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娜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擅长:脱发、犹、疹、细菌性皮肤病、真菌性皮肤病、动物性皮肤病、皮炎、湿疹、过敏性皮肤病、物理性皮肤病、癌痒性皮肤病、红斑丘疹鳞性疾病、皮肤附属器疾病、座疮、色素障碍性疾病、生理性脱发、寻常流、带状疯疹王囊炎、头癣、疮疮、接钟性皮炎,草麻疹、过敏性湿疹、过敏性皮疹、夏季皮炎、癌症、银病,玫瑰糖疹、寻常独疮、溢脂性皮炎、酒渣鼻、白癫风、黄褐斑、雀斑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郎娜,博士、主任医师,2007年毕业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获硕士学位。2012年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作为北京市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跟随黄尧洲教授学习。展开
个人擅长
脱发、犹、疹、细菌性皮肤病、真菌性皮肤病、动物性皮肤病、皮炎、湿疹、过敏性皮肤病、物理性皮肤病、癌痒性皮肤病、红斑丘疹鳞性疾病、皮肤附属器疾病、座疮、色素障碍性疾病、生理性脱发、寻常流、带状疯疹王囊炎、头癣、疮疮、接钟性皮炎,草麻疹、过敏性湿疹、过敏性皮疹、夏季皮炎、癌症、银病,玫瑰糖疹、寻常独疮、溢脂性皮炎、酒渣鼻、白癫风、黄褐斑、雀斑展开
  • 过敏性紫癜应该服用什么药物

    过敏性紫癜的药物治疗包含抗组胺药物可缓解单纯型过敏相关症状、改善血管通透性药物能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等、糖皮质激素用于病情较重者抗炎抗过敏、免疫抑制剂用于肾型效果不佳或复发时抑制免疫,特殊人群中儿童用药需遵儿科原则、孕妇用药需谨慎评估、肝肾功能不全者用药要考虑代谢排泄情况。 一、抗组胺药物 适用于单纯型过敏性紫癜,可缓解过敏相关症状,常见药物如氯雷他定等,通过拮抗组胺受体发挥作用,减轻患者皮肤紫癜伴有的瘙痒等过敏表现,其作用机制是竞争性阻断组胺H受体,减少组胺介导的血管通透性增加等反应。 二、改善血管通透性药物 包括维生素C、曲克芦丁等。维生素C可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降低其通透性和脆性;曲克芦丁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同时可增加血管抵抗力,降低血管通透性,促进受损毛细血管修复。 三、糖皮质激素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如出现关节型、腹型、肾型过敏性紫癜等情况,会使用糖皮质激素,常用药物有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迅速减轻炎症反应,缓解关节肿痛、腹痛等症状,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减少炎症介质释放,从而改善血管炎症状,但长期使用需注意其可能带来的如骨质疏松、感染等不良反应。 四、免疫抑制剂 当患者为肾型过敏性紫癜且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易复发时,可能会用到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通过抑制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功能,发挥免疫抑制作用,控制肾脏的免疫炎症损伤,但此类药物有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使用时需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使用药物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根据体重等调整药物剂量,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有潜在不良影响的药物,且要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可能影响儿童骨骼发育等。 孕妇:孕妇使用药物需谨慎评估,某些药物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应在医生充分权衡利弊后使用,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治疗方案。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药物时,需考虑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情况,避免药物蓄积加重肝肾功能损害,如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主要经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时需调整剂量。

    2025-10-17 11:39:26
  • 频繁洗头会引发脱发严重吗

    正常洗头频率因头皮状态适度清洁不直接导致脱发因头皮皮脂膜有自我调节功能,过度频繁洗头会破坏头皮皮脂膜、干扰头皮微生态,油性发质一般2-3天/次、干性发质3-5天/次,头皮敏感人群需遵医确定合适频率以防加重症状及影响头发健康。 一、正常洗头频率与头发代谢的关系 头发的自然脱落是正常新陈代谢现象,健康人每天约有50-100根头发处于自然脱落期。正常频率的洗头(如油性发质2-3天/次、干性发质3-5天/次等符合自身头皮状态的频率)不会直接导致脱发严重。因为头皮的皮脂膜有自我调节功能,适度清洁能维持头皮环境清爽,并不影响头发正常代谢。 二、过度频繁洗头对头皮的影响 1.破坏头皮皮脂膜:头皮的皮脂膜是保护头皮的天然屏障,频繁洗头会过度清除皮脂膜中的油脂成分,使头皮失去保护,易引发头皮干燥、瘙痒等问题。例如研究表明,过度清洁会导致头皮水分流失,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进而可能间接影响头发的稳固性。 2.干扰头皮微生态:头皮存在多种微生物,正常情况下维持着相对稳定的微生态环境。频繁洗头会打乱这种平衡,可能导致有益菌减少、有害菌滋生,引发头皮炎症等问题,而头皮炎症可能影响毛囊的正常功能,长期可能对头发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但这并非直接引发严重脱发的必然因素,而是通过影响头皮健康间接起作用。 三、不同人群的洗头频率建议 1.油性发质人群:虽需适当清洁,但也不宜过于频繁,一般2-3天/次较为合适,过度频繁洗头可能因过度去除油脂,刺激头皮分泌更多油脂,形成恶性循环,同时可能因破坏头皮环境影响头发状态,但并非直接导致严重脱发的绝对原因,只是增加了头皮健康受损风险。 2.干性发质人群:洗头频率应更低,建议3-5天/次,过度频繁洗头会加速头皮水分流失,使头皮更干燥,可能引发头皮屑增多等问题,进而间接影响头发的生长环境,但通常也不会直接引发严重脱发,而是通过影响头皮微环境对头发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3.头皮敏感人群:如本身患有脂溢性皮炎、头皮湿疹等问题的人群,更需谨慎控制洗头频率和水温,建议咨询医生后确定合适频率,一般洗头频率应低于健康人群,过度频繁洗头可能加重头皮敏感症状,影响毛囊及头发的正常状态,需特别注意避免因不当洗头加重头皮问题及相关脱发风险。

    2025-10-17 11:38:13
  • 为什么我的皮肤容易出现色斑

    色斑形成受多因素影响,长期紫外线照射会刺激黑素细胞产黑色素致色斑,女性生理期、孕期因激素波动易生斑,部分色斑具遗传倾向,皮肤炎症后修复可能致色素沉着,长期熬夜、高压力、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色斑几率,孕妇需严格防晒并保持良好作息心态,儿童幼年应注重防晒降低遗传色斑风险。 一、紫外线照射影响 长期暴露于紫外线环境中,紫外线中的UVB和UVA会刺激皮肤基底层的黑素细胞产生更多黑色素。当皮肤接受过多紫外线照射时,黑素细胞会被激活,合成并分泌黑色素颗粒以保护皮肤,但过度的黑色素沉积便会形成色斑,尤其是夏季户外活动频繁或未做好防晒措施的人群更易受其影响。 二、内分泌因素作用 (一)女性生理期与孕期 女性生理期时,体内雌激素、孕激素等激素水平波动,可能促使黑素细胞活跃,增加色斑形成风险;孕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大幅变化,黄褐斑较为常见,这与雌激素、孕激素刺激黑素细胞分泌黑色素密切相关。 三、遗传因素影响 部分色斑具有明显遗传倾向,例如雀斑,若家族中有雀斑病史,后代遗传患病的概率相对较高,遗传基因会使个体更易出现黑素细胞功能异常,从而引发色斑。 四、皮肤炎症影响 皮肤受伤、长痤疮等炎症性皮肤问题发生后,皮肤在自我修复过程中可能出现黑素细胞过度活跃的情况,导致炎症后色素沉着,遗留色斑,如痤疮愈合后可能留下褐色痘印。 五、生活方式影响 (一)作息与压力 长期熬夜会打乱身体的生物钟,影响内分泌和代谢功能,进而间接影响皮肤的正常代谢,增加色斑形成几率;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下,身体会分泌应激激素,也可能干扰黑素细胞的正常功能,促使色斑产生。 (二)不良生活习惯 吸烟会使血管收缩,影响皮肤的血液循环,阻碍皮肤获取营养和排出代谢废物,不利于皮肤健康;酗酒会加重肝脏负担,影响身体的代谢解毒功能,间接对皮肤状态产生不良影响,促进色斑生成。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孕妇 孕期女性激素变化显著,更易出现色斑,需特别注意严格防晒,避免紫外线进一步刺激黑素细胞;同时应保持良好作息和心态,减少内分泌紊乱对皮肤的影响。 (二)儿童 儿童皮肤娇嫩,遗传因素若导致易生色斑,应从幼年开始注重防晒,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降低色斑遗传引发的风险。

    2025-10-17 11:35:16
  • 紫癜肠痉挛

    紫癜肠痉挛好发儿童与机体对过敏原免疫反应致胃肠道血管炎相关,临床表现为突发脐周或下腹阵发性剧烈绞痛伴呕吐等,诊断依据含症状表现、实验室检查等,治疗有一般治疗、对症处理及过敏性紫癜整体治疗,特殊人群中儿童需加强饮食管理等,老年要评估基础疾病对药物影响,孕妇治疗需权衡胎儿影响优先非药物方法。 一、定义与发病特点 紫癜肠痉挛是过敏性紫癜累及胃肠道时出现的以肠道痉挛性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情况,好发于儿童群体,是过敏性紫癜常见的胃肠道症状之一,其发病与机体对过敏原产生免疫反应,导致胃肠道血管炎引发肠道痉挛有关。 二、临床表现 1.腹痛特征:多为突发脐周或下腹部阵发性剧烈绞痛,疼痛程度不一,可自行缓解后再次发作。2.伴随症状:常伴有呕吐,部分患儿出现血便,皮肤可见典型的过敏性紫癜皮疹(如双下肢对称性紫癜),一般无固定腹部压痛部位。 三、诊断依据 1.症状表现:有突发脐周或下腹阵发性绞痛,伴或不伴皮肤紫癜、血便等表现。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见白细胞正常或增高,嗜酸粒细胞增多,大便潜血试验阳性。3.鉴别诊断:需与急性阑尾炎、肠梗阻等急腹症鉴别,腹部超声等检查可辅助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 四、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让患儿休息,调整饮食,避免食用可疑致敏食物,如鱼虾、坚果等。2.对症处理:对于腹痛明显者可使用解痉药物缓解痉挛,但需避免低龄儿童不当使用强效解痉药,优先选择温和的非药物或低风险药物干预。3.过敏性紫癜整体治疗:根据病情可使用抗组胺药物等控制过敏反应,但具体药物使用需遵循临床规范,以患者舒适度为治疗考量标准。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需加强饮食管理,确保饮食清淡、易消化,密切观察腹痛及皮疹变化,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同时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用药需严格把控剂量及种类。2.老年患者:若合并心脑血管、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治疗紫癜肠痉挛时需评估基础疾病对药物代谢及治疗的影响,谨慎选择药物,避免因药物相互作用加重基础疾病。3.孕妇患者:出现紫癜肠痉挛时,治疗需权衡对胎儿的影响,优先选择对胎儿无明显不良影响的治疗措施,如非药物缓解疼痛的方法为主,必要时用药需咨询产科及儿科专家共同评估。

    2025-10-17 11:34:52
  • 脸上起了密密麻麻的小疙瘩很痒怎么办

    脸上起密密麻麻很痒的小疙瘩可能由过敏性皮炎、湿疹、痱子等原因引起,需迅速脱离过敏原、保持脸部清洁干燥等应对,若持续不缓解或加重要及时就医,日常要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根据具体原因采取措施并关注症状变化。 一、可能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一)过敏性皮炎 原因:接触了如化妆品、花粉、某些食物等过敏原,不同年龄、性别人群接触过敏原的情况不同,比如儿童可能因新换的洗护用品过敏,女性可能因新用的护肤品过敏等。 应对措施:首先要迅速脱离过敏原,用清水轻柔清洗脸部。如果是儿童,要避免其搔抓脸部,可使用冷毛巾湿敷,能减轻瘙痒和红肿。 (二)湿疹 原因:多种内外因素可引起,内在因素如遗传、免疫功能异常等,外在因素如环境潮湿、接触刺激物等。不同年龄段人群湿疹表现和诱因有差异,婴儿湿疹可能与喂养、皮肤屏障功能不完善有关,成人湿疹可能与精神压力、慢性疾病等有关。 应对措施:保持脸部清洁干燥,避免用热水洗脸。可局部使用一些安全的保湿剂,对于儿童湿疹,要选择温和无刺激的产品。 (三)痱子 原因:在高温闷热环境下,汗液分泌过多且不易蒸发,导致汗腺导管堵塞引起。夏季常见,儿童由于汗腺发育不完善更易长痱子,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或穿着不透气衣物都可能诱发。 应对措施:降低环境温度,保持脸部通风凉爽。用温水清洗脸部后,可适当扑一些痱子粉,但要注意避免进入眼睛等部位,儿童使用时要选择儿童专用痱子粉。 二、就医建议 如果脸上密密麻麻的小疙瘩很痒的情况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如疙瘩增多、出现渗液、发热等症状,无论年龄大小都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比如通过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等,儿童就医时家长要详细告知孩子的日常接触史、用药史等情况。 三、日常注意事项 饮食方面:无论年龄性别,都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易过敏食物,如海鲜等,儿童要注意合理喂养,避免过度喂养导致消化不良诱发皮肤问题。 生活方式方面: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充足睡眠。对于儿童,要注意其个人卫生,勤换衣物,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材质。成人要注意缓解精神压力,保持心情舒畅。 总之,脸上起密密麻麻小疙瘩很痒需要根据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密切关注症状变化,必要时及时就医。

    2025-10-17 11:34:0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