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岐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擅长:在广安门医院从事肿瘤临床40余年,主攻乳腺癌,恶性胸水,肺癌,胃癌,肝癌,肠癌及甲状腺癌,子宫肌瘤等常见良,恶性肿瘤。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宗岐,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从事中医肿瘤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40余年。担任中国中医药学会肿瘤学会常务理事及中国中医学会中医养生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对肺癌、乳腺癌、胃肠癌、肝癌、恶性淋巴瘤、恶性胸腹水等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作为主要成员参加了“健脾益肾冲剂”、“扶正防癌口服汤”、“肺癌平膏”等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重点科研课题的临床研究,并担任“八五”“肺癌平二号”课题副组长。担任中医科学院“肺癌中医时间节律”课题组长及“益血灵”课题组副组长。荣获上述课题科研进步奖及中医科学院科研荣誉奖章。担任主编出版《恶性肿瘤综合治疗大全》,担任副主编出版《现代中医肿瘤学》,并与其他医生合作出版《历代中医肿瘤案论选粹》及《恶性肿瘤康复指南》等医学专著。在省级以上中医医学杂志发表科学论文十余篇,在“健康报”、“家庭中医药杂志、“香港大公报医学版”等报纸杂志发表医学科普文章200余篇。展开
个人擅长
在广安门医院从事肿瘤临床40余年,主攻乳腺癌,恶性胸水,肺癌,胃癌,肝癌,肠癌及甲状腺癌,子宫肌瘤等常见良,恶性肿瘤。展开
  • 肝癌的早期症状和前兆有哪些呢

    肝癌早期有消化道相关表现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肝区相关表现如肝区隐痛或胀痛,全身表现如乏力、消瘦,还可能有低热、出血倾向等,有慢性肝病病史、长期酗酒、有肝癌家族史等高危人群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老年、乙肝患者、长期酗酒人群需特别关注自身变化并定期检查。 一、消化道相关表现 食欲减退:肝癌早期可能出现食欲明显下降的情况,这是因为肝脏是重要的消化器官,肝癌影响肝脏功能后,会干扰消化液的分泌及代谢等过程,导致患者进食意愿降低,食量减少。例如一些患者会感觉原本喜欢的食物也提不起兴趣。 恶心、呕吐:肝脏功能异常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消化和蠕动,从而引发恶心、呕吐症状,尤其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可能更为明显。部分患者可能会频繁出现这种情况,但容易被忽视为普通的肠胃不适。 腹胀:肝癌早期由于肝脏病变影响了腹腔内的消化环境,可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出现腹胀现象,有时还可能伴有腹部隐痛。 二、肝区相关表现 肝区隐痛或胀痛:肝癌肿瘤在肝脏内生长,会使肝脏包膜受到牵拉,从而引起肝区部位的隐痛或胀痛,疼痛位置一般在右侧肋部或剑突下,疼痛程度可能较轻且呈间歇性,有的患者可能会误以为是劳累等原因导致而未重视。 三、全身表现 乏力:患者常感觉浑身没有力气,即使经过充分休息也难以缓解。这是因为肝癌患者机体代谢受到影响,营养物质利用障碍等,导致体能下降。例如原本能轻松完成的日常活动,现在会感觉疲惫不堪。 消瘦:由于肿瘤消耗机体能量,加上食欲减退等因素,患者会出现体重逐渐下降、消瘦的情况,身体变得虚弱。 四、其他可能表现 低热:部分肝癌患者可能出现低热现象,体温一般在37.5℃-38℃左右,这是因为肿瘤组织坏死吸收等原因引起的机体反应,但低热容易被当作普通感冒等情况对待。 出血倾向: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牙龈出血、鼻出血等症状,这与肝癌导致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等有关,使得凝血功能出现异常。 对于有慢性肝病病史(如乙肝、丙肝患者等)、长期酗酒、有肝癌家族史等高危人群,若出现上述疑似肝癌早期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甲胎蛋白(AFP)检测、肝脏超声、CT或MRI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肝癌,提高治疗效果。特殊人群如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反应相对不敏感,更要密切关注自身身体变化;乙肝患者本身就是肝癌高危人群,需更频繁地进行相关监测;有长期酗酒史的人群,除了关注上述症状外,还应严格戒酒并定期检查肝脏情况。

    2025-10-17 12:09:31
  • 肝癌晚期转移骨折能活多久

    肝癌晚期转移骨折患者生存时间无固定答案,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肝癌本身情况(肿瘤负荷、肝功能状况)、骨转移情况(转移部位及数量、引起的症状)、患者一般状况(年龄、营养状况、是否有其他合并症),一般处于较晚期阶段,生存时间短,具体需医生综合评估。 肝癌本身的情况 肿瘤负荷:如果肝癌原发病灶较大,肿瘤细胞增殖活跃,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等促进肿瘤进展的物质,会加速病情恶化,从而影响生存时间。例如,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肝脏内肿瘤占据较大体积,且有多个卫星灶形成,这类患者生存时间往往相对较短。 肝功能状况:肝癌会影响肝功能,晚期患者肝功能多有不同程度的损害。Child-Pugh分级是评估肝功能的常用方法,Child-PughA级患者一般状况较好,生存时间可能相对长一些,而C级患者肝功能严重受损,预后较差。 骨转移的情况 转移部位及数量:如果骨转移发生在承重骨,如脊柱、股骨等,容易导致骨折等并发症,进一步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引起脊髓压迫等严重后果,从而缩短生存时间。若骨转移部位较多,全身骨组织破坏严重,也会使预后变差。例如,多个长骨和脊柱都发生转移,患者可能很快出现行走困难、瘫痪风险增加等情况。 骨转移引起的症状:骨转移引起的疼痛较为剧烈,会影响患者的食欲、睡眠等,进而影响机体的整体状况。疼痛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长期使用镇痛药物,而长期镇痛药物的使用可能带来一些不良反应,进一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 患者的一般状况 年龄:年轻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好,对治疗的耐受性可能相对强一些,生存时间可能相对长于老年患者。但老年患者如果基础健康状况尚可,也不能一概而论,还需综合其他因素判断。 营养状况:营养良好的患者能够更好地耐受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措施。如果患者存在严重营养不良,血清白蛋白低下等情况,机体免疫力下降,更容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从而影响生存时间。例如,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30g/L的患者,预后往往较差。 是否存在其他合并症:如果患者同时合并有心脏病、糖尿病等其他严重疾病,会增加治疗的复杂性和风险,也会影响生存时间。例如,合并严重冠心病的患者,在进行抗肿瘤治疗时,可能因为心脏方面的并发症而限制治疗的实施,进而影响生存。 总之,肝癌晚期转移骨折患者的生存时间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个体的生存时间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综合评估。

    2025-10-17 12:06:04
  • 直肠癌早期能治好吗

    直肠癌早期有可能治好,早期主要指癌组织局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且无转移的情况,治疗以手术为主,局部切除术适用于特定早期直肠癌,根治性手术结合术后综合治疗预后较好,肿瘤病理特征(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患者身体状况会影响预后,术后需定期随访及康复。 一、治疗方法及效果 手术治疗为主 局部切除术:适用于瘤体较小、分化程度高的早期直肠癌。对于肿瘤直径小于2cm、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的直肠癌,通过局部切除手术有较高的治愈可能。例如,一项临床研究表明,早期直肠癌行局部切除术的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手术方式包括经肛门局部切除术等,能最大程度保留患者的肛门功能和正常生活质量。 根治性手术:如直肠癌根治术,将肿瘤及其周围一定范围的组织切除。对于早期直肠癌,完整切除肿瘤病灶后,结合术后的综合治疗,患者的预后较好。早期直肠癌患者行根治性手术后5年生存率通常能达到70%-90%左右。 二、影响早期直肠癌预后的因素 肿瘤的病理特征 分化程度:高分化的直肠癌恶性程度相对较低,预后较好;低分化的直肠癌恶性程度高,预后相对较差。例如,高分化直肠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低分化者。 浸润深度:癌组织仅局限于黏膜层的比浸润到黏膜下层的预后更好。因为浸润深度越浅,发生转移的风险越低。 患者的身体状况 年轻患者身体机能较好,对手术和后续治疗的耐受性相对较强,预后可能更优。而老年患者身体各器官功能衰退,可能会影响手术的耐受性以及术后恢复,不过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只要身体状况能耐受手术,早期直肠癌老年患者也有较好的治疗机会。 有良好生活方式的患者,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更有利于术后恢复和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改善预后。而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 三、术后随访及康复 早期直肠癌患者术后需要定期随访。一般术后前2年每3-6个月复查一次,包括肿瘤标志物检测、直肠指检、结肠镜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可能的复发或转移情况。如果能及时发现复发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部分患者仍有再次治愈的可能。 在康复期间,患者要注意饮食调整,多摄入富含营养、易于消化的食物,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这些都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康复和降低复发风险。 总之,早期直肠癌通过合理的治疗手段,有较高的治愈可能性,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规范治疗并定期随访。

    2025-10-17 12:03:40
  • 怎么确诊口腔癌

    口腔癌确诊需从多方面进行,临床观察注意不同年龄性别症状差异及长期吸烟饮酒人群警惕;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MRI可助了解肿瘤情况;病理活检是金标准,有切取和细针吸取等方法;鉴别诊断需与良性口腔溃疡、良性肿瘤区分,确诊要综合多因素及多种检查手段。 一、临床症状观察 年龄与性别因素:不同年龄段和性别口腔癌的症状可能有一定差异,例如中老年人群相对更易患口腔癌,男性患口腔癌的比例可能略高于女性。一般来说,口腔癌常表现为口腔内经久不愈的溃疡,溃疡边缘隆起、质地硬,可能伴有疼痛、出血等症状;或者口腔内出现肿块,肿块可逐渐增大,质地较硬,活动度差;还可能有口腔黏膜颜色改变,如白斑、红斑等异常表现。长期吸烟、饮酒的人群出现上述症状时需高度警惕。 二、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用于了解肿瘤是否侵犯颌骨等情况,对于判断肿瘤的范围有一定帮助。例如,能观察到颌骨内是否有骨质破坏等异常影像表现。 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口腔癌病灶的位置、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评估肿瘤的分期等情况。通过CT扫描,可以明确肿瘤是否侵犯邻近的软组织、肌肉、血管等结构。 MRI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在显示口腔癌病变范围、与周围神经等结构的关系方面具有优势,尤其对于判断肿瘤是否侵犯神经等情况有重要价值。 三、病理活检 活检方法:病理活检是确诊口腔癌的金标准。常用的活检方法有切取活检和细针吸取活检等。切取活检适用于位置表浅或有溃疡的肿瘤,在病变部位取小块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细针吸取活检则是用细针穿刺病变部位,吸取细胞进行检查。 病理分析:通过病理医生对获取的组织进行显微镜下观察,判断细胞的形态、结构等是否符合癌症的特征,从而明确是否为口腔癌以及口腔癌的病理类型等。例如,可观察到癌细胞的异型性、核分裂象等情况来确诊。 四、鉴别诊断 与口腔溃疡的鉴别:一般良性口腔溃疡具有自限性,病程相对较短,边缘较整齐,周围组织炎症反应较轻;而口腔癌性溃疡往往经久不愈,边缘不整齐,有浸润性生长的表现。 与口腔良性肿瘤的鉴别:口腔良性肿瘤生长缓慢,边界清楚,质地一般较软,活动度好;口腔癌生长速度较快,边界不清,质地硬,活动度差,常伴有周围组织的侵犯等表现。 在整个确诊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等)以及病史等因素,综合运用多种检查手段来准确确诊口腔癌。

    2025-10-17 12:02:53
  • 食道癌术后吃什么食物合适

    食道癌术后饮食需注意,应摄入高蛋白食物如禽肉、鱼类以利身体修复;食用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来增强免疫力;选择易消化主食如米粥、面条减轻胃肠负担;根据恢复情况适量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燕麦、山药等。 一、高蛋白食物 原因:食道癌术后身体需要修复,蛋白质是身体修复的重要原料。 具体食物及来源: 禽肉:鸡肉是常见的优质蛋白来源,每100克鸡肉约含20克左右蛋白质,可采用清蒸等方式烹饪,避免油炸增加消化负担。 鱼类:比如鲫鱼,富含优质蛋白质,且肉质鲜嫩易消化,每100克鲫鱼含蛋白质约20克,可做成鲫鱼豆腐汤,既补充蛋白质又能提供其他营养。一般人群均可食用,但对鱼类过敏者需避免。对于老年患者,可适当将鱼肉剁成鱼泥后烹饪。 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原因:维生素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身体恢复。 具体食物及来源: 新鲜蔬菜:例如西兰花,每100克西兰花含维生素C约51毫克,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等作用。可以做成清炒西兰花,烹饪时时间不宜过长,以保留更多维生素。不同年龄段患者均可食用,但老年患者牙齿咀嚼能力可能下降,可将西兰花切碎后烹饪。 新鲜水果:像苹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每100克苹果含维生素C约4毫克左右。可以做成苹果泥,方便术后患者食用。糖尿病患者需注意选择低糖水果,并在医生指导下食用。 三、易消化的主食 原因: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需要逐步恢复,易消化的主食能减轻胃肠负担。 具体食物及来源: 米粥:大米粥是常见选择,煮至软烂,易于消化吸收。一般人群均可,对于术后早期患者,可从稀粥开始,逐渐过渡到稠粥。 面条:如细软的龙须面,煮软后食用。可根据患者口味加入蔬菜、鸡蛋等食材增加营养,但要注意避免加入过多油腻的佐料。老年患者消化能力相对较弱,可将面条煮得更软烂些。 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需适量) 原因:适量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但要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调整摄入量,避免过多膳食纤维加重肠道负担。 具体食物及来源: 燕麦:燕麦富含膳食纤维,可做成燕麦粥,每100克燕麦含膳食纤维约10.6克。但对于胃肠道功能尚未完全恢复的患者,需控制摄入量,从少量开始添加,观察肠道反应。 山药:山药也是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且具有健脾益胃的作用,可做成山药糊,每100克山药含膳食纤维约0.8克左右。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老年患者食用时需注意烹饪至软烂。

    2025-10-17 12:01:4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