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玲

北京医院

擅长:擅长诊治HPV病毒感染引起的男性尖锐湿疣、女性尖锐湿疣和宫颈HPV感染相关疾病、反复复发难治性尖锐湿疣;银屑病,白癜风,激光祛斑、脱毛、痘坑修复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春玲,北京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擅长银屑病,重度囊肿型痤疮的诊断和治疗,熟练掌握和操作激光治疗包括祛斑,如雀斑、太田痣、咖啡斑、鲜红斑痣等治疗。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1999年获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皮肤性病专业硕士学位,从业于皮肤性病科临床工作30年。有较丰富的门诊和病房工作经验。获中华医学会科研课题一项,获卫生部老年课题一项,发表文章20余篇,参与编写专业书籍3部。 展开
个人擅长
擅长诊治HPV病毒感染引起的男性尖锐湿疣、女性尖锐湿疣和宫颈HPV感染相关疾病、反复复发难治性尖锐湿疣;银屑病,白癜风,激光祛斑、脱毛、痘坑修复展开
  • 去疤痕最好的药有哪些

    祛疤药物包括硅酮类制剂,其为临床公认有效药物,可通过水合作用软化疤痕组织促进成熟,有凝胶、贴片等剂型,能改善疤痕外观硬度等,适用于各年龄段且对新生和陈旧疤痕均有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局部注射抑制疤痕增生,原理是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儿童使用需谨慎要专业医生指导避免不良反应;维A酸类药物可影响成纤维细胞功能抑制胶原合成改善疤痕外观,孕妇禁用且儿童安全性有效性证据有限使用需谨慎;肝素钠尿囊素凝胶含肝素钠和尿囊素,能促进疤痕组织水合减轻硬度瘙痒,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抑制纤维组织增生有关,适用于多种疤痕但过敏体质者用前咨询;特殊人群中儿童避免随意用影响发育或安全性证据不足药物,孕妇禁用维A酸类,哺乳期用要考虑药物对婴儿影响,有特殊病史人群需医生评估后谨慎遵医嘱。 一、硅酮类制剂 硅酮类制剂是目前临床公认的有效祛疤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水合作用软化疤痕组织,促进疤痕成熟。常见剂型包括硅酮凝胶、硅酮贴片等。多项临床研究显示,硅酮类制剂可改善疤痕的外观、硬度及瘙痒等症状,适用于各年龄段(但需注意儿童使用时的皮肤耐受性),对新生疤痕和陈旧性疤痕均有一定效果。 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通过局部注射的方式抑制疤痕增生,例如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等。其作用原理是通过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来减轻疤痕肥厚。但需注意,儿童使用此类药物需谨慎,因为可能影响生长发育,且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局部注射,避免滥用导致皮肤萎缩等不良反应。 三、维A酸类药物 维A酸类药物如维A酸乳膏等,可影响成纤维细胞的功能,抑制胶原合成,从而改善疤痕外观。然而,该类药物孕妇禁用,因为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且在儿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证据相对有限,使用时需格外谨慎。 四、肝素钠尿囊素凝胶 肝素钠尿囊素凝胶含有肝素钠和尿囊素,能促进疤痕组织水合,减轻疤痕的硬度和瘙痒感。其作用机制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抑制纤维组织增生有关,适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疤痕,但使用前建议先咨询医生,尤其是过敏体质者需警惕过敏反应。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应避免随意使用维A酸类等可能影响发育或安全性证据不足的药物;孕妇禁用维A酸类药物;哺乳期女性使用祛疤药物时需考虑药物是否会通过乳汁影响婴儿;有特殊病史(如疤痕疙瘩病史、激素依赖病史等)的人群使用相关药物时需在医生全面评估后谨慎选择,严格遵循医嘱。

    2025-10-17 12:05:26
  • 如何淡化脸部的红血丝

    红血丝护理包含温和清洁选ph值接近皮肤弱酸环境的洁面产品、严格防晒用spf30-50且pa+++及以上的防晒品、科学保湿用含保湿修复成分的护肤品,医学干预有脉冲染料激光精准作用封闭异常血管、光子嫩肤刺激胶原蛋白增生封闭异常血管,特殊人群中敏感肌避刺激性成分选温和品、孕妇淡化谨慎有创治疗选孕妇安全护肤品、儿童出现红血丝优先非药物非侵入日常护理。 一、日常护理维护 1.温和清洁肌肤:选择温和无皂基、pH值接近皮肤弱酸环境(约5.5~6.5)的洁面产品,每日清洁次数不宜过多,早晚各一次即可,避免过度清洁破坏皮肤屏障,加重红血丝状况。例如,可选用含神经酰胺、氨基酸成分的洁面产品。 2.严格防晒防护:紫外线会损伤皮肤血管,加重红血丝。应选用温和的物理防晒剂(如氧化锌)或化学防晒剂,SPF值保持在30~50、PA值为+++及以上的防晒产品,日常外出时提前涂抹,外出期间定时补涂。 3.科学保湿修复:使用含有透明质酸、甘油等保湿成分及神经酰胺、角鲨烷等修复皮肤屏障成分的护肤品,保持皮肤水分,维持皮肤屏障的正常功能,有助于改善红血丝状态。例如,可选择含依克多因的保湿修护面霜。 二、医学干预手段 1.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利用特定波长激光精准作用于扩张的毛细血管,封闭异常血管,改善红血丝外观。需由专业皮肤科医生操作,治疗后皮肤可能出现短暂红肿,一般可逐渐恢复,治疗次数需根据个体红血丝严重程度而定。 2.光子嫩肤治疗:通过宽光谱彩光作用于皮肤,刺激皮肤胶原蛋白增生,同时封闭异常血管,对改善红血丝有一定效果。同样需在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人员操作,治疗后需注意皮肤护理,避免暴晒。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敏感肌人群:此类人群皮肤屏障更脆弱,应避免使用含酒精、香料、高浓度酸类等刺激性成分的产品,选择专为敏感肌设计的温和护肤品,日常护理以保湿修复为主,避免过度去角质等可能损伤皮肤屏障的行为。 2.孕妇群体:孕妇淡化红血丝需格外谨慎,避免进行有创的激光等治疗,日常护理以温和清洁、防晒、保湿为基础,选择经过孕妇安全认证的护肤品,若有治疗需求需咨询产科及皮肤科医生,权衡利弊后再决定是否采取相应措施。 3.儿童群体:低龄儿童脸部红血丝较少见,若出现需谨慎处理,优先考虑非药物、非侵入性的日常护理方式,如严格防晒、温和清洁等,避免随意使用可能刺激皮肤的产品或接受不适当的医疗干预。

    2025-10-17 12:04:58
  • 脸上特别多小颗粒挤出来都是白色的

    脸上挤出白色颗粒多与毛囊皮脂腺问题相关,有白头粉刺(因毛囊口角化堵塞、皮脂堆积等)和皮脂腺增生(与年龄增长、炎症刺激等有关)成因,自行挤压易致皮肤感染、留瘢痕,清洁要选温和产品早晚洁面,护肤按肤质选,生活方式需健康饮食作息,儿童勿自行挤压应就医,成年女性经期注意护理,成年男性因雄激素高更要关注清洁饮食作息且不适及时就诊。 一、可能的成因及机制 脸上挤出白色颗粒的常见情况多与毛囊皮脂腺相关问题有关。其一为白头粉刺,是毛囊口角化异常导致毛囊口堵塞,皮脂腺分泌的皮脂无法正常排出,堆积在毛囊内形成白色角质栓,挤压时可挤出白色物质。其发生与皮脂腺分泌旺盛、雄激素水平升高、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过度等因素相关,青春期人群因激素变化更易出现。其二为皮脂腺增生,可能与年龄增长、局部皮肤受炎症刺激等有关,表现为皮肤表面散在的白色小颗粒,是皮脂腺的生理性增生或增大所致。 二、不当处理的风险 自行挤压这类白色颗粒存在诸多风险。首先,手部细菌易导致局部皮肤感染,引发毛囊炎、疖肿等,严重时可能扩散感染。其次,挤压可能损伤毛囊周围组织,导致瘢痕形成,影响面部美观。尤其对于儿童,皮肤屏障功能较弱,随意挤压更易引发感染及皮肤损伤问题。 三、日常护理及注意事项 清洁方面:选择温和的洁面产品,早晚清洁面部,保持皮肤清洁,但要避免过度清洁破坏皮肤屏障。对于油性皮肤人群,可适当增加清洁频次,但需注意手法轻柔。 护肤选择:根据肤质选择合适的护肤品,如油性皮肤可选用控油、清爽型护肤品,避免使用过于油腻的面霜等,防止进一步堵塞毛孔。 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减少高油、高糖及辛辣食物摄入,这些食物可能刺激皮脂腺分泌增多。规律作息,避免熬夜,熬夜会影响内分泌平衡,加重皮脂腺分泌异常。 四、特殊人群提示 儿童群体:儿童皮肤娇嫩,面部出现白色小颗粒时,切勿自行挤压。应注意保持面部清洁,使用儿童专用温和护肤品,若情况无改善或加重,需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判断处理,避免因不当操作损伤儿童皮肤。 成年女性:月经周期等激素变化可能影响皮脂腺分泌,经期前后面部白色颗粒可能增多,此时更应注意皮肤清洁及护理,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化妆品,可咨询皮肤科医生寻求专业建议。 成年男性:雄激素水平相对较高,皮脂腺分泌通常较旺盛,更需关注面部清洁及饮食作息,若白色颗粒问题持续或伴有其他不适,应及时就诊。

    2025-10-17 12:04:36
  • 怎样进行灰指甲治疗

    灰指甲由真菌感染引起,治疗有口服抗真菌药(如伊曲康唑等,需遵医嘱且评估肝肾功能)、外用抗真菌药(如阿莫罗芬搽剂等,需长期坚持),严重时可手术拔甲(术后注意护理防感染),局部外用如30%冰醋酸等要避正常皮肤,日常需保持足部清洁干燥、不共用鞋袜等物品,儿童优先非药物干预、慎用成人药,孕妇用药需咨询妇产科和皮肤科医生,老年人用药关注肝肾功能并监测指标且治疗周期可能较长。 一、药物治疗 灰指甲主要由真菌感染引起,药物治疗是常见方式。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可抑制真菌生长,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因这类药物可能对肝脏等有一定影响,用药前需评估肝肾功能;外用抗真菌药物包括阿莫罗芬搽剂等,可直接作用于病甲部位,需长期坚持使用以达到治疗效果。 二、手术治疗 对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即通过外科手术拔除病甲,但手术有一定创伤,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防止感染,且术后新甲生长过程中仍需关注是否有复发情况。 三、外用治疗 局部外用药物也是治疗灰指甲的手段之一,例如30%冰醋酸外涂,需用棉签蘸取后涂抹在病甲上,每日多次,但使用时要注意避免接触周围正常皮肤,防止刺激;还有一些外用抗真菌软膏等,可涂抹在病甲周围皮肤,抑制真菌扩散。 四、日常护理 日常保持足部清洁干燥至关重要,应每天清洗双脚并擦干,选择透气性好的鞋袜,避免脚部处于潮湿环境,因为潮湿环境利于真菌滋生;同时,要避免与他人共用鞋袜、脚盆、毛巾等物品,防止交叉感染,尤其是家庭成员间要特别注意,减少灰指甲传播风险。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患灰指甲时: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如保持足部清洁等基础护理,由于儿童身体发育尚未完全,应避免随意使用成人抗真菌药物,以防对儿童身体造成不良影响,若需用药需在医生严格评估后谨慎选择儿童适用的药物或治疗方法。 2.孕妇:孕妇患有灰指甲时,使用药物需格外谨慎,因为某些抗真菌药物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发育,一般优先建议通过加强足部护理等方式控制病情,如需用药应咨询妇产科医生和:皮肤科医生,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治疗方案。 3.老年人:老年人新陈代谢相对缓慢,在治疗灰指甲时,使用药物需关注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用药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肝肾功能指标,且治疗周期可能相对较长,需耐心配合治疗并遵循医生的治疗安排。

    2025-10-17 12:04:14
  • 带状疱疹好治疗吗

    带状疱疹治疗总体可及性较好,及时规范治疗效果佳但因个体差异难易不同,常规有抗病毒、止痛、营养神经等治疗方法,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治疗有特点,早期规范治疗预后好,多数能较好治愈,治疗难易可控。 一、治疗的总体可及性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总体来说,及时规范治疗是可以取得较好效果的,但具体的治疗难易程度会因个体差异等因素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成年人,早期进行正规治疗,多数预后良好;而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免疫功能低下者、老年人等,治疗相对复杂些。 二、常规治疗方法及效果 1.抗病毒治疗 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可以缩短病程,减轻症状。例如,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有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其对带状疱疹病毒有抑制作用。研究表明,在发病72小时内开始使用抗病毒药物,能有效减少急性疼痛的发生风险,缩短皮肤愈合时间等。 2.止痛治疗 对于带状疱疹引起的神经痛,可采用药物等方法止痛。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轻至中度疼痛。而对于中重度疼痛,可能会用到阿片类药物等,但需谨慎使用,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3.营养神经治疗 常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药物,有研究显示,营养神经治疗有助于促进神经的修复,减轻神经损伤相关的症状。 三、特殊人群的治疗特点 1.老年人 老年人免疫功能相对低下,患带状疱疹后更易出现并发症,如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治疗时需要更加密切监测病情,除了常规的抗病毒、止痛等治疗外,要注意加强支持治疗,提高机体免疫力,并且对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要提前做好预防和处理准备。 2.免疫功能低下者 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治疗难度相对较大。需要根据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的具体原因和程度来调整治疗方案,可能需要调整抗病毒药物的剂量或种类等,同时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以改善免疫状态,从而更好地控制带状疱疹病情。 四、预后情况与治疗的关系 如果能在早期及时进行规范治疗,多数患者可以在数周内痊愈,神经痛等症状也能较好缓解。但如果延误治疗或患者自身情况特殊,如免疫功能严重低下等,可能会导致病程延长,出现后遗神经痛等并发症,增加治疗难度和患者的痛苦。所以,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对于带状疱疹的预后至关重要,总体而言,只要能做到早期、规范治疗,大多数患者是可以较好治愈的,治疗的难易程度在合理规范治疗下是可控的。

    2025-10-17 12:04:0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