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新超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擅长:擅长妇科良、恶性肿瘤和不孕症的腹腔镜、宫腔镜微创手术治疗,专注于针对年轻女性的单孔腹腔镜手术。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邓新超,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美国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大学访问学者。擅长妇科良、恶性肿瘤和不孕症的腹腔镜、宫腔镜微创手术治疗,专注于针对年轻女性的单孔腹腔镜手术。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连续2次受国家卫健委委派到陕西榆林地区对口支援,指导当地开展妇科腹腔镜、宫腔镜等微创治疗。2018年获得全国医德建设年度人物。承担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教司课题1项。发表SCI论文7篇,主编著作2部、参编著作4部。2013年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2014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兼任美国妇科腔镜学会(AAGL)会员、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专科会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宫腔镜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青年学组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妇科腹腔镜医师分会委员、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妇科微创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毒理学会医疗器械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药学会医疗器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卫生保健协会妇女保健专委会常务委员、山东省疼痛研究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盆底学组委员、山东省医院品质管理联盟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展开
个人擅长
擅长妇科良、恶性肿瘤和不孕症的腹腔镜、宫腔镜微创手术治疗,专注于针对年轻女性的单孔腹腔镜手术。展开
  • 做b超能查出妇科病吗

    B超是检查妇科病常用影像学手段,可查出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病变、盆腔炎性包块等常见妇科病,有无创、可重复性好、价格低廉等优势,也受多种因素影响有局限性,不同人群做B超检查妇科病有不同注意事项,且不能仅凭B超确诊疾病,需结合多方面判断。 可查出的常见妇科病 子宫肌瘤:通过B超可清晰显示子宫肌瘤的数目、大小、部位及内部是否均匀或液化、囊变等。B超下子宫肌瘤表现为子宫肌层内低回声、等回声或高回声结节,边界清晰。例如,较大的子宫肌瘤在B超下能直观看到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卵巢囊肿:能准确判断卵巢囊肿的大小、形态、囊实性等。B超可显示卵巢内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边界清晰,通过观察囊壁情况、内部有无分隔等可初步判断囊肿是单纯性还是复杂性等。比如,卵巢巧克力囊肿在B超下可能表现为附件区混合性回声包块等特征。 子宫内膜病变:对于子宫内膜增厚、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等有一定的诊断价值。B超可观察子宫内膜的厚度、回声情况等,如子宫内膜癌时B超可能显示子宫内膜异常增厚,回声不均匀等。 盆腔炎性包块:能帮助诊断盆腔炎性包块的存在,显示包块的位置、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粘连情况等。B超下可见盆腔内混合性回声包块,边界不清等表现。 B超检查妇科病的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B超检查具有无创、可重复性好、价格相对较为低廉等优点。它可以实时观察盆腔器官的形态、结构及血流情况等,对于妇科疾病的初步筛选和病情监测有重要作用。 局限性:B超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比如肌瘤较小、位置较特殊或者肠道气体干扰等情况可能会影响对某些疾病的精准判断。而且B超对于一些细微的宫颈病变等的诊断有一定局限,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如宫颈涂片、HPV检测等进一步明确。 不同人群做B超检查妇科病的注意事项 育龄女性:如果是经腹B超检查,需要憋尿使膀胱充盈,以推开肠管,清晰显示盆腔器官;如果是经阴道B超检查,需要排空膀胱,检查时可能会有轻微不适,一般能接受,这种检查对于观察子宫、卵巢等盆腔器官更为清晰,尤其适合肥胖、盆腔深部病变等情况的患者,但未婚女性一般不做经阴道B超检查。 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盆腔器官可能会有一些生理性变化,经腹B超检查时一般适量憋尿即可,经阴道B超检查相对也比较安全,但要注意操作轻柔。 特殊病史人群:如有子宫手术史等情况,做B超检查时需要告知医生病史,以便医生综合判断,因为手术可能会导致盆腔粘连等情况影响B超观察。 总之,B超在妇科病的检查中是一种重要的手段,但不能仅凭B超检查结果确诊疾病,往往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其他相关检查等综合判断。

    2025-10-21 13:14:40
  • 白带和阴道分泌物如何进行检查

    标本采集一般选非月经期且检查前24-48小时避免性生活、阴道灌洗及使用阴道栓剂等,由医护人员用无菌窥阴器扩张阴道后用无菌棉拭子采集阴道相关分泌物;实验室检查包括测阴道pH值判断是否感染、查白带清洁度分正常与炎症、病原微生物检测滴虫、霉菌、细菌等,胺试验检测细菌性阴道病,线索细胞检查助诊细菌性阴道病;特殊人群中孕期要告知医护人员且操作轻柔,青春期要尊重隐私并关怀,绝经后采集标本动作轻柔防损伤且关注特殊疾病风险,有相关病史要告知以便综合判断检查结果及制定诊疗方案。 一、标本采集 1.采集时间:一般选择非月经期,检查前24~48小时避免性生活、阴道灌洗及使用阴道栓剂等。 2.采集方法:由医护人员操作,使用无菌窥阴器扩张阴道,用无菌棉拭子采集阴道侧壁、后穹窿或宫颈口的分泌物,注意采集部位准确以保证标本代表性。 二、实验室检查项目及意义 1.阴道pH值测定:正常阴道pH值为3.8~4.4,若pH值升高(如>4.5)可能提示存在阴道感染,如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等。 2.白带清洁度检查:分为Ⅰ~Ⅳ度,Ⅰ度镜下可见大量阴道上皮细胞和大量阴道杆菌,Ⅱ度可见部分阴道上皮细胞及少量白细胞、杂菌等,Ⅰ~Ⅱ度属正常,Ⅲ~Ⅳ度提示可能存在炎症(如阴道炎等)。 3.病原微生物检查 滴虫检测:若镜下发现活动的滴虫,则提示滴虫性阴道炎。 霉菌检测:若找到菌丝或孢子,则提示霉菌性阴道炎。 细菌检测:可通过显微镜观察有无特定细菌形态,如细菌性阴道病时可能出现线索细胞等异常细菌形态。 4.胺试验:用于检测细菌性阴道病,若标本与氢氧化钾溶液混合后出现鱼腥味为阳性,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性阴道病。 5.线索细胞检查:是诊断细菌性阴道病的重要指标,镜下可见阴道上皮细胞边缘附着大量加德纳菌等,细胞边缘不清呈锯齿状。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期女性:检查时需告知医护人员孕期情况,医护人员操作应轻柔,避免因孕期阴道环境改变及胎儿因素影响检查安全性与结果准确性。 2.青春期女性:检查时应尊重其隐私,采用合适的采集方法,因青春期女性生殖系统尚在发育中,要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采集过程中需给予人文关怀与沟通。 3.绝经后女性:由于绝经后阴道黏膜变薄,采集标本时医护人员动作要轻柔,防止损伤阴道黏膜,同时需关注绝经后阴道分泌物异常可能提示的特殊疾病风险,如萎缩性阴道炎、妇科肿瘤等。 4.有相关病史人群:若有既往阴道感染病史等,检查时应告知医护人员详细病史,以便医护人员综合判断检查结果及制定后续诊疗方案,例如曾患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的患者,此次检查需重点排查霉菌复发等情况。

    2025-10-21 13:14:06
  • 阴道洗液的种类有哪些

    阴道洗液分为中药成分、西药成分、复方成分三类。中药成分洗液含黄柏等中药,有清热燥湿等功效,使用方便但特殊人群需谨慎;西药成分洗液有调节酸碱平衡和抗菌消炎类,分别适用于不同阴道状况但特殊人群使用需注意;复方成分洗液含多种成分协同作用,适用于复杂阴道状况但特殊人群使用要格外谨慎。 一、中药成分阴道洗液 1.成分与原理:这类洗液常包含黄柏、苦参、蛇床子等中药成分。例如黄柏具有清热燥湿等功效,苦参能抑制多种细菌生长,蛇床子有杀虫止痒作用。其通过中药成分的综合作用,发挥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等功效,可用于改善阴道湿热下注等引起的相关不适。一般适用于成年女性因湿热等因素导致的阴道局部不适情况,但对于孕期女性等特殊人群需谨慎,因为中药成分可能通过复杂机制影响孕期生理状态,使用不当可能带来潜在风险。 2.使用特点:中药成分阴道洗液多为外洗制剂,使用相对方便,一般按照说明书稀释后进行外阴及阴道冲洗等操作。但由于中药成分复杂,不同药物组合的洗液适用情况略有差异,在使用前最好咨询医生,尤其对于有基础疾病或处于特殊生理阶段的女性。 二、西药成分阴道洗液 1.酸碱平衡调节类:常见的有调节阴道酸碱度的洗液,如一些含乳酸等成分的洗液。阴道正常菌群有一定的酸碱环境,当酸碱平衡被打破时可能引发阴道不适。这类洗液通过补充乳酸等维持阴道弱酸环境,抑制有害菌生长。适用于一般阴道菌群失调但无严重感染情况的成年女性,对于孕期女性等特殊人群,使用时需考虑对胎儿等的影响,因为过度调节酸碱可能干扰阴道自身的防御机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抗菌消炎类:包含一些具有杀菌作用的西药成分,如某些含抗生素成分的洗液(但需注意不是所有抗菌消炎洗液都含抗生素,有些是通过其他机制抗菌)。它们主要针对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阴道炎症等情况。适用于明确有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导致阴道炎症的成年女性,但使用时要注意可能的耐药问题,长期或不规范使用可能导致阴道正常菌群失调,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绝对禁止使用,因为儿童阴道生理结构特殊,使用不当会严重影响其生殖系统发育等。 三、复方成分阴道洗液 1.多种成分协同作用:这类洗液包含多种成分,可能是中药与西药成分的组合,或者是多种西药成分的组合等。例如有的复方洗液既含有抗菌成分又含有调节阴道环境的成分。通过多种成分的协同作用,从不同方面改善阴道不适情况。适用于多种复杂阴道状况的成年女性,如既有菌群失调又有轻度感染的情况,但特殊人群如孕期、哺乳期女性等使用时需格外谨慎,因为多种成分的相互作用可能对特殊生理阶段产生未知影响,必须在医生评估后使用。

    2025-10-21 13:13:20
  • 做活检检查说宫颈有病变怎么办

    当活检显示宫颈有病变时,要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通过阴道镜检查活检来区分低级别和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低级别病变可观察随访或在特定情况进行物理治疗;高级别病变可采用宫颈锥切术等治疗,术后需定期复查。同时要关注患者心理并调整其生活方式,综合多方面因素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注重患者心理关怀和生活方式调整。 根据病变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观察随访:部分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有自行消退的可能,尤其是年轻女性免疫力较好时。一般建议定期复查,通常3-6个月复查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TCT)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在随访过程中,若病变持续存在或进展为高级别病变则需进一步处理。对于妊娠期女性发现低级别病变,因孕期生理变化,需密切观察,产后再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处理。 治疗性干预:若患者合并高危型HPV持续感染且病变有进展倾向等情况,可考虑物理治疗,如激光治疗、冷冻治疗等,通过破坏病变组织来达到治疗目的。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物理治疗需谨慎,避免影响宫颈弹性和日后分娩。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锥切术: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宫颈冷刀锥切术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等。通过切除病变组织来明确病变是否累及更深层组织,并达到治疗目的。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患者,宫颈冷刀锥切术相对更合适,因其切缘观察更准确;而LEEP术操作相对简便,适合病变范围较局限的情况。对于无生育要求、年龄较大的高级别病变患者,若病变累及较深,可能需考虑子宫切除等更彻底的手术方式,但需充分与患者沟通手术的利弊。 术后随访:无论是哪种手术方式,术后都需定期复查。一般术后1个月需复查,了解创面愈合情况,之后每3-6个月复查TCT和HPV,以便及时发现复发或残留病变并处理。 关注患者心理及生活方式调整 心理支持:患者得知宫颈有病变往往会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家属应给予关心和陪伴,医生也需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病情和后续治疗方案,缓解其心理压力。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心理反应可能不同,年轻患者可能更担心对生育等的影响,需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 生活方式调整: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增强机体免疫力。同时要戒烟限酒,避免熬夜,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瑜伽等,促进身体恢复。对于有高危性行为史的患者,需避免不洁性行为,倡导安全性行为。 总之,当活检检查说宫颈有病变时,应根据具体的病变性质、患者年龄、生育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同时注重患者的心理关怀和生活方式调整。

    2025-10-21 13:12:50
  • 月经排出肉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排出肉样组织可能是子宫内膜碎片、蜕膜组织排出,也可能是病理情况导致,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等。若伴有月经量过多、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等异常需及时就医,通过相关检查明确原因并处理,不同情况有不同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如怀孕相关、不同年龄好发情况及生活方式影响等。 一、子宫内膜碎片排出 正常月经是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形成的,月经血中可能会有小块的子宫内膜组织,看起来像肉。子宫内膜每个月会增殖、分泌,若未受孕,就会脱落,较小的碎片混合在经血中排出,这是常见情况,一般无其他异常不适。不同年龄女性都可能出现,生活方式通常不直接影响,但保持规律作息、健康饮食等有助于维持内分泌稳定,利于子宫内膜正常代谢。 二、蜕膜组织排出 怀孕相关情况:如果女性有怀孕的可能,比如早早孕阶段,可能会有蜕膜组织排出。受精卵着床后,子宫内膜会发生蜕膜样变,若发生自然流产或生化妊娠,蜕膜组织会随着阴道出血排出,此时排出的肉样组织可能比单纯子宫内膜碎片大一些。对于有性生活且月经异常的女性,需要考虑怀孕相关情况,可通过尿妊娠试验或血hCG检测来辅助判断。 非孕期情况:非孕期一般很少有蜕膜组织排出,若出现需进一步排查是否有异常的宫腔改变等情况。 三、病理情况导致的肉样组织排出 子宫肌瘤:黏膜下子宫肌瘤向宫腔内生长,其表面的子宫内膜发生溃疡、坏死,脱落后随经血排出,可能表现为排出肉样组织。患者可能伴有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症状,不同年龄女性均可发生,尤其是30-50岁女性高发。生活方式中肥胖、长期饮酒等可能增加子宫肌瘤发生风险,所以保持健康体重、均衡饮食等有助于降低风险。 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局部内膜过度生长所致,由子宫内膜腺体、间质和血管组成。息肉较大时可能会从子宫壁上脱落,随月经排出,表现为排出肉样组织。患者可能出现月经间期出血、经量增多等症状,各年龄均可发病,长期高血压、肥胖等因素可能与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有关,控制血压、维持体重正常等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病风险。 子宫内膜癌:多见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癌细胞浸润、破坏子宫内膜组织,导致组织坏死、脱落,随经血排出类似肉样的组织。患者常表现为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量一般不多,还可能伴有阴道排液等症状。有家族史、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的女性发病风险相对较高,定期进行妇科检查,早期发现异常并进行干预很重要。 如果发现月经排出肉样组织,且伴有月经量过多、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妇科检查、B超、宫腔镜等相关检查,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025-10-21 13:12:2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