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玲

北京医院

擅长:擅长诊治HPV病毒感染引起的男性尖锐湿疣、女性尖锐湿疣和宫颈HPV感染相关疾病、反复复发难治性尖锐湿疣;银屑病,白癜风,激光祛斑、脱毛、痘坑修复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春玲,北京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擅长银屑病,重度囊肿型痤疮的诊断和治疗,熟练掌握和操作激光治疗包括祛斑,如雀斑、太田痣、咖啡斑、鲜红斑痣等治疗。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1999年获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皮肤性病专业硕士学位,从业于皮肤性病科临床工作30年。有较丰富的门诊和病房工作经验。获中华医学会科研课题一项,获卫生部老年课题一项,发表文章20余篇,参与编写专业书籍3部。 展开
个人擅长
擅长诊治HPV病毒感染引起的男性尖锐湿疣、女性尖锐湿疣和宫颈HPV感染相关疾病、反复复发难治性尖锐湿疣;银屑病,白癜风,激光祛斑、脱毛、痘坑修复展开
  • 带状疱疹是癌症前兆吗

    目前没有明确证据表明带状疱疹是癌症的前兆,某些癌症患者因疾病本身或治疗致免疫功能低下会使带状疱疹发病风险增加,大量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也未发现两者有直接因果关联,老年癌症患者因免疫弱及治疗易致带状疱疹风险更高,非癌症患者也需按规范诊疗流程处理带状疱疹。 从免疫角度分析 机体的免疫功能在抵御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中起重要作用。健康人群中,免疫系统能够较好地控制病毒处于潜伏状态。而对于癌症患者,尤其是接受化疗、放疗或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其免疫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这就使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更容易重新激活引发带状疱疹。例如,一些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或实体肿瘤晚期患者,由于肿瘤细胞的侵袭以及治疗手段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带状疱疹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但这只是免疫功能低下导致的带状疱疹高发情况,并不能说明带状疱疹是癌症的前兆。 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方面 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研究并未发现带状疱疹与癌症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联。目前的研究更多聚焦于带状疱疹本身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虽然在癌症患者中带状疱疹的发生率可能有所升高,但这是基于免疫抑制状态下的继发表现,而非带状疱疹是癌症的前期征兆。 对于特殊人群,比如老年癌症患者,由于其本身免疫功能相对较弱,同时癌症治疗可能进一步削弱免疫功能,这类人群发生带状疱疹的风险更高。在护理老年癌症患者时,需要更加密切关注皮肤状况,一旦出现疑似带状疱疹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诊断。而对于年轻的非癌症患者,虽然发生带状疱疹与癌症前兆无关,但也需要遵循带状疱疹的规范诊疗流程进行处理,以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2025-07-21 17:26:28
  • 下巴反复长痘

    下巴长痘的原因包括内分泌失调、饮食因素、痤疮丙酸杆菌感染、毛囊角化异常、压力和情绪等,治疗方法有保持皮肤清洁、饮食调整、注意保湿、避免挤压痘痘、药物治疗、光疗、化学剥脱、微针等。 1.原因: 内分泌失调:下巴长痘可能与内分泌失调有关,例如雄性激素水平升高、胰岛素抵抗等。 饮食因素:高糖、高油、高盐的饮食可能导致血糖波动,刺激皮脂腺分泌过多的油脂,从而引起痘痘。 痤疮丙酸杆菌感染:痤疮丙酸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细菌,它可以分解皮脂,产生脂肪酸,刺激皮肤炎症反应,导致痘痘形成。 毛囊角化异常:毛囊口角化异常会导致毛囊口堵塞,皮脂无法正常排出,从而形成痘痘。 压力和情绪:长期的压力和情绪紧张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从而引起痘痘。 2.治疗方法: 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和的洁面产品,每天洗脸两次,避免过度清洁和摩擦皮肤。 饮食调整:避免高糖、高油、高盐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保持饮食均衡。 注意保湿:使用保湿乳液或面霜,保持皮肤湿润,避免皮肤过于干燥。 避免挤压痘痘:挤压痘痘可能会导致感染扩散,留下疤痕。 药物治疗:如果痘痘严重,可以使用外用药物,如维A酸乳膏、过氧化苯甲酰凝胶等,或者口服药物,如抗生素、避孕药等。 光疗:强脉冲光和激光治疗可以改善痘痘和痤疮疤痕。 其他治疗方法:如化学剥脱、微针等治疗方法也可以用于治疗痘痘。 需要注意的是,下巴长痘的原因可能因人而异,因此治疗方法也可能不同。如果痘痘严重或持续不愈,建议咨询皮肤科医生或医生的建议。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对于预防和治疗下巴长痘也非常重要。

    2025-07-21 17:12:20
  • 嘴巴起皮是什么原因

    嘴巴起皮可能由干燥环境、舔唇咬唇、缺乏维生素、过敏反应、疾病因素、药物副作用、年龄增长等原因引起,保持唇部湿润、避免刺激、均衡饮食等有助于预防和缓解。 1.干燥环境:长期处于干燥的环境中,如空调房间、冬季取暖等,会导致嘴唇水分流失,引起起皮。 建议: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多喝水,补充身体水分。涂抹含有天然油脂或保湿成分的唇膏。 2.舔唇或咬唇:频繁舔唇或咬唇会破坏唇部的天然屏障,导致唇部干燥、起皮。 建议:改掉舔唇或咬唇的习惯。避免使用含有酒精或刺激性成分的唇膏。 3.缺乏维生素:维生素B2、B6、B12及维生素C等缺乏可能导致唇部问题。 建议: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 4.过敏反应:对某些口红、唇膏、食物或药物过敏可能引起唇部过敏反应,导致起皮、肿胀、瘙痒等症状。 建议:避免接触过敏原。如果怀疑过敏,及时就医并进行过敏测试。 5.疾病因素:某些疾病,如口角炎、唇炎、皮肤病等,可能导致嘴巴起皮。 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治疗。 6.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引起口干,导致唇部干燥、起皮。 建议:咨询医生,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并考虑是否需要调整药物。 7.年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唇部皮肤会变得干燥、脆弱,容易起皮。 建议:使用滋润的唇膏和护肤品,保持唇部皮肤的水分。 对于经常出现嘴巴起皮或伴有其他症状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以便确定具体原因并获得适当的治疗。此外,注意唇部护理,避免刺激和过度干燥,有助于预防和缓解嘴巴起皮的问题。

    2025-07-21 17:09:15
  • 鸡眼能自愈吗

    鸡眼一般较难自愈,其形成与年龄、性别无明显关联,长期站立行走、穿不合适鞋子等不良生活方式及足部畸形等病史会促进形成且影响自愈,发现鸡眼可通过穿合适鞋、用角质剥脱剂等改善,严重的需物理治疗或手术切除,儿童处理要谨慎 鸡眼形成的相关因素及影响 年龄方面: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鸡眼,但儿童由于活泼好动,若鞋子不合适等情况,也可能出现鸡眼。比如儿童喜欢奔跑玩耍,足部活动频繁,若鞋子过小过紧,就容易导致足部皮肤受到摩擦,增加鸡眼形成的风险。 性别方面:男女都可能患鸡眼,并无明显性别差异,主要与足部所受的挤压、摩擦情况有关。 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站立、行走、穿着不合适的鞋子(如过紧、过硬、鞋跟过高或过窄等)、长时间进行剧烈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都会增加足部皮肤受到摩擦和挤压的机会,从而促进鸡眼的形成,且会影响鸡眼的自愈进程。 病史方面:有足部畸形(如拇外翻等)的人群,足部受力分布异常,更容易出现局部皮肤的过度摩擦,进而引发鸡眼,且这类人群鸡眼自愈的可能性更低。 鸡眼的处理建议 如果发现有鸡眼,一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可以通过穿着合适的鞋子,避免足部继续受到过度的挤压和摩擦;也可以使用一些外用的角质剥脱剂等进行处理,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于一些较大、较严重的鸡眼,可能需要通过物理治疗(如激光治疗、冷冻治疗等)或手术切除等方法来去除,但这些都需要专业医疗人员操作。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由于其皮肤较为娇嫩,在处理鸡眼时更要谨慎,应优先选择对皮肤刺激较小的方法,且要密切关注处理后的皮肤反应,确保安全。

    2025-07-21 17:04:51
  • 脑门上长痘是什么原因

    脑门上长痘的原因有很多,如痤疮、毛囊炎、疖、痈等感染性皮肤病,或内分泌失调、药物过敏、化妆品使用不当、遗传因素等非感染性因素。 1.痤疮: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青少年,主要与雄激素水平增加、皮脂分泌增加、痤疮丙酸杆菌繁殖、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等有关。痤疮可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多种类型,常伴有皮脂溢出。 2.毛囊炎:毛囊炎是由细菌、真菌等感染毛囊及其周围组织引起的炎症性皮肤病,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类型。感染性毛囊炎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常见于头皮、面部、颈部等部位,表现为毛囊性丘疹、脓疱,可伴有疼痛、瘙痒等症状。非感染性毛囊炎主要由马拉色菌、糠秕孢子菌等真菌感染引起,常见于头皮、背部等部位,表现为毛囊性丘疹、鳞屑,可伴有脱发等症状。 3.疖:疖是一种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好发于头面部、颈部、背部等部位,表现为红肿、疼痛的结节,可逐渐化脓、破溃,排出脓液和坏死组织。 4.痈:痈是一种由多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好发于背部、臀部等部位,表现为红肿、疼痛的斑块,可逐渐扩大,形成多个脓头,排出大量脓液和坏死组织。 5.其他:脑门上长痘还可能与内分泌失调、药物过敏、化妆品使用不当、遗传因素等有关。 如果脑门上长痘,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挤压痘痘,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甜食等刺激性食物,避免熬夜、压力过大等。

    2025-07-21 17:00:4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