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云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擅长:婴儿湿疹、皮疹、荨麻疹、湿疹、色素性与病毒性皮肤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刘青云,女,临床硕士学位,副主任医师。1993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专业。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从事皮肤性病科临床工作多年。曾房定亚、黄尧洲、邹铭西等专家学习。在临床工作中,积极钻研业务,对皮肤性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诊治具有较高的水平和疗效。主要研究方向为常见皮肤病的中医药防治,包括痤疮、带状疱疹、黄褐斑、白癜风、湿疹、特应性皮炎等。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疹、病毒感染性皮肤病、色素性皮肤病方面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在科研方面,参加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首发基金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优势病种课题、国家中医管理局课题等多项课题。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论著5部。展开
个人擅长
婴儿湿疹、皮疹、荨麻疹、湿疹、色素性与病毒性皮肤病。展开
  • 脚腕痒而且越抓越痒

    脚腕痒可能由秋冬皮肤干燥致水分流失、接触过敏原引发过敏反应、真菌感染如足癣、神经性皮炎等其他皮肤疾病导致,儿童发生脚腕痒需特避免过度搔抓并选温和护理产品且症状持续及时就医,孕妇则需谨慎选处理方式优先用非药物干预排查过敏原、保持皮肤清洁湿润,症状不缓解及时就医且不盲目用药。 一、可能的原因分析 (一)皮肤干燥因素 秋冬季节空气湿度较低,若脚部皮肤缺乏保湿,脚腕部位皮肤水分流失快,易出现干燥发痒情况。搔抓会进一步破坏皮肤屏障,导致越抓越痒。此类人群日常需注意脚部皮肤保湿,可选择温和的保湿乳液涂抹脚腕部位,以维持皮肤水分。 (二)过敏反应 接触到如化纤材质的袜子、新换的护肤品成分、某些植物等过敏原时,易引发接触性皮炎,表现为脚腕痒,搔抓后瘙痒加重。此时需留意并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观察症状是否缓解。 (三)真菌感染 足癣是常见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当真菌侵犯脚腕部位皮肤时,会出现瘙痒、脱屑等症状,搔抓后瘙痒加剧。若怀疑真菌感染,应保持脚腕清洁干燥,防止感染加重。 (四)其他皮肤疾病 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疾病也可能导致脚腕瘙痒,搔抓刺激后会使瘙痒加重。 二、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群体 儿童皮肤更为娇嫩,发生脚腕痒时需特别避免过度搔抓,以防皮肤破损感染。应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护理产品,若症状持续,需及时就医,由专业人员评估处理。 (二)孕妇群体 孕妇出现脚腕痒情况时,需谨慎选择处理方式,优先考虑不影响胎儿的非药物干预方法,如排查可能的过敏原、保持皮肤清洁湿润等。若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评估,避免自行盲目用药,以防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2025-10-17 10:20:16
  • 热痱子怎么治疗

    热痱子需进行一般治疗即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轻柔洗澡选温和产品擦干褶皱处并维持室内通风适宜温湿度,局部护理可使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症状,婴幼儿要穿柔软宽松透气棉质衣物、洗澡水温适宜并涂婴儿专用保湿霜,严重或有破损感染及时就医,老年人要注重皮肤清洁干燥、穿宽松棉质衣物,有红肿疼痛等感染表现尽快就医。 一、一般治疗 1.皮肤清洁与干燥:保持皮肤清洁,可每日用温水轻柔洗澡,选用温和无刺激的沐浴产品,洗澡后需迅速将皮肤擦干,尤其要留意颈部、腋窝、腹股沟等皮肤褶皱部位,避免汗液积聚加重热痱子。 2.环境调控:维持室内通风良好,保证室内温度适宜(一般建议26℃-28℃)、湿度适中(50%-60%),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环境,可借助风扇、空调等设备调节环境温湿度。 二、局部护理 1.外用药物:可使用炉甘石洗剂等缓解热痱子引起的瘙痒、炎症等症状,涂抹时需均匀轻柔,注意避开皮肤破损处。对于婴幼儿等特殊人群,使用前应咨询医生,确保安全适用。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幼儿:应穿着柔软、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以减少对皮肤的摩擦,保持皮肤干爽。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控制在37℃-38℃为宜,洗澡后及时涂抹婴儿专用的保湿霜,保护皮肤屏障。若婴幼儿热痱子情况较严重或出现皮肤破损、感染等迹象,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盲目处理。 2.老年人:由于皮肤较为敏感且代谢功能相对较弱,更要注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选择宽松舒适的棉质衣物。日常活动中要避免过度出汗,若发现皮肤有热痱子且伴有红肿、疼痛等感染表现,应尽快就医,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恰当处理,避免延误病情。

    2025-10-17 10:19:37
  • 神经性荨麻疹要怎样治疗

    神经性荨麻疹需避免诱因,药物治疗常用抗组胺药物,严重时用糖皮质激素,儿童、孕妇、老年人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选安全药物、观察反应防感染,孕妇谨慎用药权衡利弊,老年人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及监测。 一、避免诱因 神经性荨麻疹患者需留意自身诱发因素,如压力、情绪波动等。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学会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情绪稳定。比如长期精神紧张的人更易发作,所以要努力营造轻松的生活环境。 二、药物治疗 1.抗组胺药物:是治疗神经性荨麻疹的常用药物,能拮抗组胺受体,减轻风团、瘙痒等症状。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如氯苯那敏,可能会引起嗜睡等不良反应,儿童、驾驶员等需谨慎使用;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嗜睡等不良反应相对较轻。 2.糖皮质激素:在病情严重、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使用,如泼尼松等。但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带来较多副作用,如骨质疏松、感染风险增加等,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疗程。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患神经性荨麻疹时,应优先选择安全性高的药物,如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同时要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因为儿童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全,药物代谢与成人不同。家长要注意避免儿童搔抓皮疹,防止皮肤破损感染。 2.孕妇:孕妇患神经性荨麻疹需谨慎用药,抗组胺药物的使用需咨询医生,权衡利弊。一般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同时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避免诱发因素。 3.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用药时要考虑药物相互作用。抗组胺药物可能影响老年人的认知功能等,使用时需密切监测,根据身体状况调整治疗方案。

    2025-10-17 10:19:13
  • 脸无故发红发烫是怎么回事

    脸无故发红发烫的原因主要包括皮肤薄而敏感、温度变化、过敏反应、疾病因素、药物副作用及其他原因。 脸无故发红发烫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皮肤薄而敏感:有些人的皮肤天生比较薄,毛细血管网分布较浅,因此在受到外界刺激或情绪变化时,血管容易扩张,导致脸部发红发烫。 温度变化:当环境温度突然变化,例如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或者在剧烈运动后,身体会通过血管扩张来散热,脸部也可能会出现发红发烫的现象。 过敏反应:某些人对化妆品、护肤品、食物或环境中的过敏原过敏时,会引发过敏反应,导致脸部发红、肿胀和发烫。 疾病因素:某些疾病也可能导致脸部无故发红发烫,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玫瑰痤疮、更年期综合征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影响全身多个系统和脏器,皮肤和黏膜是最常受累的部位之一;玫瑰痤疮则是一种主要发生在面部中央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更年期综合征是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下降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其中潮红、潮热是常见的症状之一。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降压药、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会引起脸部发红发烫的副作用。 其他原因:情绪激动、饮酒、日晒等也可能导致脸部发红发烫。 如果脸部无故发红发烫的情况频繁出现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评估,以确定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日晒、使用温和的护肤品、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饮料等,有助于减轻症状。对于过敏体质的人,应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应及时就医,使用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

    2025-10-17 10:18:42
  • 头皮癣吃灰黄霉素好吗

    灰黄霉素可干扰真菌核酸合成、抑制其生长繁殖,对小孢子菌属、毛癣菌属等引起的头皮癣有较好抗菌作用,适用于敏感皮肤癣菌引起的头皮癣,儿童、孕妇、肝功能不全者使用需注意,治疗常结合局部治疗,患者要注意个人卫生防交叉感染,使用时需考虑个体情况遵医嘱合理应用。 一、灰黄霉素治疗头皮癣的作用机制 灰黄霉素能干扰真菌核酸合成,抑制真菌生长繁殖。它主要对皮肤癣菌等有抑制作用,通过与真菌微管蛋白结合,阻止微管形成,影响真菌细胞有丝分裂。 二、适用情况 对于由敏感皮肤癣菌引起的头皮癣,灰黄霉素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例如,当头皮癣是由红色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等感染导致时,灰黄霉素可能发挥作用。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低龄儿童使用灰黄霉素需谨慎,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等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药物代谢等过程与成人不同,使用不当可能对儿童健康产生影响。应在医生严格评估后,权衡利弊使用。 孕妇:孕妇使用灰黄霉素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一般不建议孕妇使用,除非在医生认为获益大于潜在风险时才考虑使用。 肝功能不全者:肝功能不全患者使用灰黄霉素可能加重肝脏负担,因为药物主要经肝脏代谢,需密切监测肝功能,并根据情况调整用药。 四、与其他治疗方法的结合 灰黄霉素治疗头皮癣时,常需结合局部治疗,如使用抗真菌洗发水清洗头皮等,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患者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头皮清洁干燥,避免与他人共用梳子、帽子等物品,防止交叉感染。 总之,灰黄霉素对头皮癣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在使用时需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包括年龄、肝肾功能等,遵循医生的指导合理应用。

    2025-10-17 10:17:5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