:儿童的胃肠道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对腹泻的耐受能力较差,更要密切关注其精神状态、尿量等情况。如果儿童出现精神萎靡、尿量明显减少等情况,提示可能已经出现脱水,需要立即就医。 老年人:老年人可能本身存在一些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等,腹泻可能会诱发这些基础疾病的加重。所以老年人出现吃冰西瓜后拉肚子的情况,也要更加谨慎,一旦症状无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六、就医指征 如果采取上述措施后,腹泻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出现严重脱水表现(如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无尿等)、高热(体温超过38.5℃持续不退)、剧烈腹痛等情况,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可能需要进行大便常规等检查,以明确病因,必要时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

    2025-10-22 11:42:34
  • 胸口烧灼感是什么原因

    胸口烧灼感可能由胃酸反流、食管炎、胃溃疡、心脏疾病、食管裂孔疝、食管癌等原因引起,也可能与纵隔炎、纵隔肿瘤、肋软骨炎、精神因素等有关。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 1.胃酸反流:胃酸反流是胸口烧灼感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当胃酸反流到食管时,会刺激食管黏膜,导致胸口烧灼感。胃酸反流的其他症状还包括反酸、嗳气、胸骨后疼痛等。 2.食管炎:食管炎是食管黏膜的炎症,可由胃酸反流、感染、药物等原因引起。食管炎的症状除了胸口烧灼感外,还可能包括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恶心、呕吐等。 3.胃溃疡:胃溃疡是胃黏膜的溃疡性病变,可导致胃酸分泌过多,进而引起胸口烧灼感。胃溃疡的其他症状还包括上腹部疼痛、腹胀、嗳气、恶心等。 4.心脏疾病:虽然胸口烧灼感通常与心脏疾病无关,但在某些情况下,如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也可能出现类似的症状。因此,如果胸口烧灼感伴有其他心脏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心悸等,应立即就医,以排除心脏疾病的可能。 5.食管裂孔疝:食管裂孔疝是指胃的一部分通过食管裂孔进入胸腔,导致胃酸反流和食管炎症。食管裂孔疝的症状除了胸口烧灼感外,还可能包括反酸、嗳气、胸骨后疼痛等。 6.食管癌:食管癌是一种恶性肿瘤,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出现胸口烧灼感、吞咽困难、体重下降等症状。 7.其他原因:除了上述原因外,胸口烧灼感还可能与纵隔炎、纵隔肿瘤、肋软骨炎、精神因素等有关。 如果出现胸口烧灼感,应采取以下措施: 1.改变生活方式: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酸性、刺激性食物和饮料,避免吸烟和饮酒,避免过度进食和餐后立即卧床。 2.抬高床头:睡觉时可将床头抬高15-20厘米,以减少胃酸反流。 3.避免紧身衣物:穿着宽松的衣物,避免紧身衣物压迫腹部。 4.药物治疗:如果胸口烧灼感较轻,可尝试使用抗酸药、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缓解症状。如果症状较严重,或药物治疗无效,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胸口烧灼感可能是一种严重疾病的症状,如食管癌、心脏疾病等。因此,如果胸口烧灼感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潜在的疾病。此外,老年人、孕妇、有消化系统疾病病史的人群等,更容易出现胸口烧灼感和其他消化系统症状,应特别注意。如果对胸口烧灼感有任何疑问或担忧,应咨询医生的意见。

    2025-10-22 11:41:41
  • 胃食管反流的鉴别诊断

    胃食管反流需与心源性胸痛、胆道疾病、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肺部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等鉴别,儿童胃食管反流要与先天性食管闭锁、食管裂孔疝等鉴别,老年胃食管反流需结合多种疾病并存情况及多种检查手段综合判断,心源性胸痛可通过心电图等鉴别,胆道疾病可经腹部超声鉴别,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可通过食管动力检查鉴别,肺部疾病可由肺部影像学等鉴别,功能性消化不良需经胃镜排除器质性病变后考虑,儿童胃食管反流用食管24小时pH监测等鉴别。 心源性胸痛:多见于中老年人群,有冠心病病史者风险更高。主要表现为胸痛,疼痛可放射至心前区、肩部等,类似胃食管反流的烧心症状。通过心电图、心肌损伤标志物等检查可鉴别,心源性胸痛患者心电图可有ST-T改变,心肌损伤标志物可异常升高,而胃食管反流患者心电图一般无此类改变。 胆道疾病:常见于有胆囊结石、胆囊炎等病史的人群,性别上无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疼痛可放射至肩背部,需与胃食管反流的胸骨后疼痛鉴别。通过腹部超声可发现胆道系统的病变,如胆囊结石、胆囊炎等,而胃食管反流患者腹部超声一般无异常。 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如贲门失弛缓症,多见于中青年,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等症状。食管动力检查可鉴别,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食管动力检查显示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增高,食管体部缺乏蠕动等特征,而胃食管反流患者食管动力检查有其自身特点,如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降低等。 肺部疾病:各种年龄均可发病,以有肺部基础疾病者多见。部分胃食管反流患者可出现咳嗽、哮喘等肺部症状,需与肺部疾病鉴别。通过肺部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CT等)可发现肺部的病变,而胃食管反流患者肺部影像学一般无特异性肺部病变,若行24小时食管pH监测等可辅助鉴别。 功能性消化不良:各年龄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饱胀、早饱、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烧心症状。通过胃镜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后可考虑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患者胃镜下可发现食管黏膜破损等反流相关病变。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胃食管反流需与先天性食管闭锁、食管裂孔疝等鉴别,儿童胃食管反流多与发育不完善有关,通过食管24小时pH监测等检查进行鉴别;老年胃食管反流患者需注意与老年人心血管、呼吸系统等多种疾病并存的情况,鉴别时需全面考虑其合并症情况,结合多种检查手段综合判断。

    2025-10-22 11:40:57
  • 十二指肠隆起有事吗

    十二指肠隆起是否有事需具体分析,其可能是良性病变(如息肉、间质瘤)或恶性病变(如十二指肠癌)等情况导致,需通过内镜取病理活检明确性质,不同人群(儿童、老年人等)应对有差异,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并采取合适措施。 一、常见可能的情况及意义 1.良性病变 息肉:十二指肠息肉较为常见,多数是良性的。比如炎性息肉,可能与局部炎症刺激有关,一般生长缓慢,通常不会马上引起严重后果,但如果息肉较大可能会导致消化道梗阻等情况,不过通过内镜下切除等治疗预后较好。对于儿童来说,如果发现十二指肠息肉,需根据息肉大小、数量等情况综合评估,较小的息肉可能先观察,较大的可能需要尽早处理以避免影响消化功能等。 间质瘤:部分十二指肠间质瘤也有良性或潜在恶性的情况,较小的间质瘤可能没有明显症状,而较大的间质瘤有发生破裂出血、恶变等风险。不同年龄人群发生十二指肠间质瘤的情况有所不同,对于老年患者,需要更谨慎评估其手术等治疗的风险和获益;对于儿童,相对较为罕见,但一旦发现也需要专业医生根据具体病情判断。 2.恶性病变 十二指肠癌:是十二指肠的恶性肿瘤,会影响十二指肠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腹痛、消瘦、消化道出血等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需要及时进行规范的诊疗,如手术、化疗等综合治疗,但预后相对较差,不同年龄患者的治疗方案和预后也会因个体差异而不同,比如老年患者可能耐受治疗的能力相对较弱等。 二、发现十二指肠隆起后的检查及应对 1.进一步检查 一般需要通过内镜检查并取病理活检来明确隆起的性质,这是判断是否有事的关键。病理活检可以确定是良性还是恶性病变等情况。对于儿童进行内镜检查需要根据其年龄、身体状况等选择合适的麻醉等方式,确保检查安全。 2.不同人群的应对差异 儿童:儿童发现十二指肠隆起相对少见,需要儿科医生、消化科医生等多学科评估,因为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等会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比如较小的儿童可能更倾向于保守观察还是积极治疗需要更谨慎权衡。 老年人:老年人发现十二指肠隆起时,要考虑其基础疾病等情况,比如是否有心脏病、高血压等,因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可能会受到这些基础疾病的影响,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来制定合适的诊疗计划。 总之,十二指肠隆起是否有事不能一概而论,需要通过详细检查明确其性质等多方面因素后才能准确判断,然后采取相应的合适措施。

    2025-10-22 11:38:3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