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在广安门医院从事肿瘤临床40余年,主攻乳腺癌,恶性胸水,肺癌,胃癌,肝癌,肠癌及甲状腺癌,子宫肌瘤等常见良,恶性肿瘤。
向 Ta 提问
-
盆腔癌死亡率高吗
盆腔癌包含多种类型,其死亡率因癌症类型、发现时分期等因素而异,卵巢癌总体死亡率相对较高,早期与晚期5年生存率差异大,受年龄、生活方式、家族史等影响;子宫内膜癌死亡率相对低些,早期预后好,中晚期差,也受年龄、肥胖、高危因素等影响,早期发现诊断治疗对降低盆腔癌死亡率至关重要。 卵巢癌的死亡率情况 卵巢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总体来说死亡率相对较高。据相关统计,卵巢癌的5年生存率在不同分期差异较大,早期(Ⅰ期)卵巢癌的5年生存率较高,可达90%左右;而晚期(Ⅲ期及Ⅳ期)卵巢癌的5年生存率则明显降低,可能不足30%。这是因为卵巢癌早期症状不典型,很多患者发现时已处于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年龄方面,老年患者可能身体机能相对较差,对治疗的耐受性等可能不如年轻患者,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预后,进而影响死亡率。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肥胖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增加卵巢癌的发病风险,且不利于患者的预后,从而间接影响死亡率。有卵巢癌家族史的人群属于高危人群,其发病风险相对较高,若患病后治疗效果可能受到家族遗传因素等影响,也会对死亡率产生影响。 子宫内膜癌的死亡率情况 子宫内膜癌的死亡率相对卵巢癌要低一些,但也存在分期差异。早期子宫内膜癌通过手术等治疗后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较高,可达80%-90%左右;中晚期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则相对较差,5年生存率会降低。年龄因素上,年轻患者相对老年患者可能对治疗的反应更好一些,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死亡率。生活方式中,肥胖是子宫内膜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肥胖患者患子宫内膜癌后可能预后相对较差,进而影响死亡率。有子宫内膜癌相关高危因素的人群,如长期无排卵、使用雌激素等情况的患者,患病后治疗效果可能受影响,也会对死亡率有影响。 总体而言,盆腔癌的死亡率不能一概而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降低盆腔癌的死亡率至关重要。不同类型盆腔癌在不同人群中的死亡率表现不同,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评估。
2025-10-17 10:57:46 -
肝癌晚期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肝癌晚期有全身症状表现为消瘦因肿瘤消耗及食欲减退加剧营养不足、乏力与代谢紊乱及肝功能受损影响能量代谢相关;消化道症状有食欲减退(与肿瘤影响胃肠功能、肝脏分泌胆汁减少影响消化吸收有关)、恶心呕吐(因肿瘤致胃肠道淤血、消化功能紊乱或转移至胃肠道等)、腹胀(可能由腹腔积液、胃肠功能紊乱等引起);肝区症状为肝区持续性胀痛或钝痛(肿瘤生长牵拉包膜或侵犯周围组织神经所致),若结节破裂可突发剧烈腹痛伴腹膜刺激征;转移相关症状包括肺转移出现咳嗽咯血(肿瘤转移至肺部刺激组织、侵犯血管)、骨转移有相应部位骨痛及严重时病理性骨折(肿瘤破坏骨组织)、脑转移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肿瘤转移至脑部致颅内压升高影响神经系统)。 一、全身症状 肝癌晚期患者常出现消瘦、乏力等表现。消瘦是由于肿瘤细胞大量增殖消耗机体营养物质,同时患者食欲减退进一步加剧营养摄入不足;乏力则与肿瘤导致的代谢紊乱、肝功能受损影响能量代谢等因素相关,患者常感全身疲惫,活动耐力明显下降。 二、消化道症状 食欲减退较为常见,这与肿瘤影响胃肠道功能、肝脏分泌胆汁减少影响消化吸收等有关;还可出现恶心、呕吐,多因肿瘤引起胃肠道淤血、消化功能紊乱或肿瘤转移至胃肠道等原因导致;部分患者会有腹胀,可能是腹腔积液、胃肠功能紊乱等因素所致。 三、肝区症状 肝区疼痛是肝癌晚期常见症状之一,多为持续性胀痛或钝痛,主要是肿瘤生长迅速牵拉肝包膜,或肿瘤侵犯肝周围组织、神经等引起;若肝癌结节破裂,可突发剧烈腹痛并伴有腹膜刺激征等表现。 四、转移相关症状 1.肺转移:患者可出现咳嗽、咯血等症状,这是肿瘤细胞转移至肺部,刺激肺部组织引起咳嗽,侵犯肺部血管导致咯血;2.骨转移:若转移至骨骼,会出现相应部位骨痛,严重时可发生病理性骨折,因肿瘤细胞破坏骨组织结构,使骨骼强度下降;3.脑转移: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是肿瘤转移至脑部,占据颅内空间引起颅内压升高,进而影响神经系统功能。
2025-10-17 10:56:42 -
癌症能吃海参吗
癌症患者可以吃海参,海参营养丰富,其中的优质蛋白利于患者身体修复等,微量元素如硒有一定抗癌潜力等,但过敏者不能吃,消化差患者要注意烹饪方式,合并基础疾病者如糖尿病患者需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摄入量。 海参的营养成分对癌症患者的益处 蛋白质方面:海参中的蛋白质属于优质蛋白,其氨基酸组成接近人体氨基酸模式,易于被人体吸收利用。癌症患者由于疾病本身以及放化疗等治疗手段的影响,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蛋白质消耗,适当摄入海参补充蛋白质,有助于维持患者的肌肉量、促进身体组织的修复等。例如,有研究表明,肿瘤患者在接受营养支持时,优质蛋白质的补充对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力等有积极作用,而海参中的蛋白质可以作为优质蛋白质的来源之一。 微量元素方面:海参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硒等。硒是一种抗氧化剂,具有一定的抗癌潜力。研究发现,硒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对肿瘤细胞的监视和杀伤能力。癌症患者适量摄入含硒的食物可能对身体的整体健康有一定益处,海参中的硒等微量元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癌症患者补充这些营养成分,辅助身体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食用海参的注意事项 过敏人群:如果癌症患者本身对海参过敏,则绝对不能食用海参,否则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皮疹、呼吸困难等,这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舒适度,还可能对患者的治疗产生不利影响。 消化功能较差的患者:部分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消化功能减退的情况,如食欲下降、腹胀、腹泻等。对于这类患者,食用海参时需要注意烹饪方式,尽量做得软烂一些,以便于消化吸收。如果一次食用过多海参,可能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导致消化不良症状加重。 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例如合并糖尿病的癌症患者,需要注意海参的食用量和烹饪方式。因为海参中虽然含糖量不高,但如果过量食用或者烹饪时添加过多糖分等调料,可能会影响血糖的控制。此时应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血糖情况合理安排海参的摄入量。
2025-10-17 10:54:57 -
癌细胞扩散就是晚期吗
癌细胞扩散通常提示处于晚期,但也有特殊情况,不同人群癌细胞扩散后的情况有差异,多数情况癌细胞扩散提示病情晚期,少数特殊情况转移预后有不同,但本质多为晚期,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人群癌细胞扩散后情况各异。 一、多数情况提示晚期 当癌细胞从原发部位通过血液、淋巴系统等途径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时,往往意味着癌症已经发展到较严重的阶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晚期。例如肺癌发生脑转移、骨转移等,乳腺癌发生肝转移、肺转移等,此时往往已经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最佳时机,治疗相对复杂,预后通常较差。大量临床研究表明,肿瘤出现转移后患者的5年生存率会显著降低,比如结直肠癌发生肝转移后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未发生转移的患者。 二、特殊情况 不过也存在少数相对特殊的情况,某些癌症在特定阶段出现的转移可能有不同的预后意义,但总体而言大部分转移还是提示晚期。比如部分甲状腺乳头状癌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时,通过规范的手术、术后碘-131治疗等综合治疗,患者仍可能获得较好的预后,但这也只是相对而言,其本质上癌症已经超出了原发部位,属于疾病进展的较晚期表现形式。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癌细胞扩散后的情况也有所不同。例如年轻患者身体状况相对较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能耐受更积极的治疗,但也要面临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等问题;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耐受治疗的能力较弱;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时需要充分考虑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以及治疗可能对基础疾病的干扰等。女性患者和男性患者在激素相关癌症转移等方面可能有不同的特点,比如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女性患者发生转移后的内分泌治疗等方案的选择等。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吸烟、酗酒等)的患者,其癌症转移的发生可能与不良生活方式加重病情进展有关,在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改善生活方式对预后的影响等。有既往其他疾病病史的患者,在癌细胞扩散后的治疗中要特别注意药物等治疗手段与既往病史的相互作用。
2025-10-17 10:53:58 -
抗癌蔬菜
十字花科蔬菜含萝卜硫素可通过多途径抗癌,助健康人群降癌风险且癌症患者可纳入均衡饮食辅助,茄科番茄的番茄红素具抗氧化特性助健康人预防癌症且癌症患者需遵医嘱添加,百合科大蒜含有机硫化物可调节免疫、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一般人群食蒜助降癌风险而癌症患者需考虑胃肠道耐受情况。 一、十字花科蔬菜及其抗癌机制 十字花科蔬菜包含西兰花、花椰菜、卷心菜等。这类蔬菜富含萝卜硫素等活性成分,研究表明萝卜硫素能通过诱导癌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增殖以及调节机体免疫等多途径发挥抗癌效应。例如,体外实验发现萝卜硫素可作用于癌细胞的信号传导通路,干扰癌细胞的异常增殖过程;在动物模型中,摄入西兰花提取物能显著降低某些致癌物质诱导的肿瘤发生率。对于健康人群,日常适量摄入十字花科蔬菜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癌症发生风险;而癌症患者在遵循医生营养建议的基础上,可将其纳入均衡饮食,辅助机体调节。 二、茄科蔬菜之番茄与番茄红素 番茄是常见的茄科蔬菜,其中的番茄红素是关键抗癌成分。多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番茄红素摄入量较高的人群患前列腺癌、肺癌等癌症的风险相对较低。番茄红素具有强大的抗氧化特性,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自由基对细胞DNA的损伤,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形成与发展。健康人可通过食用新鲜番茄、番茄汁等方式摄取番茄红素来预防癌症;癌症患者在饮食中加入番茄相关制品,需结合自身病情与营养状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补充营养并辅助抗癌。 三、百合科大蒜的抗癌作用 大蒜属于百合科蔬菜,其含有的有机硫化物等成分具有抗癌潜力。研究发现,大蒜中的有效成分可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免疫细胞对癌细胞的识别与杀伤能力,还能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阻断癌细胞的营养供应。一般人群日常适量食用大蒜有助于维护身体健康、降低癌症发生几率;癌症患者在饮食中添加大蒜时,要考虑自身胃肠道耐受情况,若胃肠道功能较弱,需注意食用方式,避免过度刺激胃肠道。
2025-10-17 10:50:36