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云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擅长:婴儿湿疹、皮疹、荨麻疹、湿疹、色素性与病毒性皮肤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刘青云,女,临床硕士学位,副主任医师。1993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专业。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从事皮肤性病科临床工作多年。曾房定亚、黄尧洲、邹铭西等专家学习。在临床工作中,积极钻研业务,对皮肤性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诊治具有较高的水平和疗效。主要研究方向为常见皮肤病的中医药防治,包括痤疮、带状疱疹、黄褐斑、白癜风、湿疹、特应性皮炎等。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疹、病毒感染性皮肤病、色素性皮肤病方面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在科研方面,参加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首发基金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优势病种课题、国家中医管理局课题等多项课题。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论著5部。展开
个人擅长
婴儿湿疹、皮疹、荨麻疹、湿疹、色素性与病毒性皮肤病。展开
  • 脚底痒脱皮治疗方法有哪些

    脚底痒脱皮护理需保持脚部清洁干燥用温和肥皂清洗后彻底擦干且水温不宜过高,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袜子和宽松舒适鞋子并勤换,若为真菌感染遵医外用抗真菌药,用含尿素甘油等成分的温和无刺激保湿霜,避免在公共潮湿处赤脚行走不共用私人物品,儿童优先非药物护理严重遵医用安全药,孕妇先一般护理无缓解咨询医生选影响小方案,老年人护理轻柔选透气鞋袜有基础病综合评估。 一、一般护理措施 1.保持脚部清洁干燥:每日用温和的肥皂清洗脚底及脚趾间,清洗后务必彻底擦干,尤其要注意擦干脚趾间的水分,因为潮湿环境易滋生真菌等病原体,加重脚底痒脱皮状况。清洗时水温不宜过高,避免过度刺激脚部皮肤。 2.选择合适鞋袜:穿着透气性好的棉质袜子和宽松舒适的鞋子,有助于脚部汗液散发,降低局部湿度,减少真菌等微生物的滋生环境。勤换鞋袜,保持脚部干爽清洁。 二、抗真菌治疗(若为真菌感染所致) 若经医生诊断明确为真菌感染(如足癣)引起的脚底痒脱皮,可使用外用抗真菌药物。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真菌的生长、繁殖来发挥作用,常见的外用抗真菌药物有酮康唑乳膏等,但具体用药需遵循医生指导,按照药物说明书规范使用,不可自行随意增减药量或延长用药时间。 三、保湿修复措施 使用温和无刺激的保湿霜涂抹脚底皮肤,以保持皮肤湿润,缓解因干燥导致的脱皮现象。选择保湿霜时,应避免含有酒精、香料等刺激性成分的产品,防止对脚底皮肤造成进一步刺激。例如,可选用含有尿素、甘油等成分的保湿霜,这类成分有助于锁住皮肤水分,改善皮肤干燥状况。 四、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在公共浴室、游泳池等潮湿环境中赤脚行走,以防接触到真菌等病原体而引发或加重脚底痒脱皮问题。同时,注意个人卫生,不与他人共用拖鞋、脚盆等物品,防止交叉感染。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脚底痒脱皮时,应优先采用非药物的一般护理方法,如轻柔清洗脚部后擦干并涂抹儿童专用的温和保湿产品。若症状较严重,需在医生评估后谨慎使用安全的抗真菌药物,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因为儿童皮肤较为娇嫩,易受药物刺激。 孕妇:孕妇出现脚底痒脱皮情况时,先尝试一般护理措施,如改善脚部通风、保持清洁干燥等。若症状无缓解,需咨询医生,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避免自行盲目使用药物,以防影响胎儿发育。 老年人:老年人脚底痒脱皮可能与皮肤老化等因素相关,护理时动作要轻柔,避免过度揉搓脚部皮肤。选择宽松舒适且透气性好的鞋袜,减少对脚部的摩擦。若老年人伴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需综合考虑基础疾病情况,在医生评估后进行针对性治疗,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2025-10-16 13:09:06
  • 扁平疣会自愈吗

    扁平疣部分患者可自愈,但受年龄、自身免疫力、疣体情况等因素影响,儿童青少年中部分免疫力强者、疣体少小者自愈几率相对大,成年人、免疫力弱者、疣体多大面积大者自愈几率小,等待自愈时要避免搔抓、注意皮肤清洁,特殊人群需密切观察,必要时及时就医规范治疗。 一、影响自愈的因素 1.年龄因素 儿童和青少年:相对来说,儿童和青少年的免疫系统处于不断发育完善的阶段,部分免疫力较强的儿童和青少年感染HPV后引发的扁平疣有一定自愈几率。例如,一些研究发现,青少年中约有部分患者的扁平疣可在数月至2年内自行消退,但具体比例因个体差异等因素有所不同。 成年人:成年人的免疫系统相对稳定,扁平疣自愈的概率相对儿童和青少年较低。成年人感染HPV后,扁平疣自行消退的时间往往较长,有的可能数年都不消退。 2.自身免疫力状况 免疫力较强者:本身身体素质好、经常锻炼、作息规律、饮食均衡的人,免疫系统功能正常或较强,身体有一定的免疫清除能力,这种情况下扁平疣有较大可能自愈。比如经常进行有氧运动,如每周坚持3-5次30分钟以上快走或慢跑的人,其免疫系统功能相对较好,对HPV的清除能力可能更强,有助于扁平疣自愈。 免疫力较弱者:患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过度劳累、精神压力过大等情况的人,免疫系统功能受影响,扁平疣自愈的可能性较小,往往需要借助医疗干预来促进恢复。 3.疣体情况 疣体数量少、面积小:如果扁平疣数量较少,分布范围局限,面积较小,相对来说自愈的可能性相对大一些。因为病毒感染范围小,身体的免疫系统相对更容易集中力量将病毒清除,从而使疣体消退。 疣体数量多、面积大:当扁平疣数量多、分布广泛、面积较大时,自愈的难度较大。此时病毒感染范围广,免疫系统需要应对大量的病毒感染,单纯依靠自身免疫力清除病毒的难度增加,往往需要进行治疗干预。 二、等待自愈的注意事项 即使考虑扁平疣有自愈的可能,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首先要避免搔抓疣体,因为搔抓可能会导致病毒自身接种,使疣体数量增多、范围扩大。同时,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卫生,避免皮肤破损继发其他感染。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家长要更加留意孩子扁平疣的情况,尽量减少孩子搔抓疣体的行为,并且密切观察疣体的变化,如果长时间不消退或有增多、增大趋势,应及时就医。对于成年人,也应关注自身扁平疣的变化情况,若有异常及时采取合适的医疗措施。 总之,扁平疣有自愈的可能性,但受多种因素影响,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来综合判断,必要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规范治疗。

    2025-10-16 13:07:48
  • 腋臭手术如何进行

    常见腋臭手术方式有传统切除术可彻底去汗腺但创伤大恢复长、微创吸脂术创伤小恢复快但可能复发、肉毒素注射操作简便但效果维持有限;术前需评估患者询问病史等并避生理期、清洁腋下皮肤、确定手术方案;传统切除术手术过程为局部浸润麻醉、沿皮纹做梭形切口切除组织、缝合伤口;术后要护理伤口、限制活动、清淡饮食;特殊人群中儿童一般不建议过早手术、孕妇需谨慎评估、有基础疾病患者要告知医生评估风险。 一、常见腋臭手术方式 1.传统切除术:在局部麻醉下,沿腋窝皮纹做梭形切口,切除含有大汗腺的皮肤组织,术后需缝合伤口。该方式可彻底去除汗腺,但创伤相对较大,恢复时间较长。 2.微创吸脂术:利用负压吸脂设备,通过小切口插入吸脂针,吸取腋下多余的汗腺及脂肪组织,创伤较小,恢复较快,但可能存在残留汗腺导致复发的风险。 3.肉毒素注射:将肉毒素注射至腋下汗腺周围,阻断神经与汗腺的神经传导,减少汗液分泌,操作相对简便,无需手术切口,但效果维持时间有限,一般3-6个月需重复注射。 二、术前准备 1.患者评估:医生会询问病史,包括过敏史、基础疾病等,评估手术耐受性。女性需避开生理期。 2.皮肤准备:术前1-2天要清洁腋下皮肤,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3.手术方案确定:根据患者腋臭严重程度、自身意愿等因素,与患者沟通并确定具体手术方式。 三、手术过程(以传统切除术为例) 1.麻醉: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将麻醉药物注射至腋下手术区域,使手术部位感觉迟钝。 2.切口与组织切除:沿腋窝皮纹做合适长度的梭形切口,逐层分离皮下组织,准确切除含有大汗腺的皮肤及皮下组织。 3.缝合伤口:用可吸收线或丝线缝合切口,缝合后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 四、术后注意事项 1.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按照医嘱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 2.活动限制:术后短期内避免剧烈运动及上肢大幅度活动,防止伤口裂开或影响恢复。 3.饮食注意:术后宜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低龄儿童腋臭多与大汗腺发育尚未完全有关,一般不建议过早进行手术,可先通过勤洗澡、涂抹止汗剂等非手术方式改善,待青春期后根据情况再考虑手术。 2.孕妇:孕期进行腋臭手术可能会对孕妇及胎儿产生一定影响,需谨慎评估,一般建议产后身体恢复良好后再考虑手术。 3.有基础疾病患者:如患有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需提前告知医生,医生会根据患者基础疾病控制情况评估手术风险,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后再进行手术。

    2025-10-16 13:06:39
  • 如何祛痘印痘坑

    改善痘坑痘印可通过点阵激光刺激皮肤胶原蛋白新生与重组改善痘坑,脉冲染料激光针对红色痘印,果酸换肤分不同浓度促进表皮更新或刺激真皮层,维生素C类护肤品抗氧化抑制黑色素合成淡化痘印,积雪草苷促进皮肤修复淡化痘印,还需严格防晒、适度清洁,孕妇避免强刺激光电及高浓度化学剥脱选温和护肤,儿童避免非必要有创治疗以基础护理为主待专业评估。 一、光电治疗改善痘坑痘印 1.点阵激光:通过产生微小热损伤区刺激皮肤胶原蛋白新生与重组,对痘坑有较好改善效果。多项临床研究表明,经多次点阵激光治疗后,皮肤平整度可显著提升,能有效缩小痘坑体积。例如非剥脱性点阵激光,对皮肤损伤小,恢复快,适合多数人群。 2.脉冲染料激光:针对红色痘印,其原理是利用激光选择性光热作用闭合异常扩张的血管,减轻红斑。研究显示,定期进行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可有效淡化红色痘印,改善皮肤色泽不均状况。 二、化学剥脱改善痘印 1.果酸换肤:低浓度果酸(如10%-30%)可促进表皮细胞更新,加速角质层脱落,有助于改善痘印,使皮肤更光滑均匀。中高浓度果酸需由专业人员操作,能更深层地刺激真皮层胶原蛋白生成,但操作时需严格把控浓度和疗程,避免过度刺激皮肤。 三、外用药物淡化痘印 1.维生素C类护肤品: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减少黑色素合成。多项体外及临床研究证实,长期使用含维生素C的护肤品能一定程度淡化痘印,提升皮肤亮度。 2.积雪草苷:积雪草苷具有促进创伤愈合、抑制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等作用,对改善瘢痕(包括痘印相关瘢痕)有一定效果,可通过促进皮肤修复来淡化痘印。 四、生活方式干预 1.严格防晒:紫外线会刺激黑色素细胞分泌黑色素,加重痘印色素沉着。日常应使用防晒指数(SPF)≥30且PA+++以上的防晒霜,外出时配合遮阳伞、太阳镜等物理防晒措施,全年需持续防晒以防止痘印加重。 2.适度皮肤清洁:保持皮肤清洁,但避免过度清洁导致皮肤屏障受损。选择温和的洁面产品,每日清洁次数不宜过多,防止破坏皮肤正常的保湿和防护功能,影响皮肤修复。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孕妇应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光电治疗及高浓度化学剥脱方法,可优先选择温和的基础护肤方式,如使用含温和成分的保湿护肤品,严格防晒,待产后根据皮肤状况再考虑进一步治疗。 2.儿童:儿童皮肤较为娇嫩,尽量避免非必要的光电等有创治疗,以基础的皮肤清洁、保湿及防晒为主,若有痘印相关问题,可在专业医生评估后再决定是否采取干预措施,避免不当治疗对儿童皮肤造成损伤。

    2025-10-16 13:05:40
  • 身上皮炎如何治疗

    避免刺激因素包括日常避免搔抓、热水烫洗,穿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接触可能致敏物质;局部治疗急性期有渗出用硼酸溶液冷湿敷,亚急性期用弱效糖皮质激素乳膏配合保湿剂,慢性期用角质松解剂;系统治疗瘙痒明显用抗组胺药;特殊人群中孕妇优先非药物控制,老年人注重保湿,糖尿病患者需控血糖后针对性治疗。 一、避免刺激因素 1.日常应避免搔抓患处,防止皮肤破损继发感染,对于儿童尤其要注意约束其搔抓行为,因为儿童皮肤更脆弱,搔抓易加重损伤;同时要避免热水烫洗,热水会破坏皮肤屏障,加重皮炎症状,各年龄段人群均需注意。还要穿着宽松舒适的棉质衣物,减少化纤等易致敏材质对皮肤的刺激,儿童的衣物材质选择更要偏向天然温和,降低过敏风险。此外,需减少接触可能致敏的物质,如某些化学洗涤剂、新换的护肤品等,在更换新的洗护用品或接触新物质时要谨慎,观察皮肤反应。 二、局部治疗 1.急性期处理:若皮炎处于急性期且有渗出情况,可选用3%硼酸溶液等进行冷湿敷,通过冷湿敷起到收敛、减少渗出的作用,不同年龄段患者均可采用此方法,但要注意湿敷的时间和温度适宜,避免过久或过冷刺激皮肤。 2.亚急性期处理:亚急性期可选用糖皮质激素乳膏,如弱效的氢化可的松乳膏等,但儿童使用时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强度的药物,因为儿童皮肤薄嫩,应避免使用强效激素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同时可配合使用保湿剂,保持皮肤水分。 3.慢性期处理:慢性期皮肤增厚时,可选用尿素软膏等角质松解剂,帮助改善皮肤增厚状况,促进皮肤恢复正常状态,各年龄段患者根据自身皮肤情况合理选用。 三、系统治疗 1.抗组胺药物:当瘙痒明显影响生活时,可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等,但儿童用药需严格根据年龄、体重调整剂量,避免擅自用药,因为低龄儿童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与成人不同;老年人使用时也需注意药物可能引起的嗜睡等不良反应,用药后避免从事驾驶等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活动。 四、特殊人群注意 1.孕妇:孕妇患皮炎时需权衡药物利弊,优先采用非药物方法控制皮炎症状,如加强皮肤保湿等,因为孕期用药需特别谨慎,某些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 2.老年人:老年人皮肤干燥,治疗时在选择药物的同时要注重保湿,可使用温和的保湿霜,并且要注意观察药物使用后的皮肤反应,因为老年人皮肤屏障功能更弱,药物不良反应风险相对较高。 3.糖尿病患者:有基础病史如糖尿病的患者患皮炎时,要积极控制血糖稳定,因为高血糖环境易导致皮肤抵抗力下降,影响皮炎恢复且易继发感染,需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进行皮炎的针对性治疗。

    2025-10-16 13:05:2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