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糖耐量异常、甲状腺结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睡眠障碍、失眠症、头痛、脂肪肝、胃炎、便秘、湿疹、毛囊炎、痤疮、心律失常、冠心病、痛经、女性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
向 Ta 提问
宋军,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曾于2015-2016年于美国Amory大学做访问学者。重视中医经典理论学习,中西医并重,继承导师学术经验,运用脾瘅理论指导糖尿病中医药治疗,从郁、热、虚、损分阶段治疗糖尿病,临床疗效显著。目前是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博士后基金各1项,参与973计划、中医药行业专项等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得世中联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2项。
展开-
抽血和手指测血糖值一样吗
抽血和手指测血糖值不一样,手指测血糖值通常比抽血检测的血糖值略低。 抽血和手指测血糖值不一样。 抽血检测血糖一般是指采集静脉血进行检测,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机体的血糖水平,通常作为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 手指测血糖则是通过血糖仪采集末梢血(通常是指尖血)进行检测,操作简单、方便快捷。但其结果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血糖仪的准确性、采血方法、检测时间、个体差异等。 此外,手指测血糖值通常比抽血检测的血糖值略低,这是因为末梢血管中的血糖浓度略低于静脉血糖。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手指测血糖还是抽血检测血糖,都需要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定期校准血糖仪,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需要定期监测血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低血糖患者等,手指测血糖可能不够准确,需要进行抽血检测。在进行血糖检测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注意个人卫生和血糖仪的正确使用。
2025-07-01 14:14:11 -
甲亢病中怀孕了该怎么办才好
甲亢病中怀孕了,应及时就医,在内分泌科和妇产科医生的共同指导下进行治疗和管理,包括调整抗甲状腺药物剂量、注意饮食和休息、定期产前检查等。 甲亢病中怀孕了,需要及时就医,在内分泌科和妇产科医生的共同指导下进行治疗和管理。 首先,需要在内分泌科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抗甲状腺药物的剂量,以确保甲状腺功能正常。同时,妇产科医生会密切监测胎儿的发育情况,以及孕妇的健康状况。 其次,孕妇需要注意饮食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在怀孕期间,孕妇应该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此外,孕妇需要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包括甲状腺功能检查、B超检查等,以确保胎儿的健康。如果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或其他并发症,医生会及时进行治疗。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甲亢病患者在怀孕期间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和管理,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孕期的各种挑战。同时,家人和社会也应该给予孕妇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2025-07-01 14:12:34 -
甲减中医治疗能治愈吗
甲减主要指甲状腺功能减退,中医通常难以治愈甲状腺功能减退。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甲状腺激素不足,导致生理效应不足或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而中医药物里不存在可促进甲状腺激素增高的药物,所以中医方法一般不能完全治好该疾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是机体代谢降低性疾病,发病类型有周围性甲减、继发性甲减、原发性甲减三种。症状表现为嗜睡、智力低下、记忆力减退、全身皮肤干燥、表情淡漠、毛发脱落、耳鸣、共济失调等,严重时还会出现心脏扩大、心音低钝、血压低等情况。一旦确诊为甲状腺功能减退,建议及时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以缓解病情。服药期间要注意多休息,放松心情,避免精神压力过大,同时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豆制品、坚果类、牛奶等。 关键点总结: 1.甲减中医一般不能治愈。 2.甲减发病原因。 3.甲减分类及症状。 4.甲减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2025-07-01 14:10:55 -
2型糖尿病中成药有副作用吗
2型糖尿病中成药通过调节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β细胞等发挥作用,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低血糖等副作用,需注意饮食控制、适当运动、定期监测血糖等。 2型糖尿病中成药通常是指一些由中药制成的药物,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这些药物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是通过调节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β细胞等途径来发挥作用的。 需要注意的是,2型糖尿病中成药也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低血糖等。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服用,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 此外,2型糖尿病患者在服用中成药的同时,还需要注意饮食控制、适当运动、定期监测血糖等,以保持血糖的稳定。 总之,2型糖尿病中成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也需要注意其副作用和使用方法。在使用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以确保安全有效。
2025-07-01 14:02:21 -
水银温度计准确吗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无花果,但需注意食用量。 无花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含有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C、钾、钙等营养成分。其中,膳食纤维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血脂,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然而,无花果中也含有一定量的糖分,因此糖尿病患者在食用时需要注意控制量。一般建议每次食用不超过1个,并且在食用后适当减少其他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以保持血糖稳定。 此外,糖尿病患者在选择无花果时,应选择新鲜、无腐烂的无花果,并避免食用添加了大量糖分的无花果制品。 除了饮食控制外,糖尿病患者还需要注意定期监测血糖、合理运动、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等,以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糖尿病患者可以吃无花果,但需要注意食用量,并结合其他治疗措施,以控制血糖水平,保持健康。如果对饮食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意见。
2025-07-01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